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圆倒扣脱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06970阅读:1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内圆倒扣脱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模具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圆倒扣脱模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塑胶模具行业对于内圆倒扣结构脱模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强行顶出脱模,这种方法脱模时容易拉伤产品,只适用于一些倒扣较浅及外观形状要求不高的产品;另一种是将产品整圆倒扣修改成分段倒扣,然后采用斜销的方式顶出,这种方法不适用于一些需要内部整圆倒扣的产品。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既不损害产品又能加工内部有整圆倒扣结构的产品的脱模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内圆倒扣脱模机构,其在脱模过程中不会损害产品,且能够加工内部有整圆倒扣结构的产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内圆倒扣脱模机构,包括固定板、压块、活动板、铲机、大行位和小行位,固定板下部有一缺口用于与外界固定,压板内嵌在固定板上方凹槽内,活动板设置于压板的上侧,铲机和活动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大行位和小行位设置于固定板下部缺口和上部压板之间的圆锥形空腔内做内滑动作,两两间隔呈圆周分布,且小行位斜度大于大行位;铲机位于大行位、小行位构成的圆形芯中心,连接部位分别做出燕尾槽形状。作为优选,所述大行位和小行位各有三块。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当开模时,活动板拉动铲机对大、小行位做抽芯动作,大、小行位在固定板和压块的限制下只能向固定板下部缺口和上部压板之间的圆锥形空腔中心运动,小行位因斜度大于大行位,所以先行向内运动,为大行位提供退出倒扣的空间,大行位再由铲机的带动下向内逐步收缩运动,从而退出全部倒扣,实现顺利脱模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中大行位和小行位设置于固定板下部缺口和上部压板之间的圆锥形空腔内做内滑动作,两两间隔呈圆周分布,且小行位斜度大于大行位,铲机位于大行位、 小行位构成的圆形芯中心,在开模时小行位先向中心移动,大行位再逐步收缩,从而不会损害产品,且能够加工内部有整圆倒扣结构的产品。2、本实用新型中连接部位采用燕尾槽,在铲机作机械相对运动时,运动精度高且稳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各组成结构的示意图;[0013]图3是图1中A-A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脱模过程中的结构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大行位、小行位与铲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内圆倒扣脱模机构,包括固定板1、压块2、活动板3、铲机 5、大行位6和小行位9,固定板1下部有一缺口用于与外界固定,压板2内嵌在固定板1上方,活动板3在压板2的上方,铲机5和活动板3通过螺丝4固定连接,铲机结构如图5所示;大行位6和小行位9设置于固定板1下部缺口和上部压板2之间的圆锥形空腔内做内滑动作,两两间隔呈圆周分布,且小行位9斜度大于大行位6 ;铲机5位于大行位6、小行位 9构成的圆形芯中心,连接部位分别做出燕尾槽形状。如图3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大行位6和小行位9各有三块。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图5所示结构,当开模时,活动板3拉动铲机5对大、小行位做抽芯动作,大、小行位在固定板1和压块2的限制下只能向内圆中心运动,小行位因运动斜度大于大行位,故而先行向内运动为大行位提供运动的空间后,大行位再由铲机5的带动下向内逐步收缩运动,从而达到脱模的目的。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 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内圆倒扣脱模机构,包括固定板、压块、活动板、铲机、大行位和小行位,固定板下部有一缺口用于与外界固定,压板内嵌在固定板上方,活动板在压板的上方,铲机和活动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大行位和小行位设置于固定板下部缺口和上部压板之间的圆锥形空腔内做内滑动作,两两间隔呈圆周分布,且小行位斜度大于大行位;铲机位于大行位、小行位构成的圆形芯中心,连接部位分别做出燕尾槽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圆倒扣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行位和小行位各有三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圆倒扣脱模机构,包括固定板、压块、活动板、铲机、大行位和小行位,固定板下部有一缺口用于与外界固定,压板内嵌在固定板上方,活动板在压板的上方,铲机和活动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大行位和小行位设置于固定板下部缺口和上部压板之间的圆锥形空腔内做内滑动作,两两间隔呈圆周分布,且小行位斜度大于大行位;铲机位于大行位、小行位构成的圆形芯中心,连接部位分别做出燕尾槽形状。本实用新型在开模时小行位先向中心移动,大行位再逐步收缩,从而不会损害产品,且能够加工内部有整圆倒扣结构的产品,且连接部位采用燕尾槽,在铲机作机械相对运动时,运动精度高且稳定。
文档编号B29C33/44GK202088349SQ201120040889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7日
发明者贝理纯 申请人:珠海三威注塑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