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无缝同步带压铸模塑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0441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环形无缝同步带压铸模塑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形无缝同步带压铸模塑成型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环形同步带通常是先生产出一段所需长度的 条形同步带,然后将两端裁剪出多个接驳口,将两端的接驳口吻合后 通过高温加热使其两端的接驳口熔合为一体形成环形同步带,由于在 裁剪接驳口时会将同步带内的骨线一起剪断,这样使得接驳后的环形 同步带在接驳处的抗拉强度小,造成使用过程中容易断裂,从而降低 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尤其是在高负载的情况下这种接驳成型的环形同 步带是不能使用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生产出具有 抗拉强度大、使用过程中不易断裂且使用寿命长的环形无缝同步带压 铸模塑成型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环形无缝同步带压铸模塑成型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 的下模腔和上模腔,所述上模腔上设有驱动其活动并与下模腔压合的 伸缩杆,在下模腔内设有加热板,所述机架上位于下模腔左、右两侧 设有固定环形无缝同步带骨线的左、右定位轮,所述左定位轮或右定 位轮可活动的安装在机架上。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机架左侧设有多对对应的卡槽,左定位轮 前后两侧的连接轴卡装在对应的卡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机架右侧开有导槽,右定位轮前后两侧的 连接轴可活动的安装在该导槽内,在右定位轮的右端设有带动其沿导 槽活动的液压缸。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
图1、图2, 一种环形无缝同步带压铸模塑成型机,包括机 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下模腔2和上模腔3,所述上模腔3上设有 驱动其活动并与下模腔2压合的伸縮杆4,在下模腔2内设有加热板 21,所述机架1上位于下模腔2左、右两侧设有固定环形无缝同步带 骨线的左、右定位轮5、 6,所述左定位轮5或右定位轮6可活动的 安装在机架1上;使用时将绕制成的骨线线圈固定环绕在设备的左、 右定位轮5、 6上,加热下模腔2内的温度至110-136°C,将配好的 同步带原料浇灌到设备的下模腔2中,利用伸縮杆4带动上模腔3下 压合模成型,使原料将骨线包覆其中,令同步带在下模腔2内硫化 30-60分钟,待成型的同步带固化后移出下模腔,继续进行下一段的 加工,经过多段压铸成型后生成产品;该设备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所加工出的环形无缝同步带具有抗拉强度大、使用过程中不易断裂且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中,机架1左侧设有多对对应的卡槽7,左定位轮 5前后两侧的连接轴卡装在对应的卡槽7内,由于多对卡槽7之间设 有一定的间距,这样在生产不同长度的环形无缝同步带的过程中可以 将左定位轮5卡装在相应的卡槽7内,便于生产不同长度的环形无缝 同步带。
在本实用新型中,机架1右侧开有导槽8,右定位轮6前后两侧 的连接轴可活动的安装在该导槽8内,在右定位轮6的右端设有带动 其沿导槽8活动的液压缸9,在生产过程中,当浇灌在下模腔2中的 原料凝固后,这样可以通过移动右定位轮6放松缠绕在其上的骨线, 方便操作者将下模腔2上的同步带移走,从而进行下一段皮带轮的制 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设备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所使用的方法操 作简单,通过本实用新型所制成的环形无缝同步带具有抗拉强度大、 使用过程中不易断裂且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权利要求1. 一种环形无缝同步带压铸模塑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l),设置在机架(1)上的下模腔(2)和上模腔(3),所述上模腔(3) 上设有驱动其活动并与下模腔(2)压合的伸縮杆(4),在下模腔 (2)内设有加热板(21),所述机架(1)上位于下模腔(2)左、 右两侧设有固定环形无缝同步带骨线的左、右定位轮(5、 6),所 述左定位轮(5)或右定位轮(6)可活动的安装在机架(1)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无缝同步带压铸模塑成型机,其 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左侧设有多对对应的卡槽(7),左定位轮(5)前后两侧的连接轴卡装在对应的卡槽(7)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无缝同步带压铸模塑成型机,其 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右侧开有导槽(8),右定位轮(6)前后 两侧的连接轴可活动的安装在该导槽(8)内,在右定位轮(6) 的右端设有带动其沿导槽(8)活动的液压缸(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环形无缝同步带压铸模塑成型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下模腔和上模腔,所述上模腔上设有驱动其活动并与下模腔压合的伸缩杆,在机架上位于下模腔左、右两侧设有固定环形无缝同步带骨线的左、右定位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设备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所使用的方法操作简单,通过本实用新型所制成的环形无缝同步带具有抗拉强度大、使用过程中不易断裂且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文档编号B29L29/00GK201154547SQ200720057000
公开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4日
发明者王永杰 申请人:王永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