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起重机新型转台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05343发布日期:2022-10-14 20:06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路起重机新型转台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铁路起重机新型转台机构。


背景技术:

2.在重工行业里,起重设备是一种常见也常用的机械设备,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起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天车、航吊和吊车等,起重设备的工作特点是间歇性运动,即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取料、运移、卸载等动作的相应机构是交替工作的,起重设备在市面上的发展迅速,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目前市面上还有一种运用于铁路上的起重设备,但当前运用于铁路上的起重设备在旋转完成后,没有有效的固定装置,使得起重设备可以会因重量的原因导致旋转位置发生移动,这种缺陷很容易造成重大安全事故,且会有较大的经济损失,对于企业来讲也会严重耽误正常生产运作,若是造成工作人员生命受损,则会更加得不偿失,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可适用于起重设备旋转后固定旋转位置的设置,避免起重设备发生位移导致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起重机新型转台机构,用于使起重设备在旋转后进行固定,避免因各种因素导致位移。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5.一种铁路起重机新型转台机构,包括安装板、转向模块和卡接模块;
6.所述转向模块设置于安装板顶面,所述安装板内设有设备腔,所述卡接模块设置于设备腔;
7.所述卡接模块包括固定座、固定板、第一从动齿板和第二从动齿板,所述固定板设置在固定座的右侧,且所述固定板设有第二电机,所述固定座内设有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与蜗杆相互啮合,所述第二电机与蜗杆连接,所述蜗轮设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穿过固定座,且所述第二传动轴穿过固定座的一端设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板和第二从动齿板分别与主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从动齿板位于主动齿轮上方,所述第二从动齿板位于主动齿轮下方;
8.所述第一从动齿板远离主动齿轮的一端设有第一滑动柱,所述第一滑动柱设有第一卡板,所述第二从动齿板远离主动齿轮的一端设有第二滑动柱,所述第二滑动柱设有第二卡板,所述第一滑动柱和第二滑动柱穿过安装板顶面,所述安装板顶面设有用于使第一滑动柱和第二滑动柱可滑动的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用于使转向模块固定。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向模块包括第一电机和转向齿板,所述转向齿板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板的顶面,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安装板其中一端的底部,且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传动轴连接位于安装板顶部的转向齿轮,所述转向齿轮与转向齿板啮合;
10.所述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用于使转向齿轮固定。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柱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固定滑块,所述第一滑动槽的内壁设有与第一固定滑块适配的第一固定滑槽,所述第二滑动柱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固定滑块,所述第二滑动槽的内壁设有与第二固定滑块适配的第二固定滑槽。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向齿板通过转向轴承与安装板连接。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向模块还包括轴承板,所述轴承板设置于安装板设置第一电机的一端,且所述轴承板与第一传动轴连接。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轴穿过固定座且与固定座接触的部分设有第一轴承。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槽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传感器和第二限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滑动槽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限位传感器和第四限位传感器。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运用电机传动蜗轮蜗杆使得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同时运动,并与转向齿板卡接,使得将转向齿板固定,从而达到将转向齿板固定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稳定,可有效避免起重设备在旋转后发生位移,进而避免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保障了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且避免了因发生事故而导致的经济损失,以及避免因发生事故而对企业的正常运作的影响。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卡接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第二固定滑块与第二固定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固定座设置第二电机与蜗轮蜗杆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4.图中:1-安装板;11-设备腔;12-第一滑动槽;13-第二滑动槽;15-第二固定滑槽;2-固定座;21-固定板;22-第一从动齿板;2201-第一滑动柱;2202-第一卡板;2203-第一固定滑块;23-第二从动齿板;2301-第二滑动柱;2302-第二卡板;2303-第二固定滑块;3-第二电机;31-蜗杆;32-蜗轮;33-第二传动轴;34-主动齿轮;35-第一轴承;4-第一电机;41-第一传动轴;42-转向齿轮;5-转向齿板;51-转向轴承;6-轴承板;7-第一限位传感器;8-第二限位传感器;9-第三限位传感器;10-第四限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26.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所涉及的“上”“下”等方位词均相对于附图视角而定,仅仅只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够理解为对技术方案的限制。
