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身设置有粘揭结构的夹层袋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07740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身设置有粘揭结构的夹层袋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纸制容装袋体,特别是一种自身设置有粘揭结构的夹层袋体。
信封或纸袋是人们使用已久的一种由于装容信件的袋体,由于信封或纸袋具有重量轻、易粘撕、不怕弯折、价格便宜的特点,因此,多少年来一直延用至今。由于这类纸制信袋在装容信件之后,需要用胶水或粘合剂涂抹在信的封口处,然后用手将外探的纸舌部分内折并与信封本体对应侧粘压在一起。也有采用钉书钉钉制的方法将封口处封盖。前者封粘比较麻烦,尤其当胶水变质或干稠后,很不便粘接牢固,而后者的防范性较差、易被人拆打开而又重新钉好。
另外,由胶水粘合后的信件,在拆打时需用剪刀剪开,而拆打信件最常用的办法是从信的封粘侧撕开,由于拆撕时无法看到内部信件的具体位置,故有时易将内部信件损坏。
用胶水粘贴信件的另一问题是有时因缺少胶水等粘合剂时,信件自身或邮票则无法粘封发出,故有用饭粒,口水粘封信件的举作,既不卫生,又无法粘封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无需胶水即可方便牢固粘封,同时又便于揭撕的一种自身设置有粘揭结构的夹层袋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在现有信封的封口处设置有一折片,折片与信封本体连接处设有便于揭撕的断续状的揭撕切线,在折片的外侧面有一层触压胶粘膜,在触压胶粘膜层的相对折向信封本体的一侧对应位置处有一隔离膜层,当折片的具有触压胶粘膜层的一面翻向信封本体对应处时,则因信封本体上涂设的隔离膜层而不会与信封本体相粘合,而当需要封粘信封时,则将触压胶粘膜层一面的折片翻至封口处,然后将外延伸的封口片内折并与对应处的折片的触压胶粘膜层对贴粘合,而当揭拆信封时,只需将封口片外揭,即可由折片的断续状揭撕切线处方便地撕开。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第1不仅可省去胶水等粘合剂的使用及使用过程中所导致的诸多不便,而且,具有揭撕方便、快捷的特点。
第2由于揭撕过程对信封本体的完整性无任何损坏,因而也不会出现因拆信封不注意而导致的对其内信件的损坏。
第3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无撕拆信封时所造成的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是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实现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前的立体结构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后的立体结构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有一由双层纸质层粘合构成的一侧带有开口的夹层袋体10,在夹层袋体10的开口处的一侧有一外延伸的封口片11,其特征在于在夹层袋体10的具有外延伸封口片11的纸质层对应侧的纸质层外侧设置有折展式折片12,折片12的内侧面有一触压胶粘膜层14,在折片12与袋体10纸质层外表面相连接部位有一揭撕印痕线13,在对应于折片12的触压胶粘膜层14的展平贴合部对应侧的纸质袋体10外表层处设置有一隔离膜层15。参见
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还在于折片12是由具有封口片11的纸质层对应侧的纸质层开口处向内剪裁或单独粘贴而形成的,在折片12的长度方向中部有一断续状的揭撕印痕线13,在揭撕印痕线13下侧的折片12的折向纸质袋体10的外表面一侧粘涂有触压胶粘膜层14,在纸质袋体10的外表面的与触压胶粘膜层14的对应处涂粘或喷铺有一隔离膜层15,带有触压胶粘膜层14的折片12部分在沿揭撕印痕线13向外翻折后与内折的封口片11相粘连在一起或同步与袋体10封粘侧相脱离。参见
图1至图5隔离膜层15与折片12中部的模向揭撕印痕线13下部的折片部分的内侧面的触压胶粘膜层14等宽等长,隔离膜层15一侧与袋体10外表层对应处融为一体或粘连在一起,隔离膜层15的另一侧与展开的折片12的触压胶粘膜层14互为贴附并不粘连。参见
