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返回式全自动软管注肩机的抱模自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6677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模具返回式全自动软管注肩机的抱模自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返回式全自动软管注肩机,特别涉及一种模具返回式全自动
软管注肩机的抱模自锁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塑料成型工艺中,均由有关的机器或让凹模和凸模相对固定的机构来完成 模具的合模、锁紧、成型;所有模具开模时,必须靠有关的机器或机械机构来完成,这样容易 损坏模具且不能自动开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模具返回式 全自动软管注肩机的抱模自锁机构,其使凹模和凸模在合模时定位准确,不可能产生误合 模而损坏模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模具返回式全自动
软管注肩机的抱模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座、径套、凸模、限位夹、第一动块、第一
支块、第一插块、支架、第二动块、第二插块、第二支块、压框和压条,支架固定在支座上,凸
模通过径套固定在支座上,限位夹套在凸模上,支架具有复数个方孔,第一动块、第二动块、
第一插块和第二插块分别安装在支架的一方孔内,第一插块插在第一支块中,第二插块插
在第二支块中,第二支块位于压框的一侧,压框通过压条与支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座安装在一主转盘上。 优选地,所述支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支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A、本实用新型使凹模和凸模在合模时定位准确,不可能产生误合模而损坏模具; B、本实用新型能以简单的方式使合模保持足够的锁模压力; C、本实用新型在无需任何另加动力的前提下,实现自动开锁。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块和第一插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l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模具返回式全自动软管注肩机的抱模自锁机构包
括支座1、径套2、凸模3、限位夹4、第一动块5、第一支块7、第一插块8、支架9、第二动块10、
第二插块11、第二支块12、压框13和压条14,支架9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固定在支座1上,支座1安装在一主转盘上,凸模3通过径套2固定在支座1上,限位夹4套在凸模3上。支架9具有复数个方孔,第一动块5和第二动块10分别装在支架9的一方孔内,通过弹簧力自动压出;第一插块8和第二插块11分别安装在支架9的一方孔内,由弹簧力复位,第一动块5和第二动块10在弹簧力作用下自动锁模;第一插块8和第二插块11使凹模到达拔模工位时自动解锁而让凹模脱离本抱模自锁机构;如图3所示,第一插块8插在第一支块7中,第一支块7是第一插块8的护套,起改善运动时的导向的支撑作用;第二插块11插在第二支块12中,第二支块12是第二插块11的护套,起改善运动时的导向的支撑作用;第二支块12位于压框13的一侧,第二支块12和压框13之间有一套解锁机构,当第二支块12在工作时必须有解锁机构以保证可靠自锁,但工作完成后,必须复位回原位(即解锁),当全自动软管注肩机运转到规定位置时,压框13受压,就能使第二支块12自动解锁;压框13通过压条14与支架9连接。 当主转盘运行到合模位置时,凹模被送入本模具返回式全自动软管注肩机的抱模自锁机构。各动块分别被凹模顶开(縮回),当合模成型工件到位,各动块自动押出,把凹模和本抱模自锁机构锁为一体。当本抱模自锁机构锁由主转盘转到分模工位时,各插块由设备设计的机构自动押进,使各动块分别縮回,让拔模机构把凹模拔出本抱模自锁机构,送入轨道。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权利要求一种模具返回式全自动软管注肩机的抱模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座、径套、凸模、限位夹、第一动块、第一支块、第一插块、支架、第二动块、第二插块、第二支块、压框和压条,支架固定在支座上,凸模通过径套固定在支座上,限位夹套在凸模上,支架具有复数个方孔,第一动块、第二动块、第一插块和第二插块分别安装在支架的一方孔内,第一插块插在第一支块中,第二插块插在第二支块中,第二支块位于压框的一侧,压框通过压条与支架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返回式全自动软管注肩机的抱模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座安装在一主转盘上。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模具返回式全自动软管注肩机的抱模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支座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返回式全自动软管注肩机的抱模自锁机构,其包括支座、径套、凸模、限位夹、第一动块、第一支块、第一插块、支架、第二动块、第二插块、第二支块、压框和压条,支架固定在支座上,凸模通过径套固定在支座上,限位夹套在凸模上,支架具有复数个方孔,第一动块、第二动块、第一插块和第二插块分别安装在支架的一方孔内,第一插块插在第一支块中,第二插块插在第二支块中,第二支块位于压框的一侧,压框通过压条与支架连接。本实用新型使凹模和凸模在合模时定位准确,不可能产生误合模而损坏模具。
文档编号B29C45/17GK201436187SQ20092007419
公开日2010年4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30日
发明者丛远明, 徐惠朝, 王俊雄 申请人:上海三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通州市三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