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生产用张力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82998发布日期:2023-03-24 18:3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生产用张力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生产用张力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在电缆生产过程中,不管是收卷还是放卷,均需要对电缆的张力大小进行控制调节。对于不同粗细和长度的电缆,需要对应不同的张力,为此,急需一种在电缆生产过程中,能够实现多种张力调节的张力控制机构,以适应不同规格电缆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电缆生产用张力控制机构,实现对电缆不同张力的调节控制。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缆生产用张力控制机构,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用于缠绕电缆的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位于卷筒旁上设置有一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框架,框架的外端可拆卸设置有外配重辊,框架的内端可拆卸设置有内配重辊,外配重辊和内配重辊均有多根,框架中部可转动设置于机架上。
5.作为改进,所述框架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内配重辊和外配重辊设置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
6.再改进,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沿着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形成有穿过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的螺纹连接段,在螺纹连接段上设置有连接螺母,外配重辊的中心开设有用于支撑杆穿过的穿孔。
7.再改进,所述内配重辊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贴合于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的内侧壁上并通过螺钉进行连接。
8.再改进,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中部之间连接有一连接柱,连接柱的一端穿过第一侧板和机架转动连接,连接柱的另一端贴合于第二侧板的内侧壁上,在第二侧板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压紧头,压紧头的一端旋合于连接柱另一端的端面上,压紧头的另一端上开设有一插孔,插孔内插装有一锥体。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卷筒上的电缆绕过外配重辊,外配重辊对电缆具有一个下压力使得电缆张紧,电缆张紧力的大小控制受内配重辊和外配重辊,以及外配重辊在框架上的位置进行调整,整个框架形成一个类似杠杆的结构,当外配重辊的重量相对较大时,外配重辊下压力就会增大,同时,在进一步的方案中,通过调整外配重辊的位置来实现对张力进行调整,实现对电缆不同张力的调节控制。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缆生产用张力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2.如图1所示,本实施中的电缆生产用张力控制机构,包括机架1、卷筒2和调节组件3。
13.其中,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缠绕电缆8的卷筒2,机架1上位于卷筒2旁上设置有一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框架3,框架3的外端可拆卸设置有外配重辊4,框架4的内端可拆卸设置有内配重辊5,外配重辊4和内配重辊5均有多根,框架3中部可转动设置于机架1上。
14.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内配重辊5和外配重辊4的安装和拆卸,框架3包括第一侧板31和第二侧板32,内配重辊5和外配重辊4设置于第一侧板31和第二侧板32之间。
15.更近一步地,为了实现对外配重辊4的位置进行调整,在第一侧板31和第二侧板32之间沿着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杆7,支撑杆7的两端形成有穿过第一侧板31或第二侧板32的螺纹连接段,在螺纹连接段上设置有连接螺母71,外配重辊4的中心开设有用于支撑杆7穿过的穿孔。
16.同时,为了便于实现对内配重辊5的拆装,内配重辊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1,连接板51贴合于第一侧板31或第二侧板32的内侧壁上并通过螺钉进行连接。
17.另外,为了实现对第二侧板32进行拆装,实现对外配重辊4进行更换,在第一侧板31和第二侧板32的中部之间连接有一连接柱6,连接柱6的一端穿过第一侧板31和机架1转动连接,连接柱6的另一端贴合于第二侧板32的内侧壁上,在第二侧板3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压紧头61,压紧头61的一端旋合于连接柱6另一端的端面上,压紧头61的另一端上开设有一插孔,插孔内插装有一锥体62。这样,在需要更换外配重辊4或者变换外配重辊4的位置,将锥体62插入插孔内,转动锥体62,旋出压紧头61,同时,拆卸连接螺母71,取下第二侧板32,选用需要的外配重辊4,将其插入对应的支撑杆7上,之后,重新安装第二侧板32,利用锥体62旋上压紧头61,并同时将连接螺母71旋紧,实现对外配重辊4的安装。
18.综上,使用时,卷筒2上的电缆8绕过外配重辊4,外配重辊4对电缆8具有一个下压力使得电缆8张紧,电缆8张紧力的大小控制受内配重辊5和外配重辊4,以及外配重辊4在框架3上的位置进行调整,整个框架3形成一个类似杠杆的结构,当外配重辊4的重量相对较大时,外配重辊4下压力就会增大,同时,在进一步的方案中,通过调整外配重辊4的位置来实现对张力进行调整,实现对电缆8不同张力的调节控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缆生产用张力控制机构,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缠绕电缆(8)的卷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位于卷筒(2)旁上设置有一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框架(3),框架(3)的外端可拆卸设置有外配重辊(4),框架(3)的内端可拆卸设置有内配重辊(5),外配重辊(4)和内配重辊(5)均有多根,框架(3)中部可转动设置于机架(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生产用张力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3)包括第一侧板(31)和第二侧板(32),内配重辊(5)和外配重辊(4)设置于第一侧板(31)和第二侧板(3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生产用张力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31)和第二侧板(32)之间沿着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杆(7),支撑杆(7)的两端形成有穿过第一侧板(31)或第二侧板(32)的螺纹连接段,在螺纹连接段上设置有连接螺母(71),外配重辊(4)的中心开设有用于支撑杆(7)穿过的穿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生产用张力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配重辊(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1),连接板(51)贴合于第一侧板(31)或第二侧板(32)的内侧壁上并通过螺钉进行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生产用张力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31)和第二侧板(32)的中部之间连接有一连接柱(6),连接柱(6)的一端穿过第一侧板(31)和机架(1)转动连接,连接柱(6)的另一端贴合于第二侧板(32)的内侧壁上,在第二侧板(3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压紧头(61),压紧头(61)的一端旋合于连接柱(6)另一端的端面上,压紧头(61)的另一端上开设有一插孔,插孔内插装有一锥体(6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生产用张力控制机构,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用于缠绕电缆的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位于卷筒旁上设置有一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框架,框架的外端可拆卸设置有外配重辊,框架的内端可拆卸设置有内配重辊,外配重辊和内配重辊均有多根,框架中部可转动设置于机架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生产用张力控制机构,实现对电缆不同张力的调节控制。缆不同张力的调节控制。缆不同张力的调节控制。


技术研发人员:叶斌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智恒线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30
技术公布日:2023/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