图1至图5折片12是设置在纸质袋体10的一侧纸质层的外表面邮票贴设处,折片12为一对折的矩条形或由对折的矩条形围构成的四边形。参见图6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各种信封、文件袋、邮件袋及快递件的封口使用,例如,
图1是适用于长条竖式信封的结构。而图4是适用于横开口的信封的结构。而图5是适用于装放稍厚大文件的袋体及邮件袋的结构,在此时,折片12设置的要长一些,或宽一些,以保证其封粘的牢固性。
而图6所示是用于粘揭邮票使用的一种折片结构,它呈对称四边形设置,其结构和使用方法同设置在封口处的长条形折片完全一样。而且,透过未粘贴邮票前的方孔,可清楚观察信封内是否装有信件,以防错装或遗漏,同时,也具有装饰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平时,折片12是贴附在信封本体10一侧的外表面上的,即具有触压胶粘膜层14的一面,它与信封本体10外侧对应处涂设的隔离膜层15相贴附,但是两者不会粘连在一起,因为隔离膜层15虽具有吸贴作用,但是不会与胶粘膜层粘连在一起,故可方便揭离。参见图2,如欲封口时,则将胶粘膜层14翻向信封的开口侧,即使其具有粘接作用的面朝上,然后再将封口片11内折并与触压胶粘膜层14贴靠并触压,以使两者粘连在一起,而起到封口作用。
当需要拆揭信封时,可将封口片11从原粘连状态揭撕开,由于折片12与信封本体连接处有断续的揭撕印痕线13,因此,封口片11及与其粘连的折片12的部分可方便地与信封本体相脱离。参见图权利要求1.一种自身设置有粘揭结构的夹层袋体,有一由双层纸质层粘合构成的一侧带有开口的夹层袋体(10),在夹层袋体(10)的开口处的一侧有一外延伸的封口片(11),其特征在于在夹层袋体(10)的具有外延伸封口片(11)的纸质层对应侧的纸质层外侧设置有折展式折片(12),折片(12)的内侧面有一触压胶粘膜层(14),在折片(12)与袋体(10)纸质层外表面相连接部位有一揭撕印痕线(13),在对应于折片(12)的触压胶粘膜层(14)的展平贴合部对应侧的纸质袋体(10)外表层处设置有一隔离膜层(15)。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身设置有粘揭结构的夹层袋体,其特征在于折片(12)是由具有封口片(11)的纸质层对应侧的纸质层开口处向内剪裁或单独粘贴而形成的,在折片(12)的长度方向中部有一断续状的揭撕印痕线(13),在揭撕印痕线(13)下侧的折片(12)的折向纸质袋体(10)的外表面一侧粘涂有触压胶粘膜层(14),在纸质袋体(10)的外表面的与触压胶粘膜层(14)的对应处涂粘或喷铺有一隔离膜层(15),带有触压胶粘膜层(14)的折片(12)部分在沿揭撕印痕线(13)向外翻折后与内折的封口片(11)相粘连在一起或同步与袋体(10)封粘侧相脱离。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身设置有粘揭结构的夹层袋体,其特征在于隔离膜层(15)与折片(12)中部的模向揭撕印痕线(13)下部的折片部分的内侧面的触压胶粘膜层(14)等宽等长,隔离膜层(15)一侧与袋体(10)外表层对应处融为一体或粘连在一起,隔离膜层(15)的另一侧与展开的折片(12)的触压胶粘膜层(14)互为贴附并不粘连。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身设置有粘揭结构的夹层袋体,其特征在于折片(12)是设置在纸质袋体(10)的一侧纸质层的外表面邮票贴设处,折片(12)为一对折的矩条形或由对折的矩条形围构成的四边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身设置有粘揭结构的夹层袋体,在现有信封的封口处设置有一折片,折片与信封本体连接处设有便于揭撕的断续状的揭撕切线,在折片的外侧面有一层触压胶粘膜,在触压胶粘膜层的相对折向信封本体的一侧对应位置处有一隔离膜层,当折片的具有触压胶粘膜层的一面翻向信封本体对应处时,则因信封本体上涂设的隔离膜层而不会与信封本体相粘合,而当需要封粘信封时,则将触压胶粘膜层一面的折片翻至封口处,然后将外延伸的封口片内折并与对应处的折片的触压胶粘膜层对贴粘合,而当揭拆信封时,只需将封口片外揭,即可由折片的断续状揭撕切线处方便地撕开。
文档编号B65D27/12GK2218142SQ9520817
公开日1996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1995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1995年4月18日
发明者刘文桂, 刘俊昌 申请人:刘文桂, 刘俊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