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理的桶装垃圾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04691发布日期:2022-09-14 09:52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清理的桶装垃圾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清理的桶装垃圾车。


背景技术:

2.垃圾车适用于市政环卫及大型厂矿的垃圾运输工作,尤其适用于运输小区生活垃圾,并可将装入的垃圾压缩、压碎,使其密度增大,体积缩小,大大地提高了垃圾收集和运输的效率。新型垃圾车具有质量可靠,故障率低,维护方便,运行费用低等特点。
3.例如申请号为cn202020092604.4的实用新型专利所提出的一种密闭式桶装垃圾车,其中,顶盖能够竖直平行举升,垃圾装载过程中通风良好,人员可无障碍入内操作,还可实现密闭式垃圾运输,垃圾不飞扬、不洒落。
4.通过液压臂可使桶装垃圾车的车厢倾斜,以便于车厢内的垃圾导出,然而,部分垃圾易粘附在车厢的底板上,清理不易。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清理的桶装垃圾车,用以解决部分垃圾易粘附在车厢的底板上,清理不易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清理的桶装垃圾车,包括垃圾车本体、堆放组件以及清理组件,所述垃圾车本体包括车体、厢体和液压力臂,所述厢体经由所述液压力臂与所述车体转动连接,所述液压力臂用以驱动所述厢体转动,所述堆放组件包括一堆放板和顶升件,所述堆放板内置于所述厢体的底部,用于承载所述厢体内的垃圾,所述堆放板与所述厢体转动连接、且所述堆放板的转动方向与所述厢体的转动方向相同,所述顶升件与所述厢体固定连接,所述顶升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堆放板连接,用以驱动所述堆放板转动,所述清理组件固定设于所述厢体的顶部,所述清理组件具有一清理端,所述清理端内置于所述厢体中、并指向所述堆放板设置,用以清理所述堆放板上的垃圾。
7.进一步的,所述堆放板靠近所述厢体出料端的一侧与所述车体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堆放板沿所述厢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与所述厢体的内壁滑动密封抵接,所述堆放板的远离所述厢体出料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向上延伸的挡板。
8.进一步的,所述堆放板经由一铰接座与所述厢体的内底壁铰接。
9.进一步的,所述堆放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厢体两侧的内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与两个所述限位槽滑动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顶升件包括液压缸、顶升杆和滑块,所述液压缸与所述厢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经由所述顶升杆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堆放板的底部开设的滑槽滑动抵接。
11.进一步的,所述厢体的一侧壁上铰接有一后盖,所述后盖的转动用以开启和封闭所述厢体的出料端。
12.进一步的,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引流管和喷头,所述引流管固定设于所述厢体的顶
部,所述引流管的一端外接清洗液,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封闭,所述喷头的一端与所述引流管相连通,所述喷头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厢体的内部、并指向所述堆放板设置。
13.进一步的,所述喷头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喷头呈矩阵设置于所述厢体的顶部。
14.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横管以及多个连接管,多个所述横管依次经由多个所述连接管相连通以形成所述引流管,多个所述横管沿所述堆放板的宽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每个所述横管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所述喷头。
15.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设于所述堆放板远离所述堆放板的转动轴线方向的部分的上方。
16.与现有技术相比,堆放板设置于垃圾车本体的内底部,用以承接垃圾,堆放板在顶升件的作用下可以转动,以改变堆放板的倾斜角度,便于使堆放板上的垃圾导出垃圾车本体,同时,倾斜状态下的堆放板到清理组件的清理端的距离更近,便于清理组件对堆放板上粘附的垃圾的清理工作,清理时省时省力,清理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清理的桶装垃圾车本实施例中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清理的桶装垃圾车本实施例中堆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清理的桶装垃圾车本实施例中清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技术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便于清理的桶装垃圾车,包括垃圾车本体100、堆放组件200以及清理组件300,垃圾车本体100包括车体110、厢体120和液压力臂130,厢体120经由液压力臂130与车体110转动连接,液压力臂130用以驱动厢体120转动,堆放组件200包括一堆放板210和顶升件,堆放板210内置于厢体120的底部,用于承载厢体120内的垃圾,堆放板210与厢体120转动连接、且堆放板210的转动方向与厢体120的转动方向相同,顶升件与厢体120固定连接,顶升件的输出端与堆放板210连接,用以驱动堆放板210转动,清理组件300固定设于厢体120的顶部,清理组件300具有一清理端,清理端内置于厢体120中、并指向堆放板210设置,用以清理堆放板210上的垃圾。
