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2259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它具有切断成卷薄膜等被卷成圆筒状薄膜的切断机构和防止切断后的薄膜端卷回的薄膜保持机能,具体地说、本发明是对薄膜保持部的技术改进,这种薄膜保持部能通过印刷简便而迅速地形成,并且其薄膜保持机能对温度的非依存性得到大幅度的改良。
以前公知的在成卷薄膜用的纸板盒中、用来防止薄膜切断后薄膜端朝纸板盒内卷回的典型的方法是例如在构成收容成卷薄膜用的箱体的前板部表面上设置感压粘接剂层,当将被糊在覆盖这前板部的位置的侧边掩盖部的前端部剥涂、开封时,感压粘接剂层就露出在箱体表面上,由这感压粘接剂层使切断后的薄膜端保持住。这种方法中的感压粘接剂层是通过将被密封的感压粘接剂层贴接在前板部表面上而形成。
但是,在使用上述以前的感压粘接剂的方法的场合下,粘接剂本身的粘接力不一定能容易地调整到适当程度;当粘接力稍许过强时,成卷薄膜就被牢固地粘接在粘接剂层上,在拉出薄膜时会产生薄膜碎片,而且尘埃和灰尘等渐渐地附着在粘接剂涂敷面上,因此就有使薄膜保持性降低和变得不卫生等问题。
而且、以前的粘接剂的印刷适应性及涂敷工艺性较差,不能容易地将其直接印刷或涂敷到收容纸板盒上,因此通常还得用别的途径将其密封、再将这密封了的粘接剂层粘贴在收容纸板盒的预定位置上。这种将粘接剂层密封的方法使制造工序复杂化,而且在价格成本方面也是不利的。
此外,在以前的提案中的粘接剂(例如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6-270935号)在温度依存性方面也未必总是充分令人满意的。即,以前的粘接剂层在环境温度为35℃-40℃附近或者超过此温度范围时,与薄膜的粘接力极端地增大,有难剥离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以前用上述的粘接剂构成薄膜保持部的方法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用印刷方法形成薄膜保持部,而且对成卷薄膜来说是良好的、在温度依存性方面有稳定的保持特性,能降低制造成本、能使制造工序简化、迅速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
本发明的具有薄膜保持部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它是用具有良好的对成卷薄膜的粘接性、在薄膜保持性和温度非依存性这两方面都优越的特定的树脂组成物的粘接层构成防止切断后的薄膜端朝纸板盒内卷回的保持部,而且在形成这粘接层时,不必用以前的密封的工序,也不需特别的硬化装置等,用通常的凹版照相印刷机等印刷形成粘接层并通过干燥这个简便而迅速的工序就能完成,因此具有性能和生产率两方面都优越的特征。
也即,本发明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是收容被卷成圆筒状的成卷薄膜的长形的纸板盒,至少具有切断机构和薄膜保持部,前者用来切断从设在上述纸板盒的纵长方向上的开口部拉出的成卷薄膜,后者用来防止切断后的成卷薄膜端朝纸板盒内卷回,其特征在于上述薄膜保持部是由组成物的硬化物构成的粘接层构成,而这组成物是含有由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构成的硬化性粘接成分的。
在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中,上述粘接层是由2种或2种以上的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的混合物的硬化物构成。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最佳实施例中,上述粘接层是由含有粘接性控制成分的组成物的硬化物构成,而粘接性控制成分是添加到由上述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构成的硬化性粘接性成分里的,由非反应性的丙烯氰树脂构成。


图1、图2和图3分别是本发明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实施例的斜视简图,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的展开简图,图5是表示在纸板盒前板部形成的粘接层的另一个最佳实施方式的顶视图,图6是表示在纸板盒前板部形成的粘接层的另一个最佳实施方式的顶视图。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粘接层的结构本发明中,薄膜保持部由组成物的硬化物形成的粘接层构成,上述组成物含有聚氨基甲酸乙酯系列的预聚物构成的硬化性粘接成分。
本发明的成卷薄膜收容纸板盒中,在防止成卷薄膜端向纸板盒内卷回的薄膜保持部上使用那种对成卷薄膜具有良好的密接性及保持性的聚氨基甲酸乙酯系树脂为主要成分的粘接层。
本发明中的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是使用通过对溶剂成分的加热干燥能形成干燥的粘接层的那种类型,最好使用下述的湿气硬化型聚氨基甲酸乙酯系树脂。这样,在形成粘接层过程中不需要设置供架桥反应等使用的特别的硬化装置,用通常的凹版照相印刷机等设备就能容易地形成粘接层,而且薄膜保持性、温度非依存性也很优越。
