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撞弓及电梯极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98188发布日期:2023-03-24 21:58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极限撞弓及电梯极限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极限撞弓及电梯极限装置。


背景技术:

2.电梯极限开关的安装距离是电梯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要求“井道上下两端应当装设极限开关,该开关在轿厢或者对重(如有)接触缓冲器前起作用,并且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目前电梯极限距的测量方法通常为:轿厢运行至顶层,在电梯机房的曳引机和钢丝绳上分别作一对应标志,电梯以检修速度上行至极限开关动作之后,用钢卷尺测量这时的钢丝绳标记与曳引机标记之间的距离,所测得的距离根据曳引比换算后的数值即上极限距离,电梯下极限距的测量方法类同。但是现有极限装置的撞弓通常呈倾斜设置,电梯并不会在极限开关动作时即停止,而是会继续运行一个制动距离再停止,因此这种测量方式受电梯检修速度影响较大,若电梯检修速度不同,电梯制动距离也不同,导致测量误差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极限撞弓及电梯极限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电梯极限距的测量误差较大及检测时间较长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极限撞弓,用于电梯极限装置,所述极限撞弓包括第一撞弓部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撞弓部一端的第二撞弓部,所述第一撞弓部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撞弓部沿垂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撞弓部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二撞弓部的侧端用以与极限开关的抵推部抵接。
5.可选地,所述极限撞弓还包括呈弧形设置的撞弓过渡部,所述撞弓过渡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撞弓部与所述第二撞弓部。
6.可选地,所述极限撞弓呈一体折弯成型设置。
7.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梯极限装置,所述电梯极限装置包括:
8.极限撞弓,包括上述的极限撞弓;以及,
9.极限开关,包括抵推部,所述第一抵推部处在所述极限撞弓活动行程上,且能够先后与所述第一撞弓部以及所述第二撞弓部抵接,以断开电梯安全回路。
10.可选地,所述极限开关还包括:
11.壳体;
12.活动部,活动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活动部具有相对的抵接端与连接端,所述抵推部包括所述抵接端;以及,
13.电路连接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电导通的动触部以及静触部,所述动触部设于所述连接端,所述静触部用于连接电梯安全回路;
14.其中,在所述活动部的活动行程内,在所述抵接端能够与所述第一撞弓部或者所述第二撞弓部抵接或者分离,对应地,所述动触部能够与所述静触部脱离或者接触。
15.可选地,所述活动部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中部铰接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抵接端包括所述转动杆的一端,所述连接端包括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
16.可选地,所述极限开关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与所述转动杆之间的复位弹簧,用以使得所述连接端与电梯安全回路保持接触。
17.可选地,所述转动杆包括的抵接端包括垂直方向延伸且并行设置的两个直线杆段,两个所述直线杆段的上端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直线杆段连接至所述连接端,另一个所述直线杆段的自由端用以朝向所述第一撞弓部。
18.可选地,所述极限开关还包括沿一水平向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抵接端的滚轮。
19.可选地,所述滚轮的材质为弹性材质。
2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撞弓部沿水平方向延伸,使得所述极限撞弓与所述极限开关完全干涉,以使所述极限开关一与所述极限撞弓接触,就能产生动作,避免所述极限开关动作的延时,有助于准确定位所述极限开关的位置,同时所述第二撞弓部沿垂直方向延伸,以使所述极限撞弓与所述极限开关保持干涉,以免所述极限撞弓与所述极限开关脱离,以保证所述极限开关控制的电梯安全回路处于断开状态,如此,轿厢在上下端站平层时,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撞弓部,以便精确确定所述极限撞弓驱动所述极限开关动作的位置,所述第一撞弓部至所述限位开关的抵推部的距离即为电梯极限距,不需要检修运行电梯就可直接测量得到,既有利于节省这个项目检验时间,提高检验效率,又可避免电梯的检修运行速度对应电梯极限距的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现有电梯极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极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号说明:
