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瓶盖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435614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组合瓶盖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瓶盖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组合瓶盖及其包覆式注胶制造
工艺。
背景技术
瓶盖的目的是为了封堵瓶口,防止瓶内液体溢出或挥发,因此其气密性是最主要 的要求,其次就是其牢固性,包括壳体耐冲击能力以及零件间的紧固程度,避免受撞击时破 损以及开启时发生零件间的分离,导致最终无法开启。比如常见的整体一次成型带筒状塞 的软壳体的塑料盖,其一次成型无零部件而较牢固,但由于筒状塞采用螺纹封闭方式,气密 性不佳;或者塑料盖内胶黏一塞体,其气密性较前者好,但零部件间牢固性不佳,塞体易在 开启时脱落;或者瓶盖内带密封胶垫密封紧固,其气密性较差;再者就是红酒用瓶塞,通常 都是通过软木塞封堵瓶口 ,其气密性较好,但软木塞牢固程度太差,容易在开启时发生断 裂,还存在开启时木屑容易掉落酒瓶内的问题,而且开启不便,需用专用工具开启。另外,普 通瓶盖一般具有满足基本气密性要求下,反复封堵或者开放瓶口的基本功能和结构,上述 各种瓶盖几乎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开启以后,其气密性效果就大大下降,远不及未开启 前的气密性,乃至完全丧失气密性,无法在反复封堵瓶口的过程中依然保持很高的气密性 效果。同时,瓶盖的外形、光泽、手感也是瓶子包装形象的一种重要方面,一款美观精致的瓶 盖对液体的包装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瓶盖及其制造方
法,兼顾极佳的气密性和牢固性以及美观性,且在反复封堵瓶口的过程中依然保持很高的
气密性效果,开启方便,对酒体无污染;其制造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瓶盖,包括顶盖、装配固定于顶盖内的组合瓶塞,
所述组合瓶塞由用于与顶盖装配固定的配合件、对配合件再次浇注而与其紧密结合并成型
的软塞组成,所述软塞由与配合件紧密结合的结合部,以及用于压入瓶口封堵瓶口的塞头
部构成。 作为优选,所述顶盖内壁以及配合件外壁对应设有能匹配咬合而装配固定的咬合 齿。作为优选,所述咬合齿沿瓶盖轴向设置。 更进一步地,上述各方案中所述配合件为一环状物,其顶面设有呈齿状分布的防 脱凸起,且顶面开口内縮形成一縮小口 。作为优选,所述软塞的结合部紧密填充覆盖配合件 内的空腔以及防脱凸起间的缺口而与其连成一体。作为优选,所述顶盖由合金、木材、石材、 塑料或合成树脂材料制成,所述软塞采用高分子材料等软性材料浇注成型。
—种组合瓶盖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作顶盖和配合件; b、将配合件放入模具中,用软性材料对其进行浇注,成型与其紧密结合的软塞而
3形成组合瓶塞; c、将组合瓶塞整体压入顶盖,通过配合件与顶盖的装配固定而完成瓶盖的组装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软性材料为高分子材料。 更进一步地,上述各方案中所述顶盖内壁以及配合件外壁对应设有能匹配咬合而装配固定的咬合齿。作为优选,所述配合件为一环状物,其顶面设有呈齿状分布的防脱凸起,且顶面开口内縮形成一縮小口 。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配合件浇注成型而成的软塞,采用再次整体成型方式,两者间结合紧密,大大增强了其牢固性,使在承受开启时大拉力下最容易脱落的塞体结构,不再脱落,避免出现残部遗留堵塞瓶口无法开启的状况;由于是高分子等软性材料,其本身气密性以及牢固性就远高于软木塞等,且具有较高的弹性,与瓶口契合非常紧密,在反复封堵瓶口的过程中依然保持很高的气密性效果,也不存在断裂以及掉落木屑对酒体造成污染等问题;合金等材料的顶盖,增强了其耐冲击能力,各种材料的顶盖也使瓶盖整体更为美观精致;本瓶盖的开启无需工具,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具有高工业价值。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部件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组合瓶塞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组合瓶盖,包括顶盖1、装配固定于顶盖1内的组合瓶塞,顶盖1部分可以是任何形状,作为优选,如本实施例所示,为上端封闭下端敞口的圆柱体壳体,所述组合瓶塞由用于与顶盖1装配固定的配合件2、对配合件2再次浇注而与其紧密结合并成型的软塞3组成,所述软塞3由与配合件2紧密结合的结合部31,以及用于压入瓶口 4封堵瓶口 4的塞头部32构成。作为优选,如本实施例所示,所述顶盖1内壁以及配合件2外壁对应设有能匹配咬合而装配固定的咬合齿5,两者牢固的咬合在一起,不会发生脱落和转动,也可以添加粘剂进行粘接,使得两者结合得更牢固。所述咬合齿5沿瓶盖轴向设置。所述配合件2为一环状物,可以为本实施例所示的圆环状物,还可为其他环状物如方环等,其顶面设有呈齿状分布的防脱凸起21,且顶面开口内縮形成一縮小口 22。所述软塞3的结合部31紧密填充覆盖配合件2内的空腔、縮小口 22以及防脱凸起21间的缺口而与其连成一体。当配合件2放在模具里浇注时,液态的高分子等软性材料会将配合件2内的空腔、縮小口 22和防脱凸起21部分整体包覆,从而连成一体,达到完美的结合。待软塞3成型后,縮小口22、防脱凸起21间缺口内的结合部31部分可以防止软塞3与配合件2脱落,而防脱凸起21部分不仅可以防止软塞3脱落,还可以防止软塞3相对于配合件2发生转动现象,从而形成一个致密结构的组合瓶塞。所述配合件2的顶面和外壁咬合齿5间形成一倒角,该倒角结构可使配合件2和顶盖1的装配更为顺利。所述防脱凸起21的顶面和外壁间也为一倒角,该倒角结构可被高分子等软性材料包裹覆盖使其结合更紧密。所述顶盖l由合金、木材、石材、塑料或合成树脂材料,或者其他材料制成,色泽丰富,美观大方,所述软塞3采用高分子材料等软性材料浇注成型。
