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焊线卷线筒的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0698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焊线卷线筒的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更具体来说,涉及保护缠绕在卷线筒上的电焊焊线的盖。
在连续电弧焊技术中公知,不电热的连续焊线绕在卷线筒上,借助适当的送线机构从卷线筒送至焊接点,送线机构使焊线从卷线筒逐渐开绕。在将线绕在卷线筒上后,以及在按照前述方式使用之前,卷线筒可能储存相当长的时间,在此期间,如果不适当保护,焊线就会暴露于周围空气和潮汽,从而发生氧化,变色,物理损坏等,即使可能不影响在焊接中的使用性能,所有这些都会使其商业品质受损。上述缺陷也许只出现于绕在最外层的焊线上,而绕在其下面的焊线多少受到一些保护,但是焊线用户有时不愿冒产品质量的风险,或不愿废弃焊线的最初始部分以避免上述风险,因而不愿购置整个卷线筒的焊线。
除上述问题之外,在焊线卷线筒储运时需要凸缘对凸缘地将许多卷线筒垂向叠置起来,与此相关,很难保持相邻卷线筒的垂向对准关系,因为卷线筒的凸缘光滑,会使其间产生侧向滑移。因此,在叠置时如果不采用某种方式支承卷线筒以防侧移,那么,上面的一个或几个卷线筒就会滑落而冲击放置的地面或人员,从而损伤卷线筒及其上的焊线和/或伤害人员,这是由于绕满焊线的卷线筒的尺寸及重量所致。
按照本发明,在焊线储运中碰到的上述和其它问题都可减小或克服。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为卷线筒设置一个盖,这种盖呈套筒形式,该套筒轴向跨过卷线筒的两个凸缘并与其接合,从而可卸地将盖固定在卷线筒上,并封住卷线筒的毂部和凸缘之间的空间,以防空气和潮汽进入,从而保护焊线。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盖的一端的形状可装入相邻盖的第二端,因此,多个盖可以垂向叠置,相互接合,以免其间发生侧移。可以快速锁合的盖和卷线筒最好借助弹性垫圈或密封件在盖和卷线筒之间密封以防空气和潮汽进入。另外,盖和卷线筒之间的快速锁合关系,使得这些零件可以再次使用。
在使用时,盖可以从卷线筒上卸下,或者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在使用中盖可以保留在卷线筒上。在后一种情况下,盖上设有在焊线送往焊接工位而从卷线筒上开绕时为焊线支承和导向的装置。更具体来说,焊线穿过盖的外周上的孔,在将焊线送往焊接工位时,随着焊线在卷线筒上的放送,卷线筒相对于盖转动。在本发明的这个方面,上述孔最好设有围绕从孔中穿过的焊线的密封装置,以改善盖内部的密封状况并防止焊线自由端在使用前和使用中缩入盖中。另外,卷线筒和盖可相互接合以防止其间发生在将线缠绕于卷线筒的方向上的转动,以防止线在使用前和使用中缩入盖中。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盖为两件的盒式,其中,两个完全封住卷线筒的盖部相互快速锁合。这种盖在使用中保留在卷线筒上,它包括穿过卷线筒毂部上的孔的一个管状内壁,该管状内壁适于装入一根心轴,借助心轴可将盖和卷线筒安装在焊接设备的送线工位上。盖最好设有一手柄,借助手柄可进行搬运。多个加盖的卷线筒最好能够以接合的方式相互叠置,以防止其间发生相对侧移。两个盖部一起形成一个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包括一个从卷线筒放送焊线的孔,一个使焊线在从卷线筒放出时相对于孔定位的定位装置,以及一个与线压紧式接合以改善盖内密封的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也用作一个阻力制动器,在从卷线筒放线时用以保持焊线上的张力,并限制线缩入盖中。上述突出部分最好还可容纳一袋干燥剂,用于在盖内吸潮,从而进一步保护焊线。这种盒式设计大大改善了焊线卷线筒的储运。与焊接工作相关,在使用前和使用中使焊线免于物理损伤和/或暴露在空气和潮汽中。另外,如果需要,这种两件的盒式设计使盖和卷线筒都可以再次使用。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焊焊线卷线筒的盖,它可保护焊线免于物理损伤及免于暴露在空气和潮汽中。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有上述特点的盖。它能够可卸地装在卷线筒上,当盖装在卷线筒上时,盖可密封凸缘之间的空间,以防止卷线筒上的焊线暴露在空气和潮汽中。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特点的盖,其中,盖的相对两端的形状使两个或更多的加盖的卷线筒可垂向相互接合以排除其间的相互侧移。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前述特点的盖,它接合卷线筒的凸缘以便可卸地将盖固定在卷线筒上并密封凸缘之间的空间以便保护绕在卷线筒上的焊线,防止其暴露在空气和潮汽中。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特点的盖,其中,在盖和卷线筒凸缘之间设有密封材料,使焊线免于暴露在空气和潮汽中。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特征的盖,它在焊线从卷线筒开绕并送往焊接工位时仍可保留在卷线筒上。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前述特点的盖,其中,焊线穿过盖上的一个孔,并且在送往焊接工位时支承在孔上同时保持盖内部的密封,以防止空气和潮汽进入。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特点的盖,其中,在孔上设置密封装置和/或在盖和卷线筒间设置单向相互接合装置,以防止焊线通过孔缩入盖中。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特征的盖,盖由快速锁合的两个盖部构成,两个盖部一起构成完全封闭并密封焊线卷线筒的盖,以利于卷线筒的储运和使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特点的盖,它结构简单,可再次使用,易于在卷线筒上装卸,可对焊线卷线筒提供最佳保护,使其免于暴露在空气和潮汽中。
现对照以下附图对本发明的推荐实施例作详细描述,以便清楚理解前述目的和其它目的。


图1是设有按照本发明的盖的带凸缘的卷线筒的立体图,图中局部剖开。
