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61383发布日期:2023-04-26 16:56阅读:30来源:国知局
杯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食品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杯子。


背景技术:

1、随着食品包装行业不断发展,杯装类产品越来越多,大多杯装类产品的密封方式一般为通过封口膜封合密封。封口膜密封的过程一般为,首先对杯子进行固定限位,将产品放入杯中,之后将与杯口相配合的封口膜置于杯口处,在封口膜的上设置热封装置,通过热封装置下压,将杯沿与封口膜挤压在一起,通过热封装置的热封头对杯沿与封口膜进行加热,将杯沿与封口膜相接触位置熔融使其粘合在一起,实现封合。

2、目前,在上述热封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由于热封装置不平整或放置杯子的限位结构不平整,会导致在挤压封口膜与杯沿时,压力分布不均匀,最终导致压力大的位置会有熔融的杯沿料被挤压出来,挤出来的杯沿料会接触到热封装置,热封装置完成热封动作离开封口膜时,会将挤压出来的杯沿料粘到热封装置上,并造成拉丝的情况;而压力小的位置,封口膜与杯沿之间无法实现封合。现有技术中为解决封合不良的泄露问题,可沿杯沿设置凸起结构,但由于凸起结构为在杯沿上额外增加的结构,在封口时凸起结构被熔融后所多余出的熔融料也会被挤压并加重拉丝的情况。

3、针对相关技术中,由于热封时杯沿处受到的压力不均衡导致的拉丝及热封不良的问题,目前尚未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4、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杯子,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杯子,杯沿的顶部在热封熔融状态下,能够形成平整的环形平面,保证封口膜与杯沿上环形平面之间受力均匀,实现各位置均达到良好的热封效果,能够避免多余边沿料拉丝以及热封效果不佳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下列方案来实现: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杯子,所述杯子包括杯体,所述杯体的顶部开口处环设有杯沿;

4、所述杯沿上且靠近所述杯体一侧设置有第一倾斜部,所述第一倾斜部沿所述杯沿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一倾斜部为由远离所述杯体至靠近所述杯体方向逐渐向下倾斜的环形斜面;

5、和/或所述杯沿上且远离所述杯体一侧设置有第二倾斜部,所述第二倾斜部沿所述杯沿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二倾斜部为由靠近所述杯体至远离所述杯体方向逐渐向下倾斜的环形斜面;

6、当对所述杯体的开口进行热封时,所述杯沿上处于熔融状态的物料进入至所述第一倾斜部和/或所述第二倾斜部,以沿所述杯沿的周向形成完整的环形热封平面。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杯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倾斜部与所述第二倾斜部之间形成有第一平直部,所述第一平直部为沿所述杯沿的周向延伸的环形平面,所述第一倾斜部的环形外缘与所述第一平直部的环形内缘相连,所述第一倾斜部的环形内缘与所述杯体的顶部内壁相连,所述第二倾斜部的环形内缘与所述第一平直部的环形外缘相连,所述第二倾斜部的环形外缘沿斜下方向远离所述第一平直部的方向延伸。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平直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倾斜部的高度和所述第二倾斜部的高度。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倾斜部、所述第二倾斜部和所述第一平直部配合形成所述杯沿的顶面。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杯沿上形成有第二平直部,所述第二平直部为沿所述杯沿的周向延伸的环形平面;

11、所述第二平直部的内侧和外侧分别形成有第三倾斜部和第四倾斜部,所述第三倾斜部的环形外缘与所述第二平直部的环形内缘相连,所述第三倾斜部的环形内缘与所述杯体的顶部外壁相连,所述第四倾斜部的环形内缘与所述第二平直部的环形外缘相连,所述第四倾斜部的环形外缘沿斜下方向远离所述第二平直部的方向延伸。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倾斜部沿所述杯沿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三倾斜部为由靠近所述杯体至远离所述杯体方向逐渐向下倾斜的环形斜面;所述第四倾斜部沿所述杯沿的周向设置,所述第四倾斜部为由靠近所述杯体至远离所述杯体方向逐渐向下倾斜的环形斜面;

