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75076发布日期:2022-08-17 10:01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送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螺旋输送机。


背景技术:

2.螺旋输送机是一种利用电机带动输送管内的螺旋轴旋转,以推移物料实现物料输送的机械。螺旋输送机能水平、倾斜或垂直输送,具有结构简单、横截面积小、密封性好、操作方便、维修容易、便于封闭运输等优点。
3.现有螺旋输送机的输送管因内部结构紧凑,一般难以对输送管内部进行有效清洗,输送粘稠物料后输送管内部易粘附大量粘稠物料,如不能有效对输送管内部进行清洗,这些粘稠物料便会粘结在输送管内部,从而影响螺旋输送机的后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中难以对输送管内部进行有效清洗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螺旋输送机。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螺旋输送机,包括输送管和螺旋轴;所述输送管内转动连接所述螺旋轴,输送管一端外表面连接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连接螺旋轴;输送管连接第一电机一端的顶部设进料口,输送管连接第一电机一端的底部设排污口,输送管远离第一电机一端的底部设出料口;输送管连接若干个清洗结构;输送管底部分别连接两个支撑柱顶端,两个支撑柱底端分别连接支撑座;支撑座下方设底座,支撑座左右两个侧边各连接两个液压缸,液压缸活塞杆末端垂直向下连接支撑块,支撑块置于底座顶面的固定槽内;底座中部设容纳槽,容纳槽内固定安装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轴连接转轴一端,转轴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容纳槽内壁,转轴上套接偏心筒;容纳槽两侧的底座顶面连接若干个弹簧一端,弹簧远离底座的一端连接支撑座底面。
7.进一步的,所述排污口连通安装在输送管外侧面的阀门,阀门还连通排污管。
8.进一步的,所述清洗结构包括两个竖板、两个滑槽、滑块、喷头、密封套、输水管、两个插销、把手和第二螺孔;两个所述竖板连接输送管外表面,两个竖板相对的侧面各嵌设一个所述滑槽,所述滑块两端分别在两个滑槽内滑动,滑块底面连接所述喷头,喷头插入输送管管壁的喷孔内;所述喷头套接所述密封套,密封套与喷孔内壁接触;所述输水管穿过滑块连通喷头;所述滑块两端各设一个插孔,两个竖板各设一个通孔,所述通孔与对应的插孔相配合,两个所述插销分别穿过一个通孔插入对应的插孔内;所述滑块顶面连接所述把手;所述输送管管壁内嵌设收置槽,收置槽连通喷孔;输送管外表面设通槽,通槽连通收置槽,收置槽内置有挡板,挡板底面连接密封垫,挡板顶面连接推拉杆,推拉杆穿过通槽延伸至输送管外;贯穿推拉杆设置的第一螺孔与一个竖板上的所述第二螺孔相配合。
9.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中,对输送管内部进行清洗时,清洗结构向输送管内喷水从而冲洗输
送管内壁和螺旋轴,同时偏心筒旋转推动支撑座进而使输送管及其内的水上下振动,加强清洗效果,从而高效清洗输送管内部。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螺旋输送机进行输送管内部清洗时的清洗机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螺旋输送机进行物料输送时的清洗机构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固定槽、容纳槽、第二电机、转轴和偏心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输送管,2螺旋轴,3第一电机,4进料口,5排污口,6出料口,7清洗结构,701竖板,702滑槽,703滑块,704喷头,705密封套,706输水管,707插销,708把手,709第二螺孔,8支撑柱,9支撑座,10底座,11液压缸,12支撑块,13固定槽,14容纳槽,15第二电机,16转轴,17偏心筒,18弹簧,19阀门,20排污管,21喷孔,22收置槽,23通槽,24挡板,25密封垫,26推拉杆,27第一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7.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侧”、“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实用新型中任一部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8.