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吊布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22273发布日期:2022-11-02 22:32阅读:39来源:国知局
电动吊布卷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吊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吊布卷系统。


背景技术:

2.悬臂吊属于工业部件,是属于轻型工作强度起重机,由立柱,回转臂回转驱动装置及电动葫芦组成,立柱下端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由摆线针轮减速装置来驱动悬臂回转,电动葫芦在悬臂工字钢上作左右直线运行,并起吊重物。
3.现有的布卷常使用悬臂吊进行吊装转移,但悬臂吊的立杆通常高度固定,当用于室内使用时,需根据室内高度或工作环境购买特定高度的悬臂吊,难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吊布卷系统,解决了现有的布卷常使用悬臂吊进行吊装转移,但悬臂吊的立杆通常高度固定,当用于室内使用时,需根据室内高度或工作环境购买特定高度的悬臂吊,难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要的技术问题。
5.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电动吊布卷系统,包括第一立杆、螺栓、螺母,第一立杆内滑动配合有第二立杆,第二立杆横向方向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第一立杆侧部对称嵌合有两个矩形板,矩形板一侧装设有四个插杆,插杆位于两个矩形板之间,插杆一端滑动配合在通孔内,螺栓一端贯穿第一立杆、通孔、两个矩形板螺纹配合在螺母内,第二立杆上端转动配合有转动座,转动座侧部装设有吊臂,吊臂下部滑动配合有电动葫芦,吊臂下侧装设有动力组件,动力组件位于第二立杆与电动葫芦之间,第二立杆周侧装设有与动力组件相对应的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位于第一立杆的上方。
7.可选的,第一立杆上端开设有与第二立杆相对应的滑槽,第二立杆下端滑动配合在滑槽内,第一立杆侧部开设有与矩形板相对应的矩形槽,矩形板嵌合在矩形槽内,矩形槽内壁一侧开设有五个槽孔,槽孔与滑槽连通,插杆与螺栓分别贯穿与其对应的槽孔。
8.可选的,矩形板横向方向上开设有与螺栓相对应的插孔,螺栓贯穿插孔。
9.可选的,第一立杆侧部对称开设有两个观察孔,观察孔与滑槽连通,观察孔位于矩形板的上方。
10.可选的,第一立杆下端装设有底座,底座竖直方向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多个安装孔均匀分布在第一立杆的侧部。
11.可选的,动力组件包括装设在吊臂下侧的连接杆,连接杆下侧装设有保护壳,保护壳上侧装设有电机,保护壳一侧开设有槽口,电机输出端装设有转动配合在槽口内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
1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通过矩形板,便于同时将多个插杆插入到通孔内对第一
立杆进行限位,通过多个插杆提高第一立杆固定的稳定性,降低装置工作造成第一立杆晃动的概率,通过电动葫芦便于将布卷转移至特定位置,加快生产进度,降低人工的工作量,通过多个通孔,便于根据室内环境和使用需求调整装置的高度。
14.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5.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3中b处结构示意图。
20.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1.第一立杆1,矩形槽101,槽孔102,观察孔103,滑槽104,第二立杆2,通孔201,第一齿轮202,矩形板3,插杆301,插孔302,螺栓4,螺母401,转动座5,吊臂6,电动葫芦7,连接杆8,保护壳801,槽口802,电机803,第二齿轮804,底座9,安装孔901。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23.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24.请参阅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动吊布卷系统,包括:第一立杆1、螺栓4、螺母401,第一立杆1内滑动配合有第二立杆2,第二立杆2横向方向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201,第一立杆1侧部对称嵌合有两个矩形板3,矩形板3一侧装设有四个插杆301,插杆301位于两个矩形板3之间,插杆301一端滑动配合在通孔201内,螺栓4一端贯穿第一立杆1、通孔201、两个矩形板3螺纹配合在螺母401内,第二立杆2上端转动配合有转动座5,转动座5侧部装设有吊臂6,吊臂6下部滑动配合有电动葫芦7,吊臂6下侧装设有动力组件,动力组件位于第二立杆2与电动葫芦7之间,第二立杆2周侧装设有与动力组件相对应的第一齿轮202,第一齿轮202位于第一立杆1、通孔201的上方。
25.本实施例一个方面的应用为:安装时,根据室内环境和使用需要,滑动第二立杆2调整第一立杆1与第二立杆2的总高度,然后将矩形板3卡入第一立杆1侧部,使插杆301插入与其对应的通孔201中,再将螺栓4的杆部穿过与其对应的通孔201,把螺母401拧到螺栓4的杆部上,使两个矩形板3被夹持在螺栓4的头部和螺母401之间,使用时,电动葫芦7先释放链条使吊钩下降,工人将吊钩勾挂在布卷上,电动葫芦7收回链条带动布卷上移,然后动力组件工作使吊臂6和转动座5转动,同时,电动葫芦7沿吊臂6滑动,最后将布卷转移至指定位
置。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中所涉及的用电设备均可通过蓄电池供电或外接电源。
26.通过矩形板3,便于同时将多个插杆301插入到通孔201内对第一立杆1进行限位,通过多个插杆301提高第一立杆1固定的稳定性,降低装置工作造成第一立杆1晃动的概率,通过电动葫芦7便于将布卷转移至特定位置,加快生产进度,降低人工的工作量,通过多个通孔201,便于根据室内环境和使用需求调整装置的高度。
27.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立杆1上端开设有与第二立杆2相对应的滑槽104,第二立杆2下端滑动配合在滑槽104内,第一立杆1侧部开设有与矩形板3相对应的矩形槽101,矩形板3嵌合在矩形槽101内,矩形槽101内壁一侧开设有五个槽孔102,槽孔102与滑槽104连通,插杆301与螺栓4分别贯穿与其对应的槽孔102。矩形板3横向方向上开设有与螺栓4相对应的插孔302,螺栓4贯穿插孔302。第一立杆1侧部对称开设有两个观察孔103,观察孔103与滑槽104连通,观察孔103位于矩形板3的上方,安装时,调整位于第一立杆1上方的通孔201与观察孔103处在一条直线上,然后滑动第一立杆1至合适高度后,将观察孔103与其中一个通孔201对齐后,槽孔102此时也会和其对应的通孔201对齐。
2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立杆1下端装设有底座9,底座9竖直方向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901,多个安装孔901均匀分布在第一立杆1的侧部,通过安装孔901便于将装置安装在适宜位置。
29.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动力组件包括装设在吊臂6下侧的连接杆8,连接杆8下侧装设有保护壳801,保护壳801上侧装设有电机803,保护壳801一侧开设有槽口802,电机803输出端装设有转动配合在槽口802内的第二齿轮804,第二齿轮804与第一齿轮202啮合,电机803工作带动第二齿轮804转动,因第二齿轮804与第一齿轮202啮合,第二齿轮804转动使吊臂6和转动座5转动。
30.上述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
3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