在本发明最佳实施方式中、构成上述薄膜保持部的粘接层的聚氨基甲酸乙酯系预聚物由2种或2种以上的预聚物的混合系构成。在这种情况下、最好上述的预聚物的混合系由预聚物结构成分中的多元醇分子量和延伸率均不同的多种预聚物的混合物构成,特别是从预聚物结构成分中的多元醇分子量在1000-3000范围内的、而且延伸率在20-160%范围内的预聚物中选择的则更好。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中,构成薄膜保持部的粘接层的聚氨基甲酸乙酯系预聚物由湿气硬化型聚氨基甲酸乙酯构成,但在这种场合下的湿气硬化型聚氨基甲酸乙酯系树脂是指那些在NCO/OH>1的条件下,能将多元醇和异氰酸酯氨基甲酸乙酯化而得到的、而且末端上有异氰酸酯基团、它们在涂敷后与空气中的湿气反应形成尿素结合并硬化而得到的预聚物。
在使用上述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混合系时,在它的热特性中,温度依存性较小,因而在将它们用作粘接层时就有不容易受使用环境影响的优点。特别是在40℃附近甚至超过这温度的环境温度条件下,仍能较好地保持合适的粘接性。
在上面说明中,当多元醇的分子量增大、延伸率增大时,涂膜就变成软质,而且会产生胶粘性,与薄膜的粘接性变好。相反,当多元醇的分子量减小、延伸率缩小时,薄膜就变成硬质,而且胶粘性变少,与薄膜的粘接性也呈现降低的倾向。在本发明中的薄膜保持部的粘接层上没必要形成强的胶粘性,宁可形成较轻的胶粘性。当胶粘性过强时,涂膜形成后会发生阻塞,并会产生与成卷薄膜的粘接性变得过强等弊病。因此粘接层的最佳状态是表而平滑、有轻的胶粘性。
用来获得这种涂膜的聚氨基甲酸乙酯系树脂是将多元醇的分子量较大、延伸率较大的树脂和多元醇的分子量较小、延伸率较小的树脂这两种树脂混合地使用,或者再加上分子量居中、延伸率也居中的树脂,三种树脂混合使用,有容易调整胶粘性的优点。
即,通过在由多元醇分子量较小,延伸率较小的树脂形成的平滑而坚硬的涂膜上,施加多元醇分子量较大、延伸率较大的软质树脂,就能使其具有较轻的胶粘性,从而能获得适当的薄膜保持性。本发明人发现,通过如上所述地、用含有多元醇分子量较大、延伸率较大的树脂和多元醇分子量较小、延伸率较小的树脂的那些树脂构成涂膜,能使粘接层具有轻度的粘接性,能得到更可靠、稳定的薄膜保持性。
例如,在本发明中,预聚物的混合系最好是由含有(a)多元醇的分子量是1000-1500、延伸率是20-30%的相对硬质的聚氨基甲酸乙酯系预聚物和(b)多元醇的分子量是2000-2500、延伸率是140-150%的相对软质的聚氨基甲酸乙酯系预聚物中的至少两种预聚物的混合物构成。而且在上述情况下,上述(a)和(b)的混合比例最好是(a)/(b)=50/50-30/70的范围。
此外,作为另一种方法,也可在比较硬质的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里施加可塑剂或弹性体等,例如可通过加多元醇或多元醇与异氰酸酯的低附加反应的聚氨基甲酸乙酯等来增加延伸率,并因得到与薄膜的密接性而能使其具有良好的薄膜保持性。
在本发明的更好的实施方式中,薄膜保持部的粘接层基本上由组成物的硬化物构成,这种组成物进一步含有添加在由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构成的硬化性粘接成分里、由非反应性丙烯树脂构成的粘接性控制成分。
而且本发明中,虽然将一种上述的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用作上述硬化性粘接成分就已足够,但也可如上文所述用2种或2种以上的上述预聚物的混合系。
而且在本发明中,也可根据需要,在比较硬质的聚氨基甲酸乙酯系预聚物里添加可塑剂或弹性体等,例如,通过添加多元醇或多元醇与异氰酸酯的低附加反应的聚氨基甲酸乙酯等能使延伸率增加、能得到与薄膜的密接性,因而能使其具有良好的薄膜保持性。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中,上述的所谓粘接性控制成分不是指使其自身产生粘接性的成分,而且指对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硬化物的粘接特性进行控制的成分。这种粘接性控制成分最好使用非反应性丙烯基系树脂。这种情况下的非反应性丙烯基系树脂是指和具有氨基甲酸乙酯的官能基实质上不反应或反应性小的丙烯基系树脂。而且应广义地理解丙烯基系树脂,它还包含具有丙烯酸酯基和其他基因组合的聚合单元的、所谓丙烯基系混合树脂。
虽然本发明不受任何理论的约束,但上述非反应性丙烯基系树脂控制粘性的机理可作如下的考虑。通常,作为硬化性粘接成分的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被认为是由于氨基甲酸乙酯的末端的异氰酸酯基(-NCO)与来自中的水分的-OH基起反应而进行湿式硬化。本发明人根据这样的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这现象,即通过使与具有氨基甲酸乙酯的官能基实质上不起反应或者反应性小的丙烯基系树脂和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共存,能有效地控制氨基甲酸乙酯树脂涂膜的胶粘性。具体地说,通过添加-OH基少的非反应性丙烯基系树脂能得到上述的效果。这样,理论上,理想的非反应丙烯基系树脂,其能与氨基甲酸乙酯的末端的异氰酸酯基反应的-OH基少。但是,由于还必需使其含有使其获得印刷适应性的相溶性的成分,因而有时必需使用有-OH基的丙烯基系树脂成分,这时就必需控制该成分中的-OH基的含量。例如,在将甲基丙烯酸酯以外的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羟基酯组合而构成非反应性丙烯基系树脂时,最好采用由甲基丙烯酸羟基酯成分的-OH基的量在例如2%以下的聚合单元构成的丙烯基系树脂作为粘接性控制成分。通过将这种非反应性丙烯基系树脂与上述硬化性粘接成分组合使用,能把胶粘性控制在最适宜状态,使温度依存性稳定,并能得到良好的印刷适应性。
