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状料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12592发布日期:2024-04-01 14:19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棒状料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具体涉及棒状料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快速发展,离散型加工行业的自动化需求也越来越大,由于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加工特点,自动化的快速换产的效率高低直接影响自动化生产的出产效率。

2、在棒料类工件加工中,传统的多品种料仓多以机械调整的方式适应多品种加工,调试效率低,人工操作步骤繁琐,引入了人为误差,设计难度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棒状料上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调试效率低,人工操作步骤繁琐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棒状料上料装置,包括送料口、第一推进机构、第二推进机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设置在送料口的下方,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首尾连通,并且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均沿着靠近对方的方向上逐渐向上倾斜,所述第一推进机构具有第一执行件,所述第一推进机构能够通过伸出第一执行件的方式推动棒状料在所述第一斜面上朝向逐渐靠近第二斜面的方向上滚动,所述第二推进机构具有第二执行件,所述第二执行件上设有第三斜面,所述第三斜面位于第一斜面的侧部,所述第三斜面的倾斜方向与第二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同,当所述棒状料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推进机构驱动第二执行件伸出,并带动所述棒状料移动,使得所述第三斜面和第二斜面连续时,所述棒状料能够从所述第三斜面滚动至第二斜面上。

4、进一步,所述送料口与第一斜面之间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与第一执行件之间设有传动机构,使得所述第一执行件的伸出或者缩回动作能够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转盘旋转,所述转盘的周面上设有槽口,使得所述棒状料能够通过槽口滚动至第一斜面上。

5、进一步,所述棒状料上料装置还包括过渡斜面,所述转盘朝下转动时,所述槽口经过过渡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位于过渡斜面的下方,使得所述棒状料能够依次通过过渡斜面滚动至第一斜面上。

6、进一步,所述转盘的周面与过渡斜面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所述棒状料的直径。

7、进一步,所述第一推进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执行件在第一斜面上滑动,所述第一斜面上具有第二预设位置,所述第一执行件的前端滑动至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之间时,所述第一执行件将所述过渡斜面的末端与第一斜面分隔,使得所述过渡斜面与第一斜面不连续。

8、进一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相啮合的齿轮和齿条,所述齿轮与转盘连接,所述齿条安装在第一执行件的侧部,使得所述第一执行件伸出时,所述齿条与齿轮的啮合驱动所述槽口朝下转动,所述第一执行件缩回时,驱动所述槽口朝上转动。

9、进一步,当所述第一执行件推动所述棒状料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推动机构令第一执行件停止移动,所述第一推进机构驱动第一执行件伸出的行程到达第一预设行程后,所述第一推进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执行件缩回。

10、进一步,所述转盘的数量为多个,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转轴,所有所述转盘安装在转轴上,并沿着所述转轴的轴向方向依次分布,所述齿轮安装在转轴上,单个所述棒状料能够同时进入所有所述转盘的槽口中。

11、进一步,所述第一预设位置设有对射传感器,当遮挡所述对射传感器后,所述第一推动机构令第一执行件停止移动。

12、进一步,所述棒状料上料装置还包括v型槽、第三推进机构以及第三执行件,所述第三执行件与第三推进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v型槽与所述第二斜面连通,所述第三执行件穿过所述v型槽,并能够在所述第三推进机构的驱动下沿着所述v型槽的延伸方向移动,当所述第二推进机构伸出的行程达到第二预设行程时,所述第三推进机构伸出所述第三执行件,还包括接近传感器,当所述接近传感器感应到所述棒状料时,所述第三推进机构缩回所述第三执行件。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4、本发明当棒状料从送料口通过进入第一斜面上时,由于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407首尾连通,并且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均沿着靠近对方的方向上逐渐向上倾斜,因此,棒状料无法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动至第二斜面上,此时通过第一推进机构伸出第一执行件的方式推动棒状料在第一斜面507上滚动,当滚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第二推进机构推动第二执行件逐渐伸出,并带动棒状料起升,直至第三斜面与第二斜面连续时,棒状料在重力的作用下滚动至第二斜面上,进而可实现单个的或者少数量的棒状料的上料,适应多种直径的棒状料的上料加工,提高了棒状料上料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棒状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口、第一推进机构、第二推进机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设置在送料口的下方,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首尾连通,并且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均沿着靠近对方的方向上逐渐向上倾斜,所述第一推进机构具有第一执行件,所述第一推进机构能够通过伸出第一执行件的方式推动棒状料在所述第一斜面上朝向逐渐靠近第二斜面的方向上滚动,所述第二推进机构具有第二执行件,所述第二执行件上设有第三斜面,所述第三斜面位于第一斜面的侧部,所述第三斜面的倾斜方向与第二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同,当所述棒状料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推进机构驱动第二执行件伸出,并带动所述棒状料移动,使得所述第三斜面和第二斜面连续时,所述棒状料能够从所述第三斜面滚动至第二斜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状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口与第一斜面之间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与第一执行件之间设有传动机构,使得所述第一执行件的伸出或者缩回动作能够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转盘旋转,所述转盘的周面上设有槽口,使得所述棒状料能够通过槽口滚动至第一斜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棒状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状料上料装置还包括过渡斜面,所述转盘朝下转动时,所述槽口经过过渡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位于过渡斜面的下方,使得所述棒状料能够依次通过过渡斜面滚动至第一斜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棒状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的周面与过渡斜面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所述棒状料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棒状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进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执行件在第一斜面上滑动,所述第一斜面上具有第二预设位置,所述第一执行件的前端滑动至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之间时,所述第一执行件将所述过渡斜面的末端与第一斜面分隔,使得所述过渡斜面与第一斜面不连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棒状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相啮合的齿轮和齿条,所述齿轮与转盘连接,所述齿条安装在第一执行件的侧部,使得所述第一执行件伸出时,所述齿条与齿轮的啮合驱动所述槽口朝下转动,所述第一执行件缩回时,驱动所述槽口朝上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棒状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执行件推动所述棒状料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推动机构令第一执行件停止移动,所述第一推进机构驱动第一执行件伸出的行程到达第一预设行程后,所述第一推进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执行件缩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棒状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的数量为多个,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转轴,所有所述转盘安装在转轴上,并沿着所述转轴的轴向方向依次分布,所述齿轮安装在转轴上,单个所述棒状料能够同时进入所有所述转盘的槽口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棒状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设有对射传感器,当遮挡所述对射传感器后,所述第一推动机构令第一执行件停止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状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状料上料装置还包括v型槽、第三推进机构以及第三执行件,所述第三执行件与第三推进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v型槽与所述第二斜面连通,所述第三执行件穿过所述v型槽,并能够在所述第三推进机构的驱动下沿着所述v型槽的延伸方向移动,当所述第二推进机构伸出的行程达到第二预设行程时,所述第三推进机构伸出所述第三执行件,还包括接近传感器,当所述接近传感器感应到所述棒状料时,所述第三推进机构缩回所述第三执行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棒状料上料装置,所述第一斜面设置在送料口的下方,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首尾连通,并且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均沿着靠近对方的方向上逐渐向上倾斜,所述第一推进机构具有第一执行件,所述第一推进机构能够通过伸出第一执行件的方式推动棒状料在所述第一斜面上朝向逐渐靠近第二斜面的方向上滚动,所述第二推进机构具有第二执行件,所述第二执行件上设有第三斜面,所述第三斜面位于第一斜面的侧部,所述第三斜面的倾斜方向与第二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同,当所述棒状料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推进机构驱动第二执行件伸出,并带动所述棒状料移动。本发明提高了棒状料上料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庭,罗付强,文传奇,雷扬,月敏丁,刘玲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