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绕管处理装置、纱线卷绕机以及纱线卷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15441发布日期:2023-12-19 16:01阅读:79来源:国知局
卷绕管处理装置、纱线卷绕机以及纱线卷绕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卷绕管处理装置、纱线卷绕机以及纱线卷绕系统。


背景技术:

1、作为与卷绕管处理装置相关的技术,在日本特开2021-187632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筒管方向转换机构,对从一个方向导入的筒管(卷绕管)的朝向进行转换,来将该筒管向其他方向交接。日本特开2021-187632号公报所记载的筒管方向转换机构具备:第一支承部,支承筒管的轴向上的一端;第二支承部,从与第一支承部不同的方向支承筒管;以及气缸,使筒管支承部向接收位置和排出位置移动。

2、在上述的技术中,卷绕管处理装置的部件个数多,存在成本及组装工时增加的担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避免部件个数变多的卷绕管处理装置、纱线卷绕机以及纱线卷绕系统。

2、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卷绕管处理装置具备:载置部,具有供卷绕管载置的载置面;导入部,以卷绕管的长度方向与载置面交叉且卷绕管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与载置面抵接的方式向载置面上导入卷绕管;以及朝向变更部,对导入到了载置面上的卷绕管的朝向进行变更,朝向变更部具有:驱动部,使载置面及导入部中的至少任一者在沿着载置面的方向上移动;和控制部,在将卷绕管导入到了载置面上的第一状态下,控制驱动部的驱动,使载置面及导入部的至少任一者在沿着载置面的方向上移动。

3、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卷绕管处理装置中,在由导入部将卷绕管导入到了载置面上的第一状态下,通过驱动部使载置面及导入部的至少任一者在沿着载置面的方向上移动,由此能够将该卷绕管倾斜而放倒至横置在载置面上。其结果是,即使不使用很多部件,也能够将卷绕管的朝向从与载置面交叉的方向向沿着载置面的方向转换,来将该卷绕管向后级交接。由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卷绕管处理装置,能够避免部件个数变多。

4、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卷绕管处理装置中,也可以是导入部具有限制部,该限制部设置为在第一状态下能够与卷绕管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抵接,限制因自重引起的倒下,直至卷绕管通过控制部的控制横置在载置面上为止,控制部在第一状态下控制驱动部的驱动,使载置面及限制部中的至少任一者在沿着载置面的方向上移动,使与载置面抵接的一端部及与限制部抵接的另一端部中的至少任一者伴随着该移动而移动,由此将卷绕管倾斜为限制部的限制解除,将卷绕管放倒至横置在载置面上。在该情况下,能够具体地实现卷绕管的朝向的转换。

5、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卷绕管处理装置中,也可以是载置部构成输送卷绕管的输送部,当在第一状态下控制驱动部的驱动使载置面向第一输送方向移动、将卷绕管倾斜为限制部的限制解除而成为将卷绕管放倒至横置在载置面上的第二状态之后,控制部控制驱动部的驱动,使载置面向第一输送方向的相反方向亦即第二输送方向移动,将该卷绕管向第二输送方向输送。在该情况下,能够使载置部还作为输送部发挥功能,将结构简化。

6、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卷绕管处理装置中,也可以是使载置面向第一输送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的载置面的移动速度比使载置面向第二输送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的载置面的移动速度慢。在该情况下,能够既使卷绕管的朝向可靠地转换、又高效地进行此后的卷绕管的输送。

7、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卷绕管处理装置也可以具备检测第二状态的卷绕管的传感器,在由传感器检测到第二状态的卷绕管的情况下,控制部将载置面的移动方向从第一输送方向向第二输送方向变更。在该情况下,利用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因此能够在适当的时机变更载置面的移动方向。

8、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卷绕管处理装置中,也可以是在由导入部向载置面上导入卷绕管之后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控制部将载置面的移动方向从第一输送方向向第二输送方向变更。在该情况下,例如能够变更载置面的移动方向而不使用传感器,因此能够将结构简化。

9、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卷绕管处理装置中,也可以是在由导入部向载置面上导入卷绕管之后使载置面向第一输送方向移动的移动距离达到了规定距离的情况下,控制部将载置面的移动方向从第一输送方向向第二输送方向变更。在该情况下,能够利用向载置面上导入卷绕管之后的移动距离来变更载置面的移动方向。