在本发明中,虽然硬化性粘接成分/粘接性控制成分的比例(固态成分的比例)可根据所用成分的性状、特性进行适当选择,但通常以取45/55-50/50的范围为好。通过在上述配合范围调制,能使粘接层的粘接特性/剥离特性变得良好。也即,由于本发明应用上述的粘接性控制成分,因而有能容易地控制粘接层的胶粘性的优点。
具体地说,在下述条件下,粘接层的剥离强度的测定值以7-20g为好,最好在10-15g范围内。
先将聚偏氯乙烯的长方形薄膜(25mm宽)密接在粘接层表面上,然后测定在拉伸速度为300mm/分的条件下垂直拉起薄膜一端时的重量(g),并将其作为测定值。
由上述实施方式所得到的粘接层,剥离强度对温度的依存性小且随时间变化小,有稳定的粘接特性。特别在接近至超过40℃的环境温度条件下还能保持适当的粘接性。
又由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粘接层是把硬化性粘成分和粘接性控制成分以组合的方式配合使用,因而形成粘接层时的所谓溶剂分离较好,由于涂敷工艺特性、印刷适应性较好,因而在制造工序上也是较有利的。
粘接层的形成由上述那样的组成物构成的粘接层通常是在用有机溶剂将上述的成分溶解的物体中,根据需要加上均化剂等添加剂,再用稀释剂等适当调整成粘度、蒸发速度适于照相凹板印刷等所用的涂敷机构的涂敷液,经涂敷、干燥就容易地形成的。涂膜的硬化是在其干燥过程中发生,但本发明中的“硬化”是指在能得到本发明作为目的要求的粘接特性的范围里的硬化。
干燥时的粘接层厚度可为2-10μm左右,最好为3-6μm,这时的作业性也较好。当厚度在2μm以下时,不仅表面不十分平滑,而且容易降低成卷薄膜的保持性;当厚度在10μm以上时,不仅不能进一步提高成卷薄膜的保持性,而且由于溶剂干燥需要用更多时间,因而会降低作业性、生产性。
设置粘接层的位置没有特别地限定,只要是将成卷薄膜从纸板盒本体拉出、并将其切断后,成卷薄膜与纸板盒相接触的面都可以。但是,由于一般在切断成卷薄膜时是将成卷薄膜夹在纸板盒本体的薄板部和与其重叠的侧边掩盖部之间、从外侧一边加压一边切断的,因而就容易将成卷薄膜压贴在纸板盒的前板部上。因此,保持薄膜用的粘接层最好设置在这前板部表面上。另外,这粘接层的尺寸大小和形状是自由的,只要能使薄膜保持性稳定,可根据成卷薄膜的材质和纸板盒形状或切断工具的安装位置等自由地决定。
在纸板盒的预定位置形成粘接层时,例如通过在纸板盒体上直接涂敷形成粘接层时,可将粘接层形成工序和纸板盒图案印刷工序联机地进行,这在工艺上是有利的。此外,除了这种方法,还可采用将另外的有涂敷形成的粘接层的薄片贴接在纸板盒的预定位置上的方法。
本发明的收容在纸板盒里的成卷薄膜可以用以前公知的成卷薄膜,但是,聚偏氯乙烯薄膜与上述粘接层的组合更适合。
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的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着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中,构成薄膜保持部的聚氨基甲酸乙酯系树脂的粘接层的形成部位可适当选择,因纸板盒的形状、切断薄膜的切断机构的形态和安装位置而异。
图1-图3列举了薄膜切断机构的形态和安装位置不同的纸板盒代表例,分别表示合适的粘接层形成部位的例子。粘接层的形成部位最好是包含在切断成卷薄膜时将薄膜牢固地压紧在纸板盒表面上的位置的区域或它附近的区域。结果,通过切断薄膜的操作就自然地将薄膜压贴在粘接层上并保持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的第1实施例的斜视简图,表示开封时的状态。图4表示这种形式的纸板盒的展开图,由于记载着各部分的名称,因而用它来说明。
对图2、图3所示的形式的纸板盒也用这些名称来说明。
在图1所示的纸板盒中,薄膜切断工具21是在组装纸板盒时,使锯齿状切断工具21的刃尖从纸板盒的底板部(按图4指示)稍稍向前方、即向前板部2一侧突出地安装在底板部3的表面上的。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将保持薄膜的粘接层22设置在纸板盒的前板部2的表面的大致如图所示的位置上。通过在这位置上设置粘接层,由于在切断从纸板盒拉出的薄膜时,是用于从侧边掩盖部6的外侧将被夹在纸板盒的侧边掩盖部6和前板部2之间的成卷薄膜压紧在前板部2的表面上加以固定后切断的,因而成卷薄膜就被压紧在粘接层上、牢固地密接。
