一种基于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82452发布日期:2023-05-27 15:31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及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带有中央控制模块和加热系统等的柜体,可以利用其进行现场的即时烹饪或者定时的现场加热等。


背景技术:

1、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快餐食品的网络流通需求巨大,定外卖成了绝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尤其是一些都市白领,解决午餐的方式就是定外卖,而现有的定外卖方式千篇一律,就是通过手机客户端(app)选择店家及对应的食品,经店家制作完成形成成品后,再通过物流送至客户手中,而这些食品都是预先在店里完全制作完成,再送至客户手中直接食用,这种方式存在很多弊端,例如:众所周知,制作好的食品,尤其是一些热的食物,装在餐盒里并在一定时间的运输后会大大影响客户食用的口感;而且在北方的冬季,天气比较寒冷,在运送的过程中,热的食物会变凉,保温也成了一个大问题;另外,很多餐厅为了防止高峰期食品烹饪应接不暇,很多食品都是提前烹饪熟,待到订餐高峰期再直接加热一下,然后包装运送,这种食品运送至客户手中后不仅口感不佳,且如果提前的时间过早,也容易造成食材的变质,影响客户的健康。

2、综上,人工配送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个体订单(从站到人)的物品发放。这种一对多的配送模式,无法避免配送变量大、配送时间长、服务效率低、耗费成本高的工作现状。便当食品具有严格的流通温度要求。人工保温配送在产品的配送服务距离、服务质量、服务成本,服务安全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的服务局限。人工配送的服务能力限定了便当食品的流通方式。这也是中央厨房、食品基地产品不能直接、可靠服务个体网购顾客的根本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目的:

2、本实用新型是基于现有技术的改进,提供一种基于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及配餐控制方法,其目的是解决以往所存在的如下问题:

3、1、以往的制作成品再送到用户手中的外卖方式所存在的口感不佳、无法保证进食时的温度以及容易变质的问题;

4、2、以往的配送方式服务效率低、耗费成本高的问题;

5、3、人工保温配送在产品的配送服务距离、服务质量、服务成本,服务安全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的服务局限的问题。

6、技术方案:

7、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主要包括模块热源和柜体,柜体设置一个或多个配送付货仓位;模块热源对应一个或多个配送付货仓位设置。

8、还包括排气管道,排气管道与一个或多个设置模块热源的配送付货仓位连通。

9、还包括制冷系统;制冷系统与一个或多个配送付货仓位连通。

10、还包括风门,风门与制冷系统连通;风门包括进风门和出风门;进风门对应一个或多个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一个或多个配送付货仓位设置。

11、配送付货仓位为多个时,柜体分为一层或多层,当柜体为一层时,多个配送付货仓位横向布置;当柜体为多层时,多层之间自上而下分布,每层内设置一个或多个配送付货仓位。

12、当柜体为一层,左右相邻的配送付货仓位之间通过隔板分隔,风门的设置方式为如下几种方式中的一种:第一种方式:风门只有一组,进风门和出风门同时对应同一个配送付货仓位;

13、第二种方式:风门只有一组,进风门对应其中一个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其他配送付货仓位中的一个,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的风路所需穿过的隔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14、第三种方式:风门只有一组,其中进风门对应其中一端的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另一端的配送付货仓位设置,相邻的配送付货仓位之间的隔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15、第四种方式:进风门对应全部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全部配送付货仓位设置;

16、第五种方式:进风门对应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的风路所需穿过的隔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17、第六种方式:进风门对应一个或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全部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的风路所需穿过的隔板上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18、第七种方式:进风门对应全部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一个或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的风路所需穿过的隔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19、第八种方式:进风门对应一个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的风路所需穿过的隔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20、第九种方式:进风门对应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一个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的风路所需穿过的隔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21、当柜体为多层且每层设置一个配送付货仓位时,上下相邻的配送付货仓位之间通过底板分隔,风门的设置方式为如下方式之一:

22、第一种方式:风门只有一组,进风门和出风门同时对应一个配送付货仓位;

