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角岸线多泊位布置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及方法_2

文档序号:9269386阅读:来源:国知局
0019]一种直角岸线多泊位布置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a.卸船:
先从岸桥2将集装箱从集装箱船3上卸下,放置在岸桥2后伸距下方的码头面上;卸下的集装箱的长边方向与码头泊位岸线方向平行;
跨运车I将集装箱从码头面上吊起,搬运至堆场正面泊位端或堆场侧面泊位端的卸箱位,然后将集装箱卸在地面上;卸下集装箱的长边方向与侧面码头泊位岸线方向平行;ARMG4或高架行车6从地面上将集装箱吊起,将集装箱搬运至集装箱堆场中,通过ARMG4或高架行车6的相互配合可以将集装箱搬运至集装箱堆场的任意位置;
b.疏港:
港外集卡7空车从后方集疏运通道倒车进入堆场陆侧端的装卸位置;
ARMG4起吊堆场内的目标集装箱并运行至装卸位,ARMG4卸箱至港外集卡上;
装好集装箱后,港外集卡7由后方集疏运通道驶离集装箱码头。
[0020]所述步骤a和步骤b之间还包括装船方法,装船方法为卸船方法的反过程。
[0021]ARMG4或高架行车6将集装箱搬从集装箱堆场中的地面上吊起运至堆场正面泊位端或堆场侧面泊位端的卸箱位,并卸在地面上,卸下集装箱的长边方向与侧面码头泊位岸线方向平行;跨运车I将集装箱运至岸桥2后伸距下方的码头面上;最后将集装箱从岸桥2后伸距下方的码头面上装到集装箱船3上。
[0022]所述步骤a和步骤b之间还包括集港方法,集港方法为疏港方法的反过程。集装箱装上港外集卡7后,港外集卡7由后方集疏运通道倒入集装箱码头;ARMG4从港外集卡7上卸箱至装卸位,ARMG4起吊堆场内的目标集装箱;
所述步骤a和步骤b之间还包括集装箱在同一箱区内的倒箱方法:海侧第一 ARMG4或陆侧第一 ARMG4将集装箱吊起,海侧第一 ARMG4或陆侧第一 ARMG4带箱运行至堆场中的集装箱中转位,海侧第一 ARMG4将集装箱卸至集装箱中转位,陆侧第二 ARMG4或海侧第二ARMG4将集装箱吊起,陆侧第二 ARMG4或海侧第二 ARMG4带箱运行至集装箱目标位,陆侧第二 ARMG4或海侧第二 ARMG4将集装箱卸至集装箱目标位。
[0023]所述步骤a和步骤b之间还包括集装箱在不同箱区内的倒箱方法为:例如A箱区至B箱区:A箱区海侧第一 ARMG4或A箱区陆侧第一 ARMG4将目标集装箱吊起,A箱区海侧第一ARMG4或A箱区陆侧第一 ARMG4带箱运行至A箱区集装箱中转位,A箱区海侧第一 ARMG4或A箱区陆侧第一 ARMG4卸箱至A箱区集装箱中转位,高架行车6将集装箱吊起,高架行车6带箱运行至B箱区集装箱中转位,高架行车6卸箱至B箱区集装箱中转位,B箱区海侧第二ARMG4或B箱区陆侧第二 ARMG4将集装箱吊起,B箱区海侧第二 ARMG4或B箱区陆侧第二 ARMG4带箱运行至B箱区集装箱目标位,B箱区海侧第二 ARMG4或B箱区陆侧第二卸箱至B箱区集装箱目标位。
【主权项】
1.一种直角岸线多泊位布置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包括岸桥(2)、跨运车(1)、ARMG (4)、高架行车子系统组成,高架行车子系统由高架桥(5)和高架行车(6)组成; 岸桥(2)分别布置在正面泊位的前沿和侧面泊位的前沿,其轨道分别平行于正面泊位岸线方向和侧面泊位岸线方向; 岸桥(2)用于集装箱由集装箱船(3)至岸边作业区的垂直及水平运输; 集装箱堆场的ARMG (4)轨道垂直于正面泊位岸线方向布置,ARMG (4)位于ARMG (4)轨道上; 集装箱堆场紧邻正面泊位端的区域为堆场正面泊位端,集装箱堆场紧邻后方集疏运通道的区域为堆场陆侧端,集装箱堆场紧邻堆场侧面泊位端的区域为堆场侧面泊位端; 跨运车(I)用于集装箱由岸边作业区域至堆场正面泊位端或堆场侧面泊位端的水平运输; 集装箱堆场布置若干条ARMG (4)作业线,ARMG (4)作业线数量与正面泊位的岸桥(2)装卸船能力相匹配,每条ARMG (4)作业线配备的ARMG (4)数量不少于2台,ARMG (4)的运行轨迹垂直于正面泊位岸线方向; ARMG (4)用于集装箱由堆场正面泊位端至堆场间的垂直或水平运输以及堆场陆侧端至堆场间的垂直或水平运输;ARMG (4)还能用于集装箱在集装箱堆场内的堆垛、转运、接力作业; 集装箱堆场内还布置若干条高架行车(6)作业线,高架行车(6)的作业线数量与侧面泊位的岸桥装卸船能力相匹配;高架行车子系统用于集装箱由堆场侧面泊位端至堆场间的垂直及水平运输;每条高架行车作业线配备的高架行车(6)数量不少于2台;高架行车(6)的运行轨道敷设在高架桥(5)的轨道梁上,其方向垂直于ARMG (4)运行轨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角岸线多泊位布置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架行车(6)带箱的运行高度距离ARMG (4)的结构最高点至少留有1.5m的安全距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角岸线多泊位布置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架桥(5)的立柱架设于相邻ARMG (4)的轨道间隙内,采用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所述高架桥(5)的上部支承所述高架行车(6)轨道的结构可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4.