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玻璃水包装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58371发布日期:2022-12-07 03:23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玻璃水包装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玻璃水包装瓶。


背景技术:

2.玻璃水就是汽车挡风玻璃清洗液的俗称,属于汽车使用中的易耗品,优质的汽车挡风玻璃水主要由水、酒精、乙二醇、缓蚀剂及多种表面活性剂组成,目前,市场上的车用玻璃水包装瓶大多为结构简单、塑料一体成型的圆柱形,由此既不方便使用者拿持与携带,同时,玻璃水在加注时通常需要2-4升左右的量,重量较大,汽车的玻璃水加注口普遍较小,从而令使用者手持包装瓶在持续一段时间的倒向加注下不仅较为费力,且尤其在玻璃水处于满瓶状态下,还易存在洒漏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玻璃水包装瓶,通过拎手的设立,可增加使用者对瓶身进行拿持与携带的便利性,通过管体的设立,可便于管体的管口处伸入加注口进行玻璃水加注时,能够避免出现洒漏现象,通过管体固定安设在储液腔底端的瓶身上,可具有方便使用者在无需倒置瓶身的情况下,对玻璃水进行加注操作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玻璃水包装瓶,包括瓶身,所述瓶身内部为储液腔,所述瓶身上固定安设有瓶口、固定块、卡环与管体,所述瓶口上盖设有瓶盖,所述固定块与拎手为转动连接,所述管体上固定安设有管口,所述管口上固定安设有挡板,所述管口上盖设有管盖,所述管盖与连接绳一端为固定连接,而连接绳另一端则与挡板为固定连接,所述管体上设立有流量调节器,所述瓶身上开设有缺口。
5.其中,所述瓶口固定安设在瓶身的顶端中部位置,且瓶口通过其外壁螺纹与瓶盖的内壁螺纹为旋接;通过瓶口的设立,可方便使用者对储液腔内的玻璃水进行加灌或倾倒操作,通过瓶口上瓶盖的旋接盖设,可便于能够对瓶口进行封闭。
6.其中,所述固定块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固定块分别固定安设在瓶身顶端左右两侧的外缘处;通过固定块的设立,可便于对拎手进行位置限定。
7.其中,所述拎手的形状为半圆状,且拎手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块的内端中部为转动连接;通过拎手的设立,可便于只需将拎手转动为竖向放置,即可方便使用者对瓶身进行拎提操作。
8.其中,所述管体固定安设在储液腔底端中部的瓶身上,且管口固定安设在管体的活动端上;通过储液腔底端中部瓶身上管体的固定安设,可便于当使用者打开管口处所盖设的管盖时,能够在无需倒置瓶身的情况下,将管口伸入加注口进行玻璃水加注。
9.其中,所述挡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挡板分别固定安设在管口的下端与底端,且两个挡板的上下间隔处与瓶身右端上部所固定安设的卡环为卡合连接;通过管口上挡板的固定安设,可便于当两个挡板的上下间隔处卡合在卡环中时,能够对管体进行位置固定。
10.其中,所述缺口竖向开设在瓶身的右端底部;通过瓶身右端底部缺口的竖向开设,可方便管体经缺口出至外界后,瓶身在竖向放置时,不会对管体造成压迫。
11.其中,所述储液腔的底端中部为下凹状;通过储液腔的底端中部为下凹状,可便于玻璃水顺沿下凹坡度流入至管体内,能够令储液腔中的玻璃水不易出现残留。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拎手的设立,可便于只需将拎手转动为竖向放置,即可方便使用者对瓶身进行拎提操作,从而由此增加使用者拿持与携带的便利性,避免一体成型的圆柱形瓶身会给使用者的拿持与携带过程带来不便,通过管体的设立,且管体的安设位置位于储液腔底端的瓶身上,可便于使用者能够在无需倒置瓶身的情况下,握持拎手拎提瓶身或直接将瓶身竖向放置在加注口附近后,将管口伸入加注口进行玻璃水加注,由此不仅能够增加加注过程的便利性与节省体力,同时,还不易在加注过程中出现洒漏现象,从而避免若使用者采用倒向手持包装瓶的方式进行加注,不仅较为费力,且尤其在玻璃水处于满瓶状态下,还易存在洒漏现象,通过流量调节器的设立,可便于流量调节器不仅能够在滚轮的上下滚动下,对管体内腔的玻璃水流速进行控制,同时,还能够对管体内腔进行夹闭操作,从而令管口在伸入加注口或从加注口拿出的过程中,阻止玻璃水外泄。