22.其中,堆放板210设置于垃圾车本体100的内底部,用以承接垃圾,堆放板210在顶升件的作用下可以转动,以改变堆放板210的倾斜角度,便于使堆放板210上的垃圾导出垃圾车本体100,同时,倾斜状态下的堆放板210到清理组件300的清理端的距离更近,便于清理组件300对堆放板210上粘附的垃圾的清理工作,清理时省时省力,清理效果更好,下面进行更加详细的阐述和说明。
23.本实施方案中的垃圾车本体100包括车体110、厢体120和液压力臂130,其中,厢体
120为用于存放垃圾的结构,通常情况下,厢体120平卧于车体110上,随着车体110输送至任意位置处,当需要将厢体120内的垃圾导出时,可在液压力臂130的作用下,使厢体120相对于车体110转动至倾斜一定角度,厢体120内的垃圾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出料端处导出。
2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厢体120的一侧壁上铰接有一后盖121,后盖121的转动用以开启和封闭厢体120的出料端。
25.可以理解的是,车体110、厢体120和液压力臂130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垃圾车的基本结构,在此不再做过多的阐述和说明。
26.本实施方案中的堆放组件200设置于厢体120中,用于代替厢体120的底板来承载厢体120内的垃圾的结构。
2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堆放板210靠近厢体120出料端的一侧与车体110的底部转动连接,堆放板210沿厢体12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与厢体120的内壁滑动密封抵接,可以有效的避免垃圾落至厢体120与堆放板210底部的间隙中。
28.同时,堆放板210的远离厢体120出料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向上延伸的挡板212,避免堆放板210在转动的过程中,厢体120内的垃圾从堆放板210远离厢体120的出料端的一侧落至厢体120与堆放板210底部的间隙中。
2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堆放板210经由一铰接座213与厢体120的内底壁铰接。当然,在其它优选的实施例中,堆放板210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结构与厢体120转动的连接。
30.为了使堆放板210相对于厢体120的转动更加稳定,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堆放板21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厢体120两侧的内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槽122,两个限位块分别与两个限位槽122滑动连接。
31.进一步的,顶升件包括液压缸221、顶升杆222和滑块223,液压缸221与厢体120的底部固定连接,液压缸221的输出端经由顶升杆222与滑块223连接,滑块223与堆放板210的底部开设的滑槽211滑动抵接。
32.本实施方案中的清理组件300是用于清理堆放板210上粘附的垃圾的结构。
3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清理组件300包括引流管310和喷头320,引流管310固定设于厢体120的顶部,引流管310的一端外接清洗液,引流管310的另一端封闭,喷头320的一端与引流管310相连通,喷头320的另一端延伸至厢体120的内部、并指向堆放板210设置。
34.为了使通过引流管310、喷头320的清洗液有效冲击整个堆放板21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喷头3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喷头320呈矩阵设置于厢体120的顶部。
35.为了便于合理的设置多个喷头32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引流管310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横管311以及多个连接管312,多个横管311依次经由多个连接管312相连通以形成引流管310,多个横管311沿堆放板210的宽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每个横管311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喷头320。
36.其中,横管311可通过卡座313等结构固定于厢体120的顶部。
37.为了节约成本,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引流管310设于堆放板210远离堆放板210的转动轴线方向的部分的上方。
38.工作流程:首先通过液压力臂130使厢体120转动至相对于车体110倾斜一定角度,将后盖121打开,厢体120内的垃圾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倒出,开启液压缸221,通过顶升杆222带动滑块223向上运动,堆放板210相对于车体110进一步倾斜,堆放板210上表面的距离
到喷头320的距离减小,通过引流管310和喷头320将清洗液导送至堆放板210上,以实现对堆放板210的冲洗效果。
39.与现有技术相比:堆放板210设置于垃圾车本体100的内底部,用以承接垃圾,堆放板210在顶升件的作用下可以转动,以改变堆放板210的倾斜角度,便于使堆放板210上的垃圾导出垃圾车本体100,同时,倾斜状态下的堆放板210到清理组件300的清理端的距离更近,便于清理组件300对堆放板210上粘附的垃圾的清理工作,清理时省时省力,清理效果更好。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