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料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18725阅读:来源:国知局
撕除标记层3,使饮料瓶与普通饮料瓶完全相同。相比于将标记层3完全固定于饮料瓶上的结构来说,这种标记层便于饮料瓶的统一回收、加工、再处理等后续工序。
[0056]具体地,如图1所示,瓶身I包括本体部11和瓶颈部12,瓶口设于瓶颈部12上;在此基础上,在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标记层3附着于瓶颈部12上。当人们用手携带饮料瓶时,一般是用手握住瓶身I的本体部11,因而将标记层3设于瓶颈部12上,可以防止人手碰到标记层3,进而可以防止人手对标记层3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0057]请参考图3和图4,图3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中饮料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B向的局部剖视图。
[0058]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是在上述第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作出进一步改进。具体地,在第二种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瓶颈部12设有凹陷部4,标记层3设于凹陷部4上。该凹陷部4可以对标记层3起到保护作用,能够进一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或者人手触碰饮料瓶时,对标记层3造成损坏。
[0059]请参考图5和图6,图5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中饮料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CC向的局部剖视图。
[0060]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三种实施例是在上述第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作出进一步改进。具体地,在第三种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标记层3的表面进一步设有保护贴5。当运输或者不用标记层3时,保护贴5附着在标记层3上,从而对标记层3起到保护作用。当需要在标记层3上作出标记时,可以将保护贴5取下。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保护贴5粘接在标记层3上,同时该种粘接结构在取下保护贴5时,不会对标记层3造成损坏。
[0061 ]请参考图7和图8,图7为本发明第四种实施例中饮料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DD向的局部剖视图。
[0062]将上述第二种实施例和第三种实施例综合,便可得到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具体地,在第四种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瓶颈部12上设有凹陷部4,该凹陷部4中设有标记层3,该标记层3上的表面设有保护贴5。该种结构设计一方面可以对标记层3起到比较好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得该保护贴5位于凹陷部4中,并且使得保护贴5与凹陷部4的顶壁齐平,因而可以避免保护贴5凸出于瓶身I的表面。需要说明的是,保护贴5和标记层3的厚度可以等于或者大体等于凹陷部4的深度。
[0063]请参考图9和图10,图9为本发明第五种实施例中饮料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EE向的局部剖视图。
[0064]在第五种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瓶身I的本体部11的外部设有标贴6,标记层3可以设于标贴6上。在标贴6上设置标记层3,简单方便,制造成本较低。
[0065]请参考图11和图12,图11为本发明第六种实施例中饮料瓶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FF向的局部剖视图。
[0066]本发明的第六种实施例是在上述第五种实施例的基础上作得进一步改进。具体地,如图11和图12所示,标记层3的表面可以进一步设于保护贴5。该保护贴5可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或者人手触碰饮料瓶时,对标记层3造成损坏。
[0067]请参考图13、图14、图15和图16,图13为本发明第七种实施例中饮料瓶的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第八种实施例中饮料瓶的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第九种实施例中饮料瓶的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发明第十种实施例中饮料瓶的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0068]如图13所示,在第七种实施例中,标记层3可以设于瓶盖2的顶面上。在运输时,饮料瓶与饮料瓶之间的瓶身I会发生碰撞,因而将标记层3设于瓶盖2的顶面上,可以防止饮料瓶之间的碰撞对标记层3造成损坏。
[0069]如图14所示,在第八种实施例中,瓶盖2的顶面上设有凹陷部4,标记层3设于该凹陷部4中。该凹陷部4的结构设计可以进一步防止对标记层3造成损坏或者避免标记层3对人手造成污染。
[0070]如图15所示,在第九种实施例中,瓶盖2顶面上的标记层3的表面进一步设有保护贝占5。当运输或者不用标记层3时,保护贴5附着在标记层3上,从而对标记层3起到保护作用。当需要在标记层3上作出标记时,可以将保护贴5取下。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保护贴5粘接在标记层3上,同时该种粘接结构在取下保护贴5时,不会对标记层3造成损坏。