图2是沿图1中2—2线的卷线筒和盖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沿图1中3—3线的放大视图,局部剖开,表示在盖上的整体式突出部分和卷线筒和盖之间的单向转动设计。
图4是沿图3中4—4线的单向转动设计的剖视图。
图5是沿图3中5—5线的突出部分的剖视图,示意地表示焊线从卷线筒的输送。
图6是盖和可卸式突出部分的立体图。
图7是在盖上的可卸式突出部分的视图。
图8是沿图7中8—8线的可卸式突出部分的剖视图。
图9是按照本发明的盖的另一实施例的横剖图。
图10是按照本发明的盖的另一实施例的平面图,图中局部剖开。
图11是沿图10中11—11线的盖和卷线筒的横剖图。
图12是沿图10中12—12线的通过盖的手柄的剖视图。
图13是沿图10中13—13线的通过盖的突出部分的剖视图。
图14是沿图10中14—14线的剖视图。
图15所示剖视图表示图10—14所示用于连接盖部的快速锁合设计的另一实施例。
现在详细参阅附图,这些附图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推荐实施例,而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发明。图1至3表示一个卷线筒10,它最好由尼龙材料制成,在其上卷绕着电弧焊的焊线W。该卷线筒包括一个圆形毂12,毂12具有一通孔14,形成卷线筒的轴线A。卷线筒10还包括第一和第二轴向间隔开来的凸缘16和18,分别在毂12的轴向相对的第一和第二端12a和12b从毂12径向向外延伸。
按照本发明,由适当材料如尼龙制成的套筒状的盖20绕凸缘16和18的外圆周延伸以盖住两凸缘之间的空间,从而避免线W暴露于水汽和空气。盖20与轴线A是共轴线的,呈圆筒形的套筒状,具有轴向相对的第一和第二端,这二端分别包括轴向伸过凸缘16和18的外圆周的第一和第二端部22和24。盖20还包括一个从第一端部22向内径向延伸的端壁26,该端壁轴向在外地邻接于凸缘16的轴向外表面16a并包括一条径向内周缘26a。
盖20的内侧面包括圆筒形内表面28。端部22和24的内侧面设有分别接合于凸缘16和18的固定和密封装置以便可卸式地将盖20固定于卷线筒10,并密封凸缘16和18之间的空间,以免空气和潮汽经过凸缘的外圆周进入。更具体来说,如图3所示,第一端部22的内侧面包括一条径向向内敞开的,圆周方向延伸的凹槽,该凹槽具有一底壁30和轴向间隔开来的侧壁32和34,这两个侧壁从底壁30径向向内延伸,相互间呈发散关系。凸缘16的径向外圆周包括分别与凹槽的壁32和34接合的轴向间隔开来的周缘36和38,以及在周缘36和38之间轴向延伸的圆周面40,圆周面40平行于凹槽的底壁30并与其径向向内间隔开。底壁30与内表面28的直径相同。凹槽的侧壁34是由一凸起42形成的,凸起42从盖的内表面28径向向内延伸并周向绕盖延伸。凸起42具有一个上侧壁43,向下向内倾斜,其作用下文将讲述。上述凹槽具有一个由凸起42的径向内侧面44形成的径向内端。凸缘的周缘36和38与相应的凹槽侧壁之间的接合密封了横跨凸缘16的外圆周的空间,这样的密封最好设置O形环46而加以改善,O形环由橡胶或其它适当弹性材料制成,设在底壁30和凸缘16的外圆周面40之间的凹槽内。
盖20的第二端部24,设有一条径向向内敞开的,周向延伸的凹槽,该凹槽包括一底壁48和轴向间隔开来的侧壁50和52,这两个侧壁从底壁48径向向内延伸,相互呈发散关系。底壁48与圆筒形内表面28径向向外间隔开,而侧壁50和52与表面28相交以形成在表面28上带有径向内端的凹槽。第二端部24的上端的内侧面设有一条周缘53,该周缘53向下向内倾斜,其作用下文将讲述。凸缘18的外圆周包括轴向间隔开来的周缘54和56,以及在其间轴向延伸的圆周面58。周缘54和56接合相应的凹槽侧壁的封闭横跨凸缘18的外圆周的空间。这样的密封最好设置橡胶或其它适当的弹性材料制成的O形环60,以增加密封效果,O形环60设在底壁48和凸缘的圆周表面58之间的凹槽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缘16的外圆周面40形成凸缘16的第一外径,第二凸缘18的外圆周面58形成凸缘18的第二外径。盖20的圆筒形内表面28具有第三直径,如图1至3所示。而且前面已提到,第三直径大于第一外径且小于第二外径。另外,第一端部22上的凹槽的底壁30的直径大于第一外径,该凹槽具有第一径向内端,其直径小于第一外径。而且第二端部24上的凹槽的底壁48的直径大于第二外径,该凹槽具有一个径向内端。其直径等于第三直径。凸缘、凹槽和盖的内表面的前述直径关系,使得将卷线筒的凸缘16在从第二端至和第一端的方向轴向引入盖中即可使卷线筒和盖轴向相互接合。在上述相互接合运动过程中,凸缘16向着第二端部22穿过盖,直至凸缘16的下缘36接合凸起42的表面43且凸缘18的下缘54接合盖上端的表面53为止。当卷线筒向着盖的第一端进一步轴向位移时,凸缘16的缘36使第一端部22径向向外移,凸缘18的缘54使第二端部24径向向外移,当两凸缘16和18移至与相应凹槽对准并进入凹槽后,使卷线筒和盖呈快速锁住装配关系。将盖的端壁26定位在一支承面上,使卷线筒10垂向向下落入盖中即可实现上述装配。将加盖的卷线筒再次定位。使端壁处于相对于上述支承表面的顶部,然后向下将卷线筒推过端壁上的孔26a即可卸下盖。
如图2所示,盖的第一端部22最好缩颈以便使端壁26上形成一个轴向延伸的外圆周面62和一个锥缘64。面62的外径小于圆筒形壁28的内径,锥缘64的锥度相应于第二端部24的内缘53的锥度。面62和锥缘64的锥度的轴向尺寸使得一个被盖住的卷线筒的第一端部可容纳在其下面的第二个被盖住的卷线筒的第二端部中,第一个被盖住的卷线筒的端壁26抵靠在第二个被盖住的卷线筒的第二凸缘18上。这个优点使两个或更多个卷线筒可以相互接合叠置,防止相互之间的侧向位移。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这种盖可以对卷绕在被该盖罩住的卷线筒上的焊线W提供符合要求的保护。在盖住的卷线筒的储运过程中可以提供上述保护,而在使用时,如上所述,可卸下盖,将卷线筒装在焊接设备上,以便将焊接线送至焊接工位。但是,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使用中也可以将盖保持在卷线筒上,因而延续对线的保护,在焊接系统中的使用期间也可使焊线免于暴露在周围条件中。更具体来说,如图1,3和5中进一步所示,盖的套筒21可设置一个突出部分66,其用于将线W从卷线筒10送至焊接工位时起到导向和支承作用。在本实施例中的突出部分66与套筒21成为整体,并包括一个突出部分的第一壁68,第一壁68具有在套筒21上的第一端68a,以及与套筒21径向间隔开的,且与第一端68a周向间隔开的第二端68b。突出部分66还包括突出部分的一个第二壁70,第二壁70具有一个在套筒21上的第一端70a和与壁68的第二端68b为整体的第二端70b。按图1,3和5所示的方位,突出部分66还包括一个上壁72,壁72具有一个在套筒21上的内端,和连接在壁68和70上的下端上的外端。如图5所示,在第二壁70设有一个孔76,其用于将线W从卷线筒10通过盖输送,孔76最好借助橡胶或类似物制成的密封卷78来密封,线W穿过该密封圈。密封圈78不仅密封住孔,不使周围空气进入盖,而且也与线W摩擦接合以限制其缩入盖中。盖20和卷线筒10可相对转动,使线在使用中可从卷线筒中放出,如图5所示,线W是通过一对焊接设备的从动输送辊80辊而输送的。在线的开绕过程中,为排除盖20相对于卷线筒的转动,可设置任何适当的设施,在图示实施例中,一止动板82具有一个为线W设的通孔84,止动板固定在邻近盖20的焊接设备上,突出部分66设有一可调的支承螺钉86,该螺钉具有抵靠板82以防盖20因输送辊80拉动线W而转动的头端。当线W最初卷绕在卷线筒10上且将盖20盖在其上时,可将线W的自由端向外推过密封圈78,并弯曲以便垂直于孔76的轴线延伸,因而防止在加盖的卷线筒的储运过程中线W缩入盖中。
