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6674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旋熔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旋熔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熔机,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熔接圆形热塑性塑料工 件的旋熔机。背景技术
圆形热塑性塑料工件,如童车轮, 一般都用模具加工的方法来制作成型。 然而,模具加工要经过复杂繁琐的设计过程,且童车轮的尺寸并不单一,即 针对不同尺寸的车轮要开多副模具,浪费人工及生产成本。
由于塑料工件具有热熔性,于是,利用工件间磨擦产生的热量使两个工 件的接触面熔化并形成一个禁固且密闭的结合体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加工 制造方法。
研制能将以上方法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的旋熔机己成为本技术领域中亟待 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旋熔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 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下夹具,工作台上还设置有两个丝杠副, 丝杠副上套设有两个支撑平台,位置在上的支撑平台上设置有一气 缸,位置在下的支撑平台上设置有一第一电机,气缸与电机动力相 连,电机的输出轴与一上夹具相连。
更进一步,工作台上还设置有两个导杆,支撑平台套设于导杆上。 更进一步,丝杠副由一第二电机及传动机构驱动。更进一步,传动机构为齿轮副。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设计,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整个装置结构紧凑、 布局合理,能用来焊接两个圆形热塑性塑料工件,焊接后的工件性能良好, 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模具成型方法,操作使用方便,值得应用及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 到进一步的了解。为让本实用新型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 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的旋熔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之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 图式之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 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 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旋熔机l,包括一工作 台11,工作台11上设置有一下夹具12,工作台11上还设置有两个 丝杠副13,丝杠副13上套设有两个支撑平台14、 15,位置在上的 支撑平台14上设置有一气缸16,位置在下的支撑平台15上设置有 一电机17,气缸16与电机动力17相连,电机的输出轴171与一上 夹具18相连。工作台11上还设置有两个导杆19,支撑平台14、 l5 套设于导杆19上。丝杠副13由一第二电机20及传动机构21驱动, 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为齿轮副。
两个支撑平台14、 15可由两个丝杠副13调节高度以调节气缸16以及电机17相对于待加工试件的高度,导杆19的作用在于当气 缸16或电机17上下移动时,起导向作用。
加工时,将待加工试件分别装夹在上下夹具12、 18上,下夹具 12固定,上夹具18由气缸16推动电机17施加压力,电机17带动 上夹具18及工件旋转,利用工件间磨擦产生的热量可以使两个工件的接 触面熔化并形成一个禁固且密闭的结合体,例如为童车轮。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 型,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 之更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之保护范围当视申请专利保护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任一实施例或申请专利范围不须达成本实用新型所揭露 之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 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之权利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旋熔机,包括一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两个丝杠副,所述丝杠副上套设有两个支撑平台,位置在上的支撑平台上设置有一气缸,位置在下的支撑平台上设置有一第一电机,所述气缸与所述电机动力相连,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一上夹具相连。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 两个导杆,所述支撑平台套设于所述导杆上。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副由一第二电 机及传动机构驱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为齿轮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熔机,包括一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下夹具,工作台上还设置有两个丝杠副,丝杠副上套设有两个支撑平台,位置在上的支撑平台上设置有一气缸,位置在下的支撑平台上设置有一电机,气缸与电机动力相连,电机的输出轴与一上夹具相连。工作台上还设置有两个导杆,支撑平台套设于导杆上。整个装置结构紧凑、布局合理,能用来焊接两个圆形热塑性塑料工件,焊接后的工件性能良好,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模具成型方法,操作使用方便,值得应用及推广。它是理想的加工设备。
文档编号B29C65/06GK201399899SQ20092007392
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9日
发明者陶泽成 申请人:昆山市创新科技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