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容器用可套叠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8359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体容器用可套叠托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运输或储藏诸如12液体盎司铝罐或2公升塑料瓶的饮料容器的可套叠托盘。
软饮料、啤酒及其他饮料,在批发过程中常用矮壁纸板盘或纸箱储藏或运输。这类纸板盘一般不够坚固作再次使用,因此必须由零售商承担费用,并予抛弃。纸箱质地单薄,受潮时易损坏,并且不美观,不能将商品充分展示,作推广和宣传。因此,需要有一种可回收并可再用的托盘,作罐头之类的储藏及运输用。这种托盘应质轻,易摆放和搬运,并且制造经济。较晚近的一种专用于装运24个12液体盎司易拉铝罐的可回收可再用的托盘的举例,如转让于本申请案同一受让人的待批准美国专利申请案第07/272,039号所揭示。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本文引述用作对照。
为少占用储藏空间并易于搬运,039号申请中的空置可再用的塑料盘可互相叠放。托盘套叠仅一个小的高度,也许仅占其高度的四分之一。也就是每增加一个盘,在叠放空盘的总高度增加一个盘四分之三的高度。因此空盘要大量的储藏空间,堆叠可能很高,搬运时很麻烦。托盘边壁的周缘密实,于是将罐或其他容器的下部保持在周缘内,尤其在将已装载的盘堆放时,罐的下部不暴露。这样便不易看出盘中是否装满,也不易看到标签了解容器的种类。
可再用塑料箱有新发展,运输诸如2公升饮料瓶。新近的可套叠并可堆叠储藏塑料容器的一例,为与本申请同一受让人的美国专利第4,823,955号中的容器。这种盛箱常常高度大于里面盛放的瓶子的高度,因此当将盛箱叠放时,盛箱不压在下面箱子内的瓶顶上。相反,盛箱的边壁承受上面箱子及其内物品的重量。这种盛箱的制造,运输及空箱的储藏费用高,因为盛箱相当大,占空间多。由于盛箱将瓶子围绕,也不能充分展示其内物品。
因此有塑料浅箱的发展,其边壁低于藏入的瓶子的高度。放在下面盛箱中的瓶子,支持放在其上面的其他盛箱的重量。现代塑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瓶特别受欢迎,因为其透明,质轻并便宜。虽然瓶子有柔性,但壁的抗拉力强,可安全承受含气饮料的压力。并且其柔性壁可承受惊人的压载荷,假如这些载荷沿轴向施加。因此重要的是瓶子不会在箱中或盘中倾倒,因为,在叠放时载荷不与盛箱的纵向轴线一致,受压的瓶子可能变形。大容量PET瓶尤其如此,诸如广泛用于软饮料的两公升瓶。因此,某些先有领域中的盛箱要求补充结构,保持瓶子稳定。其他的盛箱有提柄,叠放空箱时必须除去手柄,这是一个既不方便又费时间的手续。某些浅箱也有较高的壁,降低展示的条件。
特别适合放两公升PET瓶的可叠放矮壁箱的一种设计,是本申请受让人的“堡垒箱”的设计,储如与本申请同属待批准的美国专利申请案第07/186,140号所揭示,其全部内容在本文中引述作对照。这类盛箱有若干立柱从箱底部向上伸,与侧壁共同形成若干放瓶的隔室。这种有内立柱的盛箱空置时与中古时代堡垒相似。这种立柱内空,空箱可从上向下套放。这种形状简单的盛箱还有间距的边侧立柱增加强度,而仍可将其中的容器暴露。然而这设计要求将空箱对准才能将其套叠,使手续欠理想稍复杂而费时。
12液体盎司或16液体盎司容量的饮料常常单个零售,就是在便利店不按6罐包装发售。将瓶或罐从其6罐(二级)包装中取出时,无论二级包装为收缩包装,纸板匣或互相连接的塑料圈,都需化费人力。
