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自动出料的收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55995发布日期:2022-10-12 01:04阅读:36来源:国知局
能自动出料的收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非织造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自动出料的收卷装置。


背景技术:

2.聚酯油毡基布:是属于无纺布的一种,又可以称之为:(胎基布,油毡基布,防水基布)。聚酯油毡基布是以100%涤纶短纤维经梳理成网、针刺加固、浸胶定型等工序加工而成的一种无纺布制品,形状是布型,一般宽幅为1020mm ,长度为900m—1650m ,厚度为0.6—1.4mm是比较流行的防水卷材(sbs、app涂层)的主要胎基。
3.聚酯制成的无纺布依次通过退卷机、圆网定型机、浸胶机、轧车、烘筒干燥机、圆网干燥机和卷绕机等得到。常见的收卷装置包括左右并排设置的两根竖梁、两根竖梁下部之间且前后并排设置的两根卷绕胶辊和两根卷绕胶辊之间正上方的一根卷绕轴等,两根卷绕胶辊与一根卷绕轴呈等腰三角形排布,卷绕轴上的布卷与卷绕胶辊的上侧相切,两根卷绕胶辊同步驱动。
4.现有技术中,卷绕轴卷绕完成后,需要人工将卷绕好的布卷由两根卷绕胶辊上向前取出。但是,布卷较重,人工不易取出。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自动出料的收卷装置,可实现自动出料,省时省力。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自动出料的收卷装置,该装置包括左右并排设置的两根竖梁1、两根竖梁1下部之间且前后并排设置的两根卷绕胶辊2和两根卷绕胶辊2之间正上方的一根卷绕轴3,所述卷绕轴3的左右两端设有轴承4,所述轴承4位于对应侧的竖梁1的内侧;所述竖梁1的内侧设有引导与出料结构,所述引导与出料结构包括竖梁1内侧且位于轴承4相邻后方的转杆5和竖梁1前侧且位于轴承4相邻前方的平移杆6;所述转杆5竖向设置,其上端通过左右向的转轴转动设于竖梁1的上部,其下端位于卷绕胶辊2的上方且其之间具有轴承4能通过的间隙,其与竖梁1之间设有能使转杆5的下部向前运动的转动驱动结构;所述平移杆6竖向设置,其能左右向运动,其位于卷绕胶辊2的上方,其与竖梁1之间设有能使其平移至对应轴承4外侧的平移驱动结构;所述转杆5与平移杆6前后并排设置构成能让轴承4上下运动的条形槽,两个转动驱动结构同步驱动,两个平移驱动结构同步驱动;出料时,所述平移杆6运动至对应轴承4的外侧,所述转杆5向前旋转以向前推动对应的轴承4。
7.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竖梁1的下部沿前后向设有横梁7,所述卷绕胶辊2的端部转动设于对应侧的横梁7上。
8.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转动驱动结构包括由后至前斜向上设置的翻转气缸8和转杆5下部后侧且沿左右向设置的推杆9;所述翻转气缸8的缸体的后端与横梁7的后部铰接,其伸缩杆的前端与推杆9内端的球头铰接;所述翻转气缸8位于卷绕轴3上的布卷的外侧,两个翻转气缸8同步驱动;所述翻转气缸8收缩时,所述转杆5竖向设置;所述翻转气缸8
时,所述转杆5的下部向前旋转以向前推动轴承4。
9.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平移驱动结构包括竖梁1顶部且斜向外设置的固定臂10、平移杆6上端后侧的拉杆11、拉杆11与固定臂10之间的平移气缸12和竖梁1前侧且上下并排设置的两个联动单元,所述平移杆6的上端位于竖梁1的上端的上方,所述联动单元包括竖梁1前侧外部的垫块13和通过前后向的转轴转动设于垫块13前侧的联动臂14,所述联动臂14沿左右向设置且其内端通过前后向的转轴与平移杆6的前侧铰接,所述平移杆6、竖梁1和两根联动臂14构成平行四边形四连杆结构;所述平移气缸12由上至下斜向内设置,其缸体的上端与固定臂10的上端铰接,其伸缩杆的下端与拉杆11后端的球头铰接;两个平移气缸12同步驱动;所述平移气缸12伸展时,所述平移杆6位于轴承4的正前方;所述平移气缸12收缩时,所述平移杆6向上和向外运动以运动至轴承4的外侧。
10.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垫块13为竖向设置的矩形块且其厚度大于平移杆6的厚度;所述转杆5和平移杆6均为矩形杆。
11.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竖梁1的内侧且位于转杆5上部的后侧设有后限位结构15,所述竖梁1的内侧且位于转杆5上部的前方设有前限位结构16;所述翻转气缸8收缩时,所述转杆5的后侧顶靠在后限位结构15上;所述翻转气缸8伸展时,所述转杆5的前侧顶靠在前限位结构16上。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自动出料的收卷装置,可实现自动出料(通过同步前顶卷绕轴两端的轴承以将布卷向前顶出),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13.图1是竖梁的内侧视图;