图2—4表示盖的另一种可能的变型,该变型提供了一种在卷线筒和盖之间的单向相互接合的装置,以防止在可能使线缩回的方向上卷线筒相对于盖的转动。更具体来说,卷线筒10的凸缘16的轴向外侧面16a在邻近其径向外圆周处设有与轴线A共轴的绕其全圆周的棘齿88。盖20的端壁26的轴向内侧面设有一棘爪90,棘爪90由适当的弹性材料制成,如借助螺纹紧固件92固定在端壁26上。棘爪90适于响应于卷线筒凸缘16从右向左(图4)的位移,反抗弹性偏压而轴向位移,并适于抵住棘齿88的端面88a以防止凸缘16转动而使卷线筒10从左向右转动。如图1和3所示,棘爪机构允许卷线筒10相对于盖20顺时针方向转动,这是线W在卷线筒上开绕的方向,且防止卷线筒相对于盖逆时针方向的转动,从而防止线W缩入盖中。
图6—8表示上述的突出部分特征的一种变型,在图中突出部分的标号为66′,其中突出部分与盖的套筒是分开式的,可卸地装在盖的套筒上。突出部分的结构以及盖的结构与前面的描述基本相同,在图6—8中采用相同的数字加上符号“′”来代表相对应的零件。在本实施例中,盖20′的套筒21′设有矩形通孔,该通孔具有周向间隔开来的端缘94和96,以及轴向间隔开来的上、下缘98和100。当作储运之目的将盖加在卷线筒上时,孔可由一条带102盖盖往,带102粘在套筒21′的外表面,线W的自由端可适当地固定,如使线的自由端穿过孔并由带102将自由端固定于套筒21′,以防止线W相对于卷线筒的开绕位移。突出部分66′的内端68a′,70a′,72a′和74a′设有未作标号的相应凹槽,在这些凹槽中容纳孔缘94,96,98和100中相应的一个,以便可卸式地将突出部分66′固定在孔中。突出部分66′是由适当的材料如尼龙制成的,使突出部分的壁具有必要的弹性,以便实现突出部分相对于盖的套筒的装卸。
与盖住的卷线筒的储运有关,有时需要将线W的自由端穿过卷线筒一凸缘上的通孔并将线弯向凸缘的外侧面;以便防止在运输和/或储存中线的开绕。从上述各实施例可以看出,如果端壁采用前述实施例中端壁26的结构,那么,例如凸缘16上的通孔就会为空气和潮气进入两凸缘之间提供通路。因此,这种孔会相对于凸缘16的被密封的外圆周形成一个旁路。图9表示前述的盖的一种变型,用于避免上述问题。在图9中,相同的标号用来表示盖和卷线筒的相对应零件。在本实施列中,卷线筒10的毂12上的通孔14设有一个埋头孔104,从轴向外侧面12a轴向向内延伸,盖20的端壁26由端壁106取代,端壁106径向向内伸过凸缘16的轴向外侧面16a和毂12的面12a,伸至埋头孔104。端壁106的径向内端设有一个圆套筒108,轴向伸入埋头孔104中,而且邻近其轴向端设有容纳O形密封环112的周向凹槽110,密封环112密封地接合埋头孔104的内表面。凸缘16设有一通孔114,线W的自由端从孔114中穿过。端壁106,套筒108和密封环112防止孔114形成空气和潮汽进入两凸缘16和18之间的旁路,因此,与凸缘18的密封的外圆周一起密封住两凸缘之间的空间,以便保护线W。另外,由于上述结构,在盖的第一端部22中的凹槽和凸缘16的外圆周之间不必设置密封件46。
图11—13表示按照本发明的焊接线卷线筒的盖的又一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盖116完全包住卷线筒10,它包括第一和第二盖部118和120,这两个盖部快速锁合在一起,这一点下文将详述。当组装时,这两个盖部形成盖116,盖116带有一个穿过卷线筒10的通孔14的管状内壁122,并具有轴向相对的第一和第二端122a和122b,外壁124绕卷线筒凸缘16和18的外圆周延伸,并且具有轴向相对的第一和第二端124a和124b,第一端壁126轴向在外地相邻于凸缘16,并具有分别与内、外壁122和124的第一端122a和124a成为整体的径向的内、外端,第二端壁128轴向在外地相邻于凸缘1 ,并具有分别与内、外壁122和124的第二端122b和124b成为整体的径向的内、外端。
盖的内壁122包括分别从端壁126和端壁128轴向向内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内壁部分130和132,并具有相应的轴向内端130a和132a。内端130a和132a在轴向上重叠,并设有相应的周向延伸的细齿130b和1 32b,细齿适于轴向相互啮合以便将内壁部分130和132快速锁在一起。盖的外壁124同样包括分别从端壁126和128轴向向内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外壁部分134和136,并分别具有轴向内端134a和136a。内端134a和136a轴向重叠并设有相应的周向延伸的细齿134b和136b,细齿适于轴间相应啮合,以便将外壁部分134和136快速锁在一起。因此,可以看出,第一盖部118是由内壁部分130,端壁126和外壁134限定的,而第二盖部120则是由内壁部分132,端壁128和外壁部分136限定的。还可以看出,当盖部118和120如图11所示快速锁在一起时,盖完全地包住焊接线卷线筒10,而且在第一和第二盖部之间相互啮合的细齿密封住内部,可防止空气和潮汽进入,因而密封住凸缘16和18之间的空间以保护卷绕在卷线筒上的线W。
另外,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端壁126的径向内端126a的形状形成了一圆形凹槽138,凹槽138从壁126的轴向外侧面轴向向内延伸,第二端壁128的径向内端128a的形状形成一圆形凹槽140,凹槽140从壁128的轴向外侧面轴向向内延伸,并具有由圆形凸起142限定的一个外端,凸起142从壁128的轴向外侧面轴向向外延伸。凸起142的直径小于凹槽138的直径,因此,相对于图11所示盖的定向来说,第二个加盖的卷线筒适于竖直地叠在图示的加盖卷线筒上方,使下部的加盖卷线筒的凸起142装入上部的加盖卷线筒的凹槽138中。这样的轴向相互接合,使上部的加盖卷线筒的端壁126坐落在下部的加盖卷线筒的端壁128上,而且凸起142和凹槽138相互接合以防止在两个加盖卷线筒之间的相对侧向位移。凹槽138和140也使盖可装入一个心轴144,如图11所示,加盖卷线筒通过心轴可安装在焊接设备的送线工位上。
