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缠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46168发布日期:2022-10-18 23:52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缠绕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缠绕机。


背景技术:

2.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有时需要在工件上缠绕一层胶带,传统的缠绕采用人工手动缠绕,缠绕效率低,而且手动缠绕时容易触碰到胶带的粘贴面,导致胶带粘贴效果降低,存在脱胶的风险。
3.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缠绕机。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缠绕机,包括:水平移动的x轴移动模组、设置于所述x轴移动模组上的z轴移动模组、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z轴移动模组上的转动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转动座上并用于提供胶带的料盘、设置于所述转动座上并用于粘贴所述胶带的浮动贴带座、设置于所述浮动贴带座旁侧并用于切断所述胶带的裁刀、设置于所述转动座旁侧并用于支撑工件的夹具及用于驱动所述转动座旋转的缠绕驱动装置,所述转动座中心设置有用于供所述工件穿过的中心通孔。
6.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心通孔一侧设置有用于所述工件取放的第一开口,所述夹具包括有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两侧并用于固定所述工件两端的第一夹紧装置和第二夹紧装置。
7.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座上还设置有用于传递所述胶带的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及位于所述中心通孔上端并用于压片所述胶带41端部的压胶块,所述胶带于所述第一导向辊与所述第二导向辊之间穿过;所述第二导向辊与所述裁刀分别位于所述浮动贴带座的两端。
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座上设置有用于活动支撑所述浮动贴带座的第一支撑座,且所述浮动贴带座与所述第一支撑座之间设置有浮动弹簧,所述第二导向辊与所述裁刀也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上并分别位于所述浮动贴带座的上下两端。
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缠绕驱动装置包括有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z轴移动模组上并连接所述转动座的齿环、能够与所述齿环啮合并驱动该齿环转动的齿形带、至少两个设置于所述齿环旁侧并用于将所述齿形带定位贴合于所述齿环上的第一定位滚轮及用于驱动所述齿形带运行的第一电机,所述转动座安装于所述齿环一侧,且所述齿环上成型有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应的第二开口。
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z轴移动模组包括有垂直安装于所述x轴移动模组上的竖直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竖直支撑板上的竖直导轨、安装于所述竖直导轨上并用于支撑所述转动座和所述缠绕驱动装置的支撑板及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板沿所述竖直导轨
上下移动的第一丝杆电机模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所述中心通孔匹配对应的第一安装通孔,该第一安装通孔上成型有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应的第三开口。
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转动座位置的检测装置,所述转动座上至少设置有一个与所述检测装置匹配感应位置的感应片,所述支撑板上还安装有用于支撑所述齿环的滑动轴承,该滑动轴承上成型有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应的第四开口。
12.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x轴移动模组包括有设置于机座上并垂直于所述夹具的水平导轨、安装于所述水平导轨上并用于支撑所述z轴移动模组的水平滑动座及用于驱动所述水平滑动座沿所述水平导轨移动的第二丝杆电机模组。
13.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夹紧装置包括有用于所述工件的第一支撑架、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并用于夹紧所述工件的第一夹臂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臂运动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二夹紧装置与所述第一夹紧装置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夹紧装置与所述第一夹紧装置结构相同。