13、所述第二平直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三倾斜部的高度和所述第四倾斜部的高度。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倾斜部、所述第四倾斜部和所述第二平直部配合形成所述杯沿的底面。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倾斜部的环形外缘处沿所述杯沿的周向形成有环形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四倾斜部的环形外缘处沿所述杯沿的周向形成有环形的第二支撑部,当对所述杯体的开口进行热封时,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别与位于所述杯沿下方的支撑件相抵,以避免热压造成所述杯沿的底面变形。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杯子还包括封口膜,所述封口膜与所述第一平直部相接触,热压所述封口膜以通过所述封口膜将所述第一平直部所在位置处于熔融状态的物料挤压至所述第一倾斜部和/或所述第二倾斜部,以将所述封口膜热封于所述热封平面。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封口膜的边缘设置有至少一个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向远离所述杯体的开口方向延伸至所述杯沿的外侧。

18、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杯子的特点及优点是:在杯体的顶部开口处环设有杯沿,并且在杯沿上且靠近杯体一侧和远离杯体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当对杯体的开口进行热封时,杯沿上被加热至熔融状态的物料被挤压进入至第一倾斜部和/或第二倾斜部,从而沿杯沿的周向形成完整的环形热封平面,保证封口膜与杯沿上环形平面之间受力均匀的同时,不会有物料拉丝、溢出等情况的发生,达到对杯口良好的热封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子包括杯体,所述杯体的顶部开口处环设有杯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杯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倾斜部与所述第二倾斜部之间形成有第一平直部,所述第一平直部为沿所述杯沿的周向延伸的环形平面,所述第一倾斜部的环形外缘与所述第一平直部的环形内缘相连,所述第一倾斜部的环形内缘与所述杯体的顶部内壁相连,所述第二倾斜部的环形内缘与所述第一平直部的环形外缘相连,所述第二倾斜部的环形外缘沿斜下方向远离所述第一平直部的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直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倾斜部的高度和所述第二倾斜部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部、所述第二倾斜部和所述第一平直部配合形成所述杯沿的顶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杯沿上形成有第二平直部,所述第二平直部为沿所述杯沿的周向延伸的环形平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倾斜部沿所述杯沿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三倾斜部为由靠近所述杯体至远离所述杯体方向逐渐向下倾斜的环形斜面;所述第四倾斜部沿所述杯沿的周向设置,所述第四倾斜部为由靠近所述杯体至远离所述杯体方向逐渐向下倾斜的环形斜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倾斜部、所述第四倾斜部和所述第二平直部配合形成所述杯沿的底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倾斜部的环形外缘处沿所述杯沿的周向形成有环形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四倾斜部的环形外缘处沿所述杯沿的周向形成有环形的第二支撑部,当对所述杯体的开口进行热封时,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别与位于所述杯沿下方的支撑件相抵,以避免热压造成所述杯沿的底面变形。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子还包括封口膜,所述封口膜与所述第一平直部相接触,热压所述封口膜以通过所述封口膜将所述第一平直部所在位置处于熔融状态的物料挤压至所述第一倾斜部和/或所述第二倾斜部,以将所述封口膜热封于所述热封平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膜的边缘设置有至少一个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向远离所述杯体的开口方向延伸至所述杯沿的外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为一种杯子,该杯子包括杯体,杯体的顶部开口处环设有杯沿;杯沿上且靠近杯体一侧设置有第一倾斜部,第一倾斜部沿杯沿的周向设置,第一倾斜部为由远离杯体至靠近杯体方向逐渐向下倾斜的环形斜面;和/或杯沿上且远离杯体一侧设置有第二倾斜部,第二倾斜部沿杯沿的周向设置,第二倾斜部为由靠近杯体至远离杯体方向逐渐向下倾斜的环形斜面;当对杯体的开口进行热封时,杯沿上处于熔融状态的物料进入至第一倾斜部和/或第二倾斜部,以沿杯沿的周向形成完整的环形热封平面。本技术解决了由于热封时杯沿处受到的压力不均衡导致的拉丝及热封不良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邢永星,张海龙,孙云峰,张海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4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