如图10和12所示,第一盖部118包括一个从外壁部分134径向向外的第一柄部146,而第二盖部120包括一个从外壁部分136径向向外的第二柄部148。柄部146和148具有相配的轮廓,并分别具有在装配时相互而对接合的轴向内侧面146a和148a。另外,如图10,12和14所示,盖部118和120分别具有在柄部146和148的一端从壁134和136向外延伸的部分147和149,柄部的端部借助部分147和149连为整体。每个部分147和149包括一轴向通孔150,如图14所示。当盖部组装时,两通孔150相互对准。部分149上的通孔150最好由管状壁151围绕,管状壁151从盖部120的侧面128向外轴向延伸。部分147上的通孔最好包括从盖部118的侧面126轴向向内延伸的圆形凹槽153。凹槽153适于在邻接的盖竖直地叠置其上时容纳邻接的盖的壁151。上述的相互接合关系可防止叠置的加盖卷线筒之间的相对转动。柄部146和148一起形成一个手柄以利于搬运加盖的卷线筒,通过柄部的通孔150,例如除上述目的之外,还可用来悬吊加盖卷线筒并在焊接设备的送线工位装入一销子或类似物,以便防止当线从卷线筒开绕并被送往焊接工位时盖的转动。
如图10和13所示,第一盖部118包括一个第一突出部分152,第二盖部120包括一个第二突出部分154,这两个突出部分都是在周向邻接于相应柄部的另一端并与其形成整体。另外,突出部分152和154具有当盖部组装时处于相对关系的轴向内侧面。突出部分152的内侧面设有半圆形凹槽156和158,且在这两凹槽之间设有一个矩形凹槽160。突出部分154的内侧面与凹槽156相对设有一半圆形凹槽162,以及设有与凹槽160相对的一圆柱164。相对的凹槽156和162一起形成一个穿过两突出部分的圆形通孔,其轴线B基本相切于卷线筒10,来自卷线筒的线W的自由端从该通孔穿过。
凹槽160容纳一个橡胶或类似材料的密封件166,线W由柱164的内端压入其中。在这方面,密封件166稍厚于凹槽160的深度,当盖部拆卸时,密封件的外侧面与突出部分152的内侧面向外间隔开,这样,当盖部组装时,使密封件可被柱164压迫,从而使线抵压其上形成密封,防止空气和潮汽进入盖中。另外,柱和密封件在线上作用一个力,因而橡胶密封件的作用象一个内装的阻力制动器,用来限制线穿过孔的自由位移。这样,在使用中可保持线上的相同张力并限制线穿过孔缩入盖中,这是很有好处的。突出部分152的内侧面也设有孔,这些孔未标号,用来接纳定位销168,定位销168平行于毂的轴线A,且与轴线B横向间隔开来以便邻接凹槽158的完全相对的侧面。销168有利地使线W相对于线孔定位并防止线W在从卷线筒开绕的过程中在两突出部分的内侧面之间移动。突出部分152和154的内侧面还设有凹下区170和172,如图10中有关突出部分152的部分所示,当盖部组装时这些凹下区相对准,一起形成用于接纳适当的吸潮材料的袋装区,例如,吸潮材料可以是一袋或多袋颗粒状干燥剂。上述吸潮材料用于保持盖内的干燥以便对线W提供更好的保护。在使用前,可使线W的自由端穿过线孔,使线的外端WO弯成与轴线B成横向,如图10和13所示,从而防止线缩入盖中。突出部分152和154的外端分别设有半圆形壁176和178,这些壁一起形成与轴线B共轴的环形壁,环形壁从线孔轴向向外延伸。环形壁接纳一个可卸下的塞180,塞180有利地进一步密封以防空气和潮汽进入盖中,并在储存中保护线端WO。塞180摩擦接合于塞孔中,但是,也可以通过螺纹或其它方式接合在塞孔中。从前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在盖件的内、外壁部分的密封啮合的细齿以及穿过盖件的突出部分的线孔的密封设计一起有利地提供了双重密封以防在卷线筒的储运中空气和潮汽进入盖中。
现参阅图15,图15表示内、外壁部分之间以及图10—14所示第一和第二盖部118和120的外壁部分之间的快速锁合设计的一种变型。图15所示的变型与盖部118和120的外壁部分134和136有关,可以看出,这种变型也适用于内壁部分130和132。如图15所示,外壁部分136的轴向内端,在其径向中心有一轴向延伸的凹槽182,从前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凹槽182是绕其圆周延伸的。凹槽182具有一个进口端184,凹槽的径向内壁186在邻近进口端184处设有一槽188,槽188基本呈V形,且绕壁186延伸。外壁部分134的轴向内端,在其径向中心设有一轴向延伸的舌状件190,舌状件190绕壁部134的周围延伸,其径向厚度和轴向长度使舌状件可轴向滑动地接纳在凹槽182中。舌状件190的径向内壁192设有一径向向内延伸的凸起194,凸起194的形状和尺寸使壁部轴向相互接合时能与槽188相配合。为了方便舌状件190的轴向内端进入凹槽182的进口端184,进口端184的径向内、外缘可设有斜面196和/或舌状件190的轴向外端可设有倒圆面198。
可以看出,具有设置了前述凹槽和舌状件设计的内、外壁部的第一和第二盖部可以轴向地快速锁合,方法是将舌状件190送入凹槽182的进口端184,然后相对地送进舌状件和凹槽直至舌状件190上的凸起194进入凹槽182中的槽188为止。在上述滑动的相互接合过程中,舌状件190的倒圆面198和/或进口端184的斜面196有利于使舌状件190引入凹槽,而且当舌状件的凸起194到达凹槽182的进口端184时,凸起的斜壁使凹槽182的径向内壁径向向内而与槽188对准。当实现这种对准时,壁部136的材料的弹性使凹槽182的内壁部分径向向外返回其初始位置,使槽和凸起相互接合以限制两盖部的轴向分离。
在使用中,心轴144被送过盖的管状内壁122,如图11所示,以便于将加盖卷线筒装在焊接设备的送线工位,焊接设备可设有适当的装置与盖相互接合,以防止线W拉过线孔时盖绕轴线A转动,并防止线在卷线筒上开绕时卷线筒的转动。例如,上述设计可包括一个在卷线筒突出部分上的支承螺钉(如上面参照图5的描述所述)或在上述送线工位设置一个固定柱,与盖的手柄上的通孔即通孔150相互接合。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很有利地提供了一种识别焊接线的类型和尺寸的系统,特别是在使用中盖仍保持在卷线筒上的盖中,通过盖识别而不必对线的类型和尺寸作目检。另外,这种识别系统还消除了操作者对既定的焊接操作检测适当的线的类型和尺寸时可能产生的错误。例如,这样的识别系统可以在卷线筒的盖上贴上通用的产品条线代码带,如在图10中盖120的一个端壁128上所示的条线代码带200。条线代码带含有需要的焊线信息,可由焊接设备上的阅读装置阅读和/或由公知的手工操纵的阅读笔阅读。这种条线代码带可以设置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任何盖上,对于那些在使用前要从卷线筒上卸下的盖来说,条线代码带可设置在卷线筒的一个凸缘上以替代盖上的条线代码带,或与其同时设置。还可以看出,对于图10—13所示的实施例,条线代码带可设置在盖件的外侧壁上。
