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式电梯曳引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89458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升降式电梯曳引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减少轴承和曳引轮之间的相对滑动的升降式电梯曳引轮,其包括轮体和设在轮体上的轴承安装槽,所述轴承安装槽包括设在轮体上靠近电机的一侧的内安装槽和设在轮体上远离电机的一侧的外安装槽,所述内安装槽和外安装槽之间设有连接槽,所述内安装槽、连接槽和外安装槽依次连通;所述内安装槽、外安装槽的直径均大于连接槽的直径。
【专利说明】
升降式电梯曳引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升降式电梯曳引轮。
【背景技术】
[0002]电梯作为一种极其便捷的运输工具,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曳引式电梯以其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的优点,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曳引电梯的基本原理是由电机等动力源驱动曳引轮转动,并通过曳引轮提升或放下钢缆,以此驱动固定在钢缆上的轿箱的上升和下行。曳引轮转动频繁且载荷较大,其是承载和运行的重要部件之一,而曳引轮通过轴承安装在电梯上,因此轴承与曳引轮的配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电梯运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227260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梯曳引机的曳引轮,其中曳引轮与制动盘为一整体结构,曳引轮上设有曳引轮绳槽,在曳引轮绳槽与制动盘过渡部位开设一圆环形的挡油槽,挡油槽阻挡住油溢流到制动盘上。当电梯上通过轴承安装上这种曳引轮时,在电机带动轴承转动的过程中,轴承和曳引轮相对滑动,这将降低电机转换效率,同时由于轴承和曳引轮之间的相对滑动而导致其接触面产热,对电梯造成一定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减少轴承和曳引轮之间的相对滑动的升降式电梯曳引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种升降式电梯曳引轮,包括轮体和设在轮体上的轴承安装槽,所述轴承安装槽包括设在轮体上靠近电机的一侧的内安装槽和设在轮体上远离电机的一侧的外安装槽,所述内安装槽和外安装槽之间设有连接槽,所述内安装槽、连接槽和外安装槽依次连通;所述内安装槽、外安装槽的直径均大于连接槽的直径。
[0007]采用上述结构,通过一体连接且直径不同的内安装槽、连接槽和外安装槽来安装轴承,多重固定可以相应的提高轴承和曳引轮之间的固定;同时内安装槽、外安装槽的直径均大于连接槽的直径,其形成一个双侧凹形的区域供轴承固定,轴承放置在该区域内后,能减少甚至避免轴承和曳引轮之间的相对滑动,能提高电机转换效率,同时减少甚至避免轴承和曳引轮之间的相对滑动而引起的局部过热,安全有效。
[0008]作为优选,所述内安装槽包括与连接槽连通的导向槽、与外环境连通的固定槽、设在导向槽和固定槽之间的加固槽;所述导向槽、加固槽和固定槽的直径依次增加。
[0009]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导向槽从直径小的连接槽连通至内安装槽上,其能起到较好的承重作用,且由于电机一侧对轴承的产热较大,通过多层槽能起到较好的散热并传到作用。
[0010]作为优选,所述外安装槽的内壁和所述连接槽的内壁之间、所述加固槽的内壁和所述固定槽的内壁之间均设有弧形过渡面。
[0011 ]采用上述结构,能减少应力,保护曳引轮,对电梯的安全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
[0012]研究发现,当所述外安装槽的内壁和所述连接槽的内壁之间的弧形过渡面的倒圆角为R5,所述加固槽的内壁和所述固定槽的内壁之间的弧形过渡面的倒圆角为Rl O,其应力减少的效果最佳。
[0013]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槽的直径沿着连接槽至加固槽的方向上逐渐减少。
[0014]采用上述结构,其受到的作用力能得到一个较好的传递和分散,能避免部分承重过重而造成安全事故。
[0015]采用上述结构,内安装槽靠近电机的一侧,电机对轴承的作用力首先通过内安装槽来传递到曳引轮上,当内安装槽的高度大于外安装槽的高度与连接槽的高度之和,传递的作用力能得到一定的缓冲,减少对曳引轮的冲力。
[0016]作为优选,所述内安装槽、连接槽和外安装槽的内壁的表面平整度为6.3。
[0017]槽的内壁与轴承的配合产生摩擦力能使曳引工作的正常开展,但是该摩擦力产生的热量又会造成电机的能量损耗和热量过多会造成电梯使用寿命的减少,当内安装槽、连接槽和外安装槽的内壁的表面平整度为6.3时可以很好的平衡上述两种情况。
[0018]作为优选,所述内安装槽的直径大于外安装槽的直径。
