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筒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98390发布日期:2023-05-28 01:35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纱筒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纱筒定位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纱筒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1、纱筒在使用时,需要对其进行定位放置,便于后续纱线的输出。同时,在纱筒不使用时,需要防止其表面纱线滑落或者松弛。为此,现有技术开发了一些对应的装置,如无锡太平针织有限公司于2021年02月22日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纱筒形状维持结构”,申请号202120388542.6,通过尼龙丝设置在纱筒周围形成纱筒形状维持结构。但是,这样的结构存在操作复杂的问题,需要将纱筒整体放入相对封闭的维持结构中,不便于后续纱线使用。是否可以开发一种新的纱筒定位结构,更加方便得防止纱筒表面纱线滑落或者松弛。


技术实现思路

1、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纱筒定位结构,采用调节式结构对纱筒进行定位,便于后续输出纤维纱线;当完成输线后,防滑板扣在纱筒上,防止纱筒表面没有外力约束造成纱线滑落或者松弛。

2、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纱筒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左侧板、底部板与右侧板的外部架,左侧板设有贯穿其的螺杆,螺杆端部与左限位板、左纱筒杆依次连接,螺杆与2个螺母活动连接;所述底部板侧部设有2个转轴,2个转轴分别通过弧形杆与防滑板连接;所述右侧板设有依次连接的连接块、右限位板与右纱筒杆。

3、其中,所述的左侧板开设有用于螺杆穿过的螺孔。

4、其中,所述的底部板开设有若干个螺孔,底部板通过穿过螺孔的螺栓与外部机构连接。

5、其中,所述的螺杆与2个螺母通过对应螺纹活动连接,2个螺母分别位于左侧板的两侧。

6、其中,所述的左限位板与右限位板对应设置,左纱筒杆与右纱筒杆对应设置,外部的纱筒套设在左纱筒杆与右纱筒杆上。

7、其中,所述的防滑板朝向纱筒的一面设有防滑纹。

8、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显著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调节式结构,通过调节左限位板与右限位板之间的距离,使得纱筒可以在左限位板与右限位板之间自由转动,同时不会掉落。由此对纱筒进行定位,便于后续输出纤维纱线。同时,当完成输线后,防滑板扣在纱筒上,防止纱筒表面没有外力约束造成纱线滑落或者松弛。



技术特征:

1.一种纱筒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左侧板(2)、底部板(3)与右侧板(4)的外部架(1),左侧板(2)设有贯穿其的螺杆(5),螺杆(5)端部与左限位板(6)、左纱筒杆(7)依次连接,螺杆(5)与2个螺母(8)活动连接;所述底部板(3)侧部设有2个转轴(12),2个转轴(12)分别通过弧形杆(13)与防滑板(14)连接;所述右侧板(4)设有依次连接的连接块(9)、右限位板(10)与右纱筒杆(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筒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板(2)开设有用于螺杆(5)穿过的螺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筒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板(3)开设有若干个螺孔,底部板(3)通过穿过螺孔的螺栓与外部机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筒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杆(5)与2个螺母(8)通过对应螺纹活动连接,2个螺母(8)分别位于左侧板(2)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筒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限位板(6)与右限位板(10)对应设置,左纱筒杆(7)与右纱筒杆(11)对应设置,外部的纱筒套设在左纱筒杆(7)与右纱筒杆(1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纱筒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滑板(14)朝向纱筒的一面设有防滑纹(1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纱筒定位结构,包括设有左侧板、底部板与右侧板的外部架,左侧板设有贯穿其的螺杆,螺杆端部与左限位板、左纱筒杆依次连接,螺杆与2个螺母活动连接;所述底部板侧部设有2个转轴,2个转轴分别通过弧形杆与防滑板连接;所述右侧板设有依次连接的连接块、右限位板与右纱筒杆。本技术采用调节式结构对纱筒进行定位,便于后续输出纤维纱线;当完成输线后,防滑板扣在纱筒上,防止纱筒表面没有外力约束造成纱线滑落或者松弛。

技术研发人员:姜延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郝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