虽然着重描述了推荐实施例,但是显然可对其作许多变化而并不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因此显然上面的说明书只是对于本发明的描述而并非限定。
权利要求
1.用于焊线卷线筒的盖,所述卷线筒包括一个具有一条轴线的毂;以及轴向间隔开来的第一和第二凸缘,每个凸缘从所述毂径向向外延伸并具有一径向外圆周面,所述毂和凸缘形成一个绕所述毂的在两凸缘之间的绕线空间,所述盖包括壁装置,壁装置包括一个壁,所述壁周向围绕且轴向跨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凸缘的所述外圆周延伸,所述壁装置包括用于密封所述空间以防周围空气进入的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凸缘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轴向外端,所述毂具有相应的第一和第二轴向外端以及轴向从中穿过的通孔,所述壁为第一壁,所述壁装置包括一个适于穿过所述毂的通孔的管状的第二壁,所述第一和第二壁各具有轴向相对的第一和第二端,分别在所述凸缘和所述毂的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外,所述壁装置包括第三和第四壁,分别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壁的所述第二端之间径向延伸,因而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壁包围所述卷线筒并形成所述密封所述空间的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壁形成所述盖,所述壁装置包括将所述盖分成第一和第二盖部的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卸地使所述盖部相互连接的装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划分所述盖的装置包括在每个所述第一和第二壁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端之间将每个所述第一和第二壁分成轴向相邻的壁部的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和第二壁的所述轴向相邻的壁具有轴向内端,以及分别可卸地与所述第一壁的壁部内端和所述第二壁的壁部内端相互接合的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壁的所述壁部内端相互接合的所述装置包括在所述内端上轴向重叠的圆周细齿。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壁装置上的,用于搬运所述盖的手柄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壁形成所述盖,所述壁装置包括将所述盖划分成第一和第二盖部的装置,所述手柄装置与所述壁装置是整体的,并包括分别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盖部上的第一和第二柄部。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和第四壁包括接合装置,用于在竖直方向共轴叠置多个所述盖,使一个盖的第三壁邻接于竖直地邻接的一个盖的第四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装置包括从所述第三壁和第四壁之一轴向向外延伸的凸起装置,以及从所述第三壁和第四壁中另一个轴向向内延伸的凹槽装置。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筒在所述盖中绕所述轴线转动,在所述第一壁上设有在焊线从所述卷线筒开绕时,用于支承所述线的装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壁上的装置包括供所述或穿过的通孔,以及从所述通孔向内间隔开来,用于使所述线相对于所述通孔定位的导向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包括一对间隔开的且平行于所述毂的轴线延伸的导向销,所述线在所述销之间且穿过所述通孔延伸。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密封装置,用于防止周围空气通过所述通孔并沿着所述线进入所述盖内。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中相邻于所述通孔还设有吸潮装置。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是一个套筒,该套筒具有分别在轴向跨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凸缘的外圆周的第一和第二端部,所述端部具有分别面对所述凸缘中相应的一个的外圆围的径向内侧面,密封所述空间的所述装置包括在每个所述第一和第二端部的所述内侧面,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凸缘相互接合的装置。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端部的所述内壁上的所述装置包括在每个端部上的径向向内敞开,圆周方向延伸的凹槽,用于接纳所述第一和第二凸缘中相应的一个的外圆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凸缘的所述径向外圆周包括一个轴向延伸的圆周面,每个所述凹槽具有一个从所述第一和第二凸缘中相应的一个圆周面径向向外间隔开的底壁,以及在所述底壁和相应凸缘的周面之间的在每个所述凹槽中的密封装置。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凹槽具有轴向相对的侧壁,所述侧壁具有轴向相对发散的径向外端,每个所述凸缘的所述径向外圆周包括轴向间隔开来的周缘,每个凸缘的所述周缘与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端部中相应的一个上的凹槽的发散侧壁相接合。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筒和所述盖能够以相反的方向绕所述轴线相对转动,并设有使所述卷线筒和所述盖相互接合以防止在所述相反的方向之一的方向上的相对转动。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具有轴向外侧面,所述壁装置包括从所述第一和第二凸缘中相应的一个的所述外侧面的轴向之外的所述套筒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端部之一径向向内延伸的端壁装置,使所述卷线筒和所述盖相互接合的所述装置包括在所述端壁装置和所述相应凸缘的所述外侧面之一上的棘齿装置,以及在所述端壁装置和所述相应凸缘的所述外侧面中的另一个上的棘爪装置。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所述第一端部具有一个包括一圆周凹槽的径向外侧面,所述凹槽具有一个一定直径的底部,所述套筒的所述第二端部的径向内表面具有一个大于所述一定直径的直径,因而多个卷线筒和其上的所述盖可以竖直地叠置,使一个卷线筒的盖的所述第二端部容纳叠置于其上的第二卷线筒的盖的所述第一端。
