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吊附墙自适应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15253发布日期:2022-07-12 18:01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塔吊附墙自适应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塔吊附墙自适应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我们建筑形式的多样化,异形建筑、大型体育场馆或会展等公共建筑项目越来越常见,导致塔吊附墙的难度较大。考虑施工吊装及建筑高度和施工部署原因,塔吊常规附墙已无法满足施工要求。然塔吊为高耸悬臂结构,稳定性差,当处于大风、台风天气时,塔吊极易产生失稳倒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身安全。据统计,2016年台风莫兰蒂经过厦门时,至少造成数十部施工中的塔吊产生倒塌事故。
3.为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以及防止大风、台风经过时施工现场时出现塔吊倒塌、以及保证塔吊的吊装稳定性,需要于塔吊的标准节上增加一套相应的附墙连接装置,以提升塔吊的使用安全性。现有的附墙连接装置一般包含焊接、或通过螺栓连接到塔吊的标准节上的连接组件,然后再于该连接组件和楼板之间进行斜撑杆设置,从而提高对塔吊的标准节的支撑性。这样一来,虽然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塔吊标准节,即提升了塔身的侧向刚度,但是标准节上的焊接点、或螺接孔的设置,不免会降低标准节的原有支撑效果,进而导致塔吊标准节的局部结构稳定性受损,因此,在大风、台风经过时,塔吊标准节加装有连接组件的部位依然存在局部应力集中而发生屈曲破坏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塔吊附墙自适应连接装置,该塔吊附墙自适应连接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塔吊附墙自适应连接装置,包括
7.四个塔吊连接器,分别连接于塔吊标准节的四个支撑角钢上,所述塔吊连接器包含呈l形设置的内侧钢板和外侧钢板,所述内侧钢板和外侧钢板分别抵接在支撑角钢的内外侧面上,并且,所述内侧钢板和外侧钢板的两侧分别一体化成型向外设置有延伸至所述支撑角钢的外侧的延伸部,所述内侧钢板和外侧钢板的延伸部之间分别通过若干组相应的对锁螺栓进行锁紧;
8.四个支撑钢板,分别横向固接于相应的塔吊连接器的内侧钢板的阴角部分;
9.斜撑机构,包含倾斜连接于所述塔吊连接器与楼板之间的四个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上端部连接到所述塔吊连接器的外侧钢板的直角阳角处,斜撑杆的底端部连接到预埋于楼板上的固定支撑座上;
10.衔接支撑机构,包含设置于所述四个塔吊连接器中部的衔接结构件,所述衔接结构件在与相应的塔吊连接器的支撑钢板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可伸缩安装有相应的顶紧件,所述顶紧件分别顶紧连接到相应的塔吊连接器的支撑钢板上。
11.所述衔接结构件包含第一衔接杆件,所述第一衔接杆件的中部两侧的上下端面上
分别垂直向外固接有相应的焊接钢板,所述焊接钢板之间分别通过第一销轴向外固接有相应的第二衔接杆件,所述第二衔接杆件的内端部抵接到所述第一衔接杆件的中部,所述顶紧件分别可伸缩安装于相应的第一衔接杆件和第二衔接杆件的外端部。
12.所述顶紧件包含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连接到所述第一衔接杆件和第二衔接杆件的外端部的顶紧螺杆,所述顶紧螺杆的头部向外分别顶紧连接到相应的支撑钢板上。
13.所述外侧钢板的直角阳角处向外焊有连接钢板,所述斜撑杆的上端部分别连接有一组相应的第一衔接耳板,通过相应的第二销轴将所述连接钢板分别连接到相应的第一衔接耳板之间。
14.所述固定支撑座包含底座板,所述底座板通过多个地脚螺栓固定于楼板上,底座板的中部向上垂直固接有一相应的连接板。
15.所述斜撑杆的下端部分别连接有一组相应的第二衔接耳板,通过相应的第三销轴将所述固定支撑座的连接板分别连接到相应的第二衔接耳板之间。
16.所述支撑钢板与内侧钢板的两侧之间的夹角分别为45
°

