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包装结构及包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177461发布日期:2023-05-17 05:5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天线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定位模组,所述定位模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上的所述限位槽口一、所述第二模块上的所述限位槽口二、所述第三模块上的所述限位槽口三以及所述第四模块上的所述限位槽口四均分别设置有两道,两道限位槽口沿对应模块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馈源固定部一为开设在所述第二模块上、与所述馈源组件的尾部相适配的柱形孔,所述馈源固定部二为开设在所述第四模块上、与所述馈源组件的头部相适配的柱形孔,所述馈源固定部二与所述馈源固定部一水平相对,所述馈源组件的所述尾部与所述头部分别插设在相应的所述柱形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馈源固定部一的横截面呈l字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固定部一为凸起在所述第三模块靠近所述第四模块一侧的第一矩形块,所述第一矩形块靠近所述第四模块的一侧开设有与安装架的支脚相适配的插槽,所述支架固定部二为凸起在所述第四模块靠近所述第三模块一侧的第二矩形块,所述第二矩形块靠近所述第三模块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安装架的另一所述支脚相适配的插槽,所述安装架的两所述支脚分别插设在相应的所述插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馈源固定部一设置在所述第二模块靠近所述第四模块一侧的上部,所述馈源固定部二设置于所述第四模块靠近所述第二模块一侧的上部,所述支架固定部一设置于所述第三模块靠近所述第四模块一侧的下部,所述支架固定部二设置于所述第四模块靠近所述第三模块一侧的下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模块靠近所述第一模块一侧设有用于放置u型卡箍和l型铰接块的容纳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上设有用于放置紧固件的附件盒,所述第一模块远离所述限位槽口一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附件盒相适配的放置口。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馈源固定部一为开设在所述第二模块上、与所述馈源组件的尾部相适配的柱形孔,所述馈源固定部二为开设在所述第四模块上、与所述馈源组件的头部相适配的柱形孔,所述馈源固定部二与所述馈源固定部一水平相对,所述馈源固定部一的横截面呈l字型;所述馈源组件的所述尾部与所述头部分别插设在相应的所述柱形孔中;所述支架固定部一为凸起在所述第三模块靠近所述第四模块一侧的第一矩形块,所述第一矩形块靠近所述第四模块的一侧开设有与安装架的支脚相适配的插槽,所述支架固定部二为凸起在所述第四模块靠近所述第三模块一侧的第二矩形块,所述第二矩形块靠近所述第三模块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安装架的另一所述支脚相适配的插槽,所述安装架的两所述支脚分别插设在相应的所述插槽中;所述馈源固定部一设置在所述第二模块靠近所述第四模块一侧的上部,所述馈源固定部二设置于所述第四模块靠近所述第二模块一侧的上部,所述支架固定部一设置于所述第三模块靠近所述第四模块一侧的下部,所述支架固定部二设置于所述第四模块靠近所述第三模块一侧的下部;所述第三模块靠近所述第一模块一侧设有用于放置u型卡箍和l型铰接块的容纳槽;所述第一模块上设有用于放置紧固件的附件盒,所述第一模块远离所述限位槽口一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附件盒相适配的放置口。

10.天线包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包装结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天线包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天线包装结构及包装方法,天线包装结构包括箱体以及定位模组,定位模组包括:第一模块,其上设有与反射板边角相适配的限位槽口一;第二模块,其与第一模块相邻设置,其上设有限位槽口二以及与馈源组件相适配的馈源固定部一;第三模块,其与第一模块相邻设置且与第二模块沿对角线X相对,其上设有限位槽口三以及与安装架相适配的支架固定部一;第四模块,其与第三模块相邻设置且与第一模块沿对角线Y相对,其上设有限位槽口四、馈源固定部二以及与支架固定部二。本申请实现了反射板、馈源组件以及安装架一体化打包、成套出货,集成度高,包裹性好,操作起来方便快捷,有利于提高打包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苏小兵,杨国政,林柏涛,张细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波谱达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