23、第二种方式:风门只有一组,进风门对应其中一个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其他配送付货仓位中的一个,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的风路所需穿过的底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24、第三种方式:风门只有一组,其中进风门对应上端或下端的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下端或上端的配送付货仓位设置,上下相邻的两个配送付货仓位之间的底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25、第四种方式:进风门对应全部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全部配送付货仓位设置;

26、第五种方式:进风门对应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的风路所需穿过的底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27、第六种方式:进风门对应一个或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全部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的风路所需穿过的底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28、第七种方式:进风门对应全部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一个或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的风路所需穿过的底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29、第八种方式:进风门对应一个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的风路所需穿过的底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30、第九种方式:出风门对应一个配送付货仓位设置;进风门对应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的风路所需穿过的底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31、当柜体分为多层且每层设置多个配送付货仓位时,

32、风门的设置方式为如下几种方式之一:

33、第一种方式:风门为一组,其中进风门和出风门对应同一个配送付货仓位设置;

34、第二种方式:风门为一组,其中进风门对应其中一个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其他的配送付货仓位中的一个设置;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的风路所需穿过的底板或隔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或者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的风路所需穿过的底板和隔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35、第三种方式:风门设置以横向的层为单位,设置风门的层为横向的一层或多层,设置风门的层中,每层设置一组风门,其中进风门对应该层的其中一端的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另一端的配送付货仓位设置,相邻的配送付货仓位的隔板上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36、第四种方式:设置风门以列为单位,设置风门的列为一列或多列,设置风门的列中,每列设置一组风门,其中进风门对应上端或下端的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下端或上端的配送付货仓位设置;上下两个相邻的配送付货仓位之间的底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37、第五种方式:进风门对应全部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全部配送付货仓位设置;

38、第六种方式:进风门对应全部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一个或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的风路所需穿过的底板、隔板或者底板及隔板设置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39、第七种方式:进风门对应一个或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全部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的风路所需穿过的底板、隔板或者底板及隔板设置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40、第八种方式:进风门对应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的风路所需穿过的底板、隔板或者底板及隔板可以设置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41、第九种方式:进风门对应一个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的风路所需穿过的底板、隔板或者底板及隔板设置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42、第十种方式:出风门对应一个配送付货仓位设置;进风门对应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的风路所需穿过的底板、隔板或者底板及隔板设置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43、当柜体分为多层且有的层设置一个配送付货仓位,而有的层设置多个配送付货仓位时,其中一个或多个配送付货仓位设置进风门,其中一个或多个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的风路所需穿过的底板、隔板或者底板及隔板设置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44、当配送付货仓位为多个时,横向相邻的两个配送付货仓位之间通过隔板分隔,隔板为永久固定方式或者灵活式,灵活式的隔板为如下几种方式之一:

45、第一种形式:隔板能拆卸的插接在相邻的两个配送付货仓位之间,相邻的两个配送付货仓位之间设置有供隔板插入的插槽,所述插槽设置在底板上、顶板底部或者同时设置在底板和顶板底部;

46、第二种形式:隔板为能向上翻折或折叠的结构;

47、第三种形式:隔板为能向下翻折或折叠的结构;

48、第四种形式:隔板为能向背板方向翻折或折叠的结构。

49、第二种隔板的形式中,配送付货仓位的顶板或背板设置有当隔板向上翻折或折叠后能够临时限制隔板向下翻转或折叠的构件;

50、第三种隔板的形式中,对应隔板直立起来的位置设置有当隔板立起来时用于临时固定隔板使其保持该状态的构件。

51、第三种隔板的形式中,当隔板向下翻折至配送付货仓位的底部时,隔板能够盖住该配送付货仓位的模块热源或者能够将模块热源裸露。

52、配送付货仓位的前端为电子推拉门,在配送付货仓位的前端设置有门框,门框的上框、下框或者上下两框设置有滑槽或门框导轨,仓门能沿着滑槽或门框导轨移动;

53、门框的上框、下框或者上下框设置有齿条或摩擦条,仓门上与齿条或摩擦条对应的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输出齿轮或输出摩擦轮,输出齿轮或输出摩擦轮与齿条或摩擦条对应配合。