24.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筒可绕所述轴线在所述盖中转动,设有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端部之间的所述套筒上的,在所述线从所述卷线筒上开绕时用于支承所述线的装置。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是圆形的,在开绕时支承所述线的所述装置包括突出部分装置,所述突出部分装置具有突出部分壁装置,所述突出部分壁装置包括基本与所述套筒相切且具有在所述套筒上的内端和与所述内端径向且与周向间隔开来的外端的突出部分第一壁,以及具有在所述套筒上的内端和连接于所述突出部分第一壁的所述外端的基本在径向上延伸的突出部分第二壁,还包括一个通过所述突出部分第二壁,用于从所述卷线筒通过所述盖送线的线孔。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线孔内还设有用于围绕穿过线孔的线进行密封的密封装置。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分壁装置与所述套筒是整体的。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具有径向其中穿过的通孔,该通孔具有一条周缘,所述突出部分壁装置包括轴向间隔开来的,且连接于所述突出部分第一和第二壁的突出部分第三和第四壁,所述突出部分第三和第四壁具有内端,所述突出部分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壁包括可卸地与带有穿过所述套筒的所述通孔的周缘的所述突出部分装置相互连接的装置。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线孔中还设有密封装置,用于围绕穿过所述线孔的线进行密封。
3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毂和凸缘具有轴向外端,所述壁装置包括从所述外侧面之一轴向之外的所述套筒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之一径向向内延伸的端壁装置,所述毂具有一穿过其的轴向孔,该轴向孔包括在所述一侧面的埋头孔,所述端壁装置包括一伸入所述埋头孔的管状部分,以及在所述管状部分和所述有埋头孔的端部之间的密封装置。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端部的所述内侧面上的所述装置包括在每个端部上的径向向内敞开,圆周方向延伸的凹槽,用于接纳所述第一和第二凸缘中相应的一个的外圆周。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凹槽具有轴向相对的侧壁,所述侧壁具有相互轴向发散的径向外端,每个所述凸缘的径向外圆周包括轴向间隔开来的周缘,每个凸缘的所述周缘与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端部中相应的一个上的凹槽的发散侧壁相接合。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凸缘的所述径向外圆周包括在所述周缘之间轴向延伸的周面,每个凹槽包括在其侧壁的所述径向外端之间轴向延伸的底壁,以及在每个所述周面和相应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密封装置。
34.用于焊线卷线筒的盖,所述卷线筒包括具有一轴线的毂和轴向间隔开来的第一和第二凸缘,每个凸缘从所述毂径向向外延伸且具有一个径向外圆周,所述焊线在所述凸缘之间绕在所述毂上,所述盖包括一个套筒,该套筒绕所述凸缘延伸,且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部,这两个端部分别跨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凸缘的外圆周轴向延伸,所述端部具有径向内侧面,分别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端部的径向内侧面上,分别接纳所述第一和第二凸缘外圆周的第一和第二径向向内敞开的,圆周方向延伸的凹槽,每个所述第一和第二凹槽具有轴向相对,径向向外延伸且轴向收敛的侧壁,每个所述第一和第二凸缘的所述外圆周包括分别接合所述第一和第二凹槽的收敛的侧壁的,轴向间隔开来的周缘,每个所述凹槽具有在其所述收敛的侧壁之间的,轴向延伸的底壁,每个所述凸缘包括在其所述周缘之间,一个轴向延伸的圆周面,密封装置设在每个所述凹槽中,在所述底壁和相应凸缘的圆周面之间。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具有轴向外侧面,所述盖包括从所述套筒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端部之一径向向内延伸的端壁装置,从所述第一和第二凸缘中相应的一个的所述外侧面轴向向外,所述卷线筒和盖可绕所述轴线以相反的方向相对转动,以及在所述端壁和相应的凸缘的所述外侧面之间使所述卷线筒和所述盖相互接合的装置,用于抵抗在所述相反的方向之一的相对转动。
