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锥双螺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06434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锥双螺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挤出机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指用于挤出机上的一种锥双螺杆。
背景技术
双螺杆技术是过去50年来最重要的挤出技术进展。该技术在20世纪50年代才进行了商业化,这一日期比其最初面世缩短了近20年时间。意大利和德国的工程师率先开发成功双螺杆挤出机,包括同向旋转和异向旋转,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提高PVC管材的生产效率。LMP (Lavorazione Materie Plastiche)公司的奠基人 Roberto Colombo 首次尝试用双螺杆混合醋酸纤维素,以避免使用溶剂。1938年,他设想采用一台啮合的、同向旋转的双螺杆挤出机进行PVC造粒以用于管材挤出。在此之前,PVC管材的制备一直采用压机设备完成。从那时起,同向旋转的双螺杆挤出机就支配了 PVC-U的挤出。双螺杆在低得剪切速率下就可以得到高的产量,因此降低了价格昂贵的稳定剂的用量。双螺杆挤出机也用于配混和造粒树脂。在进行填料、纤维的配混种发挥重要的作用。也用于反应加工如聚合、接枝、改性等领域。双螺杆挤出机由传动装置、加料装置、料筒和螺杆等几个部分形成,各部件的作用与单螺杆挤出机相似。但职业原理差异却很大。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物料由加料装置(一般为定量加料)加入,经螺杆作用到达机头口模,在这一过程中,物料的运动情况因螺杆的啮合方式、回旋方向不同而不同。常用于PVC型材挤出的双螺杆挤出机通常是紧密啮合且异向回旋的螺杆,少数也有应用同向回旋式双螺杆挤出的,但一般只能在低速下操作,约在 lOr/min范围内。而高速啮合同向回旋式双螺杆挤出机用于混炼、排气造粒或作为连续化学反应器应用,这类挤出机最大螺杆速度范围在300-600r/mim。现有一专利号为200920039877. 6名称为《聚烯烃专用锥形双螺杆挤出机中的螺杆》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能专业加工聚烯烃材料的聚烯烃专用锥形双螺杆挤出机中的螺杆,包括螺杆本体,在螺杆本体上共设置有进料端、压缩段和塑化均化段三段螺棱,并且压缩段螺棱的长度为螺杆本体上所有螺棱总长度的35% -45%。使用上述结构螺杆的锥形双螺杆挤出机能使聚烯烃材料得到较好地塑化和混炼,能用来专业加工聚烯烃材料,产量比较高,耗能比较小。然而,该螺杆中的螺棱其进料段和熔融段的螺棱螺距基本相等,进料时容易出现堵料,使进料不顺畅而容易出现焦料现象,适用范围狭窄,并且螺杆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也不是很高,所以该螺杆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挤出效果好、塑化均勻、不易焦料和堵料的锥双螺杆。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锥双螺杆,包括有进料段、熔融段、均化段、塑化段、挤出段,在所述进料段、熔融段、均化段、塑化段、挤出段上设置有螺棱, 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棱在进料段、熔融段、均化段、塑化段、挤出段上为彼此断开的独立螺棱,所述挤出段上的螺棱包括有螺棱前段和螺棱后段,所述螺棱前段的右端的螺棱槽与螺棱后段的左端的螺棱相对接在一起,所述挤出段的横截面约呈三角形,且三个顶角为圆弧形。作为改进,在所述熔融段上分布有凸钉块。再改进,所述凸钉块包含有两排,且均勻分布在熔融段中段的圆周面上,两根螺杆的凸钉块为相互错位地啮合在一起。再改进,所述锥双螺杆包括有相互啮合的左螺杆和右螺杆,在进料段上左螺杆与右螺杆的啮合螺棱之间的轴向空间距离为2-3mm,左螺杆或右螺杆的螺棱与右螺杆或左螺杆的螺杆本体之间的径向空间距离为0. 5-2mm,左螺杆和右螺杆的螺棱以轴向剖面的边线与该边线的顶端竖向垂直线之间的夹角均为5°,所述螺棱以轴向剖面的边线与螺杆本体边线的弧度半径均为1-1. 5mm。再改进,所述锥双螺杆在熔融段左螺杆与右螺杆的啮合螺棱之间的轴向空间距离为1. 4-1. 8mm,左螺杆或右螺杆的螺棱与右螺杆或左螺杆的螺杆本体之间的径向空间距离为0. 8-1. 2mm,左螺杆和右螺杆的螺棱以轴向剖面的边线与该边线的顶端竖向垂直线之间的夹角均为5°,所述螺棱以轴向剖面的边线与螺杆本体边线的弧度半径均为1-1. 5mm。
