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增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8210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机增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压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注塑机的采用电机的增压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增压系统大多采用以活塞面积差作为增压原理的液压增压装置,因此整个增 压系统体积较大,控制精度低,灵敏度低,能耗较高,并只能实现单系统增压而无法实 现双系统增压,因此效率低。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能显著减 小体积并能双向增压的电机增压系统。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电机增压系统,包括油缸、支座和电机,油缸和支座刚性连接,油缸的活塞杆一端 连接活塞,另一端为丝杠,并与固定在支座内的螺母轴套连接,活塞杆二侧的油缸腔内 各有一出口,螺母轴套一侧依靠其突边、另一侧由止推件与支座内部限位,电机固定在 支座上,其轴带动螺母轴套旋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电机带动活塞,并由活塞挤压油缸 腔内的介质,从而为油缸内的各种介质如油、液、气增加其系统工作压力,因此整个系 统结构简单、体积小、控制精度高且灵敏、工作效率高且节能,并可实现双系统交替增 压。


图l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这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电机增压系统,包括油缸1、支座5和电机8,油缸l和支座5刚性连接, 油缸1的活塞杆4一端连接活塞2,另一端为丝杠,并与固定在支座5内的螺母轴套7连接, 活塞杆二侧的油缸腔内各有一出口11和12,电机8固定在支座5上,其轴与螺母轴套7的 一端轴向固定,螺母轴套7—侧依靠其突边、另一侧由止推件6与支座5内部限位。当电机8正反转转动时,带动螺母轴套7旋转,由于螺母轴套7受止推件6的限位,轴 套7只能在支座5中旋转,而迫使与其形成运动副的螺旋活塞杆4及其活塞2作往复运动。
当活塞2向左移动时,与出口ll相连的介质系统的工作压力提高(增压),此时,与出 口12相连的系统的工作压力为低压;反之亦然,当活塞2向右移动时,与出口ll相连的 介质系统的工作压力降低,此时,与出口12相连的系统的工作压力增加。由此,油缸二 腔可实现双系统交替增压。上述支座5内突起与螺母轴套7间通过轴承10相连,以减少摩擦,支撑螺母轴套7, 提高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上述电机8可为伺服、变频交、直流、同步、永磁等类型的电机。 上述活塞与油缸体间由密封圈3密封,旋转活塞杆4与油缸体间也有密封圈3密封。 如图2所示,电机增压系统的电机8通过一对共轭啮合件9与螺母轴套7固定连接,其 它与前一实施例相同。上述增压系统的电机8通过啮合件9来带动螺母轴套7转动。 上述啮合件可以为一对齿轮、链轮、同步带等。
权利要求1、电机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缸、支座和电机,油缸和支座刚性连接,油缸的活塞杆一端连接活塞,另一端为丝杠,并与固定在支座内的螺母轴套连接,活塞杆二侧的油缸腔内各有一出口,螺母轴套一侧依靠其突边、另一侧由止推件与支座内部限位,电机固定在支座上,电机轴带动螺母轴套旋转。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机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内与螺母轴套间通 过轴承连接。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轴与螺母轴套 的一端轴向固定。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轴与共轭啮合 件连接,共轭啮合件与螺母轴套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增压系统,其包括油缸、支座和电机,油缸和支座刚性连接,油缸的活塞杆一端连接活塞,另一端为丝杠,并与固定在支座内的螺母轴套连接,活塞杆二侧的油缸腔内各有一出口,螺母轴套一侧依靠其突边、另一侧由止推件与支座内部限位,电机固定在支座上,其轴带动螺母轴套旋转。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电机带动活塞,并由活塞挤压油缸腔内的介质,从而为油缸内的各种介质如油、液、气增加其系统工作压力,因此整个系统结构简单、体积小、控制精度高且灵敏、工作效率高且节能,并可实现双系统交替增压。
文档编号B29C45/67GK201003516SQ200620141128
公开日2008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8日
发明者张建国, 王兴天 申请人:宁波海天北化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