图2、图3所示的纸板盒和图1一样,分别表示各种形式的纸板盒开封后的状态。因此那侧边掩盖部6的比薄膜切断工具21更靠前的部分、在开封时沿分别设置的切取线7(参照图4)被剥离、除去了,没有表示出来。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的第2实施例的斜视简图。这个纸板盒的特征如图所示,其锯齿状的薄膜切断工具21做成“V”字形。因此在侧边掩盖部6上设置与切断工具21同样形状的“V”字形切取线7,由于在将切取线7前边的上浆部分剥离、除去时,“V”字形的切断工具21的刀刃就稍稍突出,因而切断工具21是被安装在侧边掩盖部6里面的设置切取线的位置上。而且,在薄膜被切断时,是在侧边掩盖部6的接近“V”字形的前端部的位置上将薄膜压住的同时,从薄膜的中心部向两侧地将薄膜切断的。因此,薄膜保持部的粘接层22如图所示地设置在纸板盒的前板部2表面的中央稍靠上的位置,但使薄膜容易密接,因此较好。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的第3实施例的斜视简图。这个纸板盒的锯齿状的薄膜切断工具21与上述图2的纸板盒的情况不同、是直线式的,它的安装位置是安装在侧边掩盖部6的里面的设置切取线的位置上。使在将设置在侧边掩盖部6上的直线状切取线7前面的上浆部分剥离、取除时,刃尖会稍稍突出。而保持薄膜的粘接层22如图所示地设置在纸板盒的前板部2的表面、在由侧边掩盖部6和薄膜切断工具按压薄膜的位置上。
图4是如上所说的、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展开简图,记载了各部分的名称。
图5和图6是表示在前板部2形成粘接层22的另外的最佳实施方式的平面图。这样,通过做成使粘接层22的幅度相对于前板部2的幅度方向而变化的形态,与粘接层的材料本身的特性相结合,就能进一步提高薄膜保持性能。
下面,列举具体的实施例(制造例)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A1将单位面积重量为450g/m2的纸板作为纸板盒材料,使用照相凹版轮转印刷落料的联机装置,通过与预定的图案和套印漆的印刷联机,使用下述组成的涂敷液,在图2所示的纸板盒位置上进行使干燥时的膜厚为3μm的涂敷、干燥而形成薄膜保持用粘接层22,同时用图2所示的纸板盒的冲模落料,形成纸板盒坯料。接着用专用的装置将“V”字形的锯刃状切断工具21、同样地安装在图2所示的位置上,再用套筒粘贴机进行圆筒粘贴(将前板部2的表面和覆盖这表面的侧边掩盖部6的切取线7(参照图4)的前端的上浆部的里面沿纵长方向粘贴),做成实施例A1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
薄膜保持用粘接层的涂敷液的组成(1)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多元醇的分子量为1000-1500、延伸率为22%)溶液(固态成分重量占30%) 50份重量(2)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多元醇的分子量为2000-2500、延伸率为145%)溶液(固态成分重量占30%) 50份重量(3)稀释溶剂(甲苯/甲基乙基甲酮重量比1∶1)40份重量实施例A2在构成实施例A1的收容成卷薄膜纸板盒的过程中,只把薄膜保持用的粘接层的涂敷液的组成替换成下述组成的涂敷液后,进行涂敷、干燥,其他都与实施例A1同样地进行加工,由此做成实施例A2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
薄膜保持用的粘接层涂敷液的组成(1)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多元醇的分子量为1000-1500,延伸率为22%)溶液(固态成分重量占30%)70份重量
(2)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多元醇的分子量为2000-2500,延伸率为145%)溶液(固态重量占30%)30份重量(3)稀释溶液(甲苯/甲基乙基甲酮重量比1∶1)40份重量实施例A3在构成实施例A1的收容成卷薄膜纸板盒的过程中,只把薄膜保持用的粘接层涂敷液的组成替换成下述组成的涂敷液后,进行涂敷、干燥,其他都和实施例A1同样地加工,由此做成实施例A3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
薄膜保持用的粘接层涂敷液的组成(1)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多元醇的分子量为1500-2000、延伸率为110%)溶液(固形成分重量占30%)100份重量(2)稀释溶液(甲苯/甲基乙基甲酮重量比1∶1)40份重量结果发现,实施例A1-A3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对聚乙烯系树脂和聚甲基苯系树脂的成卷薄膜的密接性稍轻,而对聚偏氯乙烯系树脂和聚氯乙烯系树脂的成卷薄膜完全没问题,也不随时间而变化,是较良好的。
下面,表示对剥离强度(g)的温度依存性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评价结果。
为了进行比较,下面还列出了用TSS KL-D2(将丙烯腈系树脂添加到使氯乙稀单体相对于乙烯醋酸乙烯树脂共聚体接枝聚合的接枝共聚合体中的产物。参照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6-270935号)形成粘接层时的评价结果(比较例A)。
