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装腔状、膏状或浆状物料的夹层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06503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罐装腔状、膏状或浆状物料的夹层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胶状、膏状或浆状物料的罐装容器。
在现有技术中,胶状、膏状或浆状的物料,如美术颜料、胶水、化妆品、洗浴露、洗发香波、牙膏、药膏等一般用两类容器来罐装。一类是容器形状不随容器内物料剩余量变化的塑料瓶、玻璃瓶等;另一类是容器形状随容器内物料剩余量变化的塑料软管、金属软管等。前一类容器的特点是外形较美观,而且美观的外形能不随容器内物料逐渐用去而始终保持(常被用于罐装化妆品),然而其缺点是因胶状、膏状或浆状物料的流动性很差,往往当物料被用去一部分后,剩余的物料便很难流出,使用起来颇感费力。后一类容器虽无前者存在的缺点,但其外壳随物料逐渐用去而愈来愈瘪,即使原有的外形非常美观,一经使用便难以保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胶状、膏状或浆状物料罐装容器,它不仅可随意挤出其中的物料,而且原有的外形能始终保持。
本实用新型由弹性外壳、软质内胆等构成,内胆安装于外壳内并与外壳有同一瓶口,瓶外壳底部有一常闭单向进气阀。内胆中有一导管自瓶口延伸至底部,导管管壁开有若干小孔。内胆由塑料或橡胶薄膜等材料制成。
使用时用手挤压弹性外壳,因其底部的进气阀处于关闭状态,外壳与内胆间的空气压力增大,内胆均匀受压,从而物料通过导管从瓶口挤出。当停止挤压外壳后,由于软质内胆压瘪后不能复原,空气便通过瓶底部的进气阀被吸入外壳与内胆的夹层中。为防止物料倒流回瓶子内,瓶口处可安置一常闭顶阀。
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外壳1由聚丙烯塑料制成,内胆2由聚乙烯塑料膜制成,内胆安装于外壳内并与外壳有同一瓶口4。管壁开有若干小孔的导管3安置于内胆中,其一端固定于瓶颈,另一端伸至内胆底部。
外壳底部有一常闭进气阀5,它由圆珠6和阀座构成。当挤压瓶子外壳时圆珠被吹顶至进气孔将其封住,停止挤压后外壳复原,外壳内形成负压致使圆珠离开进气孔,空气便由进气孔进入外壳与内胆的夹层中。
瓶口装有常闭顶阀7。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瓶子中罐装有胶状、膏状或浆状物料不管剩余量为多少均可随意适量挤出,而且瓶子原有的外形可始终保持,适宜罐装各类胶状、膏状或浆状的物料。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罐装胶状、膏状或浆状物料的夹层瓶,由弹性外壳、软质内胆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内胆安装于外壳内并与外壳有同一瓶口,内胆中有一导管自瓶口延伸至底部,导管管壁开有若干小孔,瓶外壳底部有一常闭单向进气阀。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瓶,其特征在于其瓶口装有一常闭顶阀。
3.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层瓶,其特征在于内胆由塑料或橡胶薄膜等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胶状、膏状或浆状物料的罐装容器,由弹性外壳(1)、软质内胆(2)等构成,内胆安装于外壳内并与外壳有同一瓶口(4),容器外壳底部有一常闭单向进气阀(5)。内胆中有一管壁开有若干小孔的导管(3)自瓶口延伸至容器底部,瓶口处还可安置一顶阀(7)。其优点是容器中罐装的胶状、膏状或浆状物料不管剩余量多少均可随意适量挤出,而且容器原有的外形可始终保持,适宜罐装各类胶状、膏状或浆状的物料。
文档编号B65D83/00GK2199153SQ9423915
公开日1995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1994年8月4日 优先权日1994年8月4日
发明者赵志新 申请人:赵志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