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锚杆多根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87975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玻璃钢锚杆多根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压成型装置,尤其是一种玻璃钢锚杆多根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钢锚杆以前都是采用单件模压成型,后来发展为连续式单件模压成型、但最多只有两件模压成型方式。由于在连续生产过程中,模具一直保持在150°~180°左右,且因玻璃钢材料加工成锚杆的特殊性,它们的成型压力、脱模牵引力非常小,因此造成模具热能损失大,热效率低,模压、成型部分的能力利用率低,造成整条生产线效率低,能耗高,生产效率低,成本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现有设备装置能力下,提供一种生产效率以及能源利用效率高的玻璃钢锚杆多根成型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玻璃钢锚杆多根成型装置,在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有玻璃钢锚杆,在上模具、下模具的外层有上、下加热板,在上、下加热板内有电加热器,在上、下加热板外罩有保温层,上模具和下模具分为五组,这五组上模具和下模具并排在同一上、下加热板内,各组之间留有间隙。
在本方案中,将上模具和下模具增加为5组后,由于其成型压制力和脱模牵引力比较小,只需把传统的上下加热板适当增宽一点,五组模具稍布置紧一点,就可以在同一条生产线上一次压制成型五根,其加热装置和加热功率均不变或不增加,同时牵引力夹紧装置增加至五排,就可利用原牵引系统一次牵引五根。经过如此改进后的锚杆生产线,大大提高了热能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产量成倍增加,企业效益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传统的生产线上一次压制成型五根玻璃钢锚杆,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成本降低。


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玻璃钢锚杆多根成型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由保温层1、上加热板2、下加热板7、电加热器3、上模具4、下模具6构成,其中在上模具4和下模具6之间有玻璃钢锚杆5,在上模具4、下模具6的外层分别有上加热板2、下加热板7,在上加热板2、下加热板7内有电加热器3,在上加热板2和下加热板7外罩有保温层1,上模具4和下模具6分为五组,这五组上模具4和下模具6并排在同一上、下加热板2、7内,各组之间留有间隙。
权利要求1.一种玻璃钢锚杆多根成型装置,在上模具(4)和下模具(6)之间有玻璃钢锚杆(5),在上模具(4)、下模具(6)的外层有上、下加热板(2、7),在上、下加热板(2、7)内有电加热器(3),在上、下加热板(2、7)外罩有保温层(1),其特征在于上模具(4)和下模具(6)分为五组,这五组上模具(4)和下模具(6)并排在同一上、下加热板(2、7)内,各组之间留有间隙。
专利摘要一种玻璃钢锚杆多根成型装置,由保温层(1)、上加热板(2)、下加热板(7)、电加热器(3)、上模具(4)、下模具(6)构成,其中在上模具(4)和下模具(6)之间有玻璃钢锚杆(5),在上模具(4)、下模具(6)的外层有上、下加热板(2、7),在上、下加热板(2、7)内有电加热器(3),在上、下加热板(2、7)外罩有保温层(1),上模具(4)和下模具(6)分为五组,这五组上模具(4)和下模具(6)并排在同一上、下加热板(2、7)内,各组之间留有间隙。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生产线上一次压制成型五根,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成本降低。
文档编号B29C43/36GK2756429SQ20042010553
公开日2006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9日
发明者李长城 申请人:李长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