某些已知的托盘不将其饮料容器永久保持间距关系,因此在运输时容器互相摩擦并与盛箱结构摩擦。这种作用可能擦掉容器的标签,或在容器上划印,这对金属软饮料罐或啤酒罐特别成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改进的,储藏或运输诸如饮料罐和饮料瓶等容器的改进的可套叠托盘。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出一种改进的可套叠容器托盘设计,在将装满的托盘叠堆时或空托盘套叠时都占较小的空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改进的可套叠托盘,可将罐头在一个紧凑的盘中分开放置,而防止运输时互相摩擦。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可套叠的塑料托盘,重量轻,制造经济而美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改进的可再用盛托盘,可用以运输及储藏散置的容器,以及固定连接成六罐包装的容器。
为达到这些目的,本申请提出一种新颖的可套叠的饮料容器托盘。这托盘由三部分基本塑料元件整体模制,即一个底板,一个上围栏和和若干基本为锥形的立柱。底板上表面上有若干液体容器支承区,各支承一个分别的液体容器。底板下表面上又有若干容纳区,容纳底板下面的一个相似盘中的一层相似液体容器的顶部。围栏用有垂直内外表面的竖立条带制造,其顶侧有突缘向外微伸。围栏在底板上面,基本与底板平行,因此当将液体容器放在底板上时,围栏在容器顶的下面,但对容器有足够的相对高度,防容器倾倒。立柱在其间,连接底板与围板成为一体。立柱有间距围绕底板的外侧,设在相邻支承区之间。各有大致截头锥形,形成在底板上向外的纵向槽,基本从底板伸到突缘。槽有向上的楔形,朝下向底板倾斜,其构形为可在其中滑入相似盘中相似立柱的内表面,从而当将空盘套叠时,底板纳入开敞的围栏中。相邻立柱之间,和围栏与底板之间和沿两边及两端等区域开敞,形成质轻的设计,使盘中的容器可比较清楚看见。底板最好有通透的框格形结构设计,不仅美观而且需要的塑料材料少。因此比较密实的底板设计质轻而价廉。还可设稳定角柱,从围栏向底板角部的支承区域,向内向下方伸展。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与优点,对本发明领域有一般了解的人,阅读下面的叙述结合附图便可更加了解。


图1 为本发明第一托盘的立体图。
图2 为第一托盘的俯视图。
图3 为第一托盘的仰视图。
图4 为第一托盘的侧视图。
图5 为第一托盘的端视图。
图6 为沿图2中6-6剖线的剖视图。
图7 为沿图2中7-7剖线的剖视图。
图8 为沿图4中8-8剖线的剖视图。
图9 为沿图5中9-9剖线的剖视图。
图10为沿图2中10-10剖线的剖视图。
图11为沿图2中11-11剖线的剖视图。
图12为沿图2中12-12剖线的剖视图。
图13为空置套叠的第一托盘部分剖开的侧视图。
图14为装货后堆放的第一托盘已部分剖开的端视图。
图15为本发明第二托盘的立体图。
图16为第二托盘俯视图。
图17为第二托盘仰视图。
图18为第二托盘侧视图。
图19为第二托盘端视图。
图20为沿图15中20-20剖线的剖视图。
图21为沿图15中21-21剖线的剖视图。
图22为沿图16中22-22剖线的剖视图。
图23为沿图16中23-23剖线的剖视图。
图24为空置并套置的第二托盘的立体图。
图25为装货后堆放的第二托盘的立体图。
图26为本发明第三托盘的立体图。
图27为第三托盘的俯视图。
图28为第三托盘的俯视图。
图29为第三托盘的仰视图。
图30为第三托盘的端视图。
图31为本发明第四托盘的立体图。
图32为第四托盘的俯视图。
图33为第四托盘的仰视图。
图34为第四托盘的侧视图。
图35为第四托盘的端视图。
图36为沿图32中36-36剖线的剖视图。
图37为空置套叠的第四托盘的部分剖开侧视图。
图38为装货并堆放的第四托盘部分剖开侧视图。
图39为本发明第五托盘立体图。
图40为第五托盘俯视图。
图41为第五托盘仰视图。
图42为第五托盘侧视图。
图43为第五托盘端视图。
本发明可作若干变化,其一些示于附图中。本文将说明本发明可用于盛放任何类型的(液体)容器,尤其适用于12液体盎司金属罐与两公升PET瓶。可容放六罐一组的容器(罐)或单个的罐。
