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精机上料自动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88100发布日期:2022-09-10 07:56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精机上料自动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精机上料自动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2.超精机是一种用于对轴承外圈进行打磨的机械,适用于对轴承的加工,可改善轴承外圈粗糙度,以较低的压力,把油石压在旋转的轴承外圈上,油石以较高频率的轴向振动,对轴承外圈进行打磨。超精机配合上料机构为超精机上料对轴承外圈进行加工。
3.在对双沟道的轴承外圈进行加工时,现有的上料机构对轴承外圈一侧的第一沟道加工后,不能将轴承外圈自动翻面,需要再次上料对轴承外圈的另一侧面的第二沟道进行加工,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生产成本大大提高,耗费时间长,影响轴承外圈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精机上料自动翻转机构,能够对轴承外圈自动翻转,具有人工劳动强度小,生产成本降低,加工效率高的优点。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超精机上料自动翻转机构,包括:支撑板,其第一侧面对称设置有第一上料臂和第二上料臂,两个所述上料臂可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同步摆动,且所述上料臂上方的所述支撑板上倾斜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高端设置有进料槽,低端设置有出料槽,所述导向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料槽、所述出料槽之间设置有第一落料通道和第二落料通道;
6.两个第一转动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一上料臂之间的所述第一落料通道下方,在第一驱动构件的驱动下同向转动;
7.两个第二转动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二上料臂之间的所述第二落料通道下方,并在第二驱动构件的驱动下同向转动;
8.限位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落料通道的两侧;
9.第一挡料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上料臂的内侧,当所述第一上料臂带动所述第一挡料板向上摆动时,可在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辊之间穿过,并在与所述限位构件的共同作用下带动轴承外圈上升至导向板上;
10.第二挡料板,设置在所述第二上料臂的内侧,当所述第二上料臂带动所述第二挡料板向上摆动时,可在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辊之间穿过,并将轴承外圈送至所述出料槽中;和
11.翻转组件,设置在所述导向板上方,用于对轴承外圈进行翻转。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个传动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第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上料臂相连接,第二端贯穿所述支撑板第二侧面后设置有第一齿轮,且两个所述第一齿轮相互啮合,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齿轮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翻转组件包括:
14.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支撑板顶部,其活塞杆端部与齿条端部相连接;和
15.u型翻转台,一侧设置有挡边,其顶部设置的连接轴贯穿所述支撑板顶部后与第二齿轮相连接,且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用于带动轴承外圈进行翻转。
1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构件包括:
17.内限制板,为圆弧状,设置在所述第一落料通道第一侧的所述导向板下方;和
18.外限制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落料通道第二侧的所述支撑板第一侧面,且所述外限制板上端向所述内限制板一侧倾斜设置;
19.当所述第一上料臂向上摆动时,所述第一挡料板可带动轴承外圈沿所述内限制板的弧面上升至所述导向板上。
2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进料槽上还设置有控料器。
2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控料器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间隔设置在所述进料槽一侧,其活塞杆端部均可贯穿所述进料槽一侧。
2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两个所述上料臂上均设置有打磨口,用于使油石进入,对轴承外圈的沟道进行打磨。
2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定位组件:
24.安装板,设置在所述上料臂的外侧,中部与第四气缸的活塞杆端部相连接,可带动所述安装板向靠近所述上料臂的方向移动;和
25.两个支撑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两侧,每个所述支撑构件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两个定位件,并分别与所述安装板转轴连接,且与对应的所述打磨口两侧对称设置的定位口相适配。
2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定位件为轴承。
2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2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精机上料自动翻转机构,轴承外圈落在两个第一转动辊之间,通过油石对轴承外圈第一沟道打磨后,第一上料臂向上摆动,在限位构件与第一挡料板的作用下将轴承外圈上升至导向板上,通过翻转组件对轴承外圈进行翻转后,轴承外圈落在两个第二转动辊之间对轴承外圈第二沟道进行打磨,通过第二上料臂将轴承外圈送到出料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实现轴承外圈自动翻转,对轴承外圈的两个沟道进行打磨,输送精准,使得轴承外圈加工效率高,还能够节省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9.上述技术进步主要是由以下详细的技术改进所实现的:
30.进料槽内设置有控料器,可控制轴承外圈上料,轴承外圈在进料槽进入第一落料通道后落入两个第一转动辊之间,并在此位置通过油石对轴承外圈的第一沟道进行打磨,打磨完成后通过第一挡料板和限位构件,带动轴承外圈上升到导向板上,通过翻转组件对轴承外圈进行180
°
翻转,翻转后的轴承外圈在第二挡料板的作用下,落在两个第二转动辊之间,通过油石对轴承外圈第二沟道进行打磨。第二上料臂向上摆动时,第二挡料板在两个第二转动辊之间穿过,使加工完成的轴承外圈被顶起后落入到出料槽内并输送出去。实现了轴承外圈的自动翻转,在一台机器实现对轴承外圈的两个沟道进行打磨,能够准确输送轴承外圈,节省加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31.两个上料臂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同步向上摆动,使第一沟道加工好的轴承外圈落在导向板上,经过翻转组件对其进行翻转后,与第二挡料板相接触,同时新的轴承外圈从进
料槽中滚落在第一挡料板与进料槽之间,当两个上料臂同时下摆时,两个轴承外圈分别落入对应的第一落料通道和第二落料通道内,对两个轴承外圈同步进行打磨,打磨完成后,两个上料臂再次向上摆动,加工完成的轴承外圈在第二挡料板的作用下进入出料槽中,第一沟道加工好的轴侧外圈上升到导向板上。在上料翻转机构的作用下,超精机不断的对待加工的轴承外圈进行打磨,加工效率较高,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3.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上料翻转机构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翻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6.图4-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上料翻转机构的运动过程图;
37.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8.附图标记说明:
39.10-支撑板,11-导向板,12-进料槽,121-第二气缸,122-第三气缸,13-出料槽,14-第一落料通道,15-第二落料通道,21-第一上料臂,211-第一挡料板,22-第二上料臂,221-第二挡料板,23-打磨口,24-定位口,30-驱动组件,31-传动轴,32-第一齿轮,33-电机,41-第一转动辊,42-第二转动辊,51-外限制板,52-内限制板,60-翻转组件,61-第一气缸,62-齿条,63-翻转台,64-第二齿轮,65-连接轴,70-定位组件,71-安装板,72-第四气缸,73-定位件,80-轴承外圈,81-油石。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实用新型的描述。
4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精机上料自动翻转机构,根据说明书附图1-附图7可知,一种超精机上料自动翻转机构包括:支撑板10的第一侧面对称设置有第一上料臂21和第二上料臂22,两个上料臂可在驱动组件30的驱动下同步摆动,且上料臂上方的支撑板10上倾斜设置有导向板11,导向板11的高端设置有进料槽12,低端设置有出料槽13,导向板11的两端分别与进料槽12、出料槽13之间设置有第一落料通道14和第二落料通道15;两个第一转动辊41设置在支撑板10与第一上料臂21之间的第一落料通道14下方,在第一驱动构件的驱动下同向转动;两个第二转动辊42设置在支撑板10与第二上料臂22之间的第二落料通道15下方,并在第二驱动构件的驱动下同向转动;限位构件设置在第一落料通道14的两侧;第一挡
料板211设置在第一上料臂21的内侧,当第一上料臂21带动第一挡料板211向上摆动时,可在两个第一转动辊41之间穿过,并在与限位构件的共同作用下带动轴承外圈80上升至导向板11上;第二挡料板221设置在第二上料臂22的内侧,当第二上料臂22带动第二挡料板221向上摆动时,可在两个第二转动辊42之间穿过,并将轴承外圈80送至出料槽13中;翻转组件60设置在导向板11上方,支撑板10的顶部设置有顶板,翻转组件60设置在顶板上,用于对轴承外圈80进行180
°
翻转,然后对轴承外圈80的第二沟道进行加工。
42.两个第一转动辊41和两个第二转动辊42的转动方向均向着导向板11高端向低端的行进方向设置,在图1中的表示为逆时针转动,用于帮助轴承外圈80在第一沟道打磨完成后上升和在第二沟道打磨完成后传送到出料槽13中,起到一个助力的作用。
