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装容器用注出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33241发布日期:2024-01-16 12:45阅读:19来源:国知局
重装容器用注出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装容器用注出泵,该重装容器用注出泵安装于外容器的盖体,对容纳于外容器内的内容器内的液状物进行吸引注出。


背景技术:

1、已知一种重装容器,该重装容器具备:内容器,其在内部容纳液状物,在上表面设有被封闭片封闭的吸出口,在液状物耗尽时被更换;外容器,其收纳内容器;盖体,其将容纳有内容器的外容器闭合;以及注出泵,其安装于盖体,对收纳于外容器的液状物进行吸引注出,注出泵由下者构成:筒状缸部,其固定于设于盖部的顶板的泵安装口体;注出喷嘴,其设于筒状缸部的上部,兼作筒状缸部内的活塞的操作部;以及吸入管,其连接至设于筒状缸部的下部的连接管筒部,在已用盖体将外容器的开口部闭合时,插入至设于内容器的上表面的吸出口(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2、关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注出泵向盖体的安装,通过下者来进行:在注出泵,以覆盖筒状缸部的方式设有装配帽,将筒状缸部嵌合在设于盖体的顶板的泵安装口体,将装配帽螺纹固定于泵安装口体而将筒状缸部固定于泵安装口体。

3、在先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1949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2、依据具备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注出泵的重装容器,在用盖体将外容器的开口部闭合、使对设于内容器的上表面的吸出口进行封闭的封闭片破裂而将注出泵的吸入管插入至内容器内时,破裂的封闭片成为紧贴于吸入管的外周面的状态。

3、因此,在操作注出泵而从内容器对液状物进行吸出作业时,由于液状物的吸出而内容器内成为负压,筒状缸部内的活塞的返回慢,另外,在如内容器由具有可挠曲性的材料形成那样的情况下,存在因负压而凹陷这一情况,存在有时不可进行液状物自内容器的顺畅注出这一问题。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装容器用注出泵,该重装容器用注出泵能够通过使空气在液状物注出时能够从外部流入至处于被密闭的状态的内容器内,从而可顺畅地进行液状物自内容器的注出。

5、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6、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发明是安装于将外容器的开口部闭合的盖体、对容纳于外容器内的内容器内的液状物进行吸引注出的重装容器用注出泵,其特征在于,由下者构成:筒状缸部,其固定于设于前述盖体的顶板的泵安装口体;注出喷嘴,其设于前述筒状缸部的上部,兼作前述筒状缸部内的活塞的操作部;以及吸入管,其连接至设于前述筒状缸部的下部的连接管部,在已用前述盖体将前述外容器的开口部闭合时插入至设于前述内容器的上表面的吸出口,关于前述吸入管,由小径管部和大径管部构成,前述小径管部气密地嵌合于设于前述筒状缸部的下部的连接管部的外周,将内容器内的液状物吸入,前述大径管部与小径管部的上端相连,游动嵌合于前述筒状缸部的外周,在前述大径管部,设有将前述筒状缸部和前述大径管部的间隙与前述内容器内连通的第1通气孔。

7、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前述筒状缸部的缸筒,在前述活塞的移动范围的外侧且外部气体连通侧的筒壁,设有将前述筒状缸部和前述大径管部的间隙与前述缸筒内连通的第2通气孔。

8、发明的效果

9、依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重装容器用注出泵,关于前述吸入管,由小径管部和大径管部构成,前述小径管部气密地嵌合于设于前述筒状缸部的下部的连接管部的外周,将内容器内的液状物吸入,前述大径管部与小径管部的上端相连,游动嵌合于前述筒状缸部的外周,在前述大径管部,设有将前述筒状缸部和前述大径管部的间隙与前述内容器内连通的第1通气孔,因而在操作注出泵而从内容器对液状物进行吸出作业、由于液状物的吸出而内容器内成为负压时,与液状物的吸出相应的量的空气从前述大径管部的上端开口部侧向前述筒状缸部和前述大径管部的间隙进入,通过前述间隙从设于前述大径管部的第1通气孔吸入至内容器内,因而能够顺畅地进行液状物自内容器的注出。

10、依据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重装容器用注出泵,在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前述筒状缸部的缸筒,在前述活塞的移动范围的外侧且外部气体连通侧的筒壁,设有将前述筒状缸部和前述大径管部的间隙与前述缸筒内连通的第2通气孔,因而在操作注出泵而从内容器进行液状物的吸出作业、由于液状物的吸出而内容器内成为负压时,与液状物的吸出相应的量的空气从前述大径管部的上端开口部侧向前述筒状缸部和前述大径管部的间隙进入,并且从前述活塞的移动范围的外侧且外部气体连通侧的筒壁所具有的第2通气孔向前述筒状缸部和前述大径管部的间隙进入,因而空气通过前述间隙向成为负压的内容器内的吸入变得容易,能够更顺畅地进行液状物自内容器的注出。

11、另外,即使成为前述大径管部的上端开口部被堵塞的状态,由于从前述活塞的移动范围的外侧且外部气体连通侧的筒壁所具有的第2通气孔向前述筒状缸部和前述大径管部的间隙进入,也能够顺畅地进行液状物自内容器的注出。



技术特征:

1.一种重装容器用注出泵,其是安装于将外容器的开口部闭合的盖体、对容纳于外容器内的内容器内的液状物进行吸引注出的重装容器用注出泵,其特征在于,由下者构成:筒状缸部,其固定于设于所述盖体的顶板的泵安装口体;注出喷嘴,其设于所述筒状缸部的上部,兼作所述筒状缸部内的活塞的操作部;以及吸入管,其连接至设于所述筒状缸部的下部的连接管部,在已用所述盖体将所述外容器的开口部闭合时插入至设于所述内容器的上表面的吸出口,关于所述吸入管,由小径管部和大径管部构成,所述小径管部气密地嵌合于设于所述筒状缸部的下部的连接管部的外周,将内容器内的液状物吸入,所述大径管部与小径管部的上端相连,游动嵌合于所述筒状缸部的外周,在所述大径管部,设有将所述筒状缸部和所述大径管部的间隙与所述内容器内连通的第1通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装容器用注出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状缸部的缸筒,在所述活塞的移动范围的外侧且外部气体连通侧的筒壁,设有将所述筒状缸部和所述大径管部的间隙与所述缸筒内连通的第2通气孔。


技术总结
为了得到使空气在液状物注出时能够从外部流入至处于被密闭的状态的内容器内的重装容器用注出泵,该重装容器用注出泵是安装于将外容器3的开口部4闭合的盖体5、对容纳于外容器3的内容器5的液状物进行吸引注出的重装容器用的注出泵1,由筒状缸部11、设于筒状缸部11的上部的注出喷嘴13、以及连接至设于筒状缸部11的下部的连接管部14的吸入管15构成,关于吸入管15,由小径管部16和大径管部17构成,小径管部16气密地嵌合于连接管部14的外周,大径管部17与小径管部16的上端相连,游动嵌合于筒状缸部11的外周,在大径管部17,设有将筒状缸部11和大径管部17的间隙18与内容器6内连通的第1通气孔19。

技术研发人员:奥出秀树,野田贵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日本制纸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