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式理瓶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45311阅读:来源:国知局
,光电传感器32的输出信号还被引出到外面,可以控制提升机,所述的提升机是一种用于将瓶子送进单入多出进瓶口 2的自动化装置,已被广泛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或者提升机的结构,因此在本申请中不再重复说明。所述的瓶子数量监测设备的监测规则如下,如果所有理瓶单元的进瓶量都超标,关闭提升机,停止进瓶;如果某个理瓶单元的进瓶量超标,摆动活动板,使瓶子更多或全部进入另一个理瓶单元。
[0046]上述塔式理瓶机,所述的汇瓶单元4将位于不同高度的出瓶口 3的出瓶汇聚到同一条生产线上,其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汇瓶单元4是一个圆筒状结构,但是为了展示得更加清晰,将圆筒的侧面进行了展开,图4就是展开后的结果。汇瓶单元4包括承接上层理瓶单元出瓶口 3出瓶的分瓶层41,承接下层理瓶单元出瓶口 3出瓶的分瓶层41,连接两个分瓶层41的轨道,设置于下层分瓶层41底部的聚瓶通道42 ;所述的分平层41和聚瓶通道42同轴旋转,每次转动的角度满足如下关系:a =2.2d/r,其中,α为分瓶层41每次转动的角度,d为瓶子的截面直径,r为分瓶层41转轴与瓶子对称轴之间的距离;相邻两次转动所间隔的时间等于出瓶口 3连续出两个瓶子所间隔的时间;从第I层到第η层分瓶层41的瓶子滑落到聚瓶通道42上,按照层数顺序依次排列。
[0047]在图4中,划线的瓶子表示实际的进瓶位置,右侧两个划线的瓶子表示第一时刻的进瓶,左侧两个划线的瓶子表示第二时刻的进瓶,可见,上层理瓶单元的第一时刻进瓶最终夹在了下层理瓶单元第一时刻进瓶与第二时刻进瓶中间。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按照图4所示的聚瓶通道42上瓶子的前进方向,上层理瓶单元的第一时刻进瓶需要夹在下层理瓶单元第一时刻进瓶与第二时刻进瓶中间,而如果选择上层理瓶单元的第二时刻进瓶需要夹在下层理瓶单元第一时刻进瓶与第二时刻进瓶中间,即轨道向另一侧倾斜,则容易出现夹瓶的问题,效率会降低。因此,要求上层分瓶层41与下层分瓶层42之间的轨道方向与瓶子在聚瓶通道42上的行进方向成锐角。
[0048]具体实施例二
[0049]本实施例的塔式理瓶机,在具体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所述工作位置转体上设置有拨片组,所述的拨片组与在先申请发明专利《一种塑料瓶理瓶机》中提及,其具体结构和作用不在本申请中重复说明。不同理瓶单元上的拨片组沿竖直方向的投影重合。这种结构设置,可以确保上下两层出瓶口 3的出瓶严格同步。
[0050]具体实施例三
[0051]本实施例的塔式理瓶机,在具体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在聚瓶通道42底部,设置有吸风机。这种结构设置,可以增加上层理瓶单元出瓶口 3的出瓶更快地落到聚瓶通道42上。
[0052]具体实施例四
[0053]本实施例的塔式理瓶机,在具体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在分瓶层41不需要从出瓶口 3入瓶的侧壁,设置有侧挡板43,如图5所示。在图5中,只有需要进瓶的部分没有设置侧挡板43,而不需要进瓶的部分,全都设置有侧挡板43。这种结构设置,可以有效避免瓶子进入错误的位置,造成瓶子落向聚瓶通道42的过程中,两个瓶子挤入同一位置问题的发生。
[0054]具体实施例五
[0055]本实施例的塔式理瓶机,在具体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下层分瓶层41入瓶位置的顶部,设置有横挡板44,如图6所示。这种结构设置,可以在吸风机的作用下,避免下层分瓶层41入瓶位置漏风,提高吸风机的吸风效果,提高上层理瓶单元出瓶口 3出瓶落到聚瓶通道42上的速度。
[0056]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或方法改进,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塔式理瓶机,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在外壳(I)内部,沿上下方向设置有两个以上共同旋转的理瓶单元,在外壳(I)侧部设置有单入多出进瓶口(2)和出瓶口(3),所述的出瓶口(3)进入汇瓶单元(4); 所述的理瓶单元包括风机、拨瓶机构、转盘、工作位置转体和翻瓶器; 所述的单入多出进瓶口(2)包括一个入口和对应每个理瓶单元的出口 ; 所述的出瓶口(2)的数量与理瓶单元数量相同; 所述的汇瓶单元(4)将位于不同高度的出瓶口(3)的出瓶汇聚到同一条生产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理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入多出进瓶口(2)的每个通道均设置有进瓶阻挡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式理瓶机,其特征在于,在理瓶单元的转盘上方,设置有瓶子数量监测设备,对转盘上堆积的瓶子进行监测,如果: 所有理瓶单元的进瓶量都超标,停止进瓶; 某个理瓶单元的进瓶量都超标,关闭单入多出进瓶口(2)对应通道的进瓶阻挡结构,停止该通道进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塔式理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子数量监测设备包括一竖直方向设置的能够摆动的拨条(31)和用于感受拨条(31)摆动的光电传感器(32),所述的光电传感器(32)的输出信号传递给对应理瓶单元的进瓶阻挡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理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汇瓶单元(4)包括与理瓶单元数量相同的分瓶层(41),和设置于最下层分瓶层(41)层底部的聚瓶通道(42);所述的分瓶层(41)和聚瓶通道(42)同轴旋转,每次转动的角度满足如下关系:nd/r<α〈1.2nd/r 其中,α为分瓶层(41)每次转动的角度,η为分瓶层(41)的层数,与理瓶单元数量相同,d为瓶子的截面直径,r为分瓶层(41)转轴与瓶子对称轴之间的距离; 相邻两次转动所间隔的时间等于出瓶口(3)连续出两个瓶子所间隔的时间; 从第I层到第η层分瓶层(41)的瓶子滑落到聚瓶通道(42)上,按照层数顺序依次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塔式理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瓶通道(42)底部,设置有吸风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塔式理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瓶层(41)不需要从出瓶口(3)入瓶的侧壁,设置有侧挡板(4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塔式理瓶机,其特征在于,第η层分瓶层(41)入瓶位置的顶部,设置有横挡板(44)。
【专利摘要】一种塔式理瓶机属于理瓶机技术领域;该塔式理瓶机包括外壳,在外壳内部,沿上下方向设置有两个以上共同旋转的理瓶单元,在外壳侧部设置有单入多出进瓶口和出瓶口,所述的出瓶口进入汇瓶单元;所述的理瓶单元包括风机、拨瓶机构、转盘、工作位置转体和翻瓶器;所述的单入多出进瓶口包括一个入口和对应每个理瓶单元的出口;所述的出瓶口的数量与理瓶单元数量相同;所述的汇瓶单元将位于不同高度的出瓶口的出瓶汇聚到同一条生产线上;本实用新型塔式理瓶机,通过设置双层或多层理瓶单元,实现在不提高转盘转速的基础上,使理瓶机的出瓶速度成倍提高的技术目的。
【IPC分类】B65G47-26
【公开号】CN204453748
【申请号】CN201520047488
【发明人】徐英杰
【申请人】徐英杰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