13.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正端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瓶身;2、储液腔;3、瓶口;4、固定块;5、卡环;6、管体;7、瓶盖;8、拎手;9、管口;10、挡板;11、管盖;12、连接绳;13、流量调节器;14、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20.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玻璃水包装瓶,包括瓶身1,所述瓶身1内部为储液腔2,所述瓶身1上固定安设有瓶口3、固定块4、卡环5与管体6,所述瓶口3上盖设有瓶盖7,所述固定块4与拎手8为转动连接,所述管体6上固定安设有管口9,所述管口9上固定安设有挡板10,所述管口9上盖设有管盖11,所述管盖11与连接绳12一端为固定连接,而连接绳12另一端则与挡板10为固定连接,所述管体6上设立有流量调节器13,所述瓶身1上开设有缺口14。
21.所述瓶口3固定安设在瓶身1的顶端中部位置,且瓶口3通过其外壁螺纹与瓶盖7的内壁螺纹为旋接;通过瓶口3的设立,可方便使用者对储液腔2内的玻璃水进行加灌或倾倒操作,通过瓶口3上瓶盖7的旋接盖设,可便于能够对瓶口3进行封闭。
22.所述固定块4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固定块4分别固定安设在瓶身1顶端左右两侧的外缘处;通过固定块4的设立,可便于对拎手8进行位置限定。
23.所述拎手8的形状为半圆状,且拎手8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块4的内端中部为转动连接;通过拎手8的设立,可便于只需将拎手8转动为竖向放置,即可方便使用者对瓶
身1进行拎提操作。
24.所述管体6固定安设在储液腔2底端中部的瓶身1上,且管口9固定安设在管体6的活动端上;通过储液腔2底端中部瓶身1上管体6的固定安设,可便于当使用者打开管口9处所盖设的管盖11时,能够在无需倒置瓶身1的情况下,将管口9伸入加注口进行玻璃水加注。
25.所述挡板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挡板10分别固定安设在管口9的下端与底端,且两个挡板10的上下间隔处与瓶身1右端上部所固定安设的卡环5为卡合连接;通过管口9上挡板10的固定安设,可便于当两个挡板10的上下间隔处卡合在卡环5中时,能够对管体6进行位置固定。
26.所述缺口14竖向开设在瓶身1的右端底部;通过瓶身1右端底部缺口14的竖向开设,可方便管体6经缺口14出至外界后,瓶身1在竖向放置时,不会对管体6造成压迫。
27.所述储液腔2的底端中部为下凹状;通过储液腔2的底端中部为下凹状,可便于玻璃水顺沿下凹坡度流入至管体6内,能够令储液腔2中的玻璃水不易出现残留。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瓶口3的设立,可便于当使用者将瓶盖7旋开后,能够对储液腔2内的玻璃水进行加灌或倾倒操作,通过固定块4的设立,可便于对拎手8进行位置限定,通过拎手8的设立,可便于只需将拎手8转动为竖向放置,即可方便使用者对瓶身1进行拎提操作,通过储液腔2底端中部瓶身1上管体6的固定安设,可便于当使用者将管口9与卡环5分离后、打开管口9处所盖设的管盖11时,能够在无需倒置瓶身1的情况下,握持拎手8拎提瓶身1或直接将瓶身1竖向放置在加注口附近后,将管口9伸入加注口进行玻璃水加注,通过管口9上挡板10的固定安设,可便于当两个挡板10的上下间隔处卡合在卡环5中时,能够对管体6进行位置固定,通过瓶身1右端底部缺口14的竖向开设,可方便管体6经缺口14出至外界后,瓶身1在竖向放置时,不会对管体6造成压迫,通过储液腔2的底端中部为下凹状,可便于玻璃水顺沿下凹坡度流入至管体6内,能够令储液腔2中的玻璃水不易出现残留,通过流量调节器13的设立,可便于流量调节器13不仅能够在滚轮的上下滚动下,对管体6内腔的玻璃水流速进行控制,同时,还能够对管体6内腔进行夹闭操作,从而令管口9在伸入加注口或从加注口拿出的过程中,阻止玻璃水外泄,通过连接绳12的设立,且连接绳12一端与管盖11的顶端中部为固定连接,而另一端则与底端的挡板10侧端为固定连接,可便于管盖11在取下后,不易存在丢失现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