36.用于焊线卷线筒的盖,所述卷线筒包括具有一轴线的毂和轴向间隔开来的第一和第二凸缘,每个凸缘从所述毂径向向外延伸且具有一个径向外圆周,所述焊线在所述凸缘之间绕在所述毂上,所述盖包括一个套筒,该套筒绕所述凸缘延伸,且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部,这两个端部分别跨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凸缘的外圆周轴向延伸,所述端部具有径向内侧面,分别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端部的径向内侧面上,分别接纳所述第一和第二凸缘外圆周的第一和第二径向向内敞开的,圆周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卷线筒和所述盖可绕所述轴线相对转动;以及在所述端部之间的所述套筒上的用于焊线从所述卷线筒开绕时支承所述线的突出部分装置,所述突出部分装置包括轴向间隔开来的侧壁,所述侧壁从所述套筒垂直于所述轴线延伸且具有在所述套筒上的内端,在所述侧壁间延伸的第一端壁,该第一端壁基本相切于所述套筒且具有在所述套筒上的内端和径向上与套筒隔开的外端,以及一个第二端壁,该第二端壁及在所述侧壁之间基本径向地从所述套筒向外延伸,且具有在所述套筒上的一个内端和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壁的所述外端的一个外端,所述第二端壁具有一个用于穿过所述盖从所述卷线筒送线的通孔,以及用于围绕穿过所述通孔的线进行密封的密封装置。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所述内端以及所述突出部分装置的端壁与所述套筒是整体的。
38.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具有从其中径向穿过的孔,所述突出部分装置的所述侧壁和端壁的所述内端包括用于可卸地在穿过所述套筒的所述孔中安装所述突出部分装置的装置。
39.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在每个所述凹槽和相应凸缘的外圆周之间的密封装置。
40.用于焊线卷线筒的盖,所述卷线筒包括一个具有轴线的毂和轴向间隔开来的第一和第二凸缘,每个凸缘从所述毂径向向外延伸且具有一径向外圆周,所述第一凸缘具有一个第一直径,所述第二凸缘具有一个大于所述第一直径的第二直径,所述盖包括一个套筒,该套筒具有轴向相对的第一和第二端,并具有一个包括一圆筒形内表面的内侧面,所述内表面具有大于所述第一直径的第三直径,所述套筒在其所述第一端的所述内侧面上设有形成径向向内敞开的,圆周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的装置,所述第一凹槽包括一底壁,该底壁具有大于所述第一直径的直径和一径向内端,该径向内端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直径,所述套筒在其所述第二端的所述内侧面设有形成径向向内敞开的,圆周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包括一底壁,该底壁具有大于所述第二直径的直径和一个径向内端,该径向内端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直径,所述第一和第二凹槽轴向间隔开来,以便分别容纳所述第一和第二凸缘的外圆周。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直径。
42.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所述底壁的所述直径与所述第三直径基本相同,所述第二凹槽的所述底壁的所述直径大于所述第三直径。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所述径向内端的所述直径与所述第三直径基本相同。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第一和第二凹槽内,在其所述底壁和所述第一和第二凸缘的所述外圆周之间设有密封装置。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端壁装置从所述套筒的所述第一端径向向内延伸,所述端壁装置轴向在外地相邻所述第一凹槽且具有一圆形的径向外圆周,其直径小于所述第三直径,所述毂和所述第一凸缘具有一轴向外侧面,所述端壁装置具有面对所述外侧面的轴向内侧面,所述毂具有从其穿过的轴向孔,该轴向孔包括在所述轴向外侧面的埋头孔,所述端壁装置包括一个伸入所述埋头孔端的管状部分,以及在所述管状部分和所述埋头孔端之间的密封装置。
46.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第一凹槽的装置包括轴向间隔开来的,从所述圆筒形内表面径向向内发散的壁装置,所述形成第二凹槽的装置包括轴向间隔开来的,从所述内表面径向向外发散的壁装置,所述第一和第二凸缘的所述外圆周包括轴向间隔开来的周缘和在其间轴向延伸的周面,所述第一和第二凸缘的所述周缘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凹槽的所述轴向间隔开来的壁装置接合,以及在每个所述第一和第二凹槽中,在其所述底壁和所述第一和第二凸缘中相应的一个的所述外周面之间设有密封装置。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所述底壁的所述直径和所述第二凹槽的所述径向内端的所述直径与所述第三直径相同,端壁装置从所述套筒的所述第一端径向向内延伸,所述端壁装置具有一圆形径向外圆周,所述外圆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三直径。
48.用于焊线卷线筒的盖,所述卷线筒包括一个具有一条轴线和一个穿过其中的轴向孔的毂和轴向间隔开来的第一和第二凸缘,所述凸缘从所述毂径向向外延伸且具有轴向外侧面和径向外圆周,所述毂和凸缘形成在所述凸缘间绕所述毂绕线的空间,所述盖具有能够可卸地相互接合的第一和第二盖部,这些盖部适于组装起来以便将所述卷线筒封闭在其中,当组装时所述盖部具有穿过所述孔的且具有轴向相对的第一和第二端的内壁装置,绕所述凸缘的外圆周延伸且具有轴向相对的第一和第二端的外壁装置,在所述第一凸缘的轴向之外且在所述内、外壁装置的所述第一端之间的第一端壁装置,以及在所述第二凸缘轴向之外且在所述内、外壁装置的所述第二端之间的第二端壁装置。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端壁装置包括在轴向可相互接合的装置,因而多个所述盖可以在竖直方向叠置,使一个盖的所述第一端壁装置邻接一竖直方向相邻的第二个盖的所述第二端壁装置。
50.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壁装置上设有用于搬运所述盖的手柄装置。
51.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和所述卷线筒可相对于所述轴线相对转动,所述外壁装置包括一个用于通过所述盖输送所述卷线筒上的线的通孔,以及在所述通孔之内的,用于使所述线相对于所述通孔定位的定位装置。
52.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设有密封所述通孔的以防周围空气进入所述盖的密封装置。