本发明托盘的第一理想实施例,在图1-14中用号100总的表示。托盘100特别适合盛放12液体盎司金属罐,诸如典型用于软饮料及啤酒者,举例如图14中102所示。对托盘100比对其他托盘较详细叙述,关于其相应部件的叙述,在以后叙述其他托盘方案时可用作参考。
托盘100用诸如聚乙烯等塑料一体模制,有四个基本元件,即一底板104,一矩形围栏106在底板上方间距放置并与底板平行,若干立柱108在底板104及围栏106之间伸展并与之连接,托盘100的四角有支柱110在围栏106及底板104之间连接,对托盘100提供补充的角部支撑。然而本发明不需角支柱110,从下文叙述的某些其他方案可以了解。
底板104有上表面112,形成若干(24个)液体容器支承区114,支承液体容器102。每支承区114大致有2.650平方英寸。底板下表面116有若干容纳区118,容纳正对底板下方的相似托盘中一层相似液体容器的顶部,如图14中在标图号120处用相似(相同)的装货托盘所示。在底板下表面116上的间距的位置上,布置从下表面向下伸的坡形保护件,如上述第′039号申请中所述,也属于本发明范围内。这些坡形保护件设滑动表面,因而装货后的托盘100,易于在下面的相似装载的托盘120的罐顶上的突缘上滑动,而不需将托盘提高,使装货和堆放的托盘搬动方便。
围栏106在底板104上方用立柱108定位,有足够的高度,予防运输托盘100时,放在底板上的容器102倾倒。但在“浅盘”构形中则相当低,从而底板104上的容器102的顶部伸出,于是容器本身直接支持上面托盘的重量,如从图14可理解。与前面提到的“堡垒箱”的设计不同,不需附加结构从围栏106向上伸,或从底板104的中部向上伸。围栏106也有一个垂直内外壁126,128的条带124,并且顶侧有突缘130略向外伸。条带124及突缘130的端部角有平滑的圆角。内外壁126,128的垂直方向,在图7,10,11及14中用剖面表示。由于外壁128不向外倾斜,所以能保持托盘100的最小总量度,约与波浪形的盛箱相同。托盘100的总高度2.000英寸,宽度(如图2所示)为10.750英寸,长度16.125英寸。条带124有波浪形或弧形构形,在内壁26的每一液体容器支承区114附近的上方,有圆柱形平滑表面132,与支承区上的容器102的圆侧壁对应。底板104还有波浪形周缘设计,在每一液体容器的外支承区114的位置134上向外弯曲,基本与液体容器底部的圆柱形对应。
立柱108从底板104向上伸到围栏106上,并在支承区116之间的波浪形周缘向里弯曲的地点136位置。这些立柱108各形成大致的截头锥形件,形成向底板104外侧的垂直槽138。立柱108的向内的表面有三个面,各从底板向外向上方倾斜,伸到围栏上。中间表面140平坦,两外表面142、144大致侧向伸展,有截头锥形。例如,这些表面的构形图1,6,7及8可见。表面142如图7所示,有锥形结构,锥形底的半径为1.300英寸,每一斜边倾斜10度,壁厚0.100英寸。立柱108的内表面大致为锥形,向纵向中心线倾斜,罐102即使散置,甚至在将托盘100作正常运输时,也不会与相邻的立柱接触。槽138有相应的构形,在里面容纳另一托盘的立柱的内表面,如图13所示,提供一个套插深入的安排。于是每增加一个空盘100,在套叠的空托盘叠中仅增加一个窄的围栏高度,增加的高度仅约四分之三英寸。
角支柱110也向内向下倾斜,有锥形内外表面145,146(与立柱相同,见图9),当将空盘按图13所示套叠或分开时,沿内外表面互相滑动。
底板上表面112可能整个平面光滑平坦。或者在每一支承区14中有凹入区域,其中容纳一个液体容器102的底部;或者在表面上有矮的分隔凸条,将支承区114分隔,下面将参照图31-43说明。
理想设计是将底板104模制成格状构形,构形有穿通的开敞形状,如图1-3(及26-28)所示,因而只需用较少的底板塑料材料。这样使底板104价廉而质轻,提供美观的设计。这种格状设计最好有若干圆形件148,每支承区114中各有一个。每一圆形件148略小于所支持的液体容器102的底部。有若干径向支杆149从每一圆形件148上径向伸出,将圆形件悬置或支持。圆形件148按横行和直行安排,形成一个或多个阵列,如图2作举例所示。在图1-14中的理想设计中,有四个2×3阵列,容纳四个六罐包装;也就是在4×6的安排中有24个支承区114。圆形件148形成坚固的支承结构,并且较易计算空盘100中的支承区114的数量,也容易将液体容器102放到底板104上。