54、在门框的上框、下框或上下两框设置有导轨,仓门的上端、下端或上下两端通过挂件导套与导轨连接,使得仓门及挂件导套能够相对于导轨移动,齿条或摩擦条设置在导轨的侧方,电机连接电刷,电刷与导轨接触连接,电刷能相对于导轨移动。

55、电刷设置在挂件导套上,电刷为一个或多个。

56、挂件导套上设置有供导轨穿过的通孔,一个或多个电刷伸入通孔内与导轨接触,当电刷为多个时,多个电刷以导轨的轴心为轴均匀分布。

57、齿条不脱离的设置在齿条滑槽内,齿条能相对于齿条滑槽移动。在齿条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缓冲弹性件。缓冲弹性件为弹簧或者弹性胶条。

58、排气管道通过自调节及自动吸合的接口与配送付货仓位连通。

59、所述自调节及自动吸合的接口为磁吸柔性接嘴;

60、所述磁吸柔性接嘴包括柔性波纹管和磁吸片,柔性波纹管与排气管道连通,磁吸片位于柔性波纹管的前端。

61、柔性波纹管的前端设置有套沿,磁吸片位于该套沿内,磁吸片为使用时能与置入配送付货仓位内的餐盒上的磁吸口吸合的结构;

62、磁吸片带有通孔,磁吸片与套沿的关系为如下形式之一:

63、第一种形式:磁吸片套在柔性波纹管上并位于套沿内;

64、第二种形式:磁吸片位于套沿内,磁吸片的通孔与柔性波纹管连通。

65、磁吸柔性接嘴的设置方式为如下方式:

66、配送付货仓位的背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柔性波纹管位于安装孔内,柔性波纹管连通排气管道,柔性波纹管与安装孔侧壁之间留有供柔性波纹管活动的间隙。

67、在柔性波纹管的后方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阀座和能开启的阀片,阀座设置有阀孔,阀孔与柔性波纹管的尾端出口对应,阀片位于该阀孔内,且阀片的直径大于柔性波纹管的尾端出口的直径,阀片的一部分与阀座相连,使得排蒸汽时,阀片未与阀座连接的部分能够被顶起进行实现排蒸汽。

68、所述安装孔与背板之间为能拆卸式的连接,在背板的后部设置有安装外壳,安装外壳设置有卡肩,安装孔顶在卡肩处,安装孔与卡肩之间设置密封圈。

69、阀座卡在安装孔的后部且阀座上的凸起立圈凸出于安装孔的后端,凸起立圈为安装后顶住卡肩的结构;或者阀座夹持在安装孔与卡肩之间;

70、背板上设置有用于配合安装孔安装的配合通孔;配合通孔留有豁口,由豁口的一侧开始沿着配合通孔的边缘延伸形成弹性卡垫,安装孔的外壁设置有固定销,固定销为使用时能够穿过豁口并能在旋转后卡住卡垫的结构。安装孔的前端设置有方便控制安装孔旋转的结构。安装外壳的后部管的底部内壁不高于凸起立圈的底部内壁。凸起立圈的内壁为喇叭口形状。

71、所述的自调节及自动吸合的接口为磁吸柔性接嘴;所述磁吸柔性接嘴包括带有通孔的磁吸口,磁吸口的通孔与排气管道连通,磁吸口为使用时能与置入配送付货仓位内的餐盒上的与柔性波纹管连接的磁吸片吸合的结构。

72、模块热源设置在配送付货仓位内的底板上,在模块热源的侧方设置有滑槽。

73、在底板内设置有货位电机,货位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传动轮,传动轮伸入滑槽内。所述传动轮为齿轮或摩擦轮。

74、该工作站还包括餐盒,所述餐盒包括外套和内盒,内盒能设置在外套内,外套的底部设置有开口,内盒的底部作为被加热区域从外套底部的开口裸露。

75、所述内盒主要包括使用时内置食品的内盒体和使用时能够临时封住内盒体顶部开口的且能撕掉的封膜,封膜上设置有排气孔。

76、外套主要包括外套盒体及使用时盖在外套盒体上的上盖;上盖内设置有餐盒排气道,餐盒排气道的进口端设置有球形囊腔;弹性球形囊腔的底部设置有使用时与封膜上的排气孔对应的囊腔排气口,餐盒排气道还包括防止气体从囊腔排气口倒流的单向阀。

