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拆箱笔用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81679发布日期:2022-09-30 18:24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拆箱笔用刀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快递物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拆箱笔用刀。


背景技术:

2.在物流发展如此快速的今天,快递已经是人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物品之一。为了对物品进行更好的保护,工作人员通常需要用包装盒对物品进行包装,然后利用胶带对包装盒进行封装。在包装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使用刀具对胶带进行拆剪;当用户收到商品后,需要通过刀具划开包装盒上的胶带方可拿出自己的物品。
3.申请号为201120348240.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物流专用笔,包括笔杆、设置于笔杆上的挂钩,笔杆顶部的侧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设有刀片。该实用新型专用笔结构简单,能帮助快递人员快速取出存根联;还可以用于划开包装盒的封装。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物流专用笔由于刀尖锋利,容易对使用者或者他人造成伤害,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小由于尖锐的刀尖对使用者造成的伤害,本技术提供一种拆箱笔用刀。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拆箱笔用刀,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拆箱笔用刀,包括安装筒和滑移连接在所述安装筒上的划刀,所述划刀的刀刃呈锯齿状,所述划刀的沿其自身长度方向呈尖端设置,所述划刀的尖端沿所述划刀的长度方向呈弯曲设置,所述安装筒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划刀滑移的驱动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需要划切外界物体时,划刀位于安装筒内腔内,不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当需要对外界物体进行划切时,驱动件驱使划刀在安装筒内滑移,使得划刀的刀尖滑出安装筒,便于工作人员划切外界物体,工作人员手持安装筒,通过划刀的刀尖和锯齿对外界物体进行划切;划刀的刀刃呈锯齿状,便于工作人员对外界物体进行划切,划刀的刀尖呈弯曲设置,外观似鹰头状,减小划刀滑出安装筒时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的可能性。
9.可选的,所述安装筒的外壁上开设有刀口,所述刀口与所述安装筒的内腔相通连接,所述划刀与所述刀口滑移连接,所述安装筒的侧壁上开设有滑移槽,所述驱动件包括滑移连接在所述滑移槽内的驱动杆和固定在所述驱动杆上的驱动块,所述驱动杆背离所述驱动块的一端与所述划刀的侧壁固定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推动驱动块滑移,从而带动划刀在滑移槽内滑移,使得划刀的刀尖滑出刀口,方便对外界物体进行划切。
11.可选的,所述滑移槽的内壁上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可与所述驱动杆的侧壁抵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划刀的刀尖滑出刀口时,限位块的侧壁与驱动块的侧
壁抵接,对驱动块的滑移进行限制,从而使得划刀的划切更加稳定。
13.可选的,所述安装筒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分别位于所述划刀的两侧。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划切的过程中,大拇指和食指对应的位于第一卡槽或者第二卡槽内,对安装筒进行握持,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开设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安装筒。
15.可选的,所述驱动杆背离所述驱动块的一端外壁上贯穿开设有防卡槽。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杆和划刀均采用3d打印的方式制作,驱动杆和划刀在冷却成型的过程中形状会发生变化,防卡槽的开设减小驱动杆外形的变化程度,减小驱动杆与划刀卡死的可能性。
17.可选的,所述安装筒包括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的内壁上固定有若干个插接杆,所述第二卡块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卡接孔,所述插接杆对应的插接在所述卡接孔内。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对应的将插接杆插接于卡接孔内,便可实现对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的连接,向背离第二卡块的方向扳动第一卡块,便可使得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分开,便于更换划刀。
19.可选的,所述安装筒的外壁上固定有连接柄,所述连接柄沿其自身侧壁至边缘位置横截面半径逐渐减小。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柄的设置便于将安装筒安装在记号笔上,连接柄设置成缩口型使得连接柄与记号笔的连接稳定性。
