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芯轴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49276发布日期:2023-08-18 05:36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芯轴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上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芯轴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1、芯轴通常是指机械零件内部的一些连接轴,基本上呈细长棒状,是机械零件中不可缺少的连接件。在对芯轴的生产过程中,必然需要进行上料操作。

2、并且在不同地方所运用的芯轴规格或者种类(形状)也各不相同,如有些芯轴没有台阶,有些芯轴具有台阶,并且有台阶的芯轴也各有不同,现有技术中对芯轴进行上料的装置通常都是争对某种且某规格的芯轴为下一步加工进行有序的上料,从而当需对其他规格或者种类不同的芯轴加工进行上料时,就需要运用到其他的上料装置,成本较大,从而现有技术的适用范围较低,不能很好的运用到各种规格或者种类芯轴加工上,并且芯轴进行上料时,具有不对称的台阶芯轴是需要特定的方向送进加工中心的,现有技术中虽然具有调整机构,但是其任然无法很好的适应不同规格或者种类的芯轴,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适应不同规格和不同种类的芯轴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芯轴自动上料装置。

2、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芯轴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支架一和支架二,所述支架一顶面设置有运输机构,所述运输机构一侧设置有台阶式送料机构,所述支架二顶面设置有检测调整机构,所述支架二顶面设置有下料机构,所述运输机构包括直线运输机,所述直线运输机一侧固定设置有限位板一,所述直线运输机远离限位板一的一侧滑动设置有限位板二,所述检测调整机构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顶面开设有滑槽二,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稳定架,所述稳定架固定于支架二顶面。

3、可选的,所述运输机构还包括限位板三,所述支架一顶面固定设置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与限位板一之间转动设置有丝杠一,所述丝杠一穿过限位板二侧面并设置为螺纹配合,所述稳定板背离丝杠一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穿过且转动于稳定板侧面并与丝杠一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三固定于支架一顶面,所述限位板三上侧固定设置有伸缩杆一,所述伸缩杆一的移动端穿过且滑动于限位板三侧面并与限位板二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一和限位板二一侧对称开设有滑槽一,限位板一上的所述滑槽一中间转动设置有丝杠二,限位板一上的所述滑槽一顶面固定设置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穿过且转动于滑槽一顶面并与丝杠二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槽一共同滑动设置有l型阻挡板一,所述l型阻挡板一与丝杠二为螺纹配合,限位板二上的所述滑槽一顶端一侧开设有缺口,所述支架一顶面固定设置有限位杆,所述l型阻挡板一套接且互动于限位杆上。

4、可选的,所述检测调整机构还包括气动伸缩杆,所述限位块固定于支架二顶面,所述滑槽二内转动设置有丝杠三,且丝杠三一端延伸至滑槽二外部,处于滑槽二内的所述丝杠三上螺纹配合有滑块一,所述气动伸缩杆的固定端固定于滑块一顶面,所述气动伸缩杆的移动端顶端固定设置有稳定框,所述稳定框顶面转动设置有u型块,所述u型块顶面固定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顶面开设有滑槽三,所述滑槽三内对称滑动设置有挡板二,所述u型块的槽中固定设置有双轴电机三,所述双轴电机三的输出轴均固定设置有丝杠四,所述丝杠四远离双轴电机三的一端均与放置板一侧转动配合,所述丝杠四与挡板二设置为螺纹配合,所述稳定框的槽内固定设置有电机四,所述电机四的输出轴穿过且转动于稳定框顶面并与u型块固定连接,所述丝杠一靠近稳定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齿轮一,所述直线运输机一侧转动设置有转轴一,所述转轴一上固定设置有齿轮二和齿轮三,所述齿轮二与齿轮一套接且齿形配合有传动带一,所述支架一顶面固定设置有稳定柱一,所述稳定柱一与转轴一远离直线运输机的一端转动配合,处于齿轮二正下方的所述支架一顶面开设有槽口,所述限位块一侧转动设置有转轴二,所述支架二顶面固定设置有稳定柱二,所述转轴二一端穿过且转动于稳定柱二上端,稳定柱二前侧所述转轴二上固定设置有齿轮四,稳定柱二后侧所述转轴二上固定设置有齿轮五,处于滑槽二外的所述丝杠三上固定设置有齿轮六,所述齿轮六和齿轮五相啮合,所述齿轮四和齿轮三之间套接且齿形配合有传动带二。