43.此机构用于双沟道轴承外圈80的加工和上料翻转,轴承外圈80从导向板11高端的进料槽12内进入第一落料通道14后,落在了两个第一转动辊41之间,在第一驱动构件作用下带动两个第一转动辊41转动,通过摩擦力可带动轴承外圈80进行转动,并在此位置通过油石81对轴承外圈80的第一沟道进行打磨,完成后第一上料臂21向上摆动,通过第一挡料板211和限位构件的共同作用,轴承外圈80上升至导向板11上,导向板11倾斜设置,便于轴承外圈80滚动到翻转组件60上,对轴承外圈80进行180
°
翻转,翻转后轴承外圈80经导向板11滚向导向板11的低端,第二上料臂22也处于上摆位置,其上的第二挡料板221对轴承外圈80起到了的阻挡作用,在第二上料臂22下摆时轴承外圈80进入第二落料通道15并掉落在两个第二转动辊42之间,两个第二转动辊42带动轴承外圈80转动,在此位置通过油石81对第二沟道进行打磨。第二上料臂22再次上摆,第二挡料板221从两个第二转动辊42之间穿过,将轴承外圈80顶起,并在两个第二转动辊42的作用下使轴承外圈80进入出料槽13中。第一挡料板211也可对轴承外圈80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防止其直接滚到导向板11上。
44.此机构能在自动工作状态下完成自动翻转,并准确的输送到下个工作点,加工完成后实现自动出料,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高,节省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45.作为一种实施例,根据说明书附图2可知,驱动组件30包括:两个传动轴31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板10上,第一端分别与对应的上料臂相连接,第二端贯穿支撑板10第二侧面后设置有第一齿轮32,且两个第一齿轮32相互啮合,其中一个第一齿轮32与电机33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
46.电机33带动其中一个第一齿轮32转动,使两个第一齿轮32啮合带动两个上料臂向不同方向转动,实现两个上料臂同步向上或向下摆动,具体地,电机33可采用步进电机。
47.两个上料臂在两个第一齿轮32的作用下同步向上摆动,使第一沟道加工好的轴承外圈80落在导向板11上,经过翻转组件60对其进行翻转后,与第二挡料板221相接触,对轴承外圈80起到阻挡的作用,同时新的轴承外圈80从进料槽12中滚落在第一挡料板211与进料槽12之间,当两个上料臂同时下摆时,两个轴承外圈80分别落入对应的第一落料通道14和第二落料通道15内,对两个轴承外圈80同步进行打磨,打磨完成后,两个上料臂再次向上摆动,两个沟道都加工好的轴承外圈80在第二挡料板221的作用下进入出料槽13中,第一沟道加工好的工件上升到导向板11上。超精机不断的对待加工的轴承外圈80进行打磨。
48.作为一种实施例,根据说明书附图3可知,翻转组件60包括:第一气缸61设置在支撑板10顶部,其活塞杆端部与齿条62端部相连接;u型翻转台63一侧设置有挡边,其顶部设置的连接轴65贯穿支撑板10顶部后与第二齿轮64相连接,且第二齿轮64与齿条62相啮合,
用于带动轴承外圈80进行翻转。
49.u型翻转台63为倒u型,轴承外圈80的第一沟道加工完成后落入导向板11,并滚入翻转台63内,轴承外圈80的两端和一侧被翻转台63限位,第一气缸61的活塞杆伸出时,可带动第二齿条62移动,第二齿轮64与第二齿条62啮合转动,通过连接轴65带动翻转台63进行180
°
翻转后,轴承外圈80从无挡边的翻转台63一侧滚出并滚向导向板11的低端。当完成翻转后,需要将第一气缸61的活塞杆收缩,使翻转台63回位,便于对下一轴承外圈80进行翻转。
50.作为一种实施例,根据说明书附图4-附图7可知,限位构件包括:内限制板52为圆弧状,设置在第一落料通道14第一侧的导向板11下方;外限制板51,设置在第一落料通道14第二侧的支撑板10第一侧面,且外限制板51上端向内限制板52一侧倾斜设置;当第一上料臂21向上摆动时,第一挡料板211可带动轴承外圈80沿内限制板52的弧面上升至导向板11上。
51.内限制板52和外限制板51可使轴承外圈80能够精准掉落在两个第一转动辊41之间,起到引导轴承外圈80下落的作用,也可在轴承外圈80上升起到导向作用,第一上料臂21带动第一挡料板211从两个第一转动辊41之间穿过时,与轴承外圈80一侧抵接,并将轴承外圈80沿着内限制板52的弧面将轴承外圈80上升至导向板11上,有序的向下一工序前进。
52.本实施例中,根据说明书附图4可知,进料槽12上还设置有控料器,可控制轴承外圈80上料,第二气缸121和第三气缸122的活塞杆之间可容纳一个轴承外圈80。
53.本实施例中,根据说明书附图4可知,控料器包括第二气缸121和第三气缸122,间隔设置在进料槽12一侧,其活塞杆端部均可贯穿进料槽12一侧,第二气缸121和第三气缸122的活塞杆收缩时可为超精机上料,伸出时可阻挡轴承外圈80下落。
54.本实施例中,根据说明书附图4-附图6可知,两个上料臂上均设置有打磨口23,用于使油石81进入,对轴承外圈80的沟道进行打磨。
55.作为一种实施例,根据说明书附图7可知,还包括定位组件70:安装板71设置在上料臂的外侧,中部与第四气缸72的活塞杆端部相连接,可带动安装板71向靠近上料臂的方向移动;两个支撑构件分别设置在安装板71的两侧,每个支撑构件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两个定位件73,并分别与安装板71转轴连接,且与对应的打磨口23两侧对称设置的定位口24相适配,具体地,定位件73为轴承。在第四气缸72的驱动下带动安装板71向上料臂靠近,支撑构件上的两个定位件73进入对应的定位口24,对打磨时转动的轴承外圈80的上下两端进行限位。
5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57.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
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