[0019]采用上述结构,有利于平衡整个轴承与轴承安装槽之间的作用力(内安装槽靠近电机的一侧)。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通过一体连接且直径不同的内安装槽、连接槽和外安装槽来安装轴承,多重固定可以相应的提高轴承和曳引轮之间的固定;同时内安装槽、外安装槽的直径均大于连接槽的直径,其形成一个双侧凹形的区域供轴承固定,轴承放置在该区域内后,能减少甚至避免轴承和曳引轮之间的相对滑动,能提高电机转换效率,同时减少甚至避免轴承和曳引轮之间的相对滑动而引起的局部过热,安全有效。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1、轮体;2、轴承安装槽;21、内安装槽;211、固定槽;212、加固槽;213、导向槽;22、连接槽;23、外安装槽;3、绳槽;4、弧形过渡面;41、外弧形面;42、内弧形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25]如图1所示,一种升降式电梯曳引轮,由球墨铸铁制成,其包括轮体1,轮体I内开设有轴承安装槽2。从靠近电机至远离电机的方向上,轴承安装槽2包括依次设置且连通的固定槽211、加固槽212、导向槽213、连接槽22和外安装槽23,其中固定槽211、加固槽212、导向槽213构成内安装槽21。外安装槽23的内壁和连接槽22的内壁之间、加固槽212的内壁和固定槽211的内壁之间均设有弧形过渡面4。
[0026]内安装槽21、外安装槽23的直径均大于连接槽22的直径,且内安装槽21中导向槽213、加固槽212和固定槽211的直径依次增加。另外,内安装槽21的高度大于外安装槽23的高度与连接槽22的高度之和,且内安装槽21的直径大于外安装槽23的直径。本实施例中,固定槽211、加固槽212、连接槽22和外安装槽23的直径Φ分别为354、326、268和334mm,固定槽211、加固槽212和连接槽22的高度分别为52.5、3和31_。导向槽213的直径沿着连接槽22至加固槽212的方向上逐渐减少,导向槽213的内壁为斜切且其为C6( S卩6mm*45°)。外安装槽23的内壁和连接槽22的内壁之间的弧形过渡面为外弧形面41,外弧形面41的倒圆角为R5。加固槽212的内壁和固定槽211的内壁之间的弧形过渡面为内弧形面42,内弧形面42的倒圆角为R10。内安装槽21、连接槽22、外安装槽23的表面平整度均为6.3。轮体I的外缘上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绳子的绳槽3。
[00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升降式电梯曳引轮,包括轮体(I)和设在轮体(I)上的轴承安装槽(2),其特征是:所述轴承安装槽(2)包括设在轮体(I)上靠近电机的一侧的内安装槽(21)和设在轮体(I)上远离电机的一侧的外安装槽(23),所述内安装槽(21)和外安装槽(23)之间设有连接槽(22),所述内安装槽(21)、连接槽(22)和外安装槽(23)依次连通;所述内安装槽(21)、夕卜安装槽(23)的直径均大于连接槽(22)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电梯曳引轮,其特征是:所述内安装槽(21)包括与连接槽(22)连通的导向槽(213)、与外环境连通的固定槽(211)、设在导向槽(213)和固定槽(211)之间的加固槽(212);所述导向槽(213)、加固槽(212)和固定槽(211)的直径依次增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式电梯曳引轮,其特征是:所述外安装槽(23)的内壁和所述连接槽(22 )的内壁之间、所述加固槽(212 )的内壁和所述固定槽(211)的内壁之间均设有弧形过渡面(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式电梯曳引轮,其特征是:所述外安装槽(23)的内壁和所述连接槽(22)的内壁之间的弧形过渡面(4)的倒圆角为R5。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式电梯曳引轮,其特征是:所述加固槽(212)的内壁和所述固定槽(211)的内壁之间的弧形过渡面(4)的倒圆角为R10。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式电梯曳引轮,其特征是:所述导向槽(213)的直径沿着连接槽(22)至加固槽(212)的方向上逐渐减少。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电梯曳引轮,其特征是:所述内安装槽(21)的高度大于外安装槽(23)的高度与连接槽(22)的高度之和。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电梯曳引轮,其特征是:所述内安装槽(21)、连接槽(22)和外安装槽(23)的内壁的表面平整度为6.3。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电梯曳引轮,其特征是:所述内安装槽(21)的直径大于外安装槽(23)的直径。
【文档编号】B66B11/04GK205472181SQ201620131774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0日
【发明人】袁远
【申请人】杭州崇沾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