格形底板104还有若干纵横的支杆150,152,分别在底板全部长度及宽度上,并在圆形件148的横竖行间伸展(不连续)。于是径向支杆149伸到这些横竖支杆上,或在上面穿过。在横竖支杆150,152的交叉点上,有较小的圆形件154形成,处在较大圆形件148形成的方形的中心,例如从图2及3中可见。在一个有趣的图案中有中心纵支杆150通过除中心小圆形件156(图2)以外的全部小圆形件154,中心横支杆152通过除中心小圆形156以外的全部小圆形件154的中心,而其余的小圆形件154完全开敞。
在本发明的一个理想设计中,底板下表面116上的每一容纳区118,有一个向上的凹入部,其中容纳底板104下面的一个托盘120中一层液体容器102的顶部。这种凹入的容纳区举例如图3,7及13所示,可通过图14中将左下方两个罐的顶部与右方两罐比较而了解。每一凹入部158简单形成,是在径向支杆149的下表面,从与大圆形件148有一个小间距的位置158(图3及7),倾斜伸到相邻的大圆形件,以及倾斜伸到与圆形件154有间距的位置160(图3,6及12)上。熟悉本领域者可了解到,将底板下表面116保持在其下方的下容器顶部上的任何相似的、防止自由滑动的结构,都在本发明范围内。
从托盘100的端部及边侧,可看到相邻立柱108间的区域,和底板104及围栏106形成开敞空间162。这设计比密实的设计需要的塑料少,因此较轻,价廉而较美观。并且使其内的液体容器102可较清楚看见,尤其在如图14所示将全装载或半装载的托盘互相叠堆时。
在本发明的另一设计,使用一个“密实”的底板结构,不用通透格架设计的托盘100。密实设计如图15中200总的表示的托盘的整体,其中有若干凹部202在底板204上表面上形成,其中容纳流体容器或金属饮料罐206的下缘。俯视时,如图16所示,有若干环形成。从图18及19所示侧向看到,底板204的周缘与托盘100的底板104的构形相似,有一系列拱形表面210。底板204的下表面圆形凹部216在上面形成,如图17及22所示,其中容纳罐206的上边缘,以防上面的装载后的托盘200在下面的相似的装载后的托盘上,如图25中号218所示的托盘上自由滑动。托盘200之间有倾斜立柱224,形成向外的槽226。虽然托盘200没有任何角上的支柱,但是在与图1相似的图15方案中设置,这种支柱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图26-30概示的托盘300,是托盘100与200的混合。有托盘100及相似托盘200的框格形底板302,没有角部支柱。与托盘100及200相似,有围栏304及倾斜立柱306,形成向外的容纳槽308。因此举例如图26中的托盘300,里面可放散置的(或是用塑料薄膜或塑料套的包装件)罐或相似容器的排列,例如用4×6排列,甚至在一般与运输及搬运相关的移动中保持稳定,防止互相摩擦。托盘300在装货后,可互相稳定堆放,从图25可理解。托盘300的空盘可互相套叠作收藏或运输,与托盘100及200相似,当套叠放置时,每一空盘300仅在叠中增加一个窄的围栏的高度。
本发明的一般概念,很容易在搬运不同尺寸及形状的其他容器时采用。其一举例在图31至图43中示出,用于两公升PET瓶,诸如图38中之400,图示二实施方案,第一方案在图31至38中以402总的表示,第二方案在图39至43中以404总的表示。两者间的唯一差别,是在图31的方案中有角部支柱406。对于底板407的外伸支承区角部,支柱406有相似的外支撑作用。
纵横分隔支杆408,409在底板407上纵横伸展,将各支承区410互相分隔,将瓶400保持在其位置上,防止倾倒。三个横向分隔支杆409比一个的纵向支杆408高。这种夹持功能对塑料瓶400比罐头托盘100,200,300重要,因为高的软性瓶400在叠放时倾倒,较易于变形。图31至43中的托盘(或承载器)402,404,设计承载八个瓶400。当然改变托盘402,404的尺寸,承载较多或较少的瓶,或瓶子的尺寸不同,都属于本发明范围内。
