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平衡吊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35619发布日期:2022-09-06 23:30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式平衡吊梁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起重吊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式平衡吊梁。


背景技术:

2.在起重作业中,通常会碰到一些大型设备或超长设备,这些设备在起重吊装过程中既要保持平衡,又要保证不被起重绳索擦伤,并要在起重吊装搬运过程中使设备变形最小,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在起重吊装中多采用平衡吊梁来完成吊装工作。吊梁是用于装卸重大件货物时的必备装置,它的吊装功能影响着装卸的效率,同时关系着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3.现有的吊梁多为固定式结构,吊耳无法根据吊绳长度和物体位置做出适应性调节,少数吊梁虽然具有吊耳距离调节功能,但是调节机构复杂,调节难度和使用成本都较高。
4.如何设计一种可调节式平衡吊梁,如何在实现吊耳距离能够调节的同时,降低吊耳的调节难度和吊梁的使用成本,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式平衡吊梁,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吊梁吊耳调节难度大,使用成本高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式平衡吊梁,包括上吊梁,所述上吊梁的拐角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吊耳;
7.所述上吊梁的底端连接有平行设置的第三主吊梁,所述第三主吊梁上穿接有对称设置的第二吊耳,所述第二吊耳的板面与第三主吊梁的长度方向倾斜,且第二吊耳可沿第三主吊梁的设置方向移动;
8.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上吊梁和第三主吊梁采用上下连接,可以在吊装时使得上吊梁和第三主吊梁相互限制,降低第三主吊梁与上吊梁脱离的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使得整体吊装更加可靠;将第二吊耳倾斜穿设在第三主吊梁上,除了可以实现第二吊耳能够在第三主吊梁上进行快速调节之外,还可以在实际吊装过程中,通过第二吊耳与第三主吊梁之间产生的剪力实现第二吊耳在第三主吊梁上的固定,避免第二吊耳移动影响正常吊装,结构简单,实用性较高。
9.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吊梁包括第一主吊梁和第二主吊梁,所述第一主吊梁和第二主吊梁两两相对呈口字形连接,所述第一主吊梁与第二主吊梁的连接处顶端连接有加强板;
10.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保证上吊梁为规则形状,使得上吊梁上各处吊装点受力相同,增加吊装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增设加强板来增加第一主吊梁和第二主吊梁的连接稳定性,进而增加整个上吊梁的结构稳定性。
11.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吊耳靠近上吊梁的一侧连接有垂直于第一
吊耳板面的加强内劲,所述加强内劲对应穿至上吊梁的内部;
12.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设置加强内劲增加第一吊耳与上吊梁连接的稳定性,降低第一吊耳从上吊梁上脱落的可能性。
13.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吊耳上开设有第一吊孔,所述第一吊孔的拐角位置倒圆处理;
14.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第一吊孔为第一吊耳与相应吊绳的连接位置;第一吊孔的拐角位置倒圆是为了避免棱角对栓接的吊绳造成伤损。
15.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主吊梁在上吊梁的底端连接有两根,两根所述第三主吊梁之间通过加强梁相连接;
16.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通过加强梁增加第三主吊梁之间的结构强度,避免第三主吊梁承压相对弯折。
17.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吊耳上开设有穿接孔,所述第三主吊梁对应通过穿接孔穿过第二吊耳;
18.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通过开设穿接孔实现第二吊耳倾斜穿接在第三主吊梁上。
19.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吊耳上开设有第二吊孔,所述第二吊孔的拐角位置倒圆处理;
20.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第二吊孔为第二吊耳与相应吊绳的连接位置;第二吊孔的拐角位置倒圆是为了避免棱角对全解的吊绳造成伤损。
21.有益效果