粘接后立即测定 粘接24小时后测定常温5℃40℃实施例A13.5 4.13.72.5实施例A22.7 3.22.92.8实施例A31.5 2.83.23.1比较例A比较例A68 94 65 247由以上的说明和上述实施例、比较例的结果可见,本发明具有下述的效果。
本发明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上,用树脂的粘接层构成了防止薄膜端卷回的薄膜保持部,纸板盒的形状(纸板的使用面积)和使用方法等可与以前的相同,不必增加另外的成本和操作。
由于在保持薄膜的粘接层里使用了那种只要涂敷粘接层用的涂敷液、再加热干燥它的溶剂成分就能形成干燥的涂膜的具有优越涂敷工艺性、印刷适应性的组成物,因而不必为了形成粘接层而进行以前那样的使其密封的过程,也不必使用特别的硬化装置,用普通的照相凹版印刷机等就能容易而且迅速地形成粘接层。因此能与图案印刷联机加工,有良好的生产性、制造较容易、成本方面也较有利。
而且,所形成的粘接层具有优越的与成卷薄膜的粘接特性,而剥离强度的温度依存性和经时变化较小,有优越的稳定的粘接特性。
由于本发明的粘接层是由多种成分组合构成,因而通过调整两者配合的范围,就能形成有良好的粘接特性/剥离特性的粘接层。
如上所述,本发明具有这样的效果,即它能容易地提供一种价格便宜、具有生产率和性能均较优越的薄膜保持部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
实施例B1将单位面积重量为450g/m2的纸板作为纸板盒材料,使用照相凹版轮转印刷落料的联机装置、通过与预定的图案和套印漆的印刷联机、使用下述组成的涂敷液、在图2所示的纸板盒的位置上,进行干燥时的膜厚为3μm的涂敷、干燥,由此形成薄膜保持用粘接层22,并且用图2所示的纸板盒的冲模进行落料,形成纸板盒坯料。接着,用专用的装置将“V”字形的锯齿状切断工具21同样地装在图2所示位置上,再用套筒粘贴机进行圆筒粘贴(将前板部2的表面和覆盖这表面的侧边掩盖部6的切取线(参照图4)的前端的上浆部的里面沿纵长方向粘贴],做成实施例B1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
把下述的成分作为薄膜保持用的粘接层的涂敷液,使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和非反应性丙烯腈系树脂的配合比适当变化后、测定剥离强度。
(1)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多元醇的分子量为1500-2000、延伸率为160%)的溶液(固态成重量占分50%)(2)非反应性丙烯腈系树脂溶液(固态成分重量占50%)(3)稀释溶剂醋酸乙基相对于100份重量的上述(1)/(2)的比率为55/45、50/50、45/55、40/60等的溶液,使用30份重量的(3)加以混合稀释。
用下述的条件测定剥离特性。
先使聚偏氯乙烯的长方形薄膜(25mm宽)粘贴在粘接层的表面上,将在拉伸速度为300mm/分的条件下垂直拉起薄膜一端时的重量(g)作为测定值。
下面表示剥离试验的结果(常温下)剥离强度(g)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非反应性丙烯腈系树脂最小-最大 平均No.155/4513.2-23.0 18.56No.250/5011.0-15.0 12.08No.345/55 7.0-9.48.44No.440/60 5.2-7.05.76如上所述,通过调整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和非反应性丙烯腈系树脂的配合比,能容易地使剥离强度/粘接特性落入良好的范围。
下面表示上述No.1-No.4的剥离强度(g)的温度依存性及其经时变化的评价结果。
制造后就测定 经1日后测定常温 5℃ 40℃ 常温 5℃40℃No.1 19 7 18破坏 25破坏No.2 12 8 10 2515 30No.3 8 5 8 2211 16No.4 6 4 4 15 6 14实施例B2用与实施例B1同样的方法形成粘接层,进行剥离试验。只是,在这个例子中用下述的成分作为粘接层的涂敷液,用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非反应性丙烯腈系树脂=50/25(固态成分)的比例调制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和非反应性丙烯腈系树脂的配比。
(1)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多元醇的分子量为1500-2000、延伸率为180%)的溶液(固态成分重量占50%)(2)非反应性丙烯腈系树脂溶液(固态成分重量占25%) 100份重量
(3) 稀积溶剂 醋酸乙基 40份重量在下述的条件下测定剥离特性(剥离强度)。
将粘接层的中央部分切断成40mm宽,将聚偏氯乙烯的长方形薄膜(25mm宽)粘贴于其上、使之密接,把在拉伸速度为300mm分的条件下垂直拉起薄膜一端时的重量(g)作为测定值。
下面表示剥离强度(g)的温度依存性及其经时变化的评价结果。
另一方面,为了进行比较,下面还列出了用TSS KL-D2(将丙烯腈系树脂添加到使聚氯乙烯单体相对于乙烯醋酸乙烯树脂接枝聚合的接枝共聚合体中的东西。参照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6-270935号)形成粘接层时的评价结果。(比较例B1)。