77、餐盒排气道的出口端连接磁吸柔性接嘴。

78、囊腔排气口处设置有防止气体从囊腔排气口倒流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为位于囊腔排气口处的摆动片,摆动片的一部分与囊腔排气口的边缘连接。

79、上盖的底部设置有使用时能够压在封膜边缘的压环。

80、排气孔的周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呼吸孔,呼吸孔为使用时能被弹性球形囊腔的囊腔排气口周围的部分压住且能在需要呼吸时与弹性球形囊腔分离的结构。

81、内盒体内设置有带孔的隔板,带孔的隔板将内盒体分隔成上腔体和下腔体。内盒体为一体式铝箔盒体或者拼接式盒体;

82、所述的拼接式盒体包括内盒体壁和内盒体加热底,内盒体壁的底部形成开口,内盒体加热底安装在开口处。

83、所述内盒体壁为非金属材质,内盒体加热底为铝箔或铝制复合体;

84、当内盒体加热底为铝箔底时,其与内盒体壁连接形式为如下两种方式之一:

85、第一种形式:内盒体壁的底部开口四周设置有向底部下方延伸的开口沿,开口沿的外侧周围设置有多个弹性卡,开口沿与弹性卡之间形成容纳内盒体加热底外沿的间隙,压圈将内盒体加热底外沿压在该间隙内且弹性卡将压圈卡紧;

86、第二种形式:内盒体壁的底部开口四周设置有向底部下方延伸的开口沿,开口沿的外侧周围设置有多个热熔胶钉,内盒体加热底盖住开口沿后,内盒体加热底的外沿由热熔胶钉压紧于内盒体壁的底部;

87、当内盒体加热底为铝制复合体时,其与内盒体壁连接形式如下:所述铝制复合体分为三层,第一层为铝箔层、第二层为与内盒体壁的材质相同的中间层,第三层为与第一层材质相同的铝箔层,中间层夹在第一层和第三层之间;

88、所述的第一层的四周缩进于第二层形成将第二层裸露出来的连接槽口,所述连接槽口与内盒体壁的底部开口四周连接,而此时第一层完全将内盒体壁的底部开口盖住。

89、弹性卡的顶端设置有向开口沿方向突出的凸起,使得间隙形成开口小且内部大的结构。凸起为弧形或者斜坡形。上盖上方设置有用于容纳食物的食物容纳槽。外套的底部设置有滑轨。

90、外套的底部设置有齿条或摩擦条。

91、外套的底部设置有一段盒底滑槽,齿条或摩擦条的上端伸进该盒底滑槽内,且齿条或摩擦条能沿着该盒底滑槽移动。

92、在盒底滑槽内设置有盒底缓冲件,盒底缓冲件设置在齿条或摩擦条的一侧或两侧。

93、齿条或摩擦条的顶端设置有两排弹性齿片,弹性齿片分为齿身和位于齿身顶部的齿顶,齿顶为由上至下逐渐向外倾斜的斜面,斜面的最外端与齿身之间形成使用时用于卡住盒底滑槽上沿的卡底。

94、在对应配送付货仓位的背板上或者滑槽内设置有当外套触碰后控制货位电机停转的行程开关。

95、所述滑轨为向下延伸、向斜下方延伸或向横向延伸的结构。

96、当滑轨为向下延伸和向斜下方延伸的结构时,所述滑轨的下部为向外倾斜的结构,底板还设置有下压导向轮,下压导向轮位于或伸入滑槽内;滑轨为向横向延伸的结构中,下压导向轮为使用时能够压住该滑轨的结构;当滑轨为向下延伸和向斜下方延伸的结构时下压导向轮为使用时能够压住该滑轨的下部的向外倾斜的部分的结构。

97、下压导向轮从滑槽的侧方伸入滑槽内,下压导向轮设置在竖向导向柱上,且下压导向轮能够转动且能够沿着竖向导向柱上下移动;下压导向轮的上方、下方或上下两方设置弹簧。

