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帽爆漏方式防伪的瓶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69868发布日期:2023-03-29 13:59阅读:61来源:国知局
基于内帽爆漏方式防伪的瓶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容器瓶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基于内帽爆漏方式防伪的瓶盖结构。


背景技术:

2.瓶盖是密封瓶子的盖子,瓶盖具有不同的形状及不同的打开方式,而酒瓶上的瓶盖一般是对酒瓶进行密封,防止酒瓶内的酒精挥发,而酒瓶瓶盖一般由盖体、盖帽及内塞构成。
3.根据申请号:cn201720211482.4公开的白酒瓶瓶盖,本实用新型涉及白酒瓶瓶盖。所述白酒瓶瓶盖包括外盖组件和内塞组件,所述外盖组件包括下盖和上盖,所述内塞组件包括若干内塞结构,靠近下盖的内塞结构对靠近上盖的内塞结构的连接方式为外置式连接。本实用新型白酒瓶瓶盖可以有效减少白酒瓶瓶盖的重量、体积。
4.基于上述,当人们在饮酒时,通常难以一次性喝完,需要分多次饮用,而在进行倒酒时,需要将盖帽及内塞取下,在取下内塞时,容易导致内塞掉落,使内塞沾染灰尘,由于内塞直接塞入瓶口内,当通过内塞对酒瓶进行密封时,会使内塞对瓶口造成污染,再次饮用时容易造成饮用者身体的不适,且每次饮酒都需要将盖帽及内塞取下,操作繁琐,使用效率不够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内帽爆漏方式防伪的瓶盖结构,以解决当人们在饮酒时,通常难以一次性喝完,需要分多次饮用,而在进行倒酒时,需要将盖帽及内塞取下,在取下内塞时,容易导致内塞掉落,使内塞沾染灰尘,由于内塞直接塞入瓶口内,当通过内塞对酒瓶进行密封时,会使内塞对瓶口造成污染,再次饮用时容易造成饮用者身体的不适,且每次饮酒都需要将盖帽及内塞取下,操作繁琐,使用效率不够高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基于内帽爆漏方式防伪的瓶盖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7.基于内帽爆漏方式防伪的瓶盖结构,包括瓶口、盖体、内塞、内帽、环形槽、装饰件、防伪机构和倒酒机构;所述盖体卡扣固定连接在瓶口的外侧,且盖体中部为透明设置;所述内塞固定连接在盖体的内侧,且内塞塞入瓶口的内侧;所述内帽转动连接在盖体的内侧,且内帽外侧设有防伪标志;所述环形槽开设在内帽的内侧;所述装饰件固定连接在内帽的上端面;所述防伪机构设置在内帽的外侧;所述倒酒机构设置在内帽的内侧。
8.进一步的,所述防伪机构包括:固定块、防伪铝皮和防伪块;所述固定块设有多个,且多个固定块分别固定连接在内帽的外侧;所述防伪铝皮包裹在盖体的外侧;所述防伪块设有多个,且多个防伪块分别固定连接在防伪铝皮的内侧。
9.进一步的,所述防伪机构还包括:撕裂口;所述撕裂口设有三组,且三组撕裂口分别开设在防伪铝皮的外侧。
10.进一步的,所述倒酒机构包括:滑槽;所述滑槽设有多个,且多个滑槽分别开设在盖体的外侧。
11.进一步的,所述倒酒机构还包括:旋转件、密封件和密封环;所述旋转件转动连接在环形槽的内侧;所述密封件固定连接在旋转件的下端面;所述密封环过盈连接在瓶口的内侧。
12.进一步的,所述倒酒机构还包括:倒酒件和通气管;所述倒酒件铰接连接在内帽的内侧,且倒酒件与内帽的铰接处设有扭力弹簧;所述通气管上端固定连接在内帽的内侧,且通气管的下端延伸至酒瓶底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通过防伪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对酒瓶的防伪,当将瓶盖拧开防伪铝皮会断裂脱落,露出隐藏在内帽外侧的防伪标志,方便验证真伪;通过倒酒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对酒瓶的密封与倒酒,不需要将内塞及密封件取出,防止沾染灰尘带入酒瓶内,保证了饮用者的身体健康,还实现了在倒酒时空气可以通过通气管进入酒瓶内,稳定了酒水的流出,减少了浪费,降低了经济损失,且操作简单,提高了使用体验;通过上述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对酒瓶的防伪,方便验证真伪,还实现了对酒瓶的密封与倒酒,保证了饮用者的身体健康,稳定了酒水的流出,减少了浪费,降低了经济损失,操作简单,提高了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体侧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防伪块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密封环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本实用新型倒酒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22.1、瓶口;2、盖体;201、滑槽;3、内塞;4、内帽;401、环形槽;402、固定块;5、装饰件;6、防伪铝皮;601、防伪块;602、撕裂口;7、旋转件;8、密封件;9、密封环;10、倒酒件;11、通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4.实施例:
