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撕开结构的密封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53545发布日期:2022-07-23 06:32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撕开结构的密封瓶盖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瓶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撕开结构的密封瓶盖。


背景技术:

2.在日常生活中,容器瓶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市场需求量也非常大,大多物品的存放都需要使用容器瓶,而一般物品存放到容器瓶内,需要使用瓶盖进行密封保存,从而防止外部的物质进入容器瓶内污染存放的物品,瓶盖是食品与饮包装重要的一环,也是消费者最先与产品接触的地方。瓶盖具有保持内容物产品密闭性能,还具有防盗开启及安全性方面的功能,因此广泛的应用在瓶装产品上,所以瓶盖为食品,饮业,酒,化工业,制药业的上游产业,是瓶容器包装之关键性产品;因此瓶盖的密封结构和自身的防污染性能对瓶盖设计而言尤为重要,现市面上的瓶盖大致分为金属瓶盖和塑料瓶盖两类。
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层结构的瓶盖,包括瓶盖本体,所述瓶盖本体包括均由防锈金属一体成型的外盖和内盖,所述外盖和内盖均为底部开口的圆柱体,所述内盖套入外盖的内部层叠,所述外盖的底部设有向内弯折的压边,所述压边向内弯折压紧内盖的底边,所述内盖的内侧壁开设有内螺纹,双层瓶盖由层叠嵌套的外盖和内盖构成,瓶盖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只需要先将外盖和内盖由防锈金属单独成型,然后将内外放入外盖内部,然后将外盖的压边向内翻折压紧内盖,从而使内盖固定在外盖内部,同时压边将内盖压紧部分的接触长度可以抵消内盖在成型过程中的误差值,但是在实际使用时,该瓶盖仅能进行瓶口的密封,不容易撕开,且无法在瓶盖撕开时带起瓶盖,导致瓶盖的开启过程较为费力,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撕开结构的密封瓶盖,旨在解决现有的瓶盖仅能进行瓶口的密封,不容易撕开,且无法在瓶盖撕开时带起瓶盖,导致瓶盖的开启过程较为费力,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撕开结构的密封瓶盖,包括可与瓶口密封相接的盖体、部分连接于所述盖体外侧且可与盖体分离的撕裂带以及开设于所述盖体侧壁且由盖体内表面贯穿至外表面的撕口,所述撕口与盖体底部之间形成连接薄位,所述撕裂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接薄位外侧,且另一端固设于所述盖体外侧。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撕开结构的密封瓶盖,通过设置盖体以及与盖体相接的撕裂带,便于通过撕裂带带动盖体与密封安装的瓶体分离,同时通过设置撕口便于减少盖体与撕裂带连接处的材料,从而方便进行撕裂带起始位与盖体之间的分离,从而更容易将盖体外侧的撕裂带撕开;通过设置连接薄位,便于对撕裂带的端部进行固定,从而保证未拆封前撕裂带与盖体连接处的完整性,避免连接处在受到外力时导致撕裂带与盖体的脱位;利用撕裂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接薄位外侧,且另一端固设在盖体的外侧,从而当撕裂带与盖体分离到极限位置时,可以通过撕裂带带动盖体移动,方便在撕裂带与盖体撕开的同
时带起瓶盖,从而将盖体与瓶体相互分离,进而保证了瓶盖的开启过程较为省力,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可靠。
7.优选地,所述盖体外周开设有与部分撕裂带相接的撕裂槽,所述撕裂槽一端设置有止撕位,且所述止撕位位于撕裂带可与盖体分离的极限位置处。
8.优选地,所述撕裂带与连接薄位相接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撕口相对的撕裂头。
9.优选地,所述盖体包括依次相接的顶盖和底圈,所述撕裂带绕设在所述底圈外侧,所述撕裂槽位于顶盖和底圈之间。
10.优选地,所述底圈包括与所述顶盖相接的连结部和凸出部,且所述连结部和凸出部首尾相接,所述撕裂带胶接于所述连结部外侧且一端与所述凸出部固定相接。
11.优选地,所述撕口开设于所述连结部且位于连结部与凸出部的连接处,所述连接薄位位于所述撕口的底部,所述撕裂带另一端胶接在连接薄位外侧。
12.优选地,所述连结部的内侧设置有与瓶口外侧卡槽配合密封的第一凸起部。
13.优选地,所述顶盖内顶面固设有密封部,且所述密封部与瓶口内壁过盈配合。
14.优选地,所述顶盖内侧面与密封部之间设置有用于容设瓶口的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与瓶口外壁配合的凸块。