14.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能自动出料的收卷装置的前视图。
15.图中:1竖梁、2卷绕胶辊、3卷绕轴、4轴承、5转杆、6平移杆、7横梁、8翻转气缸、9推杆、10固定臂、11拉杆、12平移气缸、13垫块、14联动臂、15后限位结构、16前限位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17.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自动出料的收卷装置,该装置包括左右并排设置的两根竖梁1、两根竖梁1下部之间且前后并排设置的两根卷绕胶辊2和两根卷绕胶辊2之间正上方的一根卷绕轴3等。竖梁1竖向设置,卷绕胶辊2和卷绕轴3均沿左右向设置,两根卷绕胶辊与一根卷绕轴呈等腰三角形排布,卷绕轴上的布卷(其上侧可设置能上下调整位置的压辊(沿左右向设置))与卷绕胶辊的上侧相切,卷绕轴3能上下运动。卷绕轴3的左右两端设有轴承4(与卷绕轴3同轴设置),轴承4位于对应侧的竖梁1的内侧(具体为相邻内侧)。竖梁1的内侧设有引导与出料结构用于卷绕时向上引导轴承4而出料时将轴承4向前顶出。其中,引导与出料结构包括竖梁1内侧且位于轴承4相邻后方的转杆5和竖梁1前侧且位于轴承4相邻前方的平移杆6等。转杆5竖向设置,其上端通过左右向的转轴转动设于竖梁1的上部,其下端位于卷绕胶辊2的上方且其之间具有轴承4能通过的间隙(以便于由卷绕胶
辊2后侧放入卷绕轴3),其与竖梁1之间设有能使转杆5的下部向前运动(要求能将卷绕有布卷的卷绕轴3向前顶出)的转动驱动结构。平移杆6竖向设置,其能左右向运动,其位于卷绕胶辊2的上方,其与竖梁1之间设有能使其平移至对应轴承4外侧的平移驱动结构以便于卷绕轴3向前运动。转杆5与平移杆6前后并排设置构成能让轴承4上下运动的条形槽,两个转动驱动结构同步驱动,两个平移驱动结构同步驱动。出料时,平移杆6运动至对应轴承4的外侧,转杆5向前旋转以向前推动对应的轴承4。
18.进一步地,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竖梁1的下部沿前后向设有横梁7(具体为矩形梁),卷绕胶辊2的端部转动设于对应侧的横梁7上。
19.其中,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转动驱动结构包括由后至前斜向上设置的翻转气缸8和转杆5下部后侧且沿左右向设置的推杆9等。翻转气缸8的缸体的后端与横梁7的后部铰接(通过左右向的转轴),其伸缩杆的前端与推杆9内端的球头铰接(通过环套)。翻转气缸8位于卷绕轴3上的布卷的外侧(避免影响卷绕),两个翻转气缸8同步驱动。翻转气缸8收缩时,转杆5竖向设置;翻转气缸8时,转杆5的下部向前旋转以向前推动轴承4。
20.其中,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平移驱动结构包括竖梁1顶部且斜向外设置的固定臂10、平移杆6上端后侧的拉杆11(具体可以由前至后稍微斜向外倾斜)、拉杆11与固定臂10之间的平移气缸12和竖梁1前侧且上下并排设置的两个联动单元等,平移杆6的上端位于竖梁1的上端的上方。两个联动单元分别位于平移杆6的上部与下部。联动单元包括竖梁1前侧外部的垫块13(保证平移杆6能向外运动)和通过前后向的转轴转动设于垫块13前侧的联动臂14(具体为矩形板)等,联动臂14沿左右向设置且其内端(其外端与垫块13转动连接)通过前后向的转轴与平移杆6的前侧铰接,平移杆6、竖梁1和两根联动臂14构成平行四边形四连杆结构。平移气缸12由上至下斜向内设置,其缸体的上端与固定臂10的上端铰接(通过前后向的转轴),其伸缩杆的下端与拉杆11后端的球头铰接(通过环套)。两个平移气缸12同步驱动。平移气缸12伸展时,平移杆6位于轴承4的正前方。平移气缸12收缩时,平移杆6向上和向外运动以运动至轴承4的外侧。
21.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垫块13为竖向设置的矩形块且其厚度大于平移杆6的厚度。转杆5和平移杆6均为矩形杆。
22.优选地,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竖梁1的内侧且位于转杆5上部的后侧设有后限位结构15用于限位,竖梁1的内侧且位于转杆5上部的前方设有前限位结构16用于限位。翻转气缸8收缩时,转杆5的后侧顶靠在后限位结构15上。翻转气缸8伸展时,转杆5的前侧顶靠在前限位结构16上。后限位结构15和前限位结构16具体为沿左右向设置的圆柱,通过阻挡进行限位。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