14.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x轴移动模组、所述z轴移动模组及所述缠绕驱动装置上还罩设有机罩,该机罩上设置有控制面板。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采用x轴移动模组、z轴移动模组及缠绕驱动装置配合驱动转动座做前后、上下及旋转运动,由夹具将工件固定在转动座的中心通孔内,通过x轴移动模组驱动转动座前后移动使浮动贴带座将胶带粘贴到工件上,再由缠绕驱动装置驱动转动座旋转将胶带缠绕到工件上,最后由x轴移动模组与z轴移动模组配合驱动裁刀将胶带切断,从而实现胶带自动缠绕到工件上,以替代人工缠绕,效率高,且不会存在触碰粘胶面的风险,提供粘贴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动座的具体结构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夹紧装置的立体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齿环的装配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2.见图1至图5所示,为一种缠绕机,其包括:水平移动的x轴移动模组1、设置于所述x轴移动模组1上的z轴移动模组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z轴移动模组2上的转动座3、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转动座3上并用于提供胶带41的料盘4、设置于所述转动座3上并用于粘贴所述胶带41的浮动贴带座5、设置于所述浮动贴带座5旁侧并用于切断所述胶带41的裁刀6、设置于所述转动座3旁侧并用于支撑工件9的夹具7及用于驱动所述转动座3旋转的缠绕驱动装置8,所述转动座3中心设置有用于供所述工件9穿过的中心通孔30。采用x轴移动模组1、z轴移动模组2及缠绕驱动装置8配合驱动转动座3做前后、上下及旋转运动,由夹具7将工件9固定在转动座3的中心通孔30内,通过x轴移动模组1驱动转动座3前后
移动使浮动贴带座5将胶带41粘贴到工件9上,再由缠绕驱动装置8驱动转动座3旋转将胶带41缠绕到工件9上,最后由x轴移动模组1与z轴移动模组2配合驱动裁刀6将胶带41切断,从而实现胶带41自动缠绕到工件9上,以替代人工缠绕,效率高,且不会存在触碰粘胶面的风险,提供粘贴效果。
23.所述中心通孔30一侧设置有用于所述工件取放的第一开口301,所述夹具7包括有位于所述第一开口301两侧并用于固定所述工件两端的第一夹紧装置71和第二夹紧装置72。
24.所述转动座3上还设置有用于传递所述胶带41的第一导向辊31和第二导向辊32及位于所述中心通孔30上端并用于压片所述胶带41端部的压胶块35,所述胶带41于所述第一导向辊31与所述第二导向辊32之间穿过;所述第二导向辊32与所述裁刀6分别位于所述浮动贴带座5的两端。在裁刀6将胶带41切断后,由z轴移动模组2驱动转动座3向下移动,使压胶块35将胶带41端部压平。
25.所述转动座3上设置有用于活动支撑所述浮动贴带座5的第一支撑座33,且所述浮动贴带座5与所述第一支撑座33之间设置有浮动弹簧,所述第二导向辊32与所述裁刀6也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座33上并分别位于所述浮动贴带座5的上下两端。
26.所述缠绕驱动装置8包括有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z轴移动模组2上并连接所述转动座3的齿环81、能够与所述齿环81啮合并驱动该齿环81转动的齿形带82、至少两个设置于所述齿环81旁侧并用于将所述齿形带82定位贴合于所述齿环81上的第一定位滚轮83及用于驱动所述齿形带82运行的第一电机84,所述转动座3安装于所述齿环81一侧,且所述齿环81上成型有与所述第一开口301对应的第二开口811。
27.所述z轴移动模组2包括有垂直安装于所述x轴移动模组1上的竖直支撑板21、设置于所述竖直支撑板21上的竖直导轨22、安装于所述竖直导轨22上并用于支撑所述转动座3和所述缠绕驱动装置8的支撑板23及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板23沿所述竖直导轨22上下移动的第一丝杆电机模组24,所述支撑板23上设置有与所述中心通孔30匹配对应的第一安装通孔25,该第一安装通孔25上成型有与所述第一开口301对应的第三开口251。
28.所述支撑板23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转动座3位置的检测装置26,所述转动座3上至少设置有一个与所述检测装置26匹配感应位置的感应片34,所述支撑板23上还安装有用于支撑所述齿环81的滑动轴承27,该滑动轴承27上成型有与所述第一开口301对应的第四开口270。所述齿环81通过轴承盖271固定于滑动轴承27上。
29.所述x轴移动模组1包括有设置于机座10上并垂直于所述夹具7的水平导轨11、安装于所述水平导轨11上并用于支撑所述z轴移动模组2的水平滑动座12及用于驱动所述水平滑动座12沿所述水平导轨11移动的第二丝杆电机模组13。
30.所述第一夹紧装置71包括有用于所述工件的第一支撑架711、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架711上并用于夹紧所述工件的第一夹臂712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臂712运动的第一气缸713,所述第二夹紧装置72与所述第一夹紧装置71结构相同。
31.所述x轴移动模组1、所述z轴移动模组2及所述缠绕驱动装置8上还罩设有机罩101,该机罩101上设置有控制面板100。
3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首先将工件9安装到夹具7上,由第一夹紧装置71和第二夹紧装置72将工件9两端夹住;进一步,由x轴移动模组1驱动转动座3向前移动,使工件
9位于中心通孔30内,并通过浮动贴带座5将胶带41端部粘贴到工件9上;进一步,由缠绕驱动装置8驱动转动座3绕工件9旋转,将胶带41缠绕到工件9上;进一步,待完成胶带41缠绕后,由z轴移动模组2驱动转动座3向上台上,使裁刀6移动到工件9的上方,再配合x轴移动模组1推动转动座3向前移动,由裁刀6将胶带41切断;进一步,通过z轴移动模组2驱动转动座3下降,由压胶块35将胶带41端部压平,然后由x轴移动模组1驱动转动座3向后移动,使工件9退出中心通孔30,从而完成胶带41的自动缠绕。
33.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