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件及塑胶件的黏合方法及其所黏合成的机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7272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金属件及塑胶件的黏合方法及其所黏合成的机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金属件及塑胶件的黏合方法及其所黏合成的机壳,且特别是有关一种以喷洒黏着剂于金属件上而黏合金属件及塑胶件的方法及其所黏合成的机壳。
背景技术
传统制作具有铝件及塑胶件的机壳时,是以黏着剂黏着铝件及塑胶件而组成机壳。其中,铝件及塑胶件的黏合方法是以点胶机将黏着剂以点状分布或是长条状分布的方式形成于铝件或塑胶件的表面上,再通过上述的点状或条状的黏着剂将铝件及塑胶件黏合。
然而,由于传统的黏合铝件及塑胶件的设计不容易控制黏着剂的量,容易产生胶量太多、太厚、太少或太薄的现象。若点胶机在塑胶件上点胶太多或太厚时,导致铝件及塑胶件黏合时容易发生溢胶的现象,无形当中浪费许多黏着剂,且增加胶体用量及成本。若点胶机在塑胶件上点胶太少或太薄时,容易造成铝件及塑胶件因黏合程度变差而产生分离的情况,这都是点胶机点胶时常常会遇到的过而不及的缺陷。此外,传统的点胶机的机台成本相当昂贵,使得具有铝件及塑胶件的机壳的成本大幅地增加,不合乎经济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件及塑胶件的黏合方法及其所黏合成的机壳,以避免传统中以点胶机点胶于塑胶件上后容易在金属件及塑胶件黏合时发生溢胶或点胶不足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出一种金属件及塑胶件的黏合方法。首先,提供金属件及塑胶件。金属件具有金属面。塑胶件具有对应于金属面的塑胶面。接着,喷洒黏着剂于金属面上。最后,黏合金属面及塑胶面。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提出一种机壳,包括金属件、塑胶件及黏着剂。金属件具有金属面。塑胶件具有对应于金属面的塑胶面。黏着剂设置于金属面及塑胶面之间,用以黏合金属件及塑胶件。黏着剂是于金属件及塑胶件黏合之前被喷洒于金属面上。
此外,上述的金属面及塑胶面分别例如为一内凹面及一外凸面。另外,金属件例如为一铝件。
由于先将黏着剂喷洒于金属件的金属面上,让黏着剂更能平均地分布于金属件上,再将金属件与塑胶件黏合,因此可避免以点胶机点胶于塑胶件上后容易在金属件及塑胶件黏合时发生溢胶或点胶不足,从而节省成本。
为让本发明之上述目的、特点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金属件及塑胶件的黏合方法的流程图。
图2A是本发明的金属件及塑胶件的分解图。
图2B是图2A的金属件上喷洒黏着剂时的示意图。
图2C是图2B的金属件通过黏着剂与塑胶件黏合时的示意图。
图2D是图2C黏着剂太多或太厚而溢胶于贯通孔时的示意图。
图2E是图2C的黏着剂不足或太薄时从贯通孔填入另外黏着剂于金属件及塑胶件之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金属件及塑胶件的黏合方法包括下列各步骤。首先,提供金属件及塑胶件。金属件具有金属面。塑胶件具有对应于金属面的塑胶面。接着,喷洒黏着剂于金属面上,使得黏着剂更能平均分布于金属面上。最后,黏合金属面及塑胶面。
本发明的主要概念是将黏着剂喷洒于金属件的金属面上,以平均涂布黏着剂于金属件上;再将金属面与塑胶件的塑胶面黏合,以黏合金属件及塑胶件,大大地摆脱传统上以点状分布或长条状分布黏着剂黏合金属件及塑胶件的设计的羁绊。借此,可避免传统上使用点胶机以点状分布或长条状分布黏着剂于金属面或塑胶面时,容易造成点胶不足或溢胶的问题,进一步节省了购买点胶机所需花费的成本。
请参照图1,其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金属件及塑胶件的黏合方法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101中,提供一金属件202及一塑胶件204,如图2A所示。金属件202的材质例如为铝,并具有金属面202a。塑胶件204具有对应于金属面202a的塑胶面204a。在本实施例中,金属面202a例如为内凹面,塑胶面204a例如是对应于内凹的金属面202a的外凸面。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补救金属件202及塑胶件204黏合后可能会产生的溢胶或胶量不足的现象,塑胶件104还可包括数个贯通孔208,贯通孔208贯穿塑胶面204a及相对于塑胶面204a的另一面。
接着,进入步骤102中,将黏着剂206喷洒于金属件202的金属面202a上,使得黏着剂206能够很平均地分布在金属件202上,如图2B所示。在图2B中,黏着剂206的平均厚度介于10~40微米(micrometer,μm),黏着剂206可提供金属件202及塑胶件204较佳的黏着力。当黏着剂206的平均厚度介于20~30微米时,黏着剂206可具有更佳的黏着效果。而25微米是黏着剂206最佳的平均厚度。
然后,进入步骤103中,黏合金属面202a及塑胶面204a,完成本实施例的具有金属件202及塑胶件204的机壳200,如图2C所示。
