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井下与皮带转载机配合使用的落煤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352956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矿井下与皮带转载机配合使用的落煤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煤矿井下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与皮带转载机配合使用的落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煤矿井下掘进机桥式皮带运输的过程中,桥式皮带转载机与皮带运输机之间的落煤部位采用的是开放式连接,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生产环境复杂(如掘进巷道坡度、桥式皮带与皮带运输机间水平产生的夹角)或者掘进机与皮带运输机的配型因素的影响,会有部分煤落在皮带运输机以外,造成了皮带运输机装煤效率的降低,以及落煤处煤的淤积,降低了生产效率,加大了工人清煤作业的工作强度。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与皮带转载机配合使用的落煤装置I,所述皮带转载机由皮带转载机机架7、皮带转载机机架滚筒6、皮带转载机机架支撑小车8和皮带转载机皮带运输机9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落煤装置I由漏煤斗2、挡煤皮带3,5、漏煤斗支架4等部分组成,所述漏煤斗2与皮带转载机的接触面设置有挡煤皮带3,所述漏煤斗2的底部内侧设置挡煤皮带5,所述漏煤斗2的底部外侧设置漏煤斗支架4,所述落煤装置I,安装在所述皮带转载机机架滚筒6 —侧,所述落煤装置I上设置有可拆卸的连杆10,通过该连杆10将所述落煤装置I与所述皮带转载机机架7连接在一起。
[0004]进一步地,根据上述煤矿井下与皮带转载机配合使用的落煤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煤斗2的上端开口宽度大于所述皮带转载机的皮带带宽,所述漏煤斗2的下端开口宽度小于所述皮带转载机的皮带运输机9的皮带带宽。
[0005]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煤矿井下与皮带转载机配合使用的落煤装置I中,所述漏煤斗2的上端开口的宽度与所述漏煤斗2的下端开口宽度的比值为3:1?2:1。
[0006]进一步地,根据上述煤矿井下与皮带转载机配合使用的落煤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0将所述落煤装置I与所述皮带转载机机架7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方式为等边四连杆机构连接。
[0007]本发明所取得的技术效果是,本发明成功地解决了煤矿井下皮带转载机落煤的技术问题,且本发明一种煤矿井下与皮带转载机配合使用的落煤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极大地降低了工人清煤作业的工作强度,并且提高了复杂生产条件下的装煤效率。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发明一种煤矿井下与皮带转载机配合使用的落煤装置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发明落煤装置与与皮带转载机配合使用的状态示意图。
[0010]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落煤装置、2漏煤斗、3挡煤皮带、4漏煤斗支架、5漏煤斗挡煤皮带、6皮带转载机机架滚筒、7皮带转载机机架、8皮带转载机机架支撑小车、9皮带转载机的皮带运输机、10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1]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井下与皮带转载机配合使用的落煤装置1,所述皮带转载机由皮带转载机机架7、皮带转载机机架滚筒6、皮带转载机机架支撑小车8和皮带转载机皮带运输机9组成,所述落煤装置I由漏煤斗2、挡煤皮带3,5、漏煤斗支架4等部分组成,所述漏煤斗2与皮带转载机的接触面设置有挡煤皮带3,所述漏煤斗2的底部内侧设置挡煤皮带5,所述漏煤斗2的底部外侧设置漏煤斗支架4,所述落煤装置1,安装在所述皮带转载机机架滚筒6 —侧。
[0012]所述落煤装置I设计好后,由于该落煤装置I不能独立在所述皮带转载机上行走,因此,需要使所述落煤装置I与所述皮带转载机的机架7进行连接。本发明通过在所述落煤装置I上设置有可拆卸的连杆10,通过该连杆10将所述落煤装置I与所述皮带转载机机架连接在一起。
[0013]机械连接方式可分为刚性连接、柔性连接两大类:刚性连接不允许出现相对位移与转角,由于所述皮带转载机机架7会相对于所述皮带转载机的皮带运输机9产生俯仰角度以及左右摆角,刚性连接会造成连接的破坏或者所述落煤装置I的卡死,所以本发明不适合采用刚性连接。
[0014]柔性连接允许出现相对位移与转角,解决了所述皮带转载机机架7产生俯仰角度、左右摆角的问题,但是柔性连接允许所述皮带转载机机架与所述落煤装置I间相对位移,会造成所述落煤装置I倒伏、行走姿态不稳定,难以控制,甚至脱离所述皮带运输机运输轨道的问题。因此,本发明也不适合完全采用柔性连接。