21.可选的,所述驱动块背离所述驱动杆的一侧开设有防滑纹。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的开设增大了工作人员手指与驱动块侧壁的摩擦力,便于工作人员推动驱动块滑移。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划刀的刀尖呈弯曲设置,减小刀尖对工作人员的伤害;划刀的刀刃呈锯齿状,工作人员通过往复划切对外界物体进行划切,可露出安装筒的划刀的尖端对工作人员的划切不会造成伤害,划刀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25.2.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开设便于工作人员握持安装筒,从而使得划切更加舒服,且具有划切过程更加稳定的效果。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拆箱笔用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卡块内腔内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驱动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卡块的爆炸图,用于展示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的连接。
30.附图标记:1、安装筒;2、划刀;21、连接孔;3、驱动件;11、刀口;12、滑移槽;31、驱动杆;32、驱动块;321、防滑纹;121、限位块;13、第一卡槽;14、第二卡槽;311、防卡槽;15、第一卡块;16、第二卡块;151、插接杆;152、滑移道;153、滑移凹槽;161、卡接孔;17、连接柄。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拆箱笔用刀。
33.参照图1,一种拆箱笔用刀,包括安装筒1和滑移连接在安装筒1内腔内的划刀2,安装筒1的侧壁上开设有刀口11,安装筒1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驱使划刀2滑移的驱动件3。驱动件3可以驱使划刀2的刀尖滑出刀口11,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划开包装盒上的封装带。
34.参照图1和图2,安装筒1包括第一卡块15和第二卡块16,第一卡块15的内壁上开设有滑移道152,滑移道152沿第一卡块15的长度方向开设,滑移道152与刀口11相通连接,划刀2滑移连接在滑移道152内。滑移道152的开设对划刀2的滑移进行引导,使得划刀2的滑移更加平顺。
35.参照图2和图3,第一卡块15的侧壁上开设有滑移槽12,滑移槽12与第一卡块15的内腔相通连接,驱动件3包括与滑移槽12滑移连接的驱动杆31和一体固定在驱动杆31一端的驱动块32,驱动杆31背离驱动块32的一端位于第一卡块15的内腔内。驱动杆31背离驱动块32的一端侧壁上贯穿开设有防卡槽311,划刀2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连接孔21,驱动杆31背离驱动块32的一端卡接在连接孔21内。防卡槽311的开设减小驱动杆31与连接孔21内壁卡死的可能性,驱动杆31和划刀2均通过3d打印成型,驱动杆31在冷却成型的过程中其自身横截面积具有变形的可能性,防卡槽311的开设使得驱动杆31背离驱动块32的一端的冷却速度加快,减小驱动杆31靠近划刀2一端的变形量,从而减小驱动杆31与连接孔21内壁之间卡死的可能性。
36.参照图1和图2,滑移槽12的内壁上一体固定有两个限位块121,限位块121位于滑移槽12内靠近刀口11的位置,本技术中限位块121的外壁呈圆弧过渡,驱动杆31滑移在滑移槽12的内壁上滑移使得划刀2的刀尖滑出刀口11外,此时限位块121与驱动杆31的外壁抵接,从而对驱动杆31在滑移槽12内的滑移进行限制,使得划刀2的划切更加稳定。
37.参照图3和图4,第一卡块15的外壁上沿其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滑移凹槽153,滑移槽12位于滑移凹槽153内,驱动块32滑移在滑移凹槽153内。驱动块32背离驱动杆31的一侧开设有防滑纹321,本技术中防滑纹321的形状呈若干个同心圆形成的形状。防滑纹321的设置增大了工作人员手指与驱动块32外壁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工作人员推动驱动块32的滑移更加稳定。
38.参照图3和图4,第一卡块15的内壁上间隔均匀的一体固定有若干个插接杆151,第二卡块16的内壁上间隔均匀的开设有若干个卡接孔161,插接杆151与卡接孔161呈对应设置。工作人员将插接杆151对应的卡接在卡接孔161内,从而实现对第一卡块15与第二卡块16的连接,连接简单方便,便于工作人员将驱动杆31与连接孔21进行连接,同时方便换取划刀2。
39.参照图4,第一卡块15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一卡槽13,第二卡块16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二卡槽14,第一卡槽13与第二卡槽14位于分别位于划刀2的两侧,第一卡槽13和第二卡槽14的开设便于工作人员拿取安装筒1,便于操作安装筒1内的划刀2。
40.参照图4,第一卡块15的侧壁上一体固定有连接柄17,本技术中连接柄17呈圆筒状,连接柄17的设置便于安装筒1与拆箱笔进行连接。连接柄17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连接柄17的边缘处的横截面积小于连接柄17靠近安装筒1内腔一端的横截面积,使得连接柄17
与拆箱笔的连接更加稳定。
41.参照图4,划刀2的刀尖呈弯曲设置,划刀2的刀尖朝划刀2厚度方向的一侧弯曲,划刀2上刀尖朝向的一侧为刀刃,刀刃的一侧呈锯齿状,本技术中划刀2上靠近刀尖的位置开设有锯齿。划刀2刀尖的弯曲设置减小划伤工作人员的可能性,划刀2刀刃呈锯齿状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划破包装盒上的封装带。
4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拆箱笔用刀的实施原理为:拆箱笔的各零部件均采用3d打印的方式制造而成,完成各零部件的制作后,工作人员将滑道卡接在滑移道152内,将驱动杆31通过滑移槽12插入第一卡块15的内腔内,使得驱动杆31背离驱动块32的一端卡接在连接孔21内,实现驱动杆31与划刀2的连接,最后将插接杆151对应的插接在卡接孔161内,从而实现拆箱笔用刀的组装。当工作人员需要使用划刀2时,推动驱动块32在滑移凹槽153内滑移,带动驱动杆31在滑移槽12内滑移,从而使得划刀2的刀尖滑出刀口11,工作人员将大拇指抵接在第二卡槽14的内壁上,将食指抵接在第一卡槽13的内壁上,利用刀尖和刀刃对外界物体进行划切。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