15.优选地,所述顶盖的底部内侧设置有与瓶口外侧卡槽配合互锁的第二凸起部,所述顶盖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盖体以及与盖体相接的撕裂带,便于通过撕裂带带动盖体与密封安装的瓶体分离,同时通过设置撕口便于减少盖体与撕裂带连接处的材料,从而方便进行撕裂带起始位与盖体之间的分离,从而更容易将盖体外侧的撕裂带撕开;通过设置连接薄位,便于对撕裂带的端部进行固定,从而保证未拆封前撕裂带与盖体连接处的完整性,避免连接处在受到外力时导致撕裂带与盖体的脱位;利用撕裂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接薄位外侧,且另一端固设在盖体的外侧,并通过设置撕裂槽,进而保证撕裂带沿着指定的方向撕开,同时当撕裂带到达极限位置时,可以保证撕裂带仍然与盖体保持连接,从而方便将在撕裂带与盖体撕开的同时带起瓶盖,进而一步到位将盖体与瓶口分离,保证了瓶盖的开启过程较为省力,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撕开结构的密封瓶盖的立体结构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撕开结构的密封瓶盖的反面立体结构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撕开结构的密封瓶盖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撕开结构的密封瓶盖的正面结构视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撕开结构的密封瓶盖的仰视图;
22.图6为图5中a-a方向的剖视图;
23.图7为图4中b-b方向的剖视图。
24.附图中:1撕裂带、2盖体、21顶盖、211密封部、212凹槽、213凸块、214第二凸起部、22底圈、221连结部、222凸出部、223第一凸起部、3撕口、4连接薄位、5撕裂槽、6止撕位、7撕裂头。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6.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27.实施例1
28.如图1-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撕开结构的密封瓶盖的结构图,包括可与瓶口密封相接的盖体2、部分连接于所述盖体2外侧且可与盖体2分离的撕裂带1以及开设于所述盖体2侧壁且由盖体2内表面贯穿至外表面的撕口3,所述撕口3与盖体2底部之间形成连接薄位4,所述撕裂带1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接薄位4外侧,且另一端固设于所述盖体2外侧。
29.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通过设置盖体2以及与盖体2相接的撕裂带1,便于通过撕裂带1带动盖体2与密封安装的瓶体分离,同时通过设置撕口3便于减少盖体2与撕裂带1连接处的材料,从而方便进行撕裂带1起始位与盖体2之间的分离,从而更容易将盖体2外侧的撕裂带1撕开;通过设置连接薄位4,便于对撕裂带1的端部进行固定,从而保证未拆封前撕裂带1与盖体2连接处的完整性,避免连接处在受到外力时导致撕裂带1与盖体2的脱位;利用撕裂带1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接薄位4外侧,且另一端固设在盖体2的外侧,从而当撕裂带1与盖体2分离到极限位置时,可以通过撕裂带1带动盖体2移动,方便在撕裂带1与盖体2撕开的同时带起瓶盖,从而将盖体2与瓶体相互分离,进而保证了瓶盖的开启过程较为省力,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可靠。
30.具体的来说,所述盖体2外周开设有与部分撕裂带1相接的撕裂槽5,所述撕裂槽5一端设置有止撕位6,且所述止撕位6位于撕裂带1可与盖体2分离的极限位置处。
31.可以得知的是,通过设置撕裂槽5便于保证撕裂带1沿着指定的方向撕开,同时通过设置止撕位6便于当撕裂带1到达极限位置时,可以保证撕裂带1仍然与盖体2保持连接,从而方便将在撕裂带1与盖体2撕开的同时带起瓶盖,进而一步到位将盖体2与瓶口分离。
32.进一步的,所述撕裂带1与连接薄位4相接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撕口3相对的撕裂头7,通过设置撕裂头7便于在拆开瓶盖时,方便对撕裂带1进行拉取,有利于增大手与撕裂带1之间的摩擦力,也方便手动将撕裂头7带起;同时通过撕裂头7便于对撕口3进行遮挡,节省力气的同时也增加了美观性,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可靠。
33.更进一步的,所述盖体2包括依次相接的顶盖21和底圈22,所述撕裂带1绕设在所述底圈22外侧,所述撕裂槽5位于顶盖21和底圈22之间,通过设置盖体2为依次相接的顶盖21和底圈22,便于通过底圈22来与撕裂带1相接,同时顶盖21和底圈22的设置也便于利用顶盖21进行盖体2的旋转,利用底圈22来进行撕开,双层结构也有利于增加盖体2与所述瓶体之间连接的紧密性,通过将撕裂槽5开设在顶盖21和底圈22之间,从而便于对撕裂带1进行安装,同时通过撕裂槽5来限制撕裂带1的拆开位置,进而保证撕裂带1在拉起时可以带起顶盖21。
34.示例性的,所述撕裂槽5可以是沿着底圈22外周开设且位于顶盖21和底圈22之间,还可以是沿着底圈22外周开设且与撕裂带1内侧面相接,只要能够对撕裂带1的拆卸提供导向和限位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所述连接薄位4可以是与所述底圈22形成的
薄片,所述撕裂带1可以是塑料拉带,还可以是其他比如金属或者复合材料,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35.实施例2