[0015]基于上述连接方式的优缺点,本发明在柔性连接的基础上,采取了等边四连杆机构的连接方式,该连接方式能够使所述落煤装置I只在在水平移动、沿所述皮带转载机的机架支撑小车8的轮轴与所述皮带转载机的机架7同步转动,保证所述所述皮带转载机在这两个自由度上发生运动,保证了所述落煤装置I行走的稳定性,同时还保证了所述漏煤斗2与所述皮带转载机的机架7俯仰角度的同步性,从而实现了所述落煤装置I与所述所述皮带转载机的机架7之间稳定连接。
[0016]本发明中,漏煤斗2的形状、长度及其上下开口的宽度(或长度)是本发明的关键技术之一。所述漏煤斗2的长度需要考虑来煤在漏煤斗2上掉落时分布的范围,此外,在设计漏煤斗2的长度时,还应考虑所述皮带转载机俯仰角度的变化对落煤分布的影响,以及漏斗在支腿前后的平衡性问题。所述漏煤斗2的上端开口宽度应大于所述皮带转载机的带宽,所述漏煤斗2的下端开口宽度应小于所述皮带转载机的皮带运输机9的带宽。根据发明人的研究,所述漏煤斗2的上端开口的宽度与所述漏煤斗2的下端开口宽度的比值为3:I?2:1之间比较适宜。
[0017]本发明中,所述漏煤斗支架4是所述漏煤斗2的主要的承重、行走部件,为保证所述漏煤斗2的平衡性问题,所述漏煤斗支架4应安装在所述漏煤斗底部位置的中部。通过将所述漏煤斗支架4安装在所述漏煤斗中部还可以使所述漏煤斗与所述皮带转载机的支架及所述皮带转载机的皮带运输机之间的共振降到最低,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落煤装置I对所述皮带转载机机架俯仰角度的调节范围。
[0018]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所述皮带转载机的溜槽的用运载能力及其本身的规格尺寸有一定的限制,当有超宽大块煤或岩石时,应事先打碎后再运送,否则会降低本发明与皮带转载机配合使用的落煤装置I的使用寿命及使用效果。
[0019]本发明所取得的技术效果是,本发明成功地解决了煤矿井下皮带转载机落煤的技术问题,且本发明一种煤矿井下与皮带转载机配合使用的落煤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极大地降低了工人清煤作业的工作强度,并且提高了复杂生产条件下的装煤效率。
【主权项】
1.一种煤矿井下与皮带转载机配合使用的落煤装置(I),所述皮带转载机由皮带转载机机架(7)、皮带转载机机架滚筒¢)、皮带转载机机架支撑小车(8)和皮带转载机皮带运输机(9)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落煤装置(I)由漏煤斗(2)、挡煤皮带(3,5)、漏煤斗支架(4)等部分组成,所述漏煤斗(2)与皮带转载机的接触面设置有挡煤皮带(3),所述漏煤斗(2)的底部内侧设置挡煤皮带(5),所述漏煤斗(2)的底部外侧设置漏煤斗支架(4),所述落煤装置(I)安装在所述皮带转载机机架滚筒(6) —侧,所述落煤装置(I)上设置有可拆卸的连杆(10),通过该连杆(10)将所述落煤装置(I)与所述皮带转载机机架(7)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与皮带转载机配合使用的落煤装置(I),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煤斗(2)的上端开口宽度大于所述皮带转载机的皮带带宽,所述漏煤斗(2)的下端开口宽度小于所述皮带转载机的皮带运输机9的皮带带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井下与皮带转载机配合使用的落煤装置(I),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煤斗(2)的上端开口的宽度与所述漏煤斗(2)的下端开口宽度的比值为3:1?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与皮带转载机配合使用的落煤装置(I),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0)将所述落煤装置(I)与所述皮带转载机机架(7)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方式为等边四连杆机构连接。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与皮带转载机配合使用的落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煤装置由漏煤斗、挡煤皮带,漏煤斗支架等部分组成,所述漏煤斗与皮带转载机的接触面设置有挡煤皮带,所述漏煤斗的底部内侧设置挡煤皮带,所述漏煤斗的底部外侧设置漏煤斗支架,所述落煤装置安装在所述皮带转载机机架滚筒一侧,所述落煤装置上设置有可拆卸的连杆,通过该连杆将所述落煤装置与所述皮带转载机机架连接在一起。本发明落煤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极大地降低了工人清煤作业的工作强度,并且提高了复杂生产条件下的装煤效率。
【IPC分类】B65G47-18
【公开号】CN104670855
【申请号】CN201310633267
【发明人】田秀文
【申请人】田秀文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3年11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