5、可选的,所述气动伸缩杆底端套接有移动块,且移动块一侧底面与滑块一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可滑动于限位块顶面、侧面和支架二顶面,所述移动块顶面设置有滚珠丝杠滑台,所述滚珠丝杠滑台的移动端顶面固定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一侧固定设置有行程传感器,所述限位柱柱一侧固定设置有l型分支杆,所述l型分支杆里侧设置有可水平移动的工业相机。

6、可选的,所述下料机构还包括导向板二,所述导向板二固定于稳定架上端的倾斜面上,所述稳定架上端水平面上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一侧还与支架一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上对称固定设置有支柱,所述支柱上端铰接设置有u型导向板一,处于支柱一侧的所述u型导向板一与安装板之间对称固定设置有弹簧一,处于支柱另一侧的所述u型导向板一与安装板之间对称固定设置有弹簧二,所述导向板二顶面开设有与u型导向板一相适应的缺口,所述导向板二顶面对称开设有滑槽四,所述滑槽四内滑动设置有导板,靠近限位柱一侧的所述导板下端固定设置有伸缩杆二,所述伸缩杆二远离导板的一端固定于限位柱一侧,所述导向板二底面固定设置有u型管,所述伸缩杆二里侧固定设置有圆杆一,所述圆杆一远离伸缩杆二的一端与u型管一端设置为滑动配合,远离限位柱一侧的所述导板下端外侧固定设置有圆杆二,所述圆杆二远离导板的一端与u型管另一端设置为滑动配合。

7、可选的,所述齿轮五与齿轮六的齿数比为1:2。

8、可选的,所述弹簧一长于弹簧二,所述u型导向板一的槽口处于放置板的正上方,且u型导向板一的槽口大小与放置板大小相适应。

9、可选的,所述u型导向板一放松状态下的顶面与导向板二顶面处于同一斜面上。

10、可选的,所述丝杠一和丝杠三除长度不相同其他完全相同。

11、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一下有益效果:

12、本技术中设置有运输机构,运输机构包括直线运输机、限位板一、限位板二、丝杠一、电机一,通过直线运输机、限位板一、限位板二、丝杠一、电机一的配合,使得限位板二移动能够空间调整限位板二与限位板一之间的间隙大小,从而能够适应不同规格或者不同种类芯轴的直径大小和长短,极大的扩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减小了所需成本。

13、本技术中运输机构还包括电机二、丝杠二和l型组挡板一,通过电机二、丝杠二和l型组挡板一的配合,使得l型组挡板一可进行竖直方向上的高度调节,从而可适应不同规格或者不同种类芯轴的最大直径大小,从而能够实现对不同规格或者不同种类芯轴进行疏导,极大的扩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减小了所需成本。

14、本技术中设置有检测调整机构,检测调整机构包括齿轮一、齿轮二、传动带一、齿轮三、齿轮四、传动带二、齿轮五、齿轮六、丝杠三、滑块一和气动伸缩杆,通过齿轮一、齿轮二、传动带一、齿轮三、齿轮四、传动带二、齿轮五、齿轮六、丝杠三、滑块一和气动伸缩杆的配合,使得限位板二移动的同时带动滑块一上的气动伸缩杆一同移动,并且齿轮五与齿轮六的齿数比为1:2,从而实现气动伸缩杆移动距离是限位板二移动距离的一半,进而使得气动伸缩杆始终处于限位板二与限位板一之间间距的正中间,从而够适应不同规格或者不同种类芯轴的直径大小和长短的接取,极大的扩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减小了所需成本。

15、本技术中检测调整机构还包括稳定框、u型块、双轴电机三、丝杠四、电机四、防止版、挡板二,通过稳定框、u型块、双轴电机三、丝杠四、电机四、防止版、挡板二的配合,通过双轴电机三控制挡板二站之间的间距和通过电机四带动u型块的转动,从而使得能够对不同规格或者不同种类芯轴进行限位停放和朝向调整,从而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减小了所需成本。

16、本技术中检测调整机构还包括移动块、滚珠丝杠滑台、限位柱、行程传感器、工业相机,通过移动块、滚珠丝杠滑台、限位柱、行程传感器、工业相机配合,使得通过控制限位柱到气动伸缩杆之间的距离,进而能够适应不同规格或者不同种类芯轴的长度,进而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减少了所需成本。

17、本技术中下料机构,下料机构包括导向板二、导板、u型管、圆杆一、圆杆二、伸缩杆二,通过导向板二、导板、u型管、圆杆一、圆杆二、伸缩杆二与限位柱的配合,使得限位柱进行调节的同时,两个导板之间的间距同时进行调整,从而适应了对不同规格或者不同种类芯轴的导向上料,提高了调整效率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减小了所需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