27.如图1-6所示,一种铁路起重机新型转台机构,包括安装板1、转向模块和卡接模块;
28.所述转向模块设置于安装板1顶面,所述安装板1内设有设备腔11,所述卡接模块
设置于设备腔11;
29.所述卡接模块包括固定座2、固定板21、第一从动齿板22和第二从动齿板23,所述固定板21设置在固定座2的右侧(如附图5所示),且所述固定板21设有第二电机3,所述固定座2内设有蜗轮32和蜗杆31,所述蜗轮32与蜗杆31相互啮合,所述第二电机3与蜗杆31连接,所述蜗轮32设有第二传动轴33,蜗轮32在转动时第二传动抽随着一起转动,所述第二传动轴33的一端穿过固定座2,且所述第二传动轴33穿过固定座2的一端设有主动齿轮34,所述第一从动齿板22和第二从动齿板23分别与主动齿轮34啮合,所述第一从动齿板22位于主动齿轮34上方,所述第二从动齿板23位于主动齿轮34下方,第一从动齿板22的底面设有与主动齿轮34适配的齿,所示第二从动齿轮顶面设有与主动齿轮34适配的齿,当主动齿轮34旋转时,同时带动第一从动齿板22和第二从动齿板23向中心移动,或是向两边分开;
30.所述第一从动齿板22远离主动齿轮34的一端设有第一滑动柱2201,所述第一滑动柱2201设有第一卡板2202,所述第二从动齿板23远离主动齿轮34的一端设有第二滑动柱2301,所述第二滑动柱2301设有第二卡板2302,所述第一卡板2202和第二卡板2302穿过安装板1顶面,所述第一卡板2202和第二卡板2302朝向中心,所述安装板1顶面设有用于使第一滑动柱2201和第二滑动柱2301可滑动的第一滑动槽12和第二滑动槽13,当第一从动齿板22和第二从动齿板23由主动齿轮34带动时,第一滑动柱2201和第二滑动柱2301随着第一从动齿板22和第二从动齿板23移动,且第一滑动柱2201和第二滑动柱2301在第一滑动槽12和第二滑动槽13中移动,当朝向转向齿板5移动后第一卡板2202和第二卡板2302会将转向模块卡住使其不位移,所述第一卡板2202和第二卡板2302用于使转向模块固定。
31.所述转向模块包括第一电机4和转向齿板5,所述转向齿板5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板1的顶面,所述第一电机4设置于安装板1其中一端的底部,且所述第一电机4通过第一传动轴41连接位于安装板1顶部的转向齿轮42,所述转向齿轮42与转向齿板5啮合,由第一电机4通过第一传动轴41带动转向齿轮42转动,转向齿轮42在转动的同时,带动转向与其啮合的转向齿板5,以此达到电机控制转向的目的;
32.所述第一卡板2202和第二卡板2302用于使转向齿轮42固定,所述第一卡板2202和第二卡板2302用于将转向齿板5卡住,第一卡板2202和第二卡板2302能卡住转向齿板5两齿之间的间隙,以此达到避免转向齿板5位移的目的。
33.所述第一滑动柱2201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固定滑块,所述第一滑动槽12的内壁设有与第一固定滑块适配的第一固定滑槽,所述第二滑动柱2301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固定滑块2303,所述第二滑动槽13的内壁设有与第二固定滑块2303适配的第二固定滑槽15。所述第一固定滑块和第一固定滑槽一起适配,所述第二固定滑块2303和第二固定滑槽15一起适配,使得在移动时也能有所支撑,能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34.所述转向齿板5通过转向轴承51与安装板1连接,所述转向齿板5与安装板1之间设有转向轴承51,使得转向齿板5可自由转向,且又不影响安装板1或是其他机构。
35.所述转向模块还包括轴承板6,所述轴承板6设置于安装板1设置第一电机4的一端,且所述轴承板6与第一传动轴41连接,所述轴承板6呈倒l形,设置在安装板1设置第一电机4的一端,顶部与第一传动轴41连接,且设有轴承,所述轴承板6还可用于保护转向齿轮42的机构,还能避免工作人员误触被正在运行中的转向齿轮42误伤。
36.所述第二传动轴33穿过固定座2且与固定座2接触的部分设有第一轴承35。所述第
一轴承35使第二传动轴33能在更好的固定的同时,也能正常运行,且不影响固定座2。
37.所述第一滑动槽1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传感器7和第二限位传感器8,所述第二滑动槽13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限位传感器9和第四限位传感器10。所述第一限位传感器7、第二限位传感器8、第三限位传感器9和第四传感器均是用于避免第二电机3在带动第一从动齿板22和第二从动齿板23移动时撞机,当限位传感器被触发时,第二电机3将断电停止动作,避免撞坏转向齿板5或是安装板1。
3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39.第一电机4启动,第一电机4转动时通过第一传动轴41带动转向齿轮42,转向齿轮42与转向齿板5啮合,转向齿轮42在转动的同时,带动转向齿板5旋转,在旋转完成后,第一电机4关闭,第二电机3启动,第二电机3旋转带动蜗杆31并带动蜗轮32,蜗轮32上设有第二传动轴33,第二传动轴33穿过固定座2的一端设有主动齿轮34,主动齿轮34与第一从动齿板22和第二从动齿板23啮合,第二传动轴33和蜗轮32一同旋转,使主动齿轮34带动第一从动齿板22和第二从动齿板23滑动,例如第二电机3正转时,第一从动齿板22和第二从动齿板23朝转向齿板5方向移动,第二电机3反转时第一从动齿板22和第二从动齿板23朝与转向齿板5相反的方向移动,即远离转向齿板5;
40.当第一从动齿板22和第二从动齿板23朝转向齿板5移动时,第一滑动柱2201在第一固定滑槽内移动,且第一滑动柱2201两侧的第一固定滑块在第一滑动槽12内壁的第一固定滑槽内移动,第二滑动柱2301在第二固定滑槽15内移动,且第二滑动柱2301两侧的第二固定滑块2303在第二滑动槽13内壁的第二固定滑槽15内移动,当接近转向齿板5移动位置时,设置在第一滑动柱2201和第二滑动柱2301上的第一卡板2202和第二卡板2302会卡住转向齿板5上齿与齿之间的间隙,以此达到将转向齿板5固定的目的,使得不发生位移。
4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