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注液后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50417发布日期:2023-11-23 02:21阅读:21来源:国知局
电池注液后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生产的,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注液后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1、现今,在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当电池在注液机内完成注液工序后,需要将注液后的电池输送至封口机进行封口操作。

2、为了实现电池由注液机向封口机进行输送,通常在注液机与封口机之间设置输送带,输送带的两侧分别设置两块挡板,以防止电池从输送带上掉落,并且在电池输送过程中,如发现未注液或者有其他故障的电池,可随时从输送带上取出该故障电池,以防故障电池进行下一步的封口工序。

3、上述技术能较好地完成电池注液后输送至封口机的工作,然而,在该技术中,为了便于取出故障电池,仅在输送带的两侧设置了两块挡板,且两块挡板的高度均低于电池的高度;如此,使得电池处于相对裸露的输送环境,而此时的电池尚未封口,在电池输送过程中,容易出现电解液或粉尘外洒的情况,从而不利于工作人员的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较好地避免电解液外洒的电池注液后输送机构。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电池注液后输送机构,包括送料组件及防护罩组件,所述送料组件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及输送带,所述第一挡板及所述第二挡板分别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两侧,以共同形成有送料通道,所述送料通道用于输送电池,所述送料通道的一端与注液机的出料端连通,所述送料通道的另一端与封口机的进料端连通;所述防护罩组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顶盖板,所述顶盖板为透光结构,所述第一侧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挡板背离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挡板背离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所述顶盖板位于所述送料通道内的电池的正上方,所述顶盖板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及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且所述顶盖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设有多个磁条,所述顶盖板的另一端设有多个磁块,多个所述磁块与多个所述磁条一一对应设置。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罩组件还包括铰链,所述铰链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背离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所述铰链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顶盖板邻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铰链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铰链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侧板的两端。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及所述顶盖板均为亚克力板。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的高度与所述第二侧板的高度相等,且所述第一侧板的高度大于所述电池的高度。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罩组件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设于所述顶盖板背离所述输送带的一侧。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把手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顶盖板。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把手形成有过孔,所述顶盖板形成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适配于所述过孔的内壁,所述防护罩组件还包括紧固螺丝,所述紧固螺丝穿设于所述过孔并连接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罩组件呈倒u型。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挡板的长度,所述第二侧板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挡板的长度。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优点:

14、1、通过将第一侧板固定连接于第一挡板背离第二挡板的一侧,且第二侧板固定连接于第二挡板背离第一挡板的一侧,顶盖板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一侧板的顶部及第二侧板的顶部,加上顶盖板位于送料通道内的电池的正上方,如此,由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顶盖板组成的防护罩组件将送料通道进行封闭,从而较好地避免电解液出现外洒的问题;

15、2、由于顶盖板为透光结构,因此便于通过顶盖板可视化观察送料通道内的电池输送情况,并且容易发现故障电池,再加上顶盖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侧板,通过旋转打开顶盖板,即可取出故障电池;

16、3、又由于第二侧板的顶部设有多个磁条,顶盖板的另一端设有多个磁块,多个磁块与多个磁条一一对应设置,因此在旋转关闭顶盖板时,顶盖板的另一端较为牢固地磁性吸附于第二侧板的顶部,从而使得防护罩组件对于送料通道的密封效果更好,避免生产过程中产生粉尘外漏的问题,进而有利于工作人员的工作健康。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注液后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注液后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组件还包括铰链,所述铰链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背离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所述铰链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顶盖板邻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注液后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铰链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侧板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注液后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及所述顶盖板均为亚克力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注液后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的高度与所述第二侧板的高度相等,且所述第一侧板的高度大于所述电池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注液后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组件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设于所述顶盖板背离所述输送带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注液后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顶盖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注液后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形成有过孔,所述顶盖板形成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适配于所述过孔的内壁,所述防护罩组件还包括紧固螺丝,所述紧固螺丝穿设于所述过孔并连接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注液后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组件呈倒u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注液后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挡板的长度,所述第二侧板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挡板的长度。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注液后输送机构。上述的电池注液后输送机构包括送料组件及防护罩组件,送料组件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及输送带,输送带与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之间形成有送料通道;防护罩组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顶盖板,顶盖板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一侧板的顶部及第二侧板的顶部,且顶盖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的顶部设有多个磁条,顶盖板的另一端设有多个磁块,多个磁块与多个磁条一一对应设置。由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顶盖板组成的防护罩组件将送料通道进行封闭,较好地避免电解液出现外洒的问题;旋转关闭顶盖板时,顶盖板的另一端牢固地磁性吸附于第二侧板的顶部,使得防护罩组件对于送料通道的密封效果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袁益亮,傅有平,宋志彬,赵文磊,刘世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诺达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