[0071]综合上述第八种实施例和第九种实施例,便可得到本发明的第十种实施例。具体地,如图16所示,在第十种实施例中,瓶盖2的顶面上设有凹陷部4,标记层3设于该凹陷部4中,同时标记层3的表面设有保护贴5。该种结构设计一方面可以对标记层3起到比较好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得该保护贴5位于凹陷部4中,并且使得保护贴5与凹陷部4的顶壁齐平,因而可以避免保护贴5凸出于瓶盖2的顶面。需要说明的是,保护贴5和标记层3的厚度可以等于或者大体等于凹陷部4的深度。
[0072]请参考图17和图18,图17为本发明第十一种实施例中饮料瓶的标签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图17中标签的GG向局部剖视图。
[0073]在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中,饮料瓶悬挂有标签7,该标签7可以通过其通孔71套装于饮料瓶的瓶颈部12上,当然,该标签7也可以通过绳索等其他方式连接于饮料瓶上;在此基础上,所述标签7上设有便于标记的标记层3,标记层能显示指甲划过的痕迹,且该痕迹能在预设时间段后消失。显然,该种结构设计也能解决技术问题,实现发明目的。
[0074]此外,请参考图19和图20,图19为本发明第十二种实施例中饮料瓶的标签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图19中标签的HH向局部剖视图。
[0075]在上述第十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作出进一步改进,便可得到本发明的第十二种实施例。具体地,所述标记层3的表面进一步设有保护贴5。当运输或者不用标记层3时,保护贴5附着在标记层3上,从而对标记层3起到保护作用。当需要在标记层3上作出标记时,可以将保护贴5取下。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保护贴5粘接在标记层3上,同时该种粘接结构在取下保护贴5时,不会对标记层3造成损坏。
[0076]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饮料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饮料瓶,包括瓶身(I),所述瓶身(I)设有瓶口,所述瓶口配合有瓶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I)或者所述瓶盖(2)上设有便于标记的标记层(3),所述标记层(3)能显示划痕,且该划痕能在预设时间段后消失。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层(3)设有纳米涂层,所述纳米涂层能显示划痕,并能在预定时间自行修复,以实现多次使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层(3)设有热敏涂层,所述热敏涂层在温度升高时发生碳化,且碳化物在空气中放置预设时间段后被氧化、消失。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层(3)为黏贴于所述瓶身(I)或者所述瓶盖(2)、便于撕除的不干胶贴纸。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I)包括本体部(11)和顶端设有所述瓶口的瓶颈部(12);所述标记层(3)附着于所述瓶颈部(12)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颈部(12)设有凹陷部(4),所述标记层(3)设于所述凹陷部(4)上。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层(3)的外表面进一步设有保护贴(5)。8.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I)包括本体部(11)和顶端设有所述瓶口的瓶颈部(12);所述本体部(11)的外部设有标贴(6),所述标记层(3)设于所述标贴(6)上。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层(3)的外表面进一步设有保护贴(5)。10.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层(3)设于所述瓶盖(2)的顶面上。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2)的顶面上设有凹陷部(4),所述标记层(3)设于所述凹陷部(4)中。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层(3)的外表面进一步设有保护贴(5)。13.—种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料瓶悬挂有标签(6),所述标签(7)上设有便于标记的标记层(3),所述标记层(3)能显示指甲划过的痕迹,且该痕迹能在预设时间段后消失。14.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层(3)的表面进一步设有保护贴(5)。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饮料瓶,包括瓶身(1),所述瓶身(1)设有瓶口,所述瓶口配合有瓶盖(2);所述瓶身(1)或者所述瓶盖(2)上设有便于标记的标记层(3),所述标记层(3)能显示划痕,且该划痕能在预设时间段后消失。该饮料瓶的结构设计能够使得人们非常方便地对自己用过的饮料瓶进行标记识别,并且结构比较简单,制造成本较低。此外,预设时间段过后,标记层上的痕迹自动消失,使得饮料瓶恢复整洁、干净的状态,避免饮料瓶始终保持指甲划过的凌乱痕迹。
【IPC分类】B65D25/36
【公开号】CN105691847
【申请号】CN201610262672
【发明人】张合军
【申请人】张合军, 袁宏安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