粘接后就测定 粘接1日后测定 粘接5日后测定常温5℃ 40℃ 常温 5℃ 40℃ 常温 5℃ 40℃实施例B120 10 20251824282026实施例B210 9 11141418161420比较例B168 52 146 9465247 112 58284而且把聚偏氯乙烯树脂的成卷薄膜、聚氯乙系树脂的成卷薄膜、聚乙烯系树脂的成卷薄膜、聚甲基戊烯系树脂的成卷薄膜分别充填包装到如上所述地得到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里之后,将它们开封,拉出成卷薄膜、1天内切断3次地反复进行30天,由此评价粘接到成卷薄膜的粘接层上形成的薄膜的保持性、再剥离性和它们的温度依存性和经时变化。
结果发现,在实施例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中,相对于聚乙烯系树脂和聚甲基戊烯系树脂的成卷薄膜的密接性稍轻的倾向,而相对于聚偏氯乙烯系树脂和聚氯乙烯系树脂的成卷薄膜则完全没问题,性能较好,而且经时变化也较良好。
与此相对,比较例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中,与聚氯乙烯系树脂的成卷薄膜的密接性较弱,而相对于其他的成卷薄膜,则完全没有与粘接层的密接性,薄膜保持性是不完全不充分的。
由上述说明和实施例、比较例的结果可清楚看出,本发明具有下述的效果。
本发明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由于是用树脂的粘接层构成防止薄膜端卷回的薄膜保持部,因而纸盒的形状(纸板的使用面积)和使用方法等都可以和以前相同样,而不必花费额外的成本和操作。
又由于它是使用那种只要将粘接层用的涂敷液涂敷在保持薄膜的粘接层上,再加热干燥它的溶剂成分就能形成干燥的涂膜的涂敷工艺性、印刷适应性优越的组成物,因此为了形成粘接层,不需要用以前那样的使其密封的工序,用通常的凹板照相印刷机就能容易而且迅速形成粘接层。这样能与图案的印刷联机加工,生产率高、容易制造、成本亦有利。
而且,所形成的粘接层与成卷薄膜的粘接特性优良,剥离强度的温度依存性和经时变化较小,有稳定的粘接特性。
由于本发明的粘接层是由硬化性粘接成分和粘接性控制成分组合而构成,因而能构成粘接特性/剥离特性均良好的粘接层。例如,在本发明中,由于使用上述那样的粘接性控制成分,因而具有能容易地控制粘接层的粘胶性的优点。而且如上所述地得到的粘接层具有剥离强度的温度依存性和经时变化小、粘接特性稳定的效果。又由于粘接层是由硬化性粘接成分和粘性控制成分组合地配合构成,因而形成粘接层时的所谓溶剂脱离较好,涂敷工艺性优良,因此也有利于制造。
由上述说明可见,本发明具有能容易地提供一种价格便宜、生产性和性能两方面都优越的具有薄膜保持部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
权利要求
1.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它是收容被卷成圆筒状的成卷薄膜的长形纸板盒,至少具有切断机构和薄膜保持部,前者用来切断从上述纸板盒的纵长方向上设置的开口部中拉出的成卷薄膜,后者用来防止切断后的成卷薄膜端朝纸板盒内卷回,其特征在于上述薄膜保持部是由组成物的硬化物构成的粘接层形成,而所述组成物含有由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构成的硬化性粘接成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其特征在于上述薄膜保持部的粘接层是由2种或2种以上的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的混合物的硬化物构成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其特征在于上述预聚物的混合系是由预聚物结构中的多元醇的分子量和延伸率不同的多种预聚物的混合物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其特征在于上述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是从预聚物结构成分中的多元醇的分子量为1000-3000、而且延伸率为20-160%的范围内的预聚物中选择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其特征在于上述预聚物的混合系是含有(a)多元醇的分子量为1000-1500、延伸率为20-30%的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和(b)多元醇的分子量为2000-2500、延伸率为140-150%的聚氨基甲酸乙酯系预聚物中的至少2种的混合物构成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其特征在于上述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由湿气硬化型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构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其特征在于上述湿气硬化型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是在NCO/OH>1的条件下,将多元醇和异氰酸酯氨基甲酸乙酯化而得到的预聚物,由末端上有异氰酸酯基,它们在涂敷后与空气中的湿气反应形成尿素结合,经硬化而得到的预聚物构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缩成卷薄膜的纸板盒,其特征在于上述含有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的组成物还含有硬化性弹性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其特征在于收容在纸板盒时的成卷薄膜是聚偏氯乙烯薄膜。