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滴漏瓶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8723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滴漏瓶塞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滴漏瓶塞。适用于存放佐料和饮料的瓶子上。
为了防止佐料和饮料瓶在运输时的滴漏现象。人们把瓶塞做成防滴漏瓶塞替代传统木塞。
人们在使用佐料和饮料时。常常会有残留液从瓶子口淌流下来。不但易弄脏瓶子。而且造成佐料和饮料的浪费。因此有人设计了防淌流的瓶塞。解决了倒佐料时淌流现象。但是以上两种瓶塞的缺点是功能单一。不能同时解决滴流和淌流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既能防滴流又能防淌流的二用瓶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装置由瓶塞盏、防淌流瓶塞和防滴漏瓶塞组合面成。其特征在于瓶盖为一锥形体。内圆上设有螺纹。回流槽外圆上设有与塞盖相匹配的螺纹。槽底是一个水平面。瓶塞头的总长为35~40mm的圆管。上端出口处为一封闭式斜面。圆管中部设有回流孔。圆管下部设有一段螺纹。密封紧固圈设在回流槽下方与回流槽相接。所述回流孔与回流槽底相交连通。回流孔上还设有凸形封闭盏。
这样的组合和改进彻底解决佐、饮料在使用后的淌流和滴漏现象。还解决了瓶塞本身与瓶颈之间的密封和牢固问题。紧固圈能紧紧扣住瓶颈上的圆弧肩。下部圆管上又设有螺纹。在使用时瓶内液体不会渗出。又由于瓶塞出口处和回流孔做成封闭式的。因此各种佐、饮料在长途运输时或倒置时都不会外溢。佐料在使用后。瓶口残留液体能通过回流槽和回流孔返回瓶内。既节约又于净,是一物二用的瓶塞组合装置。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瓶塞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细节。
装置由瓶塞盖、防淌流瓶塞和防滴漏瓶塞组合而成。瓶塞盖2为一锥形体。内圆上设有螺纹。瓶塞由瓶塞头1、回流槽7、密封紧固圈3组成。瓶塞头1为总长35~40mm的圆管。圆管上设有出口处4。下部设有一段螺纹6。是作为瓶内塞塞进瓶口内。中部设有一个回流孔5。回流槽7的外圆上设有与瓶塞盖相匹配的螺纹。回流槽槽底是一个水平面。并与圆管上的回流孔5相交并连通。圆管1设在回流槽7的中央。并高出回流槽。回流槽内圆直径大于圆管1的外圆直径。密封紧固圈3设在回流槽7的下方并与回流槽相接。通过密封紧固圈可将佐料瓶紧紧扣住。所述圆管出口处4是一封闭式斜面。所述回流孔5上还设一个凸形封闭盖。使用时二者都可以用小刀方便地切除。装置全部采用无毒塑料制成。
权利要求一种防滴漏瓶塞装置由瓶塞盖、防淌流瓶塞和防滴漏瓶塞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瓶塞盖2为一锥体,内圆上设有螺纹;回流槽7外圆上设有与塞盏相匹配的螺纹,槽底是一个水平面;瓶塞头1总长为35~40mm的圆管,上端出口处为一封闭式斜面4,圆管中部设有回流孔5,圆管下部设有一段螺纹6;密封紧固圈3设在回流槽7的下方并与回流槽相接,所述回流孔与回流槽相交连通,回流孔5上还设有凸形封闭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滴漏瓶塞。适用于存放佐料和饮料的瓶子上。本实用新型是由瓶塞盖、防淌流瓶塞和防滴漏瓶塞组合而成,出口处和回流孔做成封闭式。这样的组合不仅能解决在使用时液体滴漏和淌流现象,还能确保在瓶子运输时的滴漏现象,是一种理想的防滴漏防淌流的二用瓶塞装置。
文档编号B65D47/40GK2078730SQ9020741
公开日1991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1990年7月7日 优先权日1990年7月7日
发明者陈以撒, 范芷芳 申请人:陈以撒, 范芷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