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曳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166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的曳引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生用于使轿厢和对重升降的驱动力的电梯的曳引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电梯的曳引机中,有时将手动手柄安装在电动机的旋转轴的端部,所述手动手柄是例如在轿厢因为停电或故障等而停在楼层之间的情况下,用于通过人力使轿厢移动的手柄。作业人员在将手动手柄安装到电动机的旋转轴上之后,通过手动来转动所安装的手动手柄,由此能够使轿厢向最近的楼层移动(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78560号公报但是,在这样的现有的曳引机中,由于手动手柄直接安装在旋转轴上,所以相对于旋转轴的轴径互不相同的多个曳引机,有时需要有分别不同的多种手动手柄。因此,为了制造多种手动手柄,相当耗费成本,另外选择适合各个旋转轴的轴径的手动手柄也很麻烦。

发明内容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的曳引机,其能够降低安装在电动机的旋转轴上的手动手柄的制造成本,而且能够减少通过手动手柄使轿厢移动时的麻烦。
本发明的电梯的曳引机包括具有旋转轴的电动机;和轮毂,用于通过手动使旋转轴旋转的手动手柄相对于该轮毂可以装卸,并且该轮毂在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上相对于旋转轴固定,在轮毂上设有止转部,该止转部用于在手动手柄安装于轮毂时,防止手动手柄在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上相对于轮毂旋转。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图1中的电动机轴装置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3是沿图2中的III-III线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曳引机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结构图。在图中,在井道1内可以升降地设有轿厢2和对重3。在井道1的上部设有机房4。在机房4内设置有作为驱动装置的曳引机5,该曳引机5产生用于使轿厢2和对重3升降的驱动力,曳引机5支承在设于机房4内的支承部件6上。
曳引机5具有曳引机主体(驱动装置主体)7、和通过曳引机主体7旋转的驱动绳轮8。另外,在机房4内设有与驱动绳轮8隔开间隔配置的偏导轮9。
在驱动绳轮8和偏导轮9上绕挂有多根主绳索10。轿厢2和对重3通过各主绳索10悬吊在井道1内。轿厢2和对重3借助于驱动绳轮8的旋转而在井道1内升降。
曳引机主体7包括电动机12,其具有电动机主体31和相对于电动机主体31能够旋转的电动机轴(旋转轴)11;减速器13,其安装有电动机12,并向驱动绳轮8传递电动机轴11的旋转力;和电动机轴装置14,其设于电动机轴11的端部,并且能够和电动机轴11一起旋转。
减速器13具有水平延伸的主轴15、和将电动机轴11的旋转减速传递至主轴15的减速器主体16。通过将电动机轴11的旋转减速传递给主轴15,使得主轴15旋转。驱动绳轮8固定在主轴15上。因此,驱动绳轮8通过减速器13接受来自电动机轴11的旋转力,从而与主轴15一体地旋转。
图2是表示图1中的电动机轴装置14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另外,图3是沿图2中的III-III线的剖面图。在图中,电动机轴装置14具有连接轴17,其固定于电动机轴11的端部;和作为手柄装卸部件的轮毂18,其设在连接轴17上,并能够和连接轴17一起旋转。
连接轴17与电动机轴11同轴地配置。连接轴17能够与电动机轴11一体地旋转。另外,连接轴17具有插入部19,该插入部19中插入有电动机轴11的端部;和轴主体部20,其从插入部19沿电动机轴11的轴线延伸。在本示例中,连接轴17借助于穿过插入部19的弹簧销21固定在电动机轴11上。另外,轴主体部20的轴径与电动机轴11的轴径相同。
轮毂18的外径大于电动机轴11和轴主体部20各自的轴径。另外,在轮毂18的中央部设有贯通孔22。贯通孔22的内径与轴主体部20的轴径大致相等。通过使轴主体部20穿过贯通孔22,来将轮毂18设在连接轴17上。作为贯通孔22和轴主体部20之间的配合,优选的是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等。在贯通孔22和轴主体部20之间设有沿着连接轴17的轴线延伸的键槽23。在键槽23中插入有键24,该键24用于防止轮毂18相对于轴主体部20旋转。即,轮毂18在电动机轴11的旋转方向上通过连接轴17固定在电动机轴11上。此外,在轴主体部20的前端部旋合有止脱螺母25,该止脱螺母25用于防止轮毂18从轴主体部20脱落。