25.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极限撞弓221抵接端110第一撞弓部2211直线杆段120第二撞弓部222连接端130撞弓过渡部230电路连接结构1000电梯极限装置240复位弹簧200极限开关250滚轮210壳体300电梯安全回路220活动部
ꢀꢀ
26.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9.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0.电梯极限开关的安装距离是电梯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要求“井道上下两端应当装设极限开关,该开关在轿厢或者对重(如有)接触缓冲器前起作用,并且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目前电梯极限距的测量方法通常为:轿厢运行至顶层,在电梯机房的曳引机和钢丝绳上分别作一对应标志,电梯以检修速度上行至极限开关动作之后,用钢卷尺测量这时的钢丝绳标记与曳引机标记之间的距离,所测得的距离根据曳引比换算后的数值即上极限距离,电梯下极限距的测量方法类同。但是现有极限装置的撞弓通常呈倾斜设置,通过逐步增加撞弓与极限开关之间的干涉量,使得极限开关动作,以致极限开关断开电梯安全回路的动作时间较长,导致无法确定极限开关动作的准确位置,若电梯检修速度越快,极限开关动作过程中电梯的移动距离越大,测量结果误差越大,因此这种测量方式受电梯检修速度影响较大,若电梯检修速度不同,电梯制动距离也不同,导致测量误差较大。
31.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极限撞弓,旨在解决现有电梯极限距的测量误差较大的问题。其中,图1为现有电梯极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极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2.请参阅图1,所述极限撞弓100用于电梯极限装置100,所述极限撞弓100包括第一撞弓部110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撞弓部110一端的第二撞弓部120,所述第一撞弓部110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撞弓部120沿垂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撞弓部110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二撞弓部120的侧端用以与极限开关200的抵推部抵接。
3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撞弓部110沿水平方向延伸,使得所述极限撞弓100与所述极限开关200完全干涉,以使所述极限开关200一与所述极限撞弓100接触,就能产生动作,避免所述极限开关200动作的延时,有助于准确定位所述极限开关200的位置,同时所述第二撞弓部120沿垂直方向延伸,以使所述极限撞弓100与所述极限开关200保持干涉,以免所述极限撞弓100与所述极限开关200脱离,以保证所述极限开关200控制的电梯安全回路300处于断开状态,如此,轿厢在上下端站平层时,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撞弓部110,以便精确确定所述极限撞弓驱动所述极限开关200动作的位置,所述第一撞弓部110至所述
限位开关200的抵推部的距离即为电梯极限距(如图2中所示s),不需要检修运行电梯就可直接测量得到,既有利于节省这个项目的检验时间,提高检验效率,又可避免电梯的检修运行速度对应电梯极限距的不利影响。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限开关是否起作用通过进行手动实验确认。
34.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电梯极限装置100的撞弓的设置形式如图1所示,撞弓的倾斜面会极限开关200接触,但此时极限开关200并不会马上动作,而是随着撞弓的移动,极限开关200与撞弓的干涉量逐步增加,直至极限开关200动作,但极限开关200动作时,撞弓与极限开关200的接触位置可能是在撞弓的倾斜段,也可能在撞弓的直线段,具体无法准确确定,而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撞弓部110,以使所述极限撞弓100能够与所述极限开关200完全干涉,从而能够准确定位所述极限撞弓100驱动所述极限开关200的动作位置,进而能够精确测量电梯极限距。
35.为了避免所述极限装撞弓与所述极限开关200脱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极限撞弓100还包括呈弧形设置的撞弓过渡部130,所述撞弓过渡部130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撞弓部110与所述第二撞弓部120,如此,通过设置所述撞弓过度部,以使所述极限开关200能够平缓地从所述第一撞弓部110过渡到所述第二撞弓部120,避免所述极限开关200在所述极限撞弓100上移动时脱离所述极限撞弓10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撞弓过渡部130还可以是呈倾斜设置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36.所述第一撞弓部110与所述第二撞弓的连接方式有多种,所述第一撞弓部110与所述第二撞弓部120可以是焊接连接,所述第一撞弓部110与所述第二撞弓部120还可以是螺栓连接等,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极限撞弓100呈一体折弯成型设置,以使所述极限撞弓100一体成型,既方便制造成型,又节省后续装配工序。