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其特征在于上述薄膜保持部的粘接层是由组成物的硬化物构成,这种组成物含有添加在由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构成的硬化性粘接成分里的由非反应性丙烯腈系树脂构成的粘接性控制成分。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收缩成卷薄膜的纸板盒,其特征在于上述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是从预聚物结构成分中的多元醇的分子量是1000-3000、而且延伸率是20-160%的范围内的预聚物中选择的。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其特征在于上述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是由湿气硬化型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构成。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盒,其特征在于上述湿气硬化型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是将多元醇和异氰酸酯在NCO/OH>1的条件下氨基甲酸乙酯化而得到的预聚物,是由末端上具有异氰酸基、它们涂敷后与空气中的湿气反应而形成尿素结合并硬化而得到的预聚物构成。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盒,其特征在于上述组成物还含有硬化性弹性体。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收缩成卷薄膜的纸板盒,其特征在于上述粘接性控制成分由甲基丙烯酸甲基、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羟基乙基的混合物构成。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其特征在于上述甲基丙烯酸羟基乙基成分由OH基的量是2%以下的聚合单元构成。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盒,其特征在于收容在纸盒里的成卷薄膜是聚偏氯乙烯薄膜。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其特征在于上述由含有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的组成物的硬化物构成的粘接层由印刷法形成。
19.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其特征在于上述粘接层在环境温度为常温和40℃两种情况下都能发现有稳定的粘接力的。
20.一种粘接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2种或2种以上的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的混合物构成。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粘接剂,其特征在于上述预聚物的混合系是由预聚物结构成分中的多元醇的分子量和延伸率都不同的多种预聚物的混合物构成。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粘接剂,其特征在于上述聚氨基甲酸乙酯系预聚物是从预聚物结构成分中的多元醇的分子量为1000-3000、而且延伸率为20-160%范围内的预聚物中选择的。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粘接剂,其特征在于上述预聚物的混合系是由含有(a)多元醇的分子量是1000-1500、延伸率是20-30%的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和(b)多元醇的分子量是2000-2500、延伸率是140-150%的聚氨基甲酸乙酯系预聚物中的至少2种的混合物构成的。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粘接剂,其特征在于上述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是由湿气硬化型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构成的。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粘接剂,其特征在于上述湿气硬化型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是将多元醇和异氰酸酯在NCO/OH>1的条件下氨基甲酸乙酯化而得到的预聚物,由末端上有异氰酸酯基、它们在涂敷后与空气中的湿气反应形成尿素结合并经硬化而得到的预聚物构成。