再改进,所述锥双螺杆在均化段左螺杆与右螺杆的啮合螺棱之间的轴向空间距离为1. 2-3. 5mm,左螺杆或右螺杆的螺棱与右螺杆或左螺杆的螺杆本体之间的径向空间距离为0. 8-1. 5mm,左螺杆和右螺杆的螺棱以轴向剖面的边线与该边线的顶端竖向垂直线之间的夹角均为10°,所述螺棱以轴向剖面的边线与螺杆本体边线的弧度半径均为2. 5-3mm。再改进,所述锥双螺杆在塑化段左螺杆与右螺杆的啮合螺棱之间的轴向空间距离为0. 8-2. 5mm,左螺杆或右螺杆的螺棱与右螺杆或左螺杆的螺杆本体之间的径向空间距离为0. 8-1. 6mm,左螺杆和右螺杆的螺棱以轴向剖面的边线与该边线的顶端竖向垂直线之间的夹角均为10°,所述螺棱以轴向剖面的边线与螺杆本体边线的弧度半径均为2. 5-3mm。再改进,所述进料段、熔融段、均化段、塑化段、挤出段的螺棱距之比为 2 2· 5 · 1 · 5 2· 2· 53· 2· 53· 3· 5 4〇再改进,所述进料段、熔融段、均化段、塑化段、挤出段的长度之比为 44-45 33-36 27-30-38-41 20-21。再改进,所述锥双螺杆的长径比为14 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进料段、熔融段、均化段、塑化段、挤出段上的螺棱为彼此断开的独立螺棱,挤出段上的螺棱包括有螺棱前段和螺棱后段,所述螺棱前段的右端的螺棱槽与螺棱后段的左端的螺棱相对接在一起,其螺棱的横截面约呈三角形去掉三角的三角形状,在熔融段的中部设置有圆柱形的凸钉块。该种结构的螺杆,不仅具有一般锥双螺杆的优点,而且锥双螺杆中各段螺棱为彼此断开的独立螺棱,且进料段的螺距较大,而熔融段螺棱较密,使进料更顺畅,不会焦料,熔融段螺棱较密使混料更充分;而且剪切力更大,物料塑化能力更强,并且螺杆挤出物料温度稳定,压力波动小,成品产量高,适用于各种回收料、PE,PP,PVC等高填充料的造粒和制管。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为图1中的I部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的II部的放大图;图4为图1中的III部的放大图;图5为图4中沿N-N线的剖视图;图6为图1中的IV部的放大图;图7为图1中沿M-M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种锥双螺杆,包括有进料段A、熔融段B、均化段C、塑化段E、挤出段F,在进料段 A、熔融段B、均化段C、塑化段E、挤出段F上设置有螺棱,螺棱在进料段A、熔融段B、均化段 C、塑化段E、挤出段F上为彼此断开的独立螺棱,挤出段F上的螺棱包括有螺棱前段11和螺棱后段12,螺棱前段11的螺棱槽10与螺棱后段12的螺棱1相对应连接,挤出段F上的螺棱的横截面约呈三角形,且三个顶角为圆弧形。在熔融段B的中段的圆周面上均勻分布有圆柱形的凸钉块2,凸钉块2包含有两排,两根螺杆的凸钉块2为相互错位地啮合在一起。 该锥双螺杆的长径比为14 1。上述锥双螺杆包括有相互啮合的左螺杆和右螺杆,在进料段A左螺杆与右螺杆的啮合螺棱之间的轴向空间距离为2-3mm,左螺杆或右螺杆的螺棱与右螺杆或左螺杆的螺杆本体3之间的径向空间距离为0. 5-2mm,左螺杆和右螺杆的螺棱以轴向剖面的边线Ia与该边线Ia的顶端竖向垂直线Ib之间的夹角α为5°,该螺棱以轴向剖面的边线Ia与螺杆本体3边线3a的弧度半径R为1-1. 5mm。在熔融段B左螺杆与右螺杆的啮合螺棱之间的轴向空间距离d为1. 4-1. 8mm,左螺杆或右螺杆的螺棱与右螺杆或左螺杆的螺杆本体3之间的径向空间距离s为0. 8-1. 2mm,左螺杆和右螺杆的螺棱以轴向剖面的边线与该边线的顶端竖向垂直线之间的夹角为5°,该螺棱以轴向剖面的边线与螺杆本体3边线的弧度半径为1-1. 5mm。在均化段C左螺杆与右螺杆的啮合螺棱之间的轴向空间距离为1. 2-3. 5mm,左螺杆或右螺杆的螺棱与右螺杆或左螺杆的螺杆本体3之间的径向空间距离为0. 8-1. 5mm,左螺杆和右螺杆的螺棱以轴向剖面的边线与该边线的顶端竖向垂直线之间的夹角为10°,该螺棱以轴向剖面的边线与螺杆本体3边线的弧度半径为2. 5-3mm。在塑化段E左螺杆与右螺杆的啮合螺棱之间的轴向空间距离为0.8-2. 5mm,左螺杆或右螺杆的螺棱与右螺杆或左螺杆的螺杆本体3之间的径向空间距离为0. 8-1. 6mm,左螺杆和右螺杆的螺棱以轴向剖面的边线与该边线的顶端竖向垂直线之间的夹角为10°,该螺棱以轴向剖面的边线与螺杆本体3边线的弧度半径为2. 5-3mm。上述进料段Α、熔融段B、均化段C、塑化段Ε、挤出段F的螺棱距之比为 2-2.5 1.5-2 2.5-3 2.5-3 3. 5-4,而进料段Α、熔融段B、均化段C、塑化段Ε、挤出段 F 的长度之比为 44-45 33-36 27-30-38-41 20-21。本锥双螺杆还具有以下特点1、熔融段的销钉设计独特销钉的直径和头数由锥双螺杆的直径大小决定,销钉间距为0. 5-1. 5倍销钉直径,两螺杆销钉相互错位防止干涉。
2、挤出段的螺棱分为两段且槽棱相对连接,螺棱和螺杆本体为圆弧连接,螺棱的端部倒角为倒圆角,保证了挤出时无死角,有效防止了因物料堆积引起的焦料。
权利要求