37.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梯极限装置100,所述电梯极限装置100包括极限撞弓100以及极限开关200,所述极限撞弓100包括上述的极限撞弓100,所述极限开关200包括抵推部,所述抵推部处在所述极限撞弓100活动行程上,且能够先后与所述第一撞弓部110以及所述第二撞弓部120抵接,以断开电梯安全回路30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梯极限装置100中的极限撞弓100的结构可参照上述极限撞弓100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由于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极限装置100中使用了上述极限撞弓100,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极限装置100的实施例包括上述极限撞弓100全部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且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38.进一步地,所述极限开关200还包括壳体210、活动部220以及电路连接结构230,所述活动部220活动安装于所述壳体210,所述活动部220具有相对的抵接端221与连接端222,所述抵推部包括所述抵接端221,所述电路连接结构230包括相互配合电导通的动触部以及静触部,所述动触部设于所述连接端222,所述静触部用于连接电梯安全回路300,其中,在所述活动部220的活动行程内,所述抵接端221能够与所述第一撞弓部110或者所述第二撞弓部120抵接或者分离,对应地,所述动触部能够与所述静触部脱离或者接触,如此,以在所述抵接端221与所述极限撞弓100抵接时,所述活动部220能够及时动作,使得所述动触部与所述静触部脱离,以便断开驱使电梯活动的电梯安全回路300,以避免所述极限开关200动作的延时,从而能够精确确定所述极限撞弓100驱动所述极限开关200的动作位置,有助于精确测量电梯极限距。
39.所述活动部220的活动方式有多种,所述活动部220可以是平移活动,也可以转动活动等,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部220包括中部铰接安装于所述壳体210的转动杆,所述抵接端221包括所述转动杆的一端,所述连接端222包括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如此,在所述抵接端221与所述极限撞弓100抵接前,所述动触部与所述静触部保持接触,以使所述电路连接结构230连通,以便所述电梯安全回路300能够驱动电梯活动,在所述抵接端221与所述极限撞弓100抵接后,所述转动杆转动,以使所述动触部与所述静触部断开,使得所述电路连接结构230断开,以便断开驱动电梯活动的所述电梯安全回路300。
40.为了使得所述极限撞弓100未与所述极限开关200抵接前,电梯能够继续运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极限开关200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210与所述转动杆之间的复位弹簧240,用以使得所述动触部能够与所述静触部保持接触,如此,以在所述抵接端221未与所述极限撞弓100抵接时,所述动触部与所述静触部保持接触,使得所述电路连接结构230连通,以便所述电梯安全回路300能够驱动电梯活动。
41.为了避开所述极限撞弓100的撞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杆的抵接端221包括垂直方向延伸且并行设置的两个直线杆段2211,两个所述直线杆段2211的上端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直线杆段2211连接至所述连接端222,另一个所述直线杆段2211的自由端用以朝向所述第一撞弓部110,以使所述抵接端221呈弧形设置,使得所述转动杆的端部与所述极限撞弓100抵接,防止所述转动杆的其余部位与所述极限撞弓100接触,以免在所述转动杆的端部与所述极限撞弓100接触前,所述转动杆提前动作。
42.为了便于所述抵接端221在所述极限撞弓100上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极限开关200还包括沿一水平向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抵接端221的滚轮250,以使所述转动杆与所述极限撞弓100形成滚动摩擦,有助于减小摩擦阻力,以便所述抵接端221沿所述第一撞弓部110或者所述第二撞弓部120活动。
43.进一步地,所述滚轮250的材质为弹性材质,以使所述抵接端221弹性抵接所述极限撞弓100,以便减缓所述极限撞弓100对所述抵接端221的撞击。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弹性材质可以是橡胶,也可以是高分子材料等。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