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种装包封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46358发布日期:2023-09-14 03:10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菌种装包封袋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菌种包装,具体为一种菌种装包封袋结构。


背景技术:

1、菌种用于发酵过程作为活细胞催化剂的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类,来源于自然界大量的微生物,从中经分离并筛选出有用菌种,再加以改良,贮存待用于生产。

2、菌种在进行生产时,会使用到装包封袋结构,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3862942u)一种菌种的自动装袋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顶部固定设置有入料漏斗,所述入料漏斗的左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右侧壁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右端贯穿入料漏斗后固定套接有第一皮带轮;本菌种的自动装袋机,通过将菌种从入料漏斗的顶部通入,第一电机带动转轴转动,搅拌叶片对菌种进行搅拌破碎,而菌种落入输送筒内,而转轴的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输送螺纹叶转动,将菌种输送出去,菌种落到传送带装置上运输过来的塑料套袋中,塑料套袋继续被运送至前侧,当塑料套袋到达固定壳体下方,固定壳体内第二电机转动螺纹杆,两个螺接装配的套接块向中心移动,套接块的连接杆带动加热管对塑料套袋进行热塑封口,本实用新型解决装袋封袋速度低下的问题,保证工作效率。

3、上述菌种的自动装袋机,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对菌种进行装包时,不便对菌种装包的重量进行控制,进而导致不便进行使用,故而提出一种菌种装包封袋结构,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菌种装包封袋结构,具备便于对装包的重量进行控制等优点,解决了菌种装包封袋结构不便对菌种装包的重量进行控制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菌种装包封袋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有四个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的上表面固定有料箱,所述料箱上设有装包机构,所述底座上设有封袋机构;

3、所述装包机构包括与料箱下表面前后两侧均固定的挡板,所述装包机构还包括与料箱下表面左右两侧均铰接且与两个挡板相对一侧贴合的铰接板,两个所述铰接板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固定杆,所述装包机构还包括与料箱左右两侧均固定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上表面固定有贯穿固定板的两个竖杆,所述装包机构还包括与底座上表面固定的称重器。

4、进一步,所述封袋机构包括与底座上表面固定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背面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贯穿支撑板的螺杆,所述螺杆的正面固定有横板,所述螺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背面与支撑板正面固定的两个限位杆,所述螺纹块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下表面与底座上表面固定的竖板,两个所述移动杆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限位板,两个所述移动杆相对的一侧均固定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有两个伸缩杆,左侧两个所述伸缩杆和右侧两个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均固定有加热成型板,所述加热成型板与连接板之间固定有两个弹簧。

5、进一步,所述料箱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料口,所述料箱的下表面呈锥形,所述料箱的下表面开设有出料口。

6、进一步,所述称重器位于料箱的正下方,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圆孔,且圆孔与竖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7、进一步,所述支撑板的内部通过轴承与螺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螺纹块的正面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与螺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

8、进一步,所述螺纹块的正面开设有供限位杆贯穿且与其间隙配合的滑孔,所述伸缩杆位于弹簧的内部。

9、进一步,所述移动杆为方杆,所述竖板的侧面开设有方孔,且方孔与移动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菌种装包封袋结构,设有装包机构,装包机构通过将菌种放置在料箱内部,再把包装带放置到称重器上,电动推杆带动压板离开固定杆上,可使铰接板打开,进而使菌种落入包装带中,再由称重器称重,到达重量后,电动推杆运作,使压板带动固定杆移动,进而使铰接板闭合,以便完成装包,相比于传统的菌种装包封袋结构,可便于进行定量装包。

12、2、该菌种装包封袋结构,设有封袋机构,封袋机构通过电机进行运作,可使螺杆旋转带动螺纹块进行移动,进而使铰接杆带动移动杆进行移动,移动杆移动可带动连接板进行移动,进而可带动加热成型板进行移动,使两个加热成型板与包装带进行贴合,进而可进行加热封袋,相比于传统的菌种装包封袋结构,可便于进行封袋。



技术特征:

1.一种菌种装包封袋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有四个支撑柱(2),四个所述支撑柱(2)的上表面固定有料箱(3),所述料箱(3)上设有装包机构(4),所述底座(1)上设有封袋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种装包封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袋机构(5)包括与底座(1)上表面固定的支撑板(501),所述支撑板(501)的背面固定有电机(502),所述电机(502)的输出端固定有贯穿支撑板(501)的螺杆(503),所述螺杆(503)的正面固定有横板(504),所述螺杆(50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505),所述螺纹块(50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背面与支撑板(501)正面固定的两个限位杆(506),所述螺纹块(505)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铰接杆(507),所述铰接杆(507)的另一端铰接有移动杆(508),所述移动杆(508)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下表面与底座(1)上表面固定的竖板(509),两个所述移动杆(508)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限位板(510),两个所述移动杆(508)相对的一侧均固定有连接板(511),两个所述连接板(511)相对的一侧均固定有两个伸缩杆(512),左侧两个所述伸缩杆(512)和右侧两个所述伸缩杆(512)的另一端均固定有加热成型板(513),所述加热成型板(513)与连接板(511)之间固定有两个弹簧(5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种装包封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箱(3)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料口,所述料箱(3)的下表面呈锥形,所述料箱(3)的下表面开设有出料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种装包封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器(408)位于料箱(3)的正下方,所述固定板(404)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圆孔,且圆孔与竖杆(407)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菌种装包封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01)的内部通过轴承与螺杆(503)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螺纹块(505)的正面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与螺杆(50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菌种装包封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块(505)的正面开设有供限位杆(506)贯穿且与其间隙配合的滑孔,所述伸缩杆(512)位于弹簧(514)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菌种装包封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508)为方杆,所述竖板(509)的侧面开设有方孔,且方孔与移动杆(508)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菌种装包封袋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有四个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的上表面固定有料箱,所述料箱上设有装包机构,所述底座上设有封袋机构;所述装包机构包括与料箱下表面前后两侧均固定的挡板,所述装包机构还包括与料箱下表面左右两侧均铰接且与两个挡板相对一侧贴合的铰接板。该菌种装包封袋结构,设有装包机构,装包机构通过将菌种放到料箱内部,再把包装带放到称重器上,电动推杆带动压板离开固定杆,使铰接板打开,以便菌种落入包装带中,再由称重器称重,到达重量后,电动推杆运作,使压板带动固定杆移动,使铰接板闭合,以便完成装包,相比于传统的菌种装包封袋结构,可便于进行定量装包。

技术研发人员:李梅,江怀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政和县村菇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