托盘下表面411上有圆形的凹部,如图37及38中凹区412所示,其中容放用号416总的表示的下托盘中的瓶400的盖414。这样可防止上面的装货后的托盘402,沿下面的托盘416中瓶子的顶部自由滑动,并使下托盘416中的瓶子不易倾倒。在空盘的套叠安排中,上托盘套在下托盘中,从而下托盘的围栏突缘418,在上面托盘的围栏420的下面,图37显示最清晰。从图31及39可了解,在相邻立柱422之间,或主柱422与相邻立柱406之间,以及底板408与围栏402之间等的区域,形成开敞空间424,为的是上面对托盘100,200及300所讨论的理由,并使瓶子易于从外侧看见。这样可辩别瓶子的类型,并且容易立刻知道托盘是否装满。
任何托盘100,200,300,402或404的立柱,都可按下两方法之一了解或叙述。方法之一是立柱仅从底板的下表面,伸到围栏的下边缘,从侧视图极易了解,尤其当将空盘套叠时。这样,围栏连贯围绕盘的外周,并包围立柱槽的上伸展部。另一方法是使立柱从托盘的内侧一直伸到围栏的上部,或伸到突缘,诸如从空盘的透视图,可较易了解。在后一情况下,围栏可考虑为有若干段,在相邻的立柱间伸展。用任一方法都限定了一种制造及使用价廉的改良的坚固而紧凑的托盘。这种托盘空置时易于互相深入套叠,而不用任何不适当的操作或改变方向。有美观而开敞的设计,更能充分展示托盘内的容器。
从上面详细叙述明显可见,对本发明有许多改变,修改或更改都属于了解本领域者的专业范围。但是申请人申请将全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变型,都考虑属于仅以文后之权利要求加于限制的发明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若干液体容器的可套叠的托盘,该托盘中有下列各项一个底板有一个上表面,其上有若干液体容器支承区,上面各放置一个分别的液体容器,又有一个下表面,上有容纳区容纳该底板下面的相似托盘中的一层相似液体容器的顶部;一个围栏在该底板上方间距放置,与底板平行,该围栏与该底板相对定位,使支承区上的液体容器的顶部,伸出该围栏的上方;若干立柱在该底板与该围栏之间,与底板及围栏连接,有间距围绕该底板外侧放置,立柱间形成开敞空间,各该立柱上形成朝向该底板外方的槽,其中容放相似托盘的一个对应立柱,使该托盘与相似托盘套叠在一起时,该围栏与相似托盘的围栏基本叠。
2.如权利要求1之托盘,其特征为该围栏为一条竖立的条带,其内外表面垂直。
3.如权利要求2之托盘,其特征为该围栏有突缘在该竖立的带的上部固定,从该外表面向外伸展。
4.如权利要求2之托盘,其特征在为该带基本围成矩形,有波浪形的直壁和圆角。
5.如权利要求1之托盘,其特征为该底板有若干直立的分隔壁,从该上表面上向上伸展,将该支承区分隔。
6.如权利要求1之托盘,其特征为该围栏有大致矩形的向外伸的上突缘。
7.如权利要求6之托盘,其特征为该围栏有一个下表面,当该托盘与相似托盘套放时,该下表面与一个相似托盘的一个相似的突缘相邻。
8.如权利要求6之托盘,其特征为该围栏围成一个圆角矩形,外缘之间的宽度为10 3/4英寸,外缘之间的长度为16 1/4英寸。
9.如权利要求8之托盘,其特征为该立柱基本为2英寸高。
10.如权利要求1之托盘,其特征为该立柱放在相邻该支承区之间,相对于该相邻支承区上的液体容器伸展,与容器有间距,从而液体容器不与该立柱摩擦。
11.如权利要求1之托盘,其特征为该围栏的外表面在各该纵向槽的上面向里凹入,形成槽的上延伸部。
12.如权利要求1之托盘,其特征为该围栏有一个基本矩形向外的上突缘,在该立柱的上端顶上固定。
13.如权利要求12之托盘,其特征为该围栏为若干杆件,在相邻该立柱之间伸展,与柱连接,其上侧与该突缘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3之托盘,其特征为该立柱向上伸到该突缘上。
15.如权利要求12之托盘,其特征为该槽与该突缘的上侧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之托盘,其特征为该支承区的该上表面凹入,其中容纳液体容器的底部。
17.如权利要求1之托盘,其特征为该围栏至少形成圆角矩形的一部分。