1.一种锥双螺杆,包括有进料段(A)、熔融段(B)、均化段(C)、塑化段(E)、挤出段(F), 在所述进料段(A)、熔融段(B)、均化段(C)、塑化段(E)、挤出段(F)上设置有螺棱,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棱在进料段(A)、熔融段(B)、均化段(C)、塑化段(E)、挤出段(F)上为彼此断开的独立螺棱,所述挤出段(F)上的螺棱包括有螺棱前段(11)和螺棱后段(12),所述螺棱前段(11)的右端的螺棱槽(10)与螺棱后段(1 的左端的螺棱(1)相对接在一起,所述挤出段(F)的横截面约呈三角形,且三个顶角为圆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双螺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熔融段(B)上分布有凸钉块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锥双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钉块( 包含有两排,且均勻分布在熔融段(B)中段的圆周面上,两根螺杆的凸钉块( 为相互错位地啮合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双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双螺杆包括有相互啮合的左螺杆和右螺杆,在进料段(A)上左螺杆与右螺杆的啮合螺棱之间的轴向空间距离为 2-3mm,左螺杆或右螺杆的螺棱与右螺杆或左螺杆的螺杆本体( 之间的径向空间距离为 0.5-2mm,左螺杆和右螺杆的螺棱以轴向剖面的边线(Ia)与该边线(Ia)的顶端竖向垂直线(Ib)之间的夹角(α)均为5°,所述螺棱以轴向剖面的边线(Ia)与螺杆本体(3)边线 (3a)的弧度半径(R)均为1-1. 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锥双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双螺杆在熔融段(B)左螺杆与右螺杆的啮合螺棱之间的轴向空间距离(d)为1.4-1. 8mm,左螺杆或右螺杆的螺棱与右螺杆或左螺杆的螺杆本体(3)之间的径向空间距离(s)为0. 8-1. 2mm,左螺杆和右螺杆的螺棱以轴向剖面的边线与该边线的顶端竖向垂直线之间的夹角均为5°,所述螺棱以轴向剖面的边线与螺杆本体(3)边线的弧度半径均为1-1. 5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锥双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双螺杆在均化段(C)左螺杆与右螺杆的啮合螺棱之间的轴向空间距离为1. 2-3. 5mm,左螺杆或右螺杆的螺棱与右螺杆或左螺杆的螺杆本体(3)之间的径向空间距离为0. 8-1. 5mm,左螺杆和右螺杆的螺棱以轴向剖面的边线与该边线的顶端竖向垂直线之间的夹角均为10°,所述螺棱以轴向剖面的边线与螺杆本体(3)边线的弧度半径均为2. 5-3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锥双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双螺杆在塑化段(E)左螺杆与右螺杆的啮合螺棱之间的轴向空间距离为0. 8-2. 5mm,左螺杆或右螺杆的螺棱与右螺杆或左螺杆的螺杆本体(3)之间的径向空间距离为0. 8-1. 6mm,左螺杆和右螺杆的螺棱以轴向剖面的边线与该边线的顶端竖向垂直线之间的夹角均为10°,所述螺棱以轴向剖面的边线与螺杆本体(3)边线的弧度半径均为2. 5-3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双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段(A)、熔融段(B)、均化段 (C)、塑化段(E)、挤出段(F)的螺棱距之比为 2-2. 5 1.5-2 2.5-3 2.5-3 3.5-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双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段(A)、熔融段(B)、均化段 (C)、塑化段(E)、挤出段(F)的长度之比为 44-45 33-36 27-30-38—41 20—21。
全文摘要
一种锥双螺杆,在所述进料段(A)、熔融段(B)、均化段(C)、塑化段(E)、挤出段(F)上设置有螺棱,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棱在进料段(A)、熔融段(B)、均化段(C)、塑化段(E)、挤出段(F)上为彼此断开的独立螺棱,所述挤出段(F)上的螺棱包括有螺棱前段(11)和螺棱后段(12),所述螺棱前段(11)的螺棱槽(10)与螺棱后段(12)的螺棱(1)相对应连接,所述挤出段(F)上的螺棱的横截面约呈三角形,且三个顶角为圆弧形。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混料更充分,剪切力更大,物料塑化能力更强,并且螺杆挤出物料温度稳定,压力波动小,成品产量高,适用于各种回收料、PE,PP,PVC等高填充料的造粒和制管。
文档编号B29C47/62GK102490340SQ20111043821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8日
发明者夏增富, 王成学, 闫晓良, 魏军伟 申请人:浙江华业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