22.本实用新型结构中,第二吊耳倾斜穿接在第三主吊梁上,除了可以实现第二吊耳快速对吊绳位置和物体形状进行适应性调节之外,还可以在吊装过程中通过第二吊耳与第三主吊梁之间产生的剪力实现第二吊耳的固定,保证吊装的正常完成,结构简单,实用性较高;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吊梁俯视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吊梁俯视图。
2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吊耳主视图。
28.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吊耳主视图。
29.图中:1.上吊梁;11.第一主吊梁;12.第二主吊梁;13.加强板;2.第三主吊梁;21.加强梁;3.第一吊耳;31.第一吊孔;32.加强内筋;4.第二吊耳;41.穿接孔;42.第二吊孔。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31.请参阅图1至图6。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
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32.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式平衡吊梁,包括上吊梁1,上吊梁1的拐角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吊耳3;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第一吊耳3提供单向吊绳的连接位置。
33.进一步的,第一吊耳3靠近上吊梁1的一侧连接有垂直于第一吊耳3板面的加强内劲32,加强内劲32对应穿至上吊梁1的内部;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设置加强内劲32增加第一吊耳3与上吊梁1连接的稳定性,降低第一吊耳3从上吊梁1上脱落的可能性。
34.进一步的,第一吊耳3上开设有第一吊孔31,第一吊孔31的拐角位置倒圆处理。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第一吊孔31为第一吊耳3与相应吊绳的连接位置;第一吊孔31的拐角位置倒圆是为了避免棱角对栓接的吊绳造成伤损。
35.上吊梁1包括第一主吊梁11和第二主吊梁12,第一主吊梁11和第二主吊梁12两两相对呈口字形连接,第一主吊梁11与第二主吊梁12的连接处顶端连接有加强板13。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保证上吊梁1为规则形状,使得上吊梁1上各处吊装点受力相同,增加吊装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增设加强板13来增加第一主吊梁11和第二主吊梁12的连接稳定性,进而增加整个上吊梁1的结构稳定性。
36.上吊梁1的底端连接有平行设置的第三主吊梁2;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第三主吊梁2提供单向的承力梁身。
37.进一步的,第三主吊梁2在上吊梁1的底端连接有两根,两根第三主吊梁2之间通过加强梁21相连接。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通过加强梁21增加第三主吊梁2之间的结构强度,避免第三主吊梁2承压相对弯折。
38.第三主吊梁2上穿接有对称设置的第二吊耳4,第二吊耳4的板面与第三主吊梁2的长度方向倾斜,且第二吊耳4可沿第三主吊梁2的设置方向移动;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将第二吊耳4倾斜穿设在第三主吊梁2上,除了可以实现第二吊耳4能够在第三主吊梁2上进行快速调节之外,还可以在实际吊装过程中,通过第二吊耳4与第三主吊梁2之间产生的剪力实现第二吊耳4在第三主吊梁2上的固定,避免第二吊耳4移动影响正常吊装。
39.进一步的,第二吊耳4上开设有穿接孔41,第三主吊梁2对应通过穿接孔41穿过第二吊耳4;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通过开设穿接孔41实现第二吊耳4倾斜穿接在第三主吊梁2上。
40.进一步的,第二吊耳4上开设有第二吊孔42,第二吊孔42的拐角位置倒圆处理。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第二吊孔42为第二吊耳4与相应吊绳的连接位置;第二吊孔42的拐角位置倒圆是为了避免棱角对全解的吊绳造成伤损。
41.具体实施时,平衡吊梁正装时,根据吊机吊绳的长度来调整第二吊耳4在第三主吊梁2上的位置,使得吊机吊绳能够与平衡吊梁正常连接,后在第一吊耳3上连接吊绳与物体
连接后可以进行相应的物体吊装作业;平衡吊梁反装时,先将上吊梁1上的四个第一吊耳3与吊机的四根吊绳相连接,然后根据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调节第二吊耳4在第三主吊梁2上的位置,后在第二吊耳4上连接吊绳与物体连接后可以进行相应的吊装作业。
4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式平衡吊梁,第二吊耳4倾斜穿接在第三主吊梁2上,除了可以实现第二吊耳4快速对吊绳位置和物体形状进行适应性调节之外,还可以在吊装过程中通过第二吊耳4与第三主吊梁2之间产生的剪力实现第二吊耳4的固定,保证吊装的正常完成,结构简单,实用性较高;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43.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