10、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卷绕管处理装置中,也可以是驱动部包括步进电机,控制部基于输入至步进电机的脉冲信号的脉冲数来计算载置面的移动距离。在该情况下,利用步进电机的脉冲数,因此能够简单地计算载置面的移动距离。

11、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卷绕管处理装置也可以具备壁部,该壁部设置于载置面上的第一输送方向的一端侧或其周边,阻挡载置面上的卷绕管向第一输送方向的移动。在该情况下,能够可靠地防止卷绕管从载置面朝向第一输送方向脱落。

12、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卷绕管处理装置中,也可以是由输送部输送出的卷绕管被接收部接收,在向接收部交接卷绕管并在载置面上不存在其他卷绕管的情况下,导入部向载置面上导入新的卷绕管。在该情况下,能够避免载置面上的卷绕管彼此的碰撞。

13、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卷绕管处理装置中,也可以是输送部具有构成载置面的环形带,驱动部通过将环形带向第一输送方向或者第二输送方向传送来使载置面移动,控制部能够执行:第一控制,即从第一状态使环形带反转来使载置面向第一输送方向移动,在成为将卷绕管放倒至横置在载置面上的第二状态之后,使环形带正转来使载置面向第二输送方向移动,输送该卷绕管;和第二控制,即从第一状态使环形带正转来使载置面向第二输送方向移动,在成为将卷绕管放倒至横置在载置面上的第二状态之后,使环形带反转来使载置面向第一输送方向移动,输送该卷绕管。在该情况下,能够使卷绕管成为所希望的朝向来进行分配。

14、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卷绕管处理装置中,也可以是载置面的摩擦系数比在限制部中能够与另一端部抵接的面的摩擦系数大。在该情况下,能够可靠地实现使载置面及限制部中的至少任一者在沿着载置面的方向上移动来使绕管倾斜至限制部的限制解除。

15、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纱线卷绕机具备:卷绕单元,将纱线卷绕于作为卷绕管的纸管来形成卷装;作业台车,具有储存纸管的纡库和将储存于纡库的纸管交接给卷绕单元的筒管安装机构;以及筒管供给装置,具有对多个纸管进行保管的筒管储料器、对从筒管储料器供给出的纸管进行处理的上述卷绕管处理装置、以及将由卷绕管处理装置处理过的纸管送出至作业台车的送出机构。在该纱线卷绕机中,通过上述卷绕管处理装置,也起到能够避免部件个数变多的效果。

16、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纱线卷绕系统具备:细纱机,将纱线卷绕于卷绕管来形成喂纱筒管;自动络纱机,从喂纱筒管卷绕纱线来形成卷装;以及上述卷绕管处理装置,对供给至细纱机的卷绕管进行处理。在该纱线卷绕系统中,通过上述卷绕管处理装置,也起到能够避免部件个数变多的效果。

1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可以提供一种能够避免部件个数变多的卷绕管处理装置、纱线卷绕机以及纱线卷绕系统。



技术特征:

1.一种卷绕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绕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绕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卷绕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卷绕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卷绕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绕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卷绕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卷绕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卷绕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绕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13.一种纱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14.一种纱线卷绕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15.一种纱线卷绕机,具备至少2列卷绕单元列,所述卷绕单元列是将纱线卷绕于作为所述卷绕管的纸管来形成卷装的多个卷绕单元的列,2列所述卷绕单元列在背面侧相互被一体化,所述纱线卷绕机的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卷绕管处理装置、纱线卷绕机以及纱线卷绕系统,该卷绕管处理装置具备:载置部,具有供卷绕管载置的载置面;导入部,以卷绕管的长度方向与载置面交叉且卷绕管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与载置面抵接的方式向载置面上导入卷绕管;以及朝向变更部,对导入到了载置面上的卷绕管的朝向进行变更。朝向变更部具有:驱动部,使载置面及导入部中的至少任一者在沿着载置面的方向上移动;和控制部,在将卷绕管导入到了载置面上的第一状态下,控制驱动部的驱动,使载置面及导入部中的至少任一者在沿着载置面的方向上移动。

技术研发人员:须佐见浩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