18.如权利要求1之托盘,其特征为该底板,该围栏与该立柱整体形成。
19.如权利要求1之托盘,其特征为该支承区作阵列布置在该底板的外边缘内。
20.如权利要求19之托盘,其特征为该阵列包括一个2×4阵列。
21.如权利要求19之托盘,其特征为该阵列包括一个4×6阵列。
22.如权利要求1之托盘,其特征为该槽从该围栏向内下方倾斜,达到该底板。
23.如权利要求22之托盘,其特征为该槽通入底板,与底板该下表面连接。
24.如权利要求1之托盘,其特征为该围栏总高度约3/4英寸。
25.如权利要求1之托盘,其特征为该立柱有三个内面,中间面平坦,放在内侧,向内倾斜,两个外面基本在两侧,有截头锥形。
26.如权利要求25之托盘,其特征为该三个内面的构形与位置,为与该相邻液体容器支承区中的液体容器有间距,因此运输时不与之接触。
27.如权利要求1中之托盘,其特征为该底板的上表面上有一个环形件,每一该液体容器支承器有一个环形底板,容纳并夹持液体容形的底部。
28.如权利要求1之托盘,其特征为该底板有穿通框格设计。
29.如权利要求28之托盘,其特征为该穿通框格设计的每一该液体容器区,有一个在中心上的圆形件,有若干支杆从每一该圆形件径向伸出。
30.如权利要求29之托盘,其特征为该穿通框架设计中,在该圆形件的相邻纵行与横行间,分别有纵分隔件与横分隔件。
31.如权利要求30之托盘,其特征为该纵横分隔件与相对放置的立柱连接,在其间伸展。
32.如权利要求30之托盘,其特征为该穿通框格设计有若干在该纵横分隔件上的中间圆形件。
33.如权利要求1之托盘,其特征为该底板为矩形,有一对侧边缘和一对端部边缘,该液体容器支承区排成阵列,由若干纵横行形成,该立柱放在两侧缘和两端缘的相邻的纵行和相邻的横行之间。
34.如权利要求1之托盘,其特征为该围栏在该底板上的一段距离处,足以防止该液体容器支承区上的液体容器倾倒。
35.如权利要求1之托盘,其特征为该下表面上有向上凹入的该容纳区,其中容纳下面一层液体容器的顶部。
36.如权利要求35之托盘,其特征为该凹入容纳区用于容纳12液体盎司金属罐的顶部。
37.如权利要求35之托盘,其特征为该凹入容纳区用于容纳两公升PET瓶的盖。
38.如权利要求1之托盘,其特征为该围栏有一个内表面,有直立的圆柱形凹入部,与该液体容器支承区相邻,弧形大致与该液体容器支承区中放置的液体容器的相邻侧壁的弧形平行而对应。
39.如权利要求1之托盘,其特征为该底盘,该围栏及该立柱,用聚乙烯整体形成。
40.如权利要求1之托盘,其该围栏为矩形,该矩形围栏每一角上的角柱向内下方倾斜伸到底板上。
41.如权利要求40之托盘,其特征为每一该角柱有一个向外的锥形面,相对于该底板向外倾斜。
42.如权利要求1之托盘,其特征为该槽向上收窄。
43.如权利要求1之托盘,其特征为该底盘在相邻该液体容器支承区之间。
44.如权利要求1之托盘,其特征为该围栏有一个向内的表面,该立柱沿该向内的表面向上伸。
45.如权利要求1之托盘,其特征为该槽与该底板的该下表面连接。
46.如权利要求1之托盘,其特征为该底板的该上表面,在该立柱之间的全部长度和宽度中开敞。
47.如权利要求1之托盘,其特征为该立柱都有大致的截头锥形。
48.如权利要求1之托盘,其特征为该底板有外量度,而该围栏的内量度大于该底板的外量度,从而该底板可从该围栏中通过。
全文摘要
诸如12液体盎司金属罐及2公升PET瓶等饮料容器储藏及运输用的可再用塑料托盘。托盘底板上有容器支承区的阵列。其围栏离底板有足够高度,在“浅盘”设计中,可防止堆放及运输时,容器在支承区上倾倒。一个大致矩形的有直立内外表面的条带,上侧有外伸突缘,形成围栏。在相邻支承区间有立柱,将围栏与底板连接,从围栏向内向下倾斜。立柱向外敞口,形成垂直槽,其中可插入相似托盘的立柱。
文档编号B65D21/02GK1048197SQ9010037
公开日1991年1月2日 申请日期1990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1989年6月21日
发明者威廉·P·阿普斯 申请人:雷里格-太平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