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区生态循环用收集再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43048发布日期:2023-11-06 19:26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灌区生态循环用收集再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灌区生态循环,具体为一种灌区生态循环用收集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1、灌区是一个半人工的生态系统,它是依靠自然环境提供的光、热、土壤资源,加上人为选择的作物和安排的作物种植比例等人工调控手段而组成的一个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质的开放式生态系统。

2、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215012334u公开了一种灌区智能灌溉装置,灌区在农田里被分隔为块状,相邻灌区之间设有水井。该灌溉装置包括有plc控制器、水泵和多个传感器组件。水泵的进水口与水井相连接,水泵的出水口指向灌区。多个传感器组件活动分布在灌区四周的边缘位置,传感器组件包括有水位传感器。plc控制器与水泵和水位传感器电连接。水位传感器可将检测到灌溉水位的信息反馈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可控制水泵的出水量,可实现智能化灌溉。

3、上述专利产品实现了灌区的智能化灌溉,但在减少污染方便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烂叶、落叶、杂草散落在田梗,管理人员行走容易滑倒;二是目前灌溉实现自动化,但是田间运输仍需人工,三是田间薄膜、塑料等溶解与土壤中,被农作物吸收后,影响食品安全,这些都需要尽快从田间运走从而保证农田的土壤质量以及提高种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区生态循环用收集再利用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灌区生态循环用收集再利用系统,包括轨道主体,所述轨道主体左右两侧均设有轨道板,所述轨道板呈l形设置,所述轨道主体顶端设有搬运车,所述搬运车包括底座、连接凸起、伸缩缸、支撑杆以及车厢,所述搬运车与所述轨道主体连接处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且位于两个所述轨道板之间设有连接凸起,所述底座顶端其中一侧设有伸缩缸,所述底座顶端远离所述伸缩缸的另一端设有支撑杆,所述伸缩缸的执行端以及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均连接设有车厢。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底座以及所述车厢均为铰接,所述伸缩缸的执行端与所述车厢的底端铰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连接凸起的尺寸大小与两个所述轨道板之间的尺寸大小一致,所述底座的顶端且位于所述支撑杆与所述伸缩缸之间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底座为同一整体。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底座的两侧均设有牵引环,所述牵引环上均连接设有牵引绳。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牵引绳呈环形设置,所述牵引绳环形一端连接设有沼气发电机,所述沼气发电机的一端连接设有沼气池,所述牵引绳环形另一端连接设有滑轮装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滑轮装置包括固定板、支架、滑轮主体以及中心轴,所述牵引绳环形一端连接设有滑轮主体,所述滑轮主体中间设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均设有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远离所述中心轴的一端连接设有固定板。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针对在减少污染方便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烂叶、落叶、杂草散落在田梗,管理人员行走容易滑倒;二是目前灌溉实现自动化,但是田间运输仍需人工,三是田间薄膜、塑料等溶解与土壤中,被农作物吸收后,影响食品安全,这些都需要尽快从田间运走从而保证农田的土壤质量以及提高种植效率,本申请采用了安装组件,在田间渠道上增设轨道,可以在渠道建设时在渠顶预留凹槽,并预埋钢轨作为运行轨道,无需新增占地;搬运车可用于运输货物、废弃物、有机肥;在收成季节,轨道搬运车可将灌区内生产的蔬菜、果品运输至装货点,再由货车转运,节省田间搬运人力物力;收成结束后,田间的烂叶、杂草、秸秆、薄膜等废料同样可由轨道运输车运输至装货点旁的沼气池中,其中烂叶、杂草、秸秆置入沼气池发酵生产沼气和有机肥,具有生态和经济效益;薄膜等废弃物经统一收集后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田间污染。



技术特征:

1.一种灌区生态循环用收集再利用系统,包括轨道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主体(1)左右两侧均设有轨道板(101),所述轨道板(101)呈l形设置,所述轨道主体(1)顶端设有搬运车(2),所述搬运车(2)包括底座(201)、连接凸起(202)、伸缩缸(203)、支撑杆(204)以及车厢(205),所述搬运车(2)与所述轨道主体(1)连接处设有底座(201),所述底座(201)的底端且位于两个所述轨道板(101)之间设有连接凸起(202),所述底座(201)顶端其中一侧设有伸缩缸(203),所述底座(201)顶端远离所述伸缩缸(203)的另一端设有支撑杆(204),所述伸缩缸(203)的执行端以及所述支撑杆(204)远离所述底座(201)的一端均连接设有车厢(2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区生态循环用收集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04)与所述底座(201)以及所述车厢(205)均为铰接,所述伸缩缸(203)的执行端与所述车厢(205)的底端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区生态循环用收集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起(202)的尺寸大小与两个所述轨道板(101)之间的尺寸大小一致,所述底座(201)的顶端且位于所述支撑杆(204)与所述伸缩缸(203)之间设有限位块(206),所述限位块(206)与所述底座(201)为同一整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区生态循环用收集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01)的两侧均设有牵引环(207),所述牵引环(207)上均连接设有牵引绳(3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灌区生态循环用收集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绳(301)呈环形设置,所述牵引绳(301)环形一端连接设有沼气发电机(3),所述沼气发电机(3)的一端连接设有沼气池(5),所述牵引绳(301)环形另一端连接设有滑轮装置(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灌区生态循环用收集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装置(4)包括固定板(401)、支架(402)、滑轮主体(403)以及中心轴(404),所述牵引绳(301)环形一端连接设有滑轮主体(403),所述滑轮主体(403)中间设有中心轴(404),所述中心轴(404)的两端均设有两个支架(402),两个所述支架(402)远离所述中心轴(404)的一端连接设有固定板(40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灌区生态循环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灌区生态循环用收集再利用系统,包括轨道主体,轨道主体左右两侧均设有轨道板,轨道板呈L形设置,轨道主体顶端设有搬运车搬运车与轨道主体连接处设有底座,底座的底端且位于两个轨道板之间设有连接凸起,底座顶端其中一侧设有伸缩缸,底座顶端远离伸缩缸的另一端设有支撑杆,伸缩缸的执行端以及支撑杆远离底座的一端均连接设有车厢,本技术搬运车可用于运输货物、废弃物、有机肥;在收成季节,轨道搬运车可将灌区内生产的蔬菜、果品运输至装货点,再由货车转运,节省田间搬运人力物力;收成结束后,田间的烂叶、杂草、秸秆、薄膜等废料同样可由轨道运输车运输至装货点旁的沼气池中。

技术研发人员:艾志强,孔春梅,周云,蒋汝成,苏建广,陈刚,陈金明,华春莉,杨涛,邓智宇,杜现增,高家琛,普勇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05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