一种直角岸线多泊位布置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卸船: 先从岸桥(2)将集装箱从集装箱船(3)上卸下,放置在岸桥(2)后伸距下方的码头面上;卸下的集装箱的长边方向与码头泊位岸线方向平行; 跨运车(I)将集装箱从码头面上吊起,搬运至堆场正面泊位端或堆场侧面泊位端的卸箱位,然后将集装箱卸在地面上;卸下集装箱的长边方向与侧面码头泊位岸线方向平行;ARMG (4 )或高架行车(6 )从地面上将集装箱吊起,将集装箱搬运至集装箱堆场中,通过ARMG (4)或高架行车(6)的相互配合可以将集装箱搬运至集装箱堆场的任意位置; b.疏港: 港外集卡(7)空车从后方集疏运通道倒车进入堆场陆侧端的装卸位置; ARMG (4)起吊堆场内的目标集装箱并运行至装卸位,ARMG (4)卸箱至港外集卡上; 装好集装箱后,港外集卡(7 )由后方集疏运通道驶离集装箱码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角岸线多泊位布置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和步骤b之间还包括装船方法,装船方法为卸船方法的反过程。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角岸线多泊位布置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和步骤b之间还包括集港方法,集港方法为疏港方法的反过程。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角岸线多泊位布置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和步骤b之间还包括集装箱在同一箱区内的倒箱方法:海侧第一 ARMG (4)或陆侧第一 ARMG (4)将集装箱吊起,海侧第一 ARMG (4)或陆侧第一 ARMG (4)带箱运行至堆场中的集装箱中转位,海侧第一 ARMG (4)将集装箱卸至集装箱中转位,陆侧第二 ARMG(4)或海侧第二 ARMG (4)将集装箱吊起,陆侧第二 ARMG (4)或海侧第二 ARMG (4)带箱运行至集装箱目标位,陆侧第二 ARMG (4)或海侧第二 ARMG (4)将集装箱卸至集装箱目标位。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角岸线多泊位布置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和步骤b之间还包括集装箱在不同箱区内的倒箱方法为:例如A箱区至B箱区:A箱区海侧第一 ARMG (4)或A箱区陆侧第一 ARMG (4)将目标集装箱吊起,A箱区海侧第一 ARMG (4)或A箱区陆侧第一 ARMG (4)带箱运行至A箱区集装箱中转位,A箱区海侧第一 ARMG (4)或A箱区陆侧第一 ARMG (4)卸箱至A箱区集装箱中转位,高架行车(6)将集装箱吊起,高架行车(6)带箱运行至B箱区集装箱中转位,高架行车(6)卸箱至B箱区集装箱中转位,B箱区海侧第二 ARMG (4)或B箱区陆侧第二 ARMG (4)将集装箱吊起,B箱区海侧第二 ARMG (4)或B箱区陆侧第二 ARMG (4)带箱运行至B箱区集装箱目标位,B箱区海侧第二 ARMG (4)或B箱区陆侧第二卸箱至B箱区集装箱目标位。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直角岸线多泊位布置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包括岸桥、跨运车、ARMG、高架行车子系统组成,高架行车子系统由高架桥和高架行车组成;岸桥分别布置在正面泊位的前沿和侧面泊位的前沿,岸桥用于集装箱由集装箱船至岸边作业区的垂直及水平运输;集装箱堆场的ARMG轨道垂直于正面泊位岸线方向布置。集装箱堆场紧邻正面泊位端的区域为堆场正面泊位端,集装箱堆场紧邻后方集疏运通道的区域为堆场陆侧端,集装箱堆场紧邻堆场侧面泊位端的区域为堆场侧面泊位端;本发明可较大程度地减小正面泊位和侧面泊位共同作业时可能引起的交叉作业,并同时减小侧面泊位港内水平运输设备的运输距离,从而提升整个系统的装卸效率及节能水平。
【IPC分类】B65G63/00
【公开号】CN104986581
【申请号】CN201510395744
【发明人】唐勤华, 李辰, 程泽坤
【申请人】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7月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