53.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具有一条轴线,所述密封装置具有一弹性材料的密封件,在所述外壁装置上设有使所述密封件抵靠所述线的装置。
54.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端壁装置包括在轴向上可相互接合的装置,因而多个所述盖可在竖直方向叠置,使一个盖的所述第一端壁装置邻接在竖直方向相邻的第二个盖的所述第二端壁装置。
55.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一对平行于所述毂的轴线的间隔开来的销。
56.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壁装置上设有手柄装置。
57.如权利要求56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装置包括在内地邻接所述孔,用于支承吸潮材料装置的装置。
58.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内壁部分,这两个内壁部分分别从所述第一和第二端壁装置轴向向内延伸且具有轴向内端,所述外壁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外壁部分,这两个外壁部分分别从所述第一和第二端壁装置轴向向内延伸且具有轴向内端,所述第一端壁装置和所述第一内、外壁部分形成所述第一盖部,所述第二端壁装置和所述第二内、外壁部分形成所述第二盖部,设有可卸地使所述内壁部分的所述轴向内端和所述外壁部分的所述轴向内端相互接合的装置。
59.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用于可卸地使所述轴向内端相互接合的装置包括在所述内壁部分的所述轴向内端上和在所述外壁部分的所述轴向内端上的轴向相互啮合的细齿。
60.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壁部分的所述轴向内端分别包括相对于所述毂的轴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和第二柄部,所述两柄部一起形成一个用于搬运所述盖的手柄。
61.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和第二端壁装置具有一轴向外侧面,所述第一和第二端壁装置之一和所述内壁装置的相应端在其间具有一凹槽,该凹槽从所述一端壁装置的轴向外侧面轴向向内延伸,所述端壁装置的另一个包括从轴向外表面轴向向外延伸的凸起,在第一个盖上的所述凸起可放入相邻的第二个盖的所述凹槽中,以便使所述第一和第二盖垂向叠置起来以防相对于所述毂的轴线的侧向位移。
62.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壁部分的所述轴向内端分别包括与其为整体的第一和第二突出部分装置,所述突出部分装置具有轴向相对的内侧面;在所述相对的内侧面上的轴向相对的容纳线的凹槽,形成一个通过所述盖从所述卷线筒送线的孔;从所述孔轴向向内间隔开的线的定位装置,用于使线相对于孔定位;以及在所述定位装置和所述孔之间的密封装置,其用于防止周围空气通过所述孔进入所述盖。
63.如权利要求62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一对平行于所述毂的轴线的销,这对销位于所述孔的轴线的完全相反的侧面。
64.如权利要求62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突出部分装置的所述相对内侧面上形成干燥剂凹槽的装置,以及在所述干燥剂凹槽中的吸潮装置。
65.如权利要求62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突出部分装置的一个所述相对内侧面上的密封凹槽和与该凹槽相对的柱件,所述凹槽和所述柱件在所述定位装置和所述孔之间,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在所述密封凹槽中的弹性密封件,所述柱件使所述焊线抵靠接合在所述密封件上。
66.如权利要求65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一对平行于所述毂的轴线且在所述孔的完全相对侧的销。
67.如权利要求66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和第二端壁装置具有一轴向外侧面,所述第一和第二端壁装置之一和所述内壁装置的相应端在其之间有一凹槽,该凹槽从所述一个端壁装置的轴向外侧面轴向向内延伸,所述端壁装置的另一个包括一个从其轴向外侧面轴向向外延伸的凸起,在第一盖上的所述凸起可以放入一个相邻的第二盖的所述凹槽中,以便将所述第一和第二盖竖直方向叠置起来,以防相对于所述毂的轴线的侧向位移。
68.如权利要求67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壁部的所述轴向内端分别包括相对于所述毂的轴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和第二柄部,这两个柄部一起构成用于搬运所述盖的手柄。
69.如权利要求68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卸地使所述轴向内端相互连接的装置包括在所述内壁部分的所述轴向内端上的和在所述外壁部分的所述轴向内端上的轴向相互啮合的细齿。
70.如权利要求69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突出部分装置的所述相对的内端上的干燥剂凹槽和在所述干燥剂凹槽中的吸潮装置。
全文摘要
焊线卷线筒的盖有一套筒,该套筒有跨过卷线筒两凸缘的外周的轴向相对端及径向向内敞开,周向延伸,与凸缘接合的凹槽,以便可卸地将套筒轴向固定于卷线筒且密封凸缘间的空间以保护绕在凸缘间卷线筒毂上的焊线以免暴露于空气和潮气,为此还在凹槽和凸缘间设有密封。按照另一实施例,盖包括两个可快速锁合的封闭卷线筒的部分。卷线筒和盖可相对转动,按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使用中,盖可留在卷线筒上,并设有在开绕中支承线的整体或可卸的突出部分。
文档编号B65D85/04GK1115738SQ9510219
公开日1996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1995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1994年2月23日
发明者詹姆斯·D·鲍贝克茨科 申请人:林肯电气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