25.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
26.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内帽爆漏方式防伪的瓶盖结构,包括瓶口1、盖体2、内塞3、内帽4、环形槽401、装饰件5、防伪机构和倒酒机构;盖体2卡扣固定连接在瓶口1的外侧,且盖体2中部为透明设置;内塞3固定连接在盖体2的内侧,且内塞3塞入瓶口1的内侧;内帽4转动连接在盖体2的内侧,且内帽4外侧设有防伪标志;环形槽401开设在内帽4的内侧;装饰件5固定连接在内帽4的上端面;防伪机构设置在内帽4的外侧;倒酒机构设置在内帽4的内侧。
27.其中,防伪机构包括:固定块402、防伪铝皮6和防伪块601;固定块402设有多个,且
多个固定块402分别固定连接在内帽4的外侧;防伪铝皮6包裹在盖体2的外侧;防伪块601设有多个,且多个防伪块601分别固定连接在防伪铝皮6的内侧,在使用中,旋转装饰件5,使装饰件5带动内帽4进行旋转,内帽4会带动固定块402进行旋转,固定块402的旋转会通过防伪块601的设置,将防伪铝皮6撕裂,此时防伪铝皮6脱落,使内帽4外侧的防伪标志暴露。
28.其中,防伪机构还包括:撕裂口602;撕裂口602设有三组,且三组撕裂口602分别开设在防伪铝皮6的外侧,在使用中,通过撕裂口602的设置,可以使防伪铝皮6可以轻松撕裂。
29.其中,倒酒机构包括:滑槽201;滑槽201设有多个,且多个滑槽201分别开设在盖体2的外侧,在使用中,当固定块402与防伪块601将防伪铝皮6撕裂后,固定块402会位于滑槽201的下方,此时,向上拉动装饰件5,使固定块402滑动连接在滑槽201的内侧,装饰件5的滑动,会带动内帽4向上滑动。
30.其中,倒酒机构还包括:旋转件7、密封件8和密封环9;旋转件7转动连接在环形槽401的内侧;密封件8固定连接在旋转件7的下端面;密封环9过盈连接在瓶口1的内侧,在使用中,当内帽4向上滑动时,会通过旋转件7带动密封件8向上滑动,此时密封件8脱离密封环9,倾斜酒瓶便可以将瓶内酒液通过密封环9倒出,时酒液流入内帽4内。
31.其中,倒酒机构还包括:倒酒件10和通气管11;倒酒件10铰接连接在内帽4的内侧,且倒酒件10与内帽4的铰接处设有扭力弹簧;通气管11上端固定连接在内帽4的内侧,且通气管11的下端延伸至酒瓶底部,在使用中,当内帽4被向上拉出后,倒酒件10会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打开,此时酒液会通过倒酒件10流出,通过通气管11的设置,在倒酒时,空气会通过通气管11流入酒瓶内,使酒水可以更平缓的倒出。
32.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3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旋转装饰件5,使装饰件5带动内帽4进行旋转,内帽4会带动固定块402进行旋转,固定块402的旋转会通过防伪块601的设置,将防伪铝皮6撕裂,此时防伪铝皮6脱落,通过撕裂口602的设置,可以使防伪铝皮6可以轻松撕裂;当固定块402与防伪块601将防伪铝皮6撕裂后,固定块402会位于滑槽201的下方,此时,向上拉动装饰件5,使固定块402滑动连接在滑槽201的内侧,装饰件5的滑动,会带动内帽4向上滑动;当内帽4向上滑动时,会通过旋转件7带动密封件8向上滑动,此时密封件8脱离密封环9,倾斜酒瓶便可以将瓶内酒液通过密封环9倒出,时酒液流入内帽4内,当内帽4被向上拉出后,倒酒件10会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打开,此时酒液会通过倒酒件10流出,通过通气管11的设置,在倒酒时,空气会通过通气管11流入酒瓶内,使酒水可以更平缓的倒出,当内帽4被向上拉出后,倒酒件10会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打开,此时酒液会通过倒酒件10流出,通过通气管11的设置,在倒酒时,空气会通过通气管11流入酒瓶内,使酒水可以更平缓的倒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