26.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粘接剂,其特征在于上述含有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的组成物还含有硬化性弹性体。
27.一种粘接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含有硬化性粘接成分和粘接性控制成分的组成物构成,所述硬化性粘接成分是由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构成,所述粘接性控制成分是由非反应性丙烯腈系树脂构成的。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粘接剂,其特征在于上述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是从预聚物结构成分中的多元醇的分子量为1000-3000,而且延伸率为20-160%的范围内的预聚物中选择的。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粘接剂,其特征在于上述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是由湿气硬化型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构成。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粘接剂,其特征在于上述湿气硬化型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是将多元醇和氰酸酯在NCO/OH>1的条件下氨基甲酸乙酯化而得到的预聚物,是由末端上具有异氰酸酯基,它们在涂敷后与空气中的湿气反应形成尿素结合并硬化而得到的预聚物构成。
31.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粘接剂,其特征在于上述组成物还含有硬化性弹性体。
32.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粘接剂,其特征在于上述粘接性控制成分由甲基丙烯酸甲基、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羧基乙基的混合物构成。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粘接剂,其特征在于上述甲基丙烯酸羟基乙基成分由OH基的量是2%以下的聚合单元构成。
34.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粘接剂,其特征在于在环境温度是常温和40℃的两种情况下,硬化后的上述粘接剂的层具有稳定的粘接力。
3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其特征在于由上述组成物构成的粘接层形成的薄膜保持部是通过印刷在成卷薄膜用的纸板盒的前板部表面上形成的,上述组成物含有由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构成的硬化性粘接成分。
36.一种粘接层,它是用印刷机、在成卷薄膜用的纸板盒的前板部表面的薄膜保持部上形成的,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组成物的硬化物构成的,所述组成物是含有由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构成的硬化性粘接性成分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它是收容被卷成圆筒状的成卷薄膜的长形纸板盒,至少具有切断机构和薄膜保持部,前者用来切断从纸板盒的纵长方向上设置的开口部中拉出的成卷薄膜,后者用来防止切断后的成卷薄膜端朝纸板盒内卷回。上述薄膜保持部由组成物的硬化物构成的粘接层形成,而所述的组成物含有聚氨基甲酸乙酯系的预聚物。从而,通过印刷就能形成薄膜保持部,得到具有良好而且稳定的保持成卷薄膜的特性、和不受温度影响的特性、而且制造成本低、制造工序简便迅速的收容成卷薄膜的纸板盒。
文档编号B65H35/00GK1176215SQ9711803
公开日1998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1997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30日
发明者小泽充也 申请人:吴羽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