用于通过手动使电动机轴11旋转的手动手柄26相对于轮毂18可以装卸。手动手柄26具有圆筒形的装卸部28,其相对于轮毂18进行装卸,并且在内周面设有突起部27;和把手部29,其从装卸部28向径向外侧延伸。在轮毂18的外周部设有作为止转部的槽部30,当装卸部28安装在轮毂18上时,该槽部30与突起部27配合,从而防止手动手柄26在电动机轴11的旋转方向上相对于轮毂18旋转。即,槽部30设于轮毂18的预定部分,并与手动手柄26配合,而与电动机轴11和轴主体部20的各轴径无关。在本示例中,槽部30以这样的方式设在轮毂18上从槽部30到电动机轴11的轴线的距离大于从电动机轴11和轴主体部20的各外周面到电动机轴11的轴线的距离。
在轴主体部20的、位于轮毂18和插入部19之间的部分设有编码器32,该编码器32用于测量电动机轴11的旋转速度和旋转位置等。编码器32具有与连接轴17一体地旋转的编码器旋转部33;和产生与编码器旋转部33的旋转对应的信号的编码器主体34。
在编码器旋转部33和轴主体部20之间设有沿着连接轴17的轴线方向延伸的键槽35。在键槽35中插入有键36,该键36用来防止编码器旋转部33相对于轴主体部20旋转。由此,编码器旋转部33在连接轴17的旋转方向上相对于连接轴17固定。此外,在编码器主体34中产生的信号被传送向对电梯的运转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未图示)。控制装置根据从编码器32的信号的输入来计算出轿厢2的位置和速度,从而控制电梯的运转。
在电动机主体31上通过杆螺钉37固定有支承板38。在支承板38和电动机主体31之间夹有穿过了杆螺钉37的筒状的套环39。由此,支承板38相对于电动机主体31隔开间隔地配置。在支承板38和编码器主体34之间设有保持件40,该保持件40用于相对于支承板38保持编码器主体34。由此,编码器主体34相对于电动机主体31被保持。
接下来说明动作。通过向电动机12通电来使电动机轴11旋转。这时,轮毂18和编码器旋转部33也和电动机轴11一起旋转。当电动机轴11旋转时,通过减速器主体16所进行的动力传递使主轴15和驱动绳轮8旋转。由此使得各主绳索10移动,从而使得轿厢2和对重3在井道1内升降。
例如在轿厢2因为停电或故障等而停在楼层之间的情况下,通过使用手动手柄26来通过手动使轿厢2向最近的楼层移动。
下面说明通过手动使轿厢2向最近的楼层移动时的步骤。首先确认向电动机12的通电停止,然后把手动手柄26的装卸部28安装到轮毂18上。这时,使突起部27与槽部30配合。然后向电动机轴11的旋转方向转动把手部29,以使轮毂18旋转。由此,电动机轴11旋转,使得轿厢2和对重3移动。这样,通过手动来使轿厢2向最近的楼层移动。
在这样的电梯的曳引机5中,由于轮毂18相对于电动机轴11固定,在轮毂18上设有用于防止手动手柄26相对于轮毂18旋转的槽部30,所以即使在例如轿厢2因为停电或故障等而停止在楼层之间的情况下,通过将手动手柄26安装到轮毂18上并转动手动手柄26,也能够通过手动使电动机轴11旋转。由此,能够使轿厢2向最近的楼层移动。
另外,由于轮毂18是与电动机轴11分开的部件,所以能够使轮毂18的形状形成为能够使轮毂18相对于电动机轴11固定、并且可供手动手柄26装卸的形状,而与电动机轴11的轴径大小无关。因此,即使相对于互不相同的多个电动机轴,也能够分别固定适合于各电动机轴的轮毂,而且能够使共同的手动手柄26相对于各轮毂可装卸。即,相对于具有互不相同的电动机轴的多个曳引机,能够使用共同的手动手柄26来通过手动使轿厢2移动。因此,能够减少手动手柄26的种类,从而能够降低手动手柄26的制造成本。另外,能够减少选择手动手柄26的麻烦,从而能够减少利用手动手柄使轿厢2移动时的麻烦。
另外,由于槽部30设在轮毂18的外周部,并且与手动手柄26配合,所以当手动手柄26安装在轮毂18上时,能够容易地防止手动手柄26相对于轮毂18旋转。
另外,由于在电动机轴11上与电动机轴11同轴地固定有能够与电动机轴11一体地旋转的连接轴17,在连接轴17上设有轮毂18、和产生与连接轴17的旋转对应的信号的编码器32,所以能够将连接轴17的轴径大小调整为可安装普遍制造的通用性高且价格便宜的编码器32的轴径大小,而与电动机轴11的轴径大小无关。因此,能够使用共同的手动手柄26使轴径互不相同的电动机轴分别旋转,并且相对于各电动机轴能够使用同一类型的编码器32以测量各电动机轴的旋转。因此,例如在电梯的翻新(修缮工程)中,在沿用曳引机的电动机的情况下,通过将连接轴固定在电动机轴上并将编码器安装在连接轴上,就能够通过价格便宜的编码器来测量电动机轴的旋转,而与电动机轴的轴径无关。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实施方式2在上述示例中,作为止转部在轮毂18的外周部设有一个槽部30,但是也可以将相对于电动机轴11的轴线配置在对称位置的一对槽部来作为一对止转部设在轮毂18的外周部。