98、当滑轨为向横向延伸的结构和向斜下方延伸的结构时,滑轨的前端设置有便于引导下压导向轮转动至滑轨上的斜坡面;

99、当滑轨为向斜下方延伸和向下延伸的结构且滑轨的下部设置有外倾斜的结构时,滑轨的外倾斜的结构前端设置有便于引导下压导向轮转动至滑轨的外倾斜的结构上的前端斜面。模块热源为能与内盒体底部自适应贴合的结构。模块热源的底部设置有调节弹簧。

100、调节弹簧为两根或两根以上。调节弹簧套在导向柱上,导向柱的上端伸入模块热源底部,模块热源能沿着导向柱做相对于导向柱的移动,调节弹簧的顶部与模块热源的底部顶触或连接。

101、模块热源的底部为模块球面结构,模块球面结构的下方为能与模块球面结构接触配合的下球面,模块球面结构能与下球面滑动配合。

102、还包括球头螺杆,球头螺杆的上端球头与模块热源球铰接,球头螺杆的下端伸入安装孔内,球头螺杆能相对于安装孔做摆动和上下移动,安装孔内还设置有压簧或拉簧,压簧套在球头螺杆伸进安装孔内的部分,压簧的上端与安装孔的顶部内壁顶触或连接,压簧的下端与球头螺杆下部的螺母顶触或连接;拉簧设置在球头螺杆的底部,拉簧的上端连接球头螺杆下部,拉簧的下端与安装孔的底部连接。

103、球头螺杆的上端球头穿过模块球面结构后与模块热源的加热面板球铰接,模块球面结构上供上端球头穿过的位置留有避让孔,球头螺杆与避让孔之间留有供球头螺杆摆动的间隙。

104、球头螺杆的上端球头与模块球面结构球铰接。

105、球头螺杆的上端球头与模块热源球铰接,球头螺杆的下端伸入安装孔内,球头螺杆能相对于安装孔上下移动,安装孔内还设置有拉簧或顶簧,拉簧套在球头螺杆伸进安装孔内的部分,拉簧的上端与安装孔的顶部内壁顶触或连接,拉簧的下端与球头螺杆下部的螺母连接;顶簧设置在球头螺杆的底部,顶簧的上端连接球头螺杆下部,顶簧的下端与安装孔的底部连接。还包括蒸屉,蒸屉与内盒配合使用。

106、排气管道连接至蒸汽回收系统,蒸汽回收系统包括回收外壳、蒸汽换热管和冷媒管;蒸汽换热管位于回收外壳内,蒸汽回收管的上部与排气管道的上部连通,蒸汽换热管的下端为冷凝水出口;冷媒管伸入回收外壳内,且冷媒管连接至制冷系统。蒸汽换热管的外壁设置有翅片。蒸汽回收系统还包括循环水泵,循环水泵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伸入回收外壳内。

107、排气管道包括排气支管和排气立管;排气立管的底部设置有出口,排气立管的底部设置有u形反水弯。

108、所述外套设置有承托内盒的承托架,承托架上留有供内盒穿过的承托开口。

109、在配送付货仓位内设置有用于判断配送付货仓位内置入物品的红外探测装置。风道内还设置有导风斜面,导风斜面对应进风门设置。

110、利用基于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所实施的配餐控制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111、(1)、产品管理端根据食品需求数据生成食品配置单,并将该配置单信息匹配至配置好的食品餐盒上;

112、(2)、餐盒置入匹配好的配送付货仓位内,由该配送付货仓位进行现场操作。

113、云管中心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形成的食品需求信息后,匹配相应的基于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的配送付货仓位,并形成食品需求数据,然后分发至产品管理端和物流管理端。

114、(2)步骤中,产品管理端根据食品配置单进行生食、半生食或熟食的配置,同时将食品配置单信息输入至食品餐盒上的射频码上完成餐盒配置。

115、(2)步骤中,置入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上的相匹配的配送付货仓位的方式为如下方式之一:方式一:物流人员将食品餐盒运送至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处,并输入食品配置单的单号或者通过扫描食品餐盒上的射频码使得配送付货仓位的仓门打开,配送人员将餐盒置入配送付货仓位内,仓门关闭;