36.如图4和图6-图7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底圈22包括与所述顶盖21相接的连结部221和凸出部222,且所述连结部221和凸出部222首尾相接,所述撕裂带1胶接于所述连结部221外侧且一端与所述凸出部222固定相接。
37.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通过将底圈22设置为连结部221和凸出部222,从而方便通过连结部221与撕裂带1进行胶接,同时通过凸出部222来与撕裂带1另一端固定相接,从而对撕裂带1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凸出部222便于将撕裂带1和凸出部222的外侧平齐,从而保持底圈22外周的平整,顶盖21和撕裂带1外周平齐,进而保证了包装更加美观。
38.进一步的,所述撕口3开设于所述连结部221且位于连结部221与凸出部222的连接处,所述连接薄位4位于所述撕口3的底部,所述撕裂带1另一端胶接在连接薄位4外侧,通过将撕裂带1胶接在连接薄位4的外侧,从而方便拆封和撕拉,同时连接薄位4的设置也节省了连接处的材料。
39.更进一步的,所述底圈22的内侧设置有与瓶口外侧卡槽配合密封的第一凸起部223,通过在底圈22内侧设置第一凸起部223,便于和瓶口外侧的卡槽密封配合,保证底圈22与瓶口之间连接处的密封性。
40.需要说明的是,撕裂带1可以是胶接在所述底圈22的外侧,且一端与所述连接薄位4胶接,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圈22外侧;当然还可以是其他的连接方式,比如通过胶圈或者可拆卸连接件与底圈22相接,只要一端可以拉起同时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底圈22,从而将盖体2一起拉起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41.示例性的,所述底圈22可以是塑料圈,也可以是金属圈,所述撕口3可以是开设于底圈22的开口,其大小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进行选择;同时所述第一凸起部223可以是布设于所述底圈22内侧的扣圈,且与实际生产的瓶口外侧的卡槽形成配合,当然还可以是其他的连接结构,比如密封圈,只要能够实现底圈22与瓶口之间的连接和密封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42.实施例3
43.如图6所示,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顶盖21内顶面固设有密封部211,且所述密封部211与瓶口内壁过盈配合。
44.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通过设置密封部211,便于和瓶口内壁形成过盈配合,利用密封部211的直径大于所述瓶口的直径,从而在实际的生产时,可以将密封部211塞装在瓶口内部,进而保证瓶口连接处的密封性。
45.进一步的,所述顶盖21内侧面与密封部211之间设置有用于容设瓶口的凹槽212,且所述凹槽212的内部设置有与瓶口外壁配合的凸块213,通过在顶盖21内部设置凹槽212,便于将待安装的瓶口包裹住,同时通过凸块213与瓶口配合连接,进而将瓶口处于凸块213相抵,进而将瓶口和顶盖21进行固定。
46.更进一步的,所述顶盖21的底部内侧设置有与瓶口外侧卡槽配合互锁的第二凸起部214,所述顶盖21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
47.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第二凸起部214,便于将顶盖21与瓶口外侧的卡槽进行配
合,进而将第二凸起部214与卡槽相抵,进一步增加顶盖21和瓶口处连接的密封性。
48.示例性的,所述密封部211可以是密封舌,且外径小于瓶口的内径,所述凸出部222可以是凸起,用于和瓶口相抵,且所述第二凸起部214可以是扣圈,还可以是密封环,其材料可以是硬质塑料,只要能够进一步增加顶盖21和瓶口之间的密封性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49.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撕开结构的密封瓶盖,通过设置盖体2以及与盖体2相接的撕裂带1,便于通过撕裂带1带动盖体2与密封安装的瓶体分离,同时通过设置撕口3便于减少盖体2与撕裂带1连接处的材料,从而方便进行撕裂带1起始位与盖体2之间的分离,从而更容易将盖体2外侧的撕裂带1撕开;通过设置连接薄位4,便于对撕裂带1的端部进行固定,从而保证未拆封前撕裂带1与盖体2连接处的完整性,避免连接处在受到外力时导致撕裂带1与盖体2的脱位;利用撕裂带1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接薄位4外侧,且另一端固设在盖体2的外侧,通过设置撕裂槽5便于保证撕裂带1沿着指定的方向撕开,同时通过设置止撕位6便于当撕裂带1到达极限位置时,可以保证撕裂带1仍然与盖体2保持连接,从而方便将在撕裂带1与盖体2撕开的同时带起瓶盖,进而一步到位将盖体2与瓶口分离,保证了瓶盖的开启过程较为省力,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可靠。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