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集油走线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46408发布日期:2023-09-14 03:12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集油走线槽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集油走线槽。


背景技术:

1、专利申请号:cn201520631170.x,公开了一种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上的组合式集油走线槽所述组合式集油走线槽沿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上的桁架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设置在梯级链条下方,所述组合式集油走线槽包括上方开口的走线槽和覆盖在所述走线槽的开口上的集油槽,所述集油槽的底部具有与所述走线槽的开口宽度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凹槽卡入所述走线槽的开口中。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将集油槽和走线槽合二为一,能同时起到集油和走线的功能,而且腾出了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中宽度方向上的空间,便于安装消防用喷淋,解决了现有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上独立安装集油槽和走线槽后没有多余空间安装喷淋系统的问题;

2、但结构复杂不合理,并不用于实际生产,螺栓喷焊在油槽背面,油槽既要折弯又要喷焊螺栓,增加了工艺难度;油槽与线槽通过螺栓连接,但螺母却在线槽下方,设计不合理,根本没法安装或者拆卸。线槽需要放置好,布好电缆后方可盖上油槽,但是线槽是搁在桁架封底板的加强筋上的,线槽距封底板极其近,根本没法拧上螺母。如果线槽和油槽连接好拧上螺栓后再放入桁架内,如此操作后,根本没办法布线,因此该该专利虽然节约了空间,但设计不合理,存在极大缺陷,并不能用于实际生产中。

3、综上,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集油走线槽,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集油走线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安装或者拆卸等问题。

2、一种新型集油走线槽,包括衍架,所述衍架的内侧设置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槽上插接有集油槽,所述集油槽上开设有与走线槽相适配的长条孔,所述走线槽的内部设置有线缆。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集油槽包括第一集油槽,所述第一集油槽的两端向外侧突出。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集油槽包括第二集油槽,所述第二集油槽的两端为折弯状态,且呈向外侧突出。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集油槽包括第三集油槽,所述第三集油槽的两端为折弯状态,且最端部呈水平状态。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走线槽上开设有凹槽。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8、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整体性好,只有油槽和线槽组成,油槽卡入线槽上,安装拆卸都比较方便;用料普通,成本低:油槽和线槽一体化后,节约了线槽端盖,以及原来线槽和端盖的连接的螺栓螺母,板材折弯,加工方便,成本低廉,真正实现了集油槽和走线槽一体化,节约空间。

9、2、本实用新型适用性广:无论自动扶梯还是自动人行道,均能适用,安装、维保方便,安装拆卸仅需简单操作即可,方便现场维修更换。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集油走线槽,包括衍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衍架(1)的内侧设置有走线槽(3),所述走线槽(3)上插接有集油槽(2),所述集油槽(2)上开设有与走线槽(3)相适配的长条孔,所述走线槽(3)的内部设置有线缆(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集油走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槽(2)包括第一集油槽(201),所述第一集油槽(201)的两端向外侧突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集油走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槽(2)包括第二集油槽(202),所述第二集油槽(202)的两端为折弯状态,且呈向外侧突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集油走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槽(2)包括第三集油槽(203),所述第三集油槽(203)的两端为折弯状态,且最端部呈水平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集油走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槽(3)上开设有凹槽(5)。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集油走线槽,包括衍架,所述衍架的内侧设置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槽上插接有集油槽,所述集油槽上开设有与走线槽相适配的长条孔,所述走线槽的内部设置有线缆;本技术结构简单,整体性好,只有油槽和线槽组成,油槽卡入线槽上,安装拆卸都比较方便;用料普通,成本低:油槽和线槽一体化后,节约了线槽端盖,以及原来线槽和端盖的连接的螺栓螺母,板材折弯,加工方便,成本低廉,真正实现了集油槽和走线槽一体化,节约空间,安装、维保方便,安装拆卸仅需简单操作即可,方便现场维修更换。

技术研发人员:李骏,万勇军,杨立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