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底组件、轿厢及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54332发布日期:2022-06-10 16:17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电梯轿底组件、轿厢及电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电梯轿底组件、轿厢及电梯。


背景技术:

2.随着家用电梯的普及,以及旧楼加装电梯的需求不断增长,电梯井道的底坑深度小的设计要求变得尤为重要。
3.请结合图1所示,目前,电梯的轿厢的电梯轿底组件1主要包括下轿底11、上轿底12和减振件13,减振件13连接于上轿底12和下轿底11之间,电梯轿底组件1的厚度大致等于上轿底12的厚度、下轿底11的厚度和减振件13的厚度之和,因此,电梯轿底组件1的整体厚度较大,导致电梯的底部厚度较大;同时,轿厢的轿架2的下支撑梁21通常安装在下轿底11的底部,这样,进一步增加了电梯的底部厚度,从而导致电梯无法应用于底坑深度小的电梯井道中。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轿底组件、轿厢及电梯,旨在解决由于现有的电梯的底部厚度较大而无法应用于底坑深度小的电梯井道中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轿底组件,包括:
6.下轿底,包括第一框架和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安装于所述第一框架内,所述第一框架能够用于与电梯轿厢的轿架相连接;
7.上轿底,设置于所述下轿底的上方,所述上轿底的底部背向所述下轿底凹陷形成有第一安装空间;
8.减振件,设置于所述下轿底和所述上轿底之间,所述减振件的一端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内并且与所述上轿底相连接,所述减振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下轿底相连接。
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梯轿底组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减振件的一端置于第一安装空间内,使得减振件的部分厚度与上轿底的部分厚度产生重合,这样,有效减小了电梯轿底组件的整体厚度,从而使得电梯的底部厚度相应减小;同时,通过将原来属于轿架的部分结构之一的支撑梁集成安装在下轿底的第一框架内,并且,第一框架能够与轿厢的轿架相连接,这样可以在保证电梯的整体结构强度的同时,进一步减小了电梯的底部厚度,使得电梯能够有效应用于底坑深度小的电梯井道中。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轿底包括轿底板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连接于所述轿底板的底面,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形成于所述第二框架的外侧部,所述减振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框架包括相对分隔设置的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所述第一边梁包括与所述轿底板相连接的第一板体,以及与所述第一板体相连接的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背向所述轿底板延伸,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一
安装空间;所述第二边梁包括与所述轿底板相连接的第三板体,以及与所述第三板体相连接的第四板体,所述第四板体背向所述轿底板延伸,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第四板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安装空间。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轿底还包括用于承托所述轿底板的中筋板,所述中筋板安装于所述第二框架内。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轿底的顶部背向所述上轿底凹陷形成有第二安装空间,所述减振件远离所述上轿底的一端置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并且与所述下轿底相连接。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形成于所述支撑梁上,所述减振件远离所述上轿底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梁相连接。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梁包括梁体和支撑件,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形成于所述梁体上,所述支撑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所述减振件远离所述上轿底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相连接。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梯轿底组件还包括安全钳,所述安全钳连接于所述下轿底的外侧部。