即,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曳引机的主要部分剖面图。此外,图4是与实施方式1中的图3对应的剖面图。在图中,在轮毂18的外周部设有相对于电动机轴11的轴线配置在对称位置的一对槽部(止转部)41。各槽部41的剖面形状是相同形状。由此,轮毂18的外周部的形状相对于电动机轴11的轴线对称。另外,轮毂18的重心位置大致位于电动机轴11的轴线上。
此外,在手动手柄26的装卸部28的内周面设有一对分别与各槽部41配合的突起部。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这样的曳引机中,由于相对于电动机轴11的轴线配置在对称位置的一对槽部41设在轮毂18的外周部,所以能够使轮毂18的外周部的形状相对于电动机轴11的轴线对称,从而能够减小轮毂18旋转时的摆动(振动)。
此外,在上述示例中,一对槽部41设在轮毂18的外周部,但是只要相对于电动机轴11的轴线配置在对称位置,也可以在轮毂18的外周部设置多对槽部41。在该情况下,在装卸部28的内周面也设有与各槽部41配合的多对突起部。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与手动手柄的突起部配合的槽部作为止转部设在轮毂18的外周部,但是也可以在手动手柄上设置槽部,并将与手动手柄的槽部配合的突起部作为止转部设在轮毂18的外周部。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轮毂18通过连接轴17固定在电动机轴11上,但是也可以将轮毂18直接固定在电动机轴11上。在该情况下,编码器32设在电动机轴11上。这样也能够将可供共同的手动手柄装卸的轮毂分别固定在互不相同的多个电动机轴上,从而能够减少手动手柄的种类。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梯的曳引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梯的曳引机包括具有旋转轴的电动机;和手柄装卸部件,用于通过手动使上述旋转轴旋转的手动手柄相对于该手柄装卸部件可以装卸,并且该手柄装卸部件在上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上相对于上述旋转轴固定,在上述手柄装卸部件上设有止转部,该止转部用于在上述手动手柄安装于上述手柄装卸部件时,防止上述手动手柄在上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上相对于上述手柄装卸部件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电梯的曳引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止转部设在上述手柄装卸部件的外周部,是与上述手动手柄配合的槽部。
3.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电梯的曳引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手柄装卸部件上设有一对上述止转部,这一对上述止转部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轴线配置在对称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
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的曳引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旋转轴上与上述旋转轴同轴地固定有能够与上述旋转轴一体地旋转的连接轴,在上述连接轴上设有上述手柄装卸部件、和产生与上述连接轴的旋转对应的信号的编码器。
专利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的曳引机。该电梯的曳引机包括电动机,其具有电动机主体和相对于电动机主体能够旋转的旋转轴;和作为手柄装卸部件的轮毂,其相对于旋转轴固定。用于通过手动使旋转轴旋转的手动手柄相对于轮毂可以装卸。在轮毂上设有止转部,该止转部用于在手动手柄安装于轮毂时,防止手动手柄在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上相对于轮毂旋转。
文档编号B66B11/04GK1993287SQ200480043648
公开日2007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日
发明者川上重信, 清水崇行, 斋藤俊一郎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