17.所述连接钢板与外侧钢板的两侧之间的夹角分别为135
°

1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9.1)本实用新型的塔吊连接器包含l形设置的内侧钢板和外侧钢板,且在内侧钢板和外侧钢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延伸至塔吊标准节的支撑角钢外侧的延伸部,再通过对锁螺栓有效对内侧钢板和外侧钢板的衔接部进行锁紧,从而使内侧钢板和外侧钢板分别固定夹设于塔吊的支撑角钢的内外侧面上。因此,在不与支撑角钢焊接、不在支撑角钢上设置螺接孔、以及没有额外的固定机构的基础上,便可将塔吊连接器整体独自固定在支撑角钢上,尔后,在于各个塔吊连接器与预埋于楼板上的固定支撑座之间进行斜撑杆安装即可。
20.因此,能够在不影响塔吊标准节的局部结构稳定性的基础上,有效于塔吊塔身(标准节)的四角和楼板形成的支撑体系,从而切实实现有效增加塔吊的侧向刚度。
21.2)本实用新型的塔吊连接器在内侧钢板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置有支撑钢板,且在支撑钢板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增设有衔接支撑机构,衔接支撑机构包含设置于四个塔吊连接器中部的衔接结构件,衔接结构件在与相应的塔吊连接器的支撑钢板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可伸缩安装有相应的顶紧件,顶紧件分别顶紧连接到相应的塔吊连接器的支撑钢板上。
22.通过衔接支撑机构的介入,有效于各个塔吊连接器的内部形成衔接支撑,从而使各个塔吊连接器的受力能够及时传递到不同的塔吊连接器上、并经塔吊连接器传递至相应的斜撑杆和楼板上,以防止塔吊标准节的支撑角钢因局部应力集中而发生屈曲破坏。
23.3)本实用新型的塔吊连接器是以包覆方式固定于塔吊标准节的支撑角钢的外围,其受力经衔接支撑机构进行分散传递的过程中,并不会直接传递到支撑角钢上,这也进一步解决了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时所存在的,受力直接传递到塔吊标准节的支撑角钢上的问题,从而进一步降低对塔吊标准节的局部结构稳定性的破坏,以进一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效果。
24.4)本实用新型的衔接结构件包含第一衔接杆件,第一衔接杆件的中部两侧的上下端面上分别垂直向外固接有相应的焊接钢板,焊接钢板之间分别通过第一销轴向外固接有相应的第二衔接杆件,第二衔接杆件的内端部抵接到第一衔接杆件的中部,顶紧件分别可
伸缩安装于相应的第一衔接杆件和第二衔接杆件的外端部。通过焊接钢板、以及第一销轴的介入,能够在不影响支撑效果的基础上,有效实现第二衔接杆件的可拆卸安装,以便于在空间有限的塔吊标准节内进行衔接支撑机构安装,以有效进一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效果。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衔接支撑机构连接于塔吊连接器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塔吊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衔接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斜撑杆连接到塔吊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斜撑杆连接到固定支撑座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2.请参考图1-6,一种塔吊附墙自适应连接装置,包括
33.四个塔吊连接器1,分别连接于塔吊标准节的四个支撑角钢2上,所述塔吊连接器1包含呈l形设置的内侧钢板101和外侧钢板102,所述内侧钢板101和外侧钢板102分别抵接在支撑角钢2的内外侧面上,并且,所述内侧钢板101和外侧钢板102的两侧分别一体化成型向外设置有延伸至所述支撑角钢2的外侧的延伸部,所述内侧钢板101和外侧钢板102的延伸部之间分别通过若干组相应的对锁螺栓103进行锁紧;
34.四个支撑钢板3,分别横向固接于相应的塔吊连接器1的内侧钢板101的阴角部分;
35.斜撑机构4,包含倾斜连接于所述塔吊连接器1与楼板5之间的四个斜撑杆401,所述斜撑杆401的上端部连接到所述塔吊连接器1的外侧钢板102的直角阳角处,斜撑杆401的底端部连接到预埋于楼板5上的固定支撑座402上;
36.衔接支撑机构6,包含设置于所述四个塔吊连接器1中部的衔接结构件601,所述衔接结构件601在与相应的塔吊连接器1的支撑钢板3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可伸缩安装有相应的顶紧件602,所述顶紧件602分别顶紧连接到相应的塔吊连接器1的支撑钢板3上。
37.所述衔接结构件601包含第一衔接杆件6011,所述第一衔接杆件6011的中部两侧的上下端面上分别垂直向外固接有相应的焊接钢板6012,所述焊接钢板6012之间分别通过第一销轴7向外固接有相应的第二衔接杆件6013,所述第二衔接杆件6013的内端部抵接到所述第一衔接杆件6011的中部,所述顶紧件602分别可伸缩安装于相应的第一衔接杆件6011和第二衔接杆件6013的外端部。
38.所述顶紧件602包含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连接到所述第一衔接杆件6011和第二衔接杆件6013的外端部的顶紧螺杆,所述顶紧螺杆的头部向外分别顶紧连接到相应的支撑钢板3上。
39.所述外侧钢板102的直角阳角处向外焊有连接钢板8,所述斜撑杆401的上端部分别连接有一组相应的第一衔接耳板9,通过相应的第二销轴10将所述连接钢板8分别连接到
相应的第一衔接耳板9之间。
40.所述固定支撑座402包含底座板4021,所述底座板4021通过多个地脚螺栓4022固定于楼板5上,底座板4021的中部向上垂直固接有一相应的连接板4023。
41.所述斜撑杆401的下端部分别连接有一组相应的第二衔接耳板11,通过相应的第三销轴12将所述固定支撑座1的连接板4023分别连接到相应的第二衔接耳板11之间。
42.所述支撑钢板3与内侧钢板101的两侧之间的夹角分别为45
°

43.所述连接钢板8与外侧钢板101的两侧之间的夹角分别为135
°

44.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包含以下具体施工步骤:
45.s1:将塔吊连接器1的内侧钢板101的直角阳角部分抵接到塔吊的支撑角钢2的内侧面,将外侧钢板102的直角阴角部分抵接到塔吊的支撑角钢2的外侧面,然后通过相应的对锁螺栓103有效对内侧钢板101和外侧钢板102的延伸部进行锁紧安装,使内侧钢板101和外侧钢板102分别固定夹设于塔吊的支撑角钢2的内外侧面上;
46.s2:将衔接结构件601的第一衔接杆件6011横跨安装到呈对角设置的两个塔吊连接器1之间,并旋动顶紧件602,使其向外移动,直至连接于其分别顶紧连接到相应的支撑钢板3上;
47.s3:将第二衔接杆件6013分别装配到第一衔接杆件6011中部的焊接钢板6012之间,并通过相应的第一销轴7进行锁紧,然后重复上述步骤s2的顶紧件602的锁紧过程,使其分别顶紧连接到相应的支撑钢板3上;
48.s4:将斜撑机构4的四个斜撑杆401分别倾斜连接于所述塔吊连接器1的外侧钢板102与预埋于楼板5上的固定支撑座402之间。
4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