1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轿厢,包括轿架和上述任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所述的电梯轿底组件,所述轿架与所述电梯轿底组件的所述第一框架相连接。
18.上述轿厢采用了上述任一个实施例的电梯轿底组件后,由于电梯轿底组件的整体厚度较小,而且将原来属于轿架的支撑梁集成安装在下轿底的第一框架内,可大幅减小电梯的底部厚度,从而使得电梯能够应用于底坑深度较小的电梯井道内。
1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梯,包括上述轿厢。
20.上述电梯采用了上述任一个实施例的轿厢后,由于轿厢的电梯轿底组件的整体厚度较小,而且将原来属于轿架的支撑梁集成安装在下轿底的第一框架内,可大幅减小电梯的底部厚度,从而使得电梯能够应用于底坑深度较小的电梯井道内。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轿厢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梯轿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图2所示电梯轿底组件中的上轿底、下轿底和减振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图3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梯轿底组件中的上轿底、下轿底和减振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图5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8.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29.1、电梯轿底组件;11、下轿底;12、上轿底;13、减振件;2、轿架;21、下支撑梁;
30.100、电梯轿底组件;110、下轿底;111、第一框架;112、支撑梁;1121、梁体;1122、支撑件;120、上轿底;121、第一安装空间;122、轿底板;123、第二框架;1231、第一边梁;12311、第一板体;12312、第二板体;12313、第五板体;1232、第二边梁;124、中筋板;130、减振件;140、安全钳。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5.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梯轿底组件100,该电梯轿底组件100能够应用于电梯的轿厢上,具体地,电梯轿底组件100作为轿厢的底部,用于承托乘客或者货物。
36.请结合图2至图4所示,上述电梯轿底组件100包括下轿底110、上轿底120和减振件130。下轿底110包括第一框架111和支撑梁112,支撑梁112安装于第一框架111内,第一框架111能够用于与电梯轿厢的轿架相连接。上轿底120设置于下轿底110的上方,上轿底120的底部背向下轿底110凹陷形成有第一安装空间121。减振件130设置于下轿底110和上轿底120之间,减振件130的一端置于第一安装空间121内,并且减振件130的该端与上轿底120相连接,而减振件130的另一端与下轿底110相连接。
37.具体地,支撑梁112的数量可为多个,多个支撑梁112依次并排设置。
38.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上”、“下”两个方位词是基于电梯的运行方向而定,即对于两个部件而言,在电梯上升过程中处于迎风状态的部件为上部件(如上述上轿底120),在电梯下降过程中处于迎风状态的部件为下部件(如上述下轿底110)。
39.还需要说明的是,减振件130与上轿底120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紧固连接方
式、粘接方式,同理,减振件130与下轿底110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紧固连接方式、粘接方式。
40.通过将减振件130的一端置于第一安装空间121内,使得减振件130的部分厚度与上轿底120的部分厚度产生重合,这样可有效减小电梯轿底组件100的厚度,从而使得电梯的底部厚度随之减小;同时,通过将原来属于轿厢的轿架的部分结构之一的支撑梁112集成安装在下轿底110的第一框架111内,并且,第一框架111能够与轿厢的轿架相连接,这样可以在保证电梯的整体结构强度的同时,进一步减小了电梯的底部厚度,使得电梯能够有效应用于底坑深度小的电梯井道中;另外,通过将支撑梁112集成安装在下轿底110的第一框架111内,无需额外制造轿架的下梁,不仅节省了生产材料,而且简化了生产流程,可有效降低电梯的生产成本。
41.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3和图4所示,上轿底120包括轿底板122和第二框架123,第二框架123连接于轿底板122的底面,第一安装空间121形成于第二框架123的外侧部,可以理解的,第二框架123的外侧部是指第二框架123的外周侧的任意部位,减振件130的一端连接于第二框架123。换言之,减振件130安装于上轿底120的侧部位置与下轿底110的侧部位置之间,这样不仅可使电梯轿底组件100整体受力变得更加平衡,而且更便于对减振件130进行安装操作。
42.具体地,请结合图3所示,第二框架123包括第一边梁1231和第二边梁1232,第一边梁1231和第二边梁1232相对分隔设置。
43.请结合图4所示,第一边梁1231包括第一板体12311和第二板体12312,第一板体12311与轿底板122相连接,第二板体12312与第一板体12311相连接,并且第二板体12312背向轿底板122延伸,可以理解的,轿底板122和第一板体12311分别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二板体12312沿竖直方向或者沿相对于第一板体12311小幅倾斜的方向设置。第一板体12311与第二板体12312之间形成第一安装空间121。