—种组合瓶盖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作顶盖1和配合件2 ; b、将配合件2放入模具中,用软性材料对其进行浇注,成型与其紧密结合的软塞3而形成组合瓶塞; c、将组合瓶塞整体压入顶盖l,通过配合件2与顶盖l的装配固定而完成瓶盖的组装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软性材料为高分子材料。所述顶盖1内壁以及配合件2外壁对应设有能匹配咬合而装配固定的咬合齿5。所述咬合齿5沿瓶盖轴向设置。所述配合件2为一环状物,其顶面设有呈齿状分布的防脱凸起21,且顶面开口内縮形成一縮小口 22。当配合件2放在模具里浇注时,液态的高分子等软性材料会将配合件2内的空腔、縮小口 22和防脱凸起21部分整体包覆,从而连成一体,达到完美的结合。待软塞3成型后,縮小口 22、防脱凸起21间缺口内的结合部31部分可以防止软塞3与配合件2脱落,而防脱凸起21部分不仅可以防止软塞3脱落,还可以防止软塞3相对于配合件2发生转动现象,从而形成一个致密结构的组合瓶塞。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组合瓶盖及其制造方法进行了详尽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对本发明的变更和改进将是可能的,而不会超出附加权利要求可规定的构思和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组合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装配固定于顶盖内的组合瓶塞,所述组合瓶塞由用于与顶盖装配固定的配合件、对配合件再次浇注而与其紧密结合并成型的软塞组成,所述软塞由与配合件紧密结合的结合部,以及用于压入瓶口封堵瓶口的塞头部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内壁以及配合件外壁对应设有能匹配咬合而装配固定的咬合齿。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齿沿瓶盖轴向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中所述的一种组合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件为一环状物,其顶面设有呈齿状分布的防脱凸起,且顶面开口内縮形成一縮小口 。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塞的结合部紧密填充覆盖配合件内的空腔以及防脱凸起间的缺口而与其连成一体。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组合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由合金、木材、石材、塑料或合成树脂材料制成,所述软塞采用高分子材料浇注成型。
7. —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瓶盖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 制作顶盖和配合件;b、 将配合件放入模具中,用软性材料对其进行浇注,成型与其紧密结合的软塞而形成组合瓶塞;C、将组合瓶塞整体压入顶盖,通过配合件与顶盖的装配固定而完成瓶盖的组装工作。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组合瓶盖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材料为高分子材料。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中所述的一种组合瓶盖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内壁以及配合件外壁对应设有能匹配咬合而装配固定的咬合齿。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组合瓶盖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件为一环状物,其顶面设有呈齿状分布的防脱凸起,且顶面开口内縮形成一縮小口 。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瓶盖及其制造方法,涉及一种瓶盖及其制造方法,包括顶盖、装配固定于顶盖内的组合瓶塞,组合瓶塞由用于与顶盖装配固定的配合件、对配合件再次浇注而与其紧密结合并成型的软塞组成,所述软塞由与配合件紧密结合的结合部,以及用于压入瓶口封堵瓶口的塞头部构成。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顶盖和配合件;用软性材料对配合件进行浇注,成型与其紧密结合的软塞而形成组合瓶塞;将组合瓶塞整体压入顶盖,通过配合件与顶盖的装配固定而完成瓶盖的组装工作。本发明兼顾极佳的气密性和牢固性以及美观性,且在反复封堵瓶口的过程中依然保持很高的气密性效果,开启方便,对酒体无污染;其制造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
文档编号B29C39/00GK101734412SQ20091025876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4日
发明者宋源 申请人:宋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