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0445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注塑成型模具内的定 位机构,该定位机构用于夹持一次成型后的产品以对其进行二次注塑成型。,背景技术注塑成型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由于对成型产品不同部位的材料要 求不同,在制造该产品时, 一般先成型出产品的一部分(以下称为一次成型 产品),然后再固定该部分并对其进行第二次注塑成型以在一次成型产品上 成型出另一部分, 一次成型产品经过第二次注塑成型后称为二次成型产品。现有技术中对一次成型产品进行二次成型时, 一般仅将一次成型产品放 置在某一固定位置或对该一次成型产品进行简单地固定。然而由于二次成型 过程中的外力作用,可能会造成一次成型产品发生旋转或移动,从而造成二 次成型的精准度低,进而造成二次成型产品的良率降低。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稳固 夹持一次成型产品的定位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定位机构包括定位件、定位销及弹簧。该 定位件上开设有定位腔及与该定位腔连通的至少一收容腔。所述定位销的数 量与收容腔的数量相等,定位销分别置于相应的收容腔内并且其一端伸入定 位腔内。所述弹簧的数量与定位销的数量相等,弹簧分别置于收容腔内并推 压在定位销的另一端上。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定位机构通过在定位件上开设收容腔,并将定位 销及弹簧置于该收容腔内,由弹簧的弹性力推动定位销,使得定位销夹持一 次成型产品,从而该一次成型产品在二次成型时不会发生旋转及移动,进而 提高二次成型时的精准度,因而使用本实用新型定位机构能提高二次成型产國翻
在说明书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定位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i所示定位件沿n-ii线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定位机构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图3所示定位机构沿IV-IV线的剖视图。 图中各元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定位机构 1 定
上表面 11 侧
定位腔 13 收
限位腔 141 固
定位销 20 定
抵接端 22 弹
定位螺丝 40
碰錢讨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的目的及效果,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请参阅
图1,本实用新型定位机构1包括定位件10、定位销20、弹簧 30及定位螺丝40。
请参阅
图1至图3,定位件10大致呈长方体状,其具有上表面ll及两 侧面12。定位件10的上表面11向下开设有一定位腔13。定位件10的两侧 面12均向内开设有一收容腔14,该收容腔14具有与定位腔13连通的限位 腔141及与该限位腔141连通且直径大于该限位腔141直径的固持腔142。 固持腔142与外界连通处的腔壁上形成有螺纹。
请继续参阅
图1,定位销20具有呈圆柱状的定位端21及与该定位端21 连接且直径大于定位端21直径的抵接端22。定位螺丝40表面形成有螺纹。
请参阅图2至图4,定位销20插入收容腔14中,该定位销20的定位 端21收容在收容腔14的限位腔141内且该定位端21的末端伸入定位腔13
2
o 2 4 4 1 o
11112 3
件 腔腔端
位面容持位内,抵接端22置于固持腔142内并可抵靠在定位件10上。定位螺丝40收 容在固持腔142内,且定位螺丝40的螺纹与固持腔142腔壁的螺纹相互啮 合,从而将定位螺丝40固定在固持腔142内。弹簧30收容在固持腔142 内并且其两端分别弹性抵靠在定位销20的抵接端22和定位螺丝40上,从 而该弹簧30向定位腔13内推压定位销20。
当一次成型产品插入定位腔13时,该一次成型产品推动定位销20,定 位销20压縮弹簧30,直至该一次成型产品的定位面位于两定位销20之间。 此时,弹簧30推压定位销20而使定位销20夹持一次成型产品而防止其发 生旋转及移动,从而便于对其进行二次加工成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定位机构1通过在定位件10上开设收容腔14, 并将定位销20及弹簧30置于该收容腔14内,由弹簧30的弹性力推动定位 销20,使得定位销20夹持一次成型产品,从而该一次成型产品在二次成型 时不会发生旋转及移动,进而提高二次成型时的精准度,因而使用本实用新 型定位机构1能提高二次成型产品的良率。
权利要求1.一种定位机构,包括定位件;其特征是所述定位件上开设有定位腔及与该定位腔连通的至少一收容腔该定位机构还具有与收容腔等数量的定位销及弹簧;定位销分别置于相应的收容腔内并且定位销的一端伸入定位腔内;弹簧分别置于相应的收容腔内并推压在相应定位销的另一端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机构还具有 与定位销等数量的定位螺丝,定位螺丝分别固定在相应的收容腔内,所述弹 簧还推压在该定位螺丝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收容腔具有与定 位腔连通的限位腔及与限位腔连通且直径大于限位腔直径的固持腔;所述定 位销具有定位端及与该定位端连接且直径大于定位端直径的抵接端,定位端 置于限位腔内且该定位端的末端伸入定位腔内,抵接端置于固持腔内;所述 定位螺丝固定在固持腔内;所述弹簧置于固持腔内且其两端分别抵压在定位 螺丝和定位销的抵接端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定位件具有一上 表面及两侧面;定位件上表面向下开设有所述定位腔;定位件的两侧面向内 开设有所述收容腔。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收容腔的固持腔 与外界连通的一端内壁形成有螺纹;所述定位螺丝表面也具有螺纹,该固持 腔内壁的螺纹与该定位螺丝表面的螺纹相互啮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位机构,包括定位件、定位销及弹簧。该定位件上开设有定位腔及与该定位腔连通的至少一收容腔。收容腔、定位销及弹簧的数量相等。定位销分别置于相应的收容腔内并且其一端伸入定位腔内。弹簧分别置于收容腔内并推压在定位销的另一端上。通过弹簧的弹性力推动定位销,使得定位销夹持一次成型产品,从而该一次成型产品在二次成型时不会发生旋转及移动,进而提高二次成型时的精准度,因而使用本实用新型定位机构能提高二次成型产品的良率。
文档编号B29C45/26GK201105486SQ20072005745
公开日2008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1日
发明者吴春雁, 梁国宁, 陈志煜, 黄建光 申请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