116、方式二:物流人员将食品餐盒运送至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处,并输入食品配置单的单号或者通过扫描食品餐盒上的射频码使得对应该餐盒的配送付货仓位的位置显示出来,然后配送人员通过显示的配送付货仓位的位置,由配送人员手动开启相应的仓门,,配送人员将餐盒置入配送付货仓位内,手动关闭仓门。

117、(1)步骤中所述的食品需求数据包括食品的具体明细、需要配送的配送付货仓位所在位置、需要如何保存以及需要用餐的时间点或时间段。

118、(2)步骤中的现场操作包括冷藏、冷冻、烹饪、定时在冷藏状态下的现场烹饪或者定时在冷藏环境下的现场加热。

119、优点效果:

12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及配餐控制方法,本技术将加热模块与配送的柜体结合,使得配餐可以在用户端进行现场的烹饪或加热,很好的解决了以往的制作成品再送到用户手中的外卖方式所存在的口感不佳、无法保证进食时的温度以及容易变质的问题;

121、本技术可以将点餐高峰期同一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内的食品进行集中配送,而不用像以往一样一对一单独配送,很好的解决了以往的配送方式服务效率低、耗费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因为可以在用户附近的相应的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进行现场烹饪或加热,解决了人工保温配送在产品的配送服务距离、服务质量、服务成本,服务安全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的服务局限的问题。

122、另外,本技术系统以app+多温态智能适配交付服务方式,链接预包装生活配餐供应链,线上线下、产业联动,高效实现宽泛品类预包装生活配餐食品,一站供给,智能流通。

123、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用户在客户端进行食品的选择,本技术可以很好的实现现场的烹饪,可以很好的保证食材的新鲜程度和口感,同时,可以避免以往的方式运送途中食物变凉的问题,很好的解决了以往所存在的问题;

124、而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外卖也不仅仅局限于早、中、晚三餐,冷鲜食品的外卖需求也与日俱增,例如,可以定一些速冻的水饺、速冻的鱼虾、需要保鲜的水果生鲜等等,目前,将此类物品运送至指定地点后,如果客户不能及时的领取,一般的做法都是在包装内加冰袋,然后放在指定的地点,这种方式在短时间内还可以勉强维持的冷鲜食品的新鲜程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夏天,这种方式基本维持不了太长的冷藏时间,基本的结果都是,客户取到手时,很多冷冻的食材都融化了,需要冷藏的食品也都变质了,客户体验很不好,因此,这类冷鲜食品都需要客户及时领取,以最大可能的保证新鲜程度。冷鲜食品,具有严格的流通温度要求;人工配送的服务能力限定了便当食品、冷鲜食品的流通方式;对于冷鲜食材,本技术也可以进一步的持续提供冷藏或冷冻的储藏环境。

125、而且,在目前的物流领域里有很多物品的存放也需要维持温度或加热保存,但目前的设备均无法实现对存放物品进行有效的冷藏、保持温度或加热,只能通过保温材料对容器进行封闭来实现被动的保温或冷藏,但是这种方式持续时间有限,不能长时间保持温度,更不能对存放的需要加热的物品进行加热,本技术也解决了这个问题。

126、另外,冷鲜食品和快餐食品的网络流通有自己特定的产品质量要求和消费特征要求。冷鲜食品要求-20~5度的冷态保鲜质量;快餐食品要不低于65度的热态即食质量。为了规避此类产品网购的质量风险,个体消费者的网购订单普遍呈现分散,小价值、小包装,高频次订购特征;另外,在消费时段上,此类产品还存在饭口时段的集中消费要求,也就是说,大家都在用餐时间点餐、送餐,相对过于集中,也会影响客户的体验;而本技术因为可以现场烹饪或加热,使得点餐者可以错开饭口时间段点餐,物流端也可以提前送餐,不用担心像以往的制作成品再配送的方式中存在的食物变凉等问题。并且在同一时间段,同一地点的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内的食品可以进行集中配送,实现一对多配送。

127、综上,本技术很好的解决了以往所存在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