如图2D所示,若黏着剂206的量太多或太厚时,部分的黏着剂206于金属面202a及塑胶面204a黏合后将会填入贯通孔208,以避免发生溢胶的现象。
如图2E所示,若黏着剂206的量太少或太薄时,本黏合方法还可在步骤103之后,通过贯通孔208将另一黏着剂206a填入于金属件202及塑胶件204之间,补偿之前黏着剂206不足或太薄的问题,以防止金属件202及塑胶件204因黏合度变差而产生分离的现象。
本实施例的黏着剂206可是AB胶、环氧树脂(epoxy)、硬化剂或强力胶。然而,熟知本技术的人员当可明了,本发明的黏着剂并不限于上述的硬化剂、强力胶或环氧树脂或AB胶,只要是可以提供金属件及塑胶件黏着力的材料,皆可应用于本发明的黏着剂,亦属于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围。
虽然本实施例是以金属件及塑胶件为例作说明,但任何二物件之间可利用喷洒黏着剂于其中一物件的方式,以使二物件相互黏合。在二物件黏合之前,未喷洒黏着剂的物件亦可具有数个贯穿孔,以作为黏着剂溢胶时的疏通管道或黏着剂不足时的补胶管道。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揭示的金属件及塑胶件的黏合方法及所形成的机壳,是以喷洒的方式形成黏着剂于金属件的金属面上,取代传统中以点胶机将黏着剂点状分布或长条状分布于金属件或塑胶件以黏合两者。由于黏着剂是平均地喷洒于金属面上,使得黏着剂的量及分布情形较容易被控制。因此,本实施例的金属件及塑胶件的黏合方法及所形成的机壳可有效地避免发生溢胶或点胶不足的情况。此外,本实施例的塑胶件较佳地还包括数个贯通孔。若金属件与塑胶件的黏着剂的黏合力不足,可将黏着剂注入贯通孔中。借由增加黏着剂的黏合面积可加强其黏着力,使得金属件及塑胶件不容易因黏合力不足而剥离。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一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等效的改变或替换,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本申请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金属件及塑胶件的黏合方法,包括提供一金属件及一塑胶件,该金属件具有一金属面,该塑胶件具有一塑胶面,该金属面是对应于该塑胶面;喷洒黏着剂于该金属面上;以及黏合该金属面及该塑胶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塑胶件具有至少一贯通孔,该贯穿孔用以于该金属件及该塑胶件黏合时容纳部分的该黏着剂或该黏着剂不足时填入另外黏着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金属件的材质是铝。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金属面是一内凹面,该塑胶面为一外凸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黏着剂的平均厚度是介于10微米~40微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黏着剂的平均厚度为25微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黏着剂是环氧树脂或AB胶。
8.一种机壳,包括一金属件,具有一金属面;一塑胶件,具有一对应于该金属面的塑胶面;以及一黏着剂,设置于该金属面及该塑胶面之间,用以黏合该金属件及该塑胶件;其中,在该金属件及该塑胶件黏合之前,该黏着剂被喷洒于该金属面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塑胶件具有至少一贯通孔,该贯穿孔用以于该金属件及该塑胶件黏合时容纳部分的该黏着剂或该黏着剂不足时填入另外黏着剂。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金属件的材质是铝。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金属面是一内凹面,该塑胶面为一外凸面。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黏着剂的平均厚度是介于10微米~40微米。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黏着剂的平均厚度为25微米。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黏着剂是环氧树脂或AB胶。
全文摘要
一种金属件及塑胶件的黏合方法。首先,提供金属件及塑胶件。金属件具有金属面。塑胶件具有对应于金属面的塑胶面。接着,喷洒黏着剂于金属面上。然后,黏合金属面及塑胶面。
文档编号B29C65/48GK1857906SQ200510071418
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8日
发明者张木财, 廖继诚 申请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