附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输送管1和螺旋轴2;所述输送管1内转动连接所述螺旋轴2,输送管1一端外表面连接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输出轴连接螺旋轴2;输送管1连接第一电机3一端的顶部设进料口4,输送管1连接第一电机3一端的底部设排污口5,输送管1远离第一电机3一端的底部设出料口6,所述排污口5连通安装在输送管1外侧面的阀门19,阀门19还连通排污管20;输送管1连接若干个清洗结构7。输送物料时,关闭阀门19,物料由进料口4送入输送管1内,第一电机3带动螺旋轴2正向旋转,从而推送物料由出料口6排出输送管1。物料输送完成后,打开阀门19,清洗结构7向输送管1内喷水便能冲洗输送管1内壁和螺旋轴2;冲洗时,若第一电机3带动螺旋轴2正向旋转,则喷入输送管1内的水被推送清洗输送管1远离第一电机3的一端,冲洗形成的污水便由出料口6排出;冲洗时,若第一电机3带动螺旋轴2反向旋转,则喷入输送管1内的水被推送清洗输送管1连接第一电机3的一端,冲洗形成的污水便由排污口5沿排污管20排出。
19.所述清洗结构7包括两个竖板701、两个滑槽702、滑块703、喷头704、密封套705、输水管706、两个插销707、把手708和第二螺孔709;两个所述竖板701连接输送管1外表面,两个竖板701相对的侧面各嵌设一个所述滑槽702,所述滑块703两端分别在两个滑槽702内滑动,滑块703底面连接所述喷头704,喷头704插入输送管1管壁的喷孔21内;所述喷头704套接所述密封套705,密封套705与喷孔21内壁接触,密封套705防止水或物料从喷孔21溢出;
所述输水管706穿过滑块703连通喷头704,输水管706连通外部水泵;所述滑块703两端各设一个插孔,两个竖板701各设一个通孔,所述通孔与对应的插孔相配合,两个所述插销707分别穿过一个通孔插入对应的插孔内;所述滑块703顶面连接所述把手708;所述输送管1管壁内嵌设收置槽22,收置槽22连通喷孔21;输送管1外表面设通槽23,通槽23连通收置槽22,收置槽22内置有挡板24,挡板24底面连接密封垫25,挡板24顶面连接推拉杆26,推拉杆26穿过通槽23延伸至输送管1外;贯穿推拉杆26设置的第一螺孔27与一个竖板701上的所述第二螺孔709相配合。
20.输送物料时,先拔出两个插销707并向上提拉把手708便能沿两个滑槽702将滑块703所连的喷头704拉出喷孔21,随后沿通槽23推动推拉杆26就能将推拉杆26所连的挡板24推入并封闭喷孔21,挡板24封闭喷孔21时第一螺孔27与第二螺孔709刚好对接连通,再将螺栓旋入第一螺孔27与第二螺孔709并紧固就能固定挡板24,从而防止物料从喷孔21溢出,密封垫25进一步提高挡板24对喷孔21的封闭效果。将喷头704拉出喷孔21并封闭喷孔21可防止输送物料时,物料堵塞喷头704。
21.对输送管1内部进行清洗时,先将螺栓从第一螺孔27与第二螺孔709内旋出并沿通槽23拉动推拉杆26就能将推拉杆26所连的挡板24收入收置槽22内,随后向下推动把手708便能沿两个滑槽702将滑块703所连的喷头704重新插入喷孔21内,滑块703被推至滑槽702底端时通孔与其对应的插孔刚好对接连通,再将插销707插入通孔及其对应的插孔内便能固定喷头704,喷头704固定后可喷水冲洗输送管1内部。滑块703被推至滑槽702底端时,喷头704并不阻碍螺旋轴2旋转。
22.所述输送管1底部分别连接两个支撑柱8顶端,两个支撑柱8底端分别连接支撑座9;支撑座9下方设底座10,支撑座9左右两个侧边各连接两个液压缸11,液压缸11活塞杆末端垂直向下连接支撑块12,支撑块12置于底座10顶面的固定槽13内;底座10中部设容纳槽14,容纳槽14内固定安装第二电机15,第二电机15输出轴连接转轴16一端,转轴16远离第二电机15的一端转动连接容纳槽14内壁,转轴16上套接偏心筒17;容纳槽14两侧的底座10顶面连接若干个弹簧18一端,弹簧18远离底座10的一端连接支撑座9底面。输送物料时,液压缸11活塞杆向下推动,从而将支撑座9撑起,防止输送管1振动,此时弹簧18被拉伸。对输送管1内部进行清洗时,液压缸11活塞杆向上收起,支撑座9随之下降并保持与偏心筒17接触,再启动第二电机15带动偏心筒17旋转,偏心筒17随之推动支撑座9,进而使支撑座9所连的输送管1上下振动;支撑座9上下振动时,支撑块12被限制在固定槽13内上下运动,这就限制了支撑块12所连的支撑座9在振动时不会沿水平方向晃动,避免弹簧18因水平方向应力过大而折断。
23.本实用新型中,对输送管1内部进行清洗时,清洗结构7向输送管1内喷水从而冲洗输送管1内壁和螺旋轴2,同时偏心筒17旋转推动支撑座9进而使输送管1及其内的水上下振动,加强清洗效果,从而高效清洗输送管1内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