44.同理,第二边梁1232包括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第三板体与轿底板122相连接,第四板体与第三板体相连接,并且第四板体背向轿底板122的延伸,可以理解的,第三板体沿水平方向设置,第四板体沿竖直方向或者沿相对于第三板体小幅倾斜的方向设置。第三板体与第四板体之间形成第一安装空间121。
45.换言之,减振件130的数量为多个,一部分减振件130安装于电梯轿底组件100的一侧,另一部分减振件130安装于电梯轿底组件100的另一侧。
46.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安装空间121也可以形成于上轿底120的中部,即减振件130安装于上轿底120的中部位置和下轿底110的中部位置之间。
47.在上述实施例中,请结合图3和图4所示,上轿底120还包括中筋板124,中筋板124安装于第二框架123内,中筋板124的上板面与轿底板122的底面相贴合,以使中筋板124能够承托轿底板122,从而可有效提升上轿底120的结构强度。
48.具体地,请结合图4所示,第一边梁1231还包括第五板体12313,第五板体12313连接于第二板体12312上,第一板体12311自第二板体12312的一板面向外延伸,第五板体12313自第二板体12312的另一板面向外延伸,换言之,第一边梁1231的横截面大致呈“z”型,第五板体12313的上板面与中筋板124的底面相贴合,以使第五板体12313能够承托中筋板124,可以理解的,中筋板124可与第二板体12312相连接,也可与第五板体12313相连接,
还可同时与第二板体12312和第五板体12313相连接。
49.同理,第二边梁1232还包括第六板体,第六板体连接于第四板体上,第三板体自第四板体的一板面向外延伸,第六板体自第四板体的另一板面向外延伸,换言之,第二边梁1232的横截面大致呈“z”型,第六板体的上板面与中筋板124的底面相贴合,以使第六板体能够承托中筋板124,可以理解的,中筋板124可与第四板体相连接,也可与第六板体相连接,还可同时与第四板体和第六板体相连接。
5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5和图6所示,下轿底110的顶部背向上轿底120凹陷形成有第二安装空间(图中未示),减振件130远离上轿底120的一端置于第二安装空间内,并且减振件130远离上轿底120的一端与下轿底110相连接。换言之,减振件130的一部分置于第一安装空间121内,减振件130的另一部分置于第二安装空间内,以使减振件130的一部分厚度与上轿底120的厚度产生重合并且使减振件130的另一部分厚度与下轿底110的厚度产生重合,这样可进一步减小电梯轿底组件100的厚度,从而使得电梯的底部厚度进一步减小。
51.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安装空间形成于支撑梁112上,减振件130远离上轿底120的一端置于第二安装空间内,并且减振件130远离上轿底120的一端与支撑梁112相连接,换言之,第二安装空间集成在支撑梁112上,这样无需额外在下轿底110的其它位置上设置第二安装空间,使得下轿底110的结构变得更加紧凑。
52.具体地,请结合图5和图6所示,支撑梁112包括梁体1121和支撑件1122,第二安装空间形成于梁体1121上,例如,梁体1121呈槽型结构,梁体1121中的槽腔用作上述第二安装空间。支撑件1122安装于第二安装空间内,减振件130远离上轿底120的一端与支撑件1122相连接。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减振件130的尺寸一般采用统一标准,而支撑件1122可根据第二安装空间的深度设计成不同的尺寸,如此,在对减振件130进行安装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对应尺寸的支撑件1122,更便于减振件130的安装。
53.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2所示,电梯轿底组件100还包括安全钳140,安全钳140连接于下轿底110的外侧部,即安全钳140连接于第一框架111的外侧部,可以理解的,第一框架111的外侧部是指第一框架111的外周侧的任意部位,这样可降低安全钳140与安装于电梯井道的底坑上的各种部件或者安装于电梯轿底组件100的底部的其它部件产生干涉的风险,同时,对于底部不安装兜底轮的电梯轿底组件100而言,将安全钳140连接于下轿底110的外侧部可进一步减小电梯轿底组件100的厚度。
54.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轿厢,包括轿架和上述任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的电梯轿底组件100,轿架与电梯轿底组件100的第一框架111相连接。
55.上述轿厢采用了上述任一个实施例的电梯轿底组件100后,由于电梯轿底组件100的整体厚度较小,而且将原来属于轿架的支撑梁112集成安装在下轿底110的第一框架111内,可大幅减小电梯的底部厚度,从而使得电梯能够应用于底坑深度较小的电梯井道内。
56.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梯,包括上述轿厢。
57.上述电梯采用了上述任一个实施例的轿厢后,由于轿厢的电梯轿底组件100的整体厚度较小,而且将原来属于轿架的支撑梁112集成安装在下轿底110的第一框架111内,可大幅减小电梯的底部厚